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白二丁:躲避崇高是一种精神猥琐 ——也谈电影《我本是高山》的立场问题
点击:  作者:白二丁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23-11-30 12:30:49

 

教育是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张桂梅是举世闻名的先进典型,《我本是高山》作为重大主旋律题材,观众有理由期盼其能够传导出应有的庄重崇高和大气磅礴。本来,先进人物题材的主旋律电影,一般不会出现太多争议和分歧,可是对于该剧,网上却罕见地出现不少负面评论。连日来,昆仑策等网站上更是有多篇批判文章。陈先义、司马南、郭松民、司马平邦等人的观点,虽然角度各有不同,但都认为电影缺少厚重和庄重,明显矮化甚至丑化了主人公。这与一些观众的看法不谋而合。但是,编剧以及央视电影频道融媒体中心则认为,批评者是“节奏大师”“境外势力”,发出“有组织的诋毁声音”,“狼心昭然若揭”。

 

到底孰是孰非?带着这个疑问,我走进了剧院。为了分析判断更加客观准确,对电影作了全程录音,并将台词转换成文字。电影自有感人之处,尤其是结尾部分,感人肺腑,催人泪下。这固然有艺术感染力的原因,更有现实人物品德功绩加持的因素。总体而言,看完这个电影之后,有一种不过瘾、不舒服乃至不满意的感受,而且非常强烈鲜明。

 

 

1

 

《我本是高山》题材源自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她是党的十七大、二十大代表,是建党百年之际中组部表彰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并且光荣当选全国妇联副主席。然而,这个电影从头到尾都在刻意而机巧地回避政党、政府和政治,政治性、时代性元素不仅数量稀少,并且透露出解构的意味。

 

墨守成规的局长,少不更事的老师,不知上进的学生,短视蒙昧的家长……剧中的张校长更像是匹夫之勇单打独斗,始终处于各类矛盾漩涡之中,心力交瘁,疲于奔命。而剧中的学生家人,无论是哥哥,还是父母,哪怕是奶奶,大都是自私短视,愚昧无知。

 

学生中的主要人物山月、山英,是同班同学姐妹俩。山月被父母强行辍学,早早嫁人生娃,后来被丈夫活活打死。山英在距离高考前一个月,全家老小来到学校,要拉她回去嫁人,换彩礼给哥哥结婚。

 

女高开始招生是2008年,首次高考是2011年,这个时间并不遥远,当时的丽江农村也并非如此不堪。但是浸润其间的,却是浓郁的伤痕风格和莫言气息。正如一位观众所言,艺术可以含蓄,但心理不阴暗。姐姐已经是悲剧存在,全家人仍然不长记性,再次赶妹妹往火坑里跳?三年念书都挨过去了,偏偏高考前二三十天等不起了?这不仅背离逻辑跟常识,而且是拿当地群众和广大观众当傻子逗乐。

 

而且,随着办学经验不断丰富,张桂梅对升学率也有了新的认识。她说:“女高最精华的教育理念是让孩子们有信仰,有信仰才会有力量。让她们明白读书是为了什么,成绩好能干些什么。”高一新生入学,她要求她们抄写党章。每天的课间操除了跳红歌舞,下午还要唱红歌。目的是“要让学生们知道共产党人是什么样的人。”这些情节,在电影中也多半是语焉不详。

 

 

2

 

剧中官方人物总共有三位,县教育局的梁局长,分管教育的于副省长,以及县人大或妇联的刘主任。省长调研中为女高办实事解决校门、校服,主任在会议期间发动捐款帮她治病,两个情节时间很短,几乎是一晃而过。作为张校长顶头上司的梁局长,虽然是个正面人物,但总是有点怪异。

 

 

 

 

电影开头是女高建成后首次开学典礼,梁局长讲话时,保险丝烧断话筒无法使用,张校长递上手持喇叭,却因不会使用而持续发出噪音,局长狼狈不堪摔倒在烂泥中,学生们笑得前仰后合,连学生从家带来的一只鹅,操场边家长拴的一头驴,都在不停叫唤。这种东北小品式的塑造,可能是想营造出乡土气息搞笑氛围,但观众却难以共情,因为这种笑料老套而又浅薄,而且具有明显的政治骚讽用意。

