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方方的武汉日记”到预售英文和德文版“武汉日记”谈起:一个留学生的反思
一、疫情一瞥
4月14日周二根据人民日报微信号上的消息,各疫情严重的国家的几个数据汇总如下:
敲下上述信息时,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在全球被感染人数即将超200万时,一些西方国家的死亡率高企不下,其“发达”体现在哪里?网络“流行日久”的“方方的武汉日记”简称(“方方日记”)计划在海外出版的消息,这几天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无数讨论,撕裂了很多默默温情,我身边也不例外。下面从我自己阅读“方方日记”,及对目前网络讨论中观察到的现象谈谈想法。
二、对方方日记的阅读历程和感受
最早读到“方方日记”时,我尚在悉尼,进行最后一学期的论文写作。国内突发疫情,让我寝食不安,我挂念家人。春节期间,在北京的家人按计划去他市探亲过节,两天后即回京并按要求进行隔离,让我有些明白了疫情的严重性。随后,网络上各类事实伴谣言横飞,使人无所适从。素以包容多元文化著称的悉尼,也忽然涌出诸多对华人面孔的不友善,戴口罩坐公交被骂频频发生。
彼时,“方方日记”是我获得国内,特别是武汉疫情发展状况的一个窗口。虽然,觉得她写得有些随意,但当时是信她的。毕竟,她是曾经的文联主席和文化人,和我们一样都是读书的。我自己有记日记习惯,也使我惯性思维其日记“真实性”。当时,我认为她的思想应比普通百姓深邃多元,在政府信息外,她日记里的信息和思考,可能更切合我们这类留学生的学术批判口味和对社会生活的带反思的观察。最初,她的日记总能让我哭,感受人间苦难和个体渺小,迫使我设想如果我是日记里的当事人,我会得到怎样的处理和治疗。
2月中旬,我已决定买票回家,原因太简单,死,我也要和家人死在一起。在订票前后那几周,或是因专业不同,或是因信息渠道各异,家人给我传递的信息更多是事情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例如大白菜一度70元一颗,但政府随即惩治投机倒把,菜价慢慢回归平常冬季水平;口罩从一度买不到,到网络和实体超市可以买到平价的,武汉疫情的防控和治疗情势在各方努力下逐渐平缓等等,但这些,在“方方日记”里看不到,当时,焦虑令我一会怀疑家人,嘲笑他什么都不知道;一会怀疑包括“方方日记”在内的一些消息……那是一段个人情感异常脆弱,寝食难安的日子。
渐渐地,网络上质疑“方方日记”里记录的诸多事件真实性的声音多起来……
直到今天,站在一个有写日记习惯人的角度,我依然会说,记日记是私密事儿,每个人都可根据其喜好随性写作。日记书写的是某个个体在某个特定时空,面对某个问题的记录、评价和思考。有时,写者的记录可能会有偏差。因为,在某个特定情境下,某人所获得的某信息及基于此信息进行的思考有可能偏差或错误。一如,那些有多年写日记习惯的人,偶尔翻看之前日记时,常会大笑大哭大骂等等。因为写者发现自己当初的认识,和后来得知的事实之间有差异,或误解某人,或曲解某事。这种对比,有时很有意思,记载中的点滴错误失误和曾经的情绪起伏,也提醒着我们,成熟不在某一刻,而是个人一生的修行。正因为日记所载的是私人经历经验,所以允许有对错甚至任性书写,它完全取决于个体价值观和对是非人我的主观评判。在私人领域里,写者如何渲染卖惨,是她个人身心特征特质和自主选择,这也是当我有了稳定准确的关于疫情信息渠道后,逐渐不再看“方方日记”的主要原因。因为,除了不少“查无此人”的莫名其妙记录外,我不喜欢那种夸张卖惨和抱怨指责的风格。
3月初,我终于按计划回京了,飞机落地那一刻,口罩蒙面下的我,哭了。我知道,我终于安全了!随后,我亲身感受到了居家隔离滋味和社区严格但也规范贴心的服务,并进一步了解了国内的抗疫形势。我庆幸我及时选择了回国(回家),祖国更安全。事实上,经过这几个月疫情下的生活,家里每一个人的身心都需要调整,需要彼此聆听,安慰和鼓励,我回来的时机是对的。
3月底,方方封笔后,我很庆幸过去两个月围绕其日记的各类讨论终于能尘埃落定了。因为,这次围绕日记激发的太多不可思议的讨论,很多都伤及感情和关系。不料,4月初,“方方日记”以“武汉日记”的新名字在亚马逊网上开始英文版和德文版预售,英文德文里的书籍简介此处省略,已经有太多翻译和评论了。我只想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三、我为什么反感甚至反对“方方的武汉日记”以“武汉日记”之名出版
1,私人随性记录和一个城市抗疫的全景描述之间差着什么?
