|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中亚考察有感:穷国翻身,只剩一条路!
点击:  作者:teafox    来源:茶狐看世界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3-12-12 12:50:31

 

阿拉木图

 

在上次的文章中,我说:

 

2022年,哈萨克斯坦的人均GDP1.15万美元,最大城市阿拉木图的人均GDP达到1.99万美元,是其全国平均水平的约2倍,初步迈入发达国家门槛。2019年宁波市人均GDP14.3万元,折合2.1万美元。从数据上看,哈萨克斯坦不算穷国,阿拉木图几乎和宁波一样。但从实际体验来说,哈萨克斯坦在有些地方,却像一个穷国!

 

后台有很多人不服气,尤其是有些移民到哈国,却能读懂中文的人,说我是不自量力,贬低他们的祖国。

 

其实呢,我也没觉得哈萨克斯坦不好,反而挺喜欢这个国家,尤其是阿拉木图,我愿意一去再去,在市区肉眼可见雪山,俄国的文化与中亚传统结合,产生一种非常奇妙的「西域瑞士风情」。节奏缓慢,空气慵懒,包车去附近很多高山湖泊,可以近距离接触。相比之下,我们的喀纳斯虽然也美,但各种限制,让人非常沮丧。另外,阿拉木图还有世界一流的滑雪场,离市区也不远。总之,阿拉木图绝对是整个中亚,自然环境最美的城市。

 

 

大阿拉木图湖

 

今天,进一步深入探讨一下我们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邻国。说它熟悉,是因为它是我们的邻国,近在咫尺。说它陌生,是因为在不久之前,哈国的签证都非常难办,甚至比欧美的签证更复杂,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哈国,世界最大内陆国,油气资源丰富,也是一带一路上的战略要地,读懂这个国家,对我们来说很有意义。

 

哈国的经济数据应该是可靠的,但这数据背后的秘密,却必须身临其境才能观察。

 

贫富差距很大

 

在阿拉木图,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同一个空间内,消费力差异极大,举几个例子。

 

据哈萨克斯坦国际通讯社报道,2023年初哈国传出令人振奋的消息,最低工资由6万坚戈上调至7万坚戈,折合人民币1050元。更让人震惊的是,居然还有180万人因此受益。在我们这里,最低工资基本上很难招人,但在哈国,总劳动人口为940万,其中180万人的工资为最低工资。你细品,这工资是多么低!

 

 

我查了一下,2022年的全国各地最低工资标准,分别是:上海(2590)、深圳(2360)、浙江(2280)、河北(2200)、山东(2100)、福建(2030)、河南(2000)、贵州(1790元)……最低的是青海(1700元),但青海的人均GDP也低,只有8500美元,远不如哈萨克的1.15万美元。也就是说,青海的人均GDP只有哈国的74%,但最低工资却是哈国的164%

 

那么问题来了,哈国这么高的人均GDP,如此多的油气资源出口,钱都去了哪里?

 

 

 

 

 

在阿拉木图市区,有一天早上,我从酒店出发,毫无目的地走进一个餐厅,开盲盒,吃早饭。这个餐厅的bigger极高,氛围拉满。

 

刀叉的是来自英格兰,目前中国市场没有,在美国,一副刀叉大约40美元。气泡水是来自格鲁吉亚,每瓶30人民币。餐桌上有一瓶葡萄酒,标价12800坚戈,相当于200人民币。这还是最普通的酒,要更好的,必须去恒温酒窖挑选。

 

我点了一个最便宜的鱼早餐和一壶阿萨姆红茶,一片煎鱼,一块油炸鱼,还有抹茶土豆泥和一小片面包。果然是越高级的餐厅,分量越小,但对我来说正好。坦白说,虽然宁波的经济比哈萨克斯坦好得多,但宁波应该没有如此讲究的西式早餐。「曾经富过」和「刚富不久」,还是有区别的。

 

据我观察,虽然哈萨克的俄族人口在独立后直线下降,但这个餐厅里的客人,目测绝大多数是俄族,服务员里面,也有一半以上俄族脸孔,菜单和收据,也都是俄语。虽然身处哈国,却仿佛置身于俄罗斯。

 

