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9月17日),神舟12号载人飞船承载着我国3名航天英雄,踏上了回家之路。
按照预定计划,中午1点半左右,神舟飞船稳稳地降落在内蒙古新近建成的东风着陆场内,中国空间站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
在太空遨游了3个月后,三名航天英雄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顺利出舱,平安回家,在中秋节前与祖国人民团圆!
三名航天英雄踏上了祖国坚实的大地,他们的神情略带着疲劳,但却又难以掩饰地兴奋,向祖国人民,报告着这次任务的圆满完成。这意味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再次获得了里程碑式的胜利!
中国航天已经完成了在浩瀚宇宙中,建立并登上中国人自己空间站的伟大成就。但我们并不满足,新的任务已经开启,中国将要建造千米级的“超大型航天器”,即将挑战人类太空科技的极限!
据媒体报道,今年8月底,我国公布了“十四五”国家规划第一批重大项目指南。其中有1个项目立即引起了外界的普遍关注——千米级“超大型航天结构空间组装动力学与控制”。
中国千米级超大型航天器,令人无限遐想(图为科幻作品)。
简单地说,这座千米级超大型航天器,既是一座超大型的宇宙空间站,也是我们中国人飞向月球、火星,进行星际航行的中继站。在项目指南中提到,这是我国未来进行宇宙空间资源利用、宇宙探索以及长期在轨居住的重大战略级航天装备。
中国将如何建造千米级超大型航天器?我们需要进行模块化、功能化的设计,利用运载火箭多次发射运输,并在太空中完成组装,最终打造出一座超大型的航天器。同时,我们还要解决各子系统之间极其复杂的组合问题,最终保证这座超大型航天器可以稳定运行。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即将建成并正式运行的“天宫号”空间站,并非中国航天的最终目标,只是我国下一项更加宏伟的宇宙计划的前期铺垫,以积累空间站建设及载人航天的经验。中国航天的目光放得更远,不仅要登上月球与火星,还要探索人类将如何长期在宇宙中生存。
由美国主导建设的国际空间站,是人类目前建造的最大航天器,而我国千米级超大型航天器的复杂程度,则远超国际空间站。美国从1998年开始发射舱段进入太空,直到2010年最终完成建设,先后花费了12年,而最初发射的“码头”号舱段,已经接近寿命期限,基本报废。
而工程量远比国际空间站更加繁复的千米级超大型航天器,则必定会花费相当长的建造时间。所以我们核心部件的使用寿命也必须有所延长。同时,还得保证各部件的轻量化,以减少运载火箭升空运输的次数,这对我们的航天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然而,我们中国人只会将眼前的困难,当成前进的动力,从未低头。20年前,美国拒绝中国参与国际空间站,欧洲拒绝中国参与“伽利略”项目;但20年后,我们建成了自己的空间站与“北斗”卫星定位系统。
项目的艰巨程度与外国的技术封锁,都挡不住我们中国人发展自己太空科技的高昂信心。在中国人的字典里,只要还有一丝希望,便没有“不可能”三个字!
历史证明,美国越是对中国封锁技术,中国人越能取得震惊世界的辉煌成就。原子弹、氢弹、东风家族、歼-20隐身战机、国产航母、“祝融”号火星登陆车、量子卫星……这个名单太长了。每一项成果,不仅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安全,同时也带动了许多高科技项目的长远发展。
目前,全球正处于第五次技术周期的衰退期,旧技术的红利已经耗尽,新技术还没大规模应用,再叠加全球疫情,导致全球经济的火车头都逐渐“熄火”了,每个国家都在苦苦煎熬。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需要在科技领域进行多点突破,以发现下一轮的技术革新,创造新的技术周期,由此才会使我们的14亿人口,真正能够共同富裕。
为什么我国准备成立北京证券交易所?就是要让市场上富余的资金流入众多的科技小企业,不断地尝试与突破,条条路途通向科技创新!
而建设千米级超大型航天器,积极探索、开发宇宙,则是由我们国家主导的重要科技突破项目,将带动生物、医学、物理、天文、地理、气象、通讯、芯片、材料等等一系列科学门类的发展与进步。
这些技术突破当然也可以应用到民用领域,这就是中国正在下的一盘大棋!
美国还在揪心当国际空间站报废后,嫉妒中国天宫空间站将成为太空中唯一的空间站。殊不知,中国已经有了更加宏伟的太空计划。鼠目寸光的美国,已经赶不上中国的超前思维与战略布局!
作者:卫泱 来源:卫泱菌微信号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