 

 

电影中,刻意放大了张校长对学生对老师的狠心,放大了与教育局长的矛盾冲突,以至于局长和师生原型都不认可。点映时,主持人邀请张校长发言,她更是沉默拒绝并且摇头。不可否认,矛盾冲突固然有助于推动剧情讲好故事,但表现先进和优秀路径众多,并非一定要对比反差借力打力,更不是非得踩在官员干部的肩膀上。当年,电影《焦裕禄》上演后,焦书记的爱人曾说,老焦与县里其他领导并没有太多矛盾,大家也都一心想着治穷治沙。30多年过去了,又一波编导依然重蹈覆辙,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3

 

楷模榜样生活在大千世界中,精神境界提升不是一日之功,创造功劳业绩也非一蹴而就,有一个不断成长淬炼升华的过程。这些原本有血有肉的环节,到了电影中而变得孤立静止,甚至演化成机械刻板,穿凿附会。

 

许多观众对剧中反复出现逝去丈夫表示不解,我观影时也有种故弄玄虚、避重就轻的感觉。剧中用闪回的手法,五六次出现张老师与爱人董老师相濡以沫的情形,目的可能是让英雄回归真实,并且找到支撑人物一路走来的原动力。

 

张桂梅从大理申请调到丽江教书,确实与丈夫英年早逝有直接关系,甚至有换个环境回避逃避现实的考虑,这一点张老师也多次坦言,媒体也多有报道。但是,电影的创作者却故意忽略了一个问题。真正触动她的是自己生病后,当地政府和淳朴的父老乡亲给予的关怀帮助。她生病的消息传出后,华坪县妇联专门为她发起了募捐,县政府出资送她进医院再次做了手术,并免费提供药品。张桂梅说,“面对深情厚谊,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活着,尽最大努力为这些山里孩子们做事。我的生命是由这块土地上的父老挽回的,我要报答他们的恩德。”

 

如此既感人至深又至关重要的情节,创作人员却熟视无睹,偏执地将原动力放在对亡夫的思念上。这种处理手法故意拉低了人物的格调和境界,用所谓的艺术加工平和视角躲避崇高、解构庄重,对冲主流价值认同。这不仅有违生活真实,背离人物初衷,而且使得信仰力量、集体温暖、仁者爱人传承变成了空中楼阁,从而使得小布尔乔亚式的情调志趣大行其道。

 

观众反感剧中跳华尔兹的情节安排,其实,站在创作者的角度倒也不难理解,既然不想与中式思维同频共振,那显然会对西式情趣信手拈来,这种非此即彼,有破有立,是一些创作者的惯用套路。

 

 

 

 

4

 

事实上,女高之所以建成,既有张桂梅的不懈努力,更有当地政府的鼎力支持。200710月党的十七大期间,新华社记者采访张桂梅代表,她提出想建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梦想。在媒体的推动下,丽江和华坪两级政府很快决定各出资100万元,从而建起了全国第一所女子高中。

 

在这样的来龙去脉下,以梁局长为代表当地教育部门领导,能像小丑般逆势而为阻挠反对吗,他们难道不知道女生上学是当地教育短板甚至民生之痛吗?!

 

剧中的付春莹是走出华坪大山的女生,叫张校长为“老妈”。读了师范在昆明当老师,女高建成之后主动申请回来任教。这原本非常感人的情节,却演绎得最为失真和出格。因处理工作与私事关系问题,付春莹与老妈起了争执,她怒吼:“你以为你就真的很无私吗?你当初把时间把精力花在我们身上,那不是因为你想逃避吗?你把我们当成你逃避的借口,你把我们当成你的救命稻草,我们陪着你填补你的生活。”面对这种误解甚至羞辱,剧中的张校长居然无声无息,不作丝毫解释。

 

高考结束后,付春莹决定辞职,两人有一段对话。张校长说:“那时候我是不知道该怎么继续活下去,其实是你们救了我。”等于直接承认了,原动力就是因爱人离世而造成感情空白和精神空虚,需要用持续不断的工作来充实和填充自己。在这种语境下,庄严神圣的教书育人成了手段、道具和替代品。顺着创作者的这个逻辑,也就好解释为什么剧中反复出现爱人闪回的镜头了。