鱼早餐,4600坚戈,70人民币;阿萨姆红茶,2000坚戈,30人民币;服务费10%另算,总价7260坚戈,112人民币。一顿早餐,相当于哈国最低月工资的十分之一。

 

就凭这腔调,如果在中国,哪怕二三线城市,价格可能更贵。但比较奇葩的是,这个餐厅不在高级酒店,也不在黄金地段,比如上海的新天地,宁波的和义大道,而是在一个很普通的居民区的临街店铺,周围的房子都是苏联留下的老式赫鲁晓夫楼。这让哈国的贫富差距,显得更加突兀。

 

 

从餐厅吃完早餐出来,不远处的小巷子就有一排路边摊,有一个摊主,一边给人配钥匙,一边卖盗版碟片,这是一个露天的摊位,以哈国的气候,刮风下雨都不能开业,估计一年中最多三分之二时间可以做生意。

 

每片大约8元人民币,真是让我跌破眼镜。仿佛一夜回到十几年前,光驱、DVD,超强纠错,那些曾经熟悉的名词又浮现在我的脑海。我再说一遍,这里可是阿拉木图,人均GDP2万美元,这说明两个问题:

 

首先,但凡高速网络普及的地方,DVD绝对没市场。哈国的高速网络普及率不到位,根据我的体验,5G很少,4G的速度也一般。

 

其次,说明哈国有大量穷人生活在社会的角落里,他们有很强的消费惯性,说人话就是,辛辛苦苦买的物件,舍不得丢,DVD依然保留,所以碟片才有市场。

 

游牧民族DNA

 

还是那个问题,哈国的钱都去哪里了?要理解这个问题,应该从哈国的文化传统聊起。

 

去了一趟哈国,我一路上遇到很多会讲汉语的哈萨克族,他们大多是过去几十年,陆陆续续移民到哈国的中国人,和中国人的后代。整体上,年纪越轻,越亲中,年纪越大越亲哈。教育和宣传当然很重要,但远不如经济和科技的影响力。

 

先说经济,到了哈国,肉眼可见的是,公路变差了,手机信号变弱了,快递变慢了,工业品变贵了。再说科技,现在哈国的年轻人,都用中国手机,刷微信、抖音,玩中国的游戏,看中国的连续剧。

 

中老年虽然看到经济的变化,但精神世界依然停留在过去,否定哈国,就相当于否定自己人生中最大的决策!就算内心明白一切,嘴巴上也要硬刚到底。

 

而年轻人不同,他们没有上一辈的负担,在全面领先的生活方式的感染下,他们当然更喜欢中国。一个哈族年轻人就说,她每年寒暑假都要回中国呆着。中国啥都有,她尤其喜欢某宝、拼夕夕,但在哈国,运费贵,时间慢,到了中国,瞬间加速。

 

哈萨克人是中亚俄化最彻底的民族。哈国的老年人会讲俄语和哈语,年轻人则大多只会讲俄语和英语。我遇到一个去哈国留学的国内哈族,她遇到最尴尬的事情就是,主动和哈国年轻人讲哈语,结果遭到对方的白眼。最后,彼此只能用俄语沟通。

 

 

在哈国,我发现一个非常微妙的事情,中国的哈族能用传统的阿拉伯语字母拼写,而哈国人却只能用俄国的西里尔字母,例如,「哈萨克语」这个单词:

 

国内哈族写成:قازاق ٴتىلى‎

 

哈国哈族写成:қазақ тілі 

 

讽刺的是,虽然国内哈族掌握了最古老的哈语拼写系统,但阿拉伯字母也是外来语言体系!哈萨克语根本就没有自己独立的文字。归根到底,哈族是游牧民族,本身的文化底蕴不深,相比之下,蒙古语至少还有自己的文字。哈族逐水草而居,生活漂泊,千年形成的生活方式已经融入民族DNA,不是说他们不好,而是生活环境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像农耕民族一样,用长远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产生的后果就是,哈国的政客也是没有长远计划,从上到下都是能捞就捞,捞一票也好。不仅哈萨克斯坦如此,周边的几个斯坦国无一列外。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哈萨克斯坦资源丰富,创造了很多财富,但财富都流入极少数人的口袋。

 

都说苏联在勋宗以后家风败坏,但是,和现在的寡头比起来,他们简直就是两袖清风。在苏联时期,各加盟共和国至少还有一个上级部门盯着,山高皇帝远的哈国,也还不至于吃干抹净。但独立之后,完全是自立门户,一切老子说了算,贪起来更加肆无忌惮。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中亚各国不是严格的法治国家,而是套了一层民选的外衣的部落社会。这是一种很尴尬的状态,既没有现代社会的透明度,也没有王室传承的稳定性。

 

海湾国家干脆就是帝制,子传孙,孙再传子,国家就是他们的,也没必要贪小便宜。但哈国不一样,虽然纳扎尔巴耶夫家族统治了30年,树大根深,但哈国毕竟不是他的私产,一旦下台,啥都不是,所以,在位期间,能捞就捞。纳扎尔巴耶夫的家族和门客,全部鸡犬升天。

 

 

长女,达里加.扎尔巴耶娃

 

曾经她被认为是哈萨克斯坦最有影响力的女性。很长一段时间,她都有望成为老纳的接班人,但是在2019年的斗争中,迫于舆论和外界的压力,老纳没能直接提拔自己的女儿,反而间接地用托卡耶夫来过渡一下。我没想到,2020年,老谋深算的托卡耶夫,找了个借口将公主从议长的职位上撤了下来。这也为后来纳氏家族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据报道,2015年纳扎尔巴耶娃的财富估计接近50亿美元。她的第二任丈夫是著名商业巨头,拥有12家公司,同时担任哈萨克石油运输公司总裁,根据 2020 年的数据,她丈夫的身价超过80亿美元。动荡后的2022114日,公司宣布沙里普巴耶夫免去总裁职务。

 

二女,迪娜拉·库利巴耶娃

 

也是总统家族中最富有的成员,在哈萨克斯坦《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中,她排名第三 。最让哈国民众愤怒的是 ,排名第四的是她的丈夫蒂穆尔·库利巴耶夫,他的财富超过100亿美元。夫妻二人共同掌管的哈雷克银行,是哈萨克斯坦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此外,这对夫妇控制着液化气的生产和全国各地的加油站网络。固定资产超过500亿美元 。

 

 

小女,阿利亚·纳扎尔巴耶娃

 

丈夫是哈萨克斯坦国有油气管道公司的负责人, 掌控着哈萨克斯坦的天然气运营。

 

侄子,凯拉特·萨蒂巴尔迪

 

在哈国福布斯榜单上排名第五的人是瓦切斯拉夫·金,拥有网络银行 Kaspi(相当于支付宝)。而这个人看似与老纳毫无关联,实际上这家银行的联合创始人之一则是老纳的亲侄子凯拉特·萨蒂巴尔迪。

 

以上这些人物,还只是纳家王朝的冰山一角。纳扎尔巴耶夫在哈国统治30年,树大根深,势力深入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一个人口不足2000万的国家,GDP相当于一个无锡市,居然有这么多世界超级富豪,怪不得底层老百姓的收入这么低。

 

写在最后

 

哈国账面财富光鲜,老百姓却没什么钱。究其原因。首先就是经济结构单一,完全依赖资源输出混日子。其次,哈国寡头垄断了经济命脉,财富都流入他们的口袋。

 

哈萨克斯坦,没有印度的人口优势,没有欧洲小国的技术优势,没有新加坡的地理优势,唯一的资源优势,还被老大哥压着,目前几乎所有的油气出口,都先要通过里海,然后再通过俄罗斯的新罗西斯克港。每当俄哈关系有什么风吹草动,新罗西斯克港就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机械维修,工人闹事,气候恶劣,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哈国要发展,可能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彻底融入一带一路,成为一个小号加拿大。哈国带头对中国免签,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可能有人不知道,免签也分很多种,哈国的免签是最有诚意的,首先,范围广,无论陆路还是航空,都能用,其次,时间长,单次停留最多30日,每180日累计停留不超过90日。相比之下,俄罗斯是电子签,还有各种限制,乌兹别克虽然也号称免签,但必须航空进入,而且只有10天。

 

最后,希望中哈两国的关系越来越好,毕竟,有一个繁荣稳定开放的邻国,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作者:teafox;来源: 茶狐看世界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烽火HOME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