 

 

没有豪言壮语,并不代表背后没有崇高伟岸。许多观众认为,剧中人物没有将原型的魂魄表现出来。面对种种质疑,编剧表现出夏虫不可语冰的傲慢,甚至在微博上直爆粗口,貌似站在道义制高点上,实际上,这有点气急败坏的架势,也是典型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也许,政治素养欠缺,驾驭不动重大题材也在情理之中。看看编剧、导演的成长经历以及过往作品,也能够窥知一二。

 

 

5

 

据媒体报道,当年女高开办之初,半年时间9名教师离开,只剩下8名。教育部门建议她,把学生转到其他学校,照样不收费。张桂梅死活不同意,她不愿意轻易放弃。

 

就在绝望的时候,张桂梅突然发现剩下的八位老师中,有6名都是共产党员,也包括她自己。当时她把几名老师召集起来:“咱们这有6个党员。如果是抗日战争年代,这个阵地上哪怕只剩下一个党员,这个阵地就不会丢掉。今天我们还有6个党员,我们要把这块扶贫的阵地,给党丢掉?”老师们都低着头不说话。张桂梅问他们:你们说我们该怎么办?老师们说:你说怎么办?张桂梅说:我们来重温入党誓词。

 

然后,他们用手在墙上画了一个很简单的党旗,在旁边写上入党誓词。六个人对着党旗,开始宣誓。宣誓到一半,六个人都哭了。几位老师凭借内心的信念,一路坚持,把一界又一界的学生带了出来。

 

这么感人肺腑、荡气回肠的生活真实,创作者偏偏要淡化处理,以致于湮没在其他情节中,难以起到应有的震撼效果。即便是要表现儿女情长,主人公也有现成的素材。纪录片中,她回忆丈夫的时候,是共同演唱《毛主席来到我们农庄》,观之令人动容。然而,创作者的取舍与众不同,想方设法把观众往跳华尔兹之类具象上引,哪怕生拉硬扯也在所不惜。

 

如此这般,是缺少宏大叙事的意识和能力,还是想在党性觉悟之上挖掘出更为喜好的普世人性,或者是要刻意淡化政治色彩以便更好地迎合资本迎合市场?即使创作者不便言明,观众其实也都心知肚明。

 

20213月,华坪女子高级中学被全国妇联表彰为“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20216月,学校党支部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2191日,天安门管委会将200891日在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的国旗赠予该校。这些情节,随便哪一个放在电影中,都能够实现思想性和艺术性双赢。只是,在创作者的法眼中,去政治化的元素剥离和内容取舍,可能才能彰显其个性与时尚。

 

亵渎神圣,躲避崇高,是一种精神猥琐。不管是城头变幻二王旗的当年,还是拈花一笑尽网红的当下。

 

 

6

 

看完电影后,结合台词文本复盘回忆,突然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把剧中偶尔出现的操场国旗和胸前党徽去掉,这个电影是不是可以放到中国或外国的任何地域环境下,是不是可以放到当代现代甚至近代的任何时代背景下?这种针对受众的割剥元元,可谓轻车熟路兵不血刃。从段位上来说,此应算洗地洗脑的上乘功夫,马耳东风了无痕,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20141015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摘录三段,作为结尾。

 

其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同时,也不能否认,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在有些作品中,有的调侃崇高、扭曲经典、颠覆历史,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有的是非不分、善恶不辨、以丑为美,过度渲染社会阴暗面;有的搜奇猎艳、一味媚俗、低级趣味,把作品当作追逐利益的“摇钱树”,当作感官刺激的“摇头丸”;有的胡编乱写、粗制滥造、牵强附会,制造了一些文化“垃圾”;有的追求奢华、过度包装、炫富摆阔,形式大于内容;还有的热衷于所谓“为艺术而艺术”,只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脱离大众、脱离现实。凡此种种都警示我们,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

 

其二: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

 

其三: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不能以自己的个人感受代替人民的感受,而是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

 

 

 

 

 

(作者:白二丁,江苏东台人,曾在空军部队从事宣传、组织、保卫等工作,2010年退役;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稿】)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烽火HOME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