从私人日记,小众传播的角度,我对“方方日记”的看法如上。她有个人写作自由和创造偏好的选择权,其日记吸引和她类似思想的伙伴也正常。但,目前网上流传的英文版封面上有两个大写的词汇特别刺眼,其中,DISPATCH作为动词,有一个现在少用的含义是“故意杀死”;作为名词,它有政府间公文信件和身在一地的记者给另一国发报导电讯等含义。此处,我的疑问是,方某日记是代表咱政府官员说话呢,还是某国某报驻武汉记者的身份呢?在封皮的设计中,在该词属动词或名词都可的情况下,故意杀死和官方报道等说法在英语世界读者哪里能引起什么样的想象呢?“方方日记”的创作,有权威授权和实地证据的支撑吗?另一刺眼词是EPICENTRE,它是地震震源到达地面直线距离的地表的那个点,即震中、震源地。尽管,新冠病毒震源地似乎在占领欧洲几周后,已转移到美洲乃至非洲,但震源地一词暗指发源地在中国,它蕴含地理概念(武汉)和文化概念(吃蝙蝠)的深意,这两个说法通过西方媒体的选择性宣传和某些政府的甩锅指责行为,已深入西方人心。这样的副标题和方某这一具有一定政治身份和学术地位的“网红”搭配,它能带来的后果是什么?能任由其张冠李戴,指鹿为马地胡说八道吗?
作为私人随性记录,方某无疑有言论自由,这是她的权利。但,若她和她背后的某些人,希望以她的“一孔所窥和‘自由’想像”来对武汉千万人抗疫战斗进行书写,她是不够格的。她的书写需要获得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特别是武汉人民的认可。武汉抗疫不仅是一座城,一个省的战斗,它是中国举全国之力的人民战役,每个中国公民都为武汉抗疫做出了或大或小的贡献,每个中国人都是闷死病毒和抗击病毒的战士。其次,方方有义务在行使其自由书写的同时,遵行相关学术写作的规范(如私人日记和战地报道、实地采访不同)。她要获得相关授权,以得到为千万武汉人乃至中国人民书写武汉抗疫的资格。这是一个文字工作者,在创造严肃和关键性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题材时需要遵行的学术规范和伦理,普通私人日子和武汉抗疫之间隔着授权和遵行学术(专业)规范和伦理的鸿沟。
目前新冠病毒的源头,依然在等待科学界的不断深入探索。已有的研究报告不断显示,病毒虽然在武汉出现,但武汉不是发源地。究竟病毒从何而来,依然需要科学的研究证据。中国政府和武汉、湖北等各级政府这次在疫情信息公开和全力抢救患者等问题上,透明公开、不计代价。中国上下的付出和努力,是无论如何都不允许使用DISPACTH这个消极的、多义的词汇做副标题的。方方的记录,无权威性,无充分且客观的证据支持其作品成为世界了解中国武汉抗疫的一个窗口,这涉及文化界或出版界的底线伦理问题。
2、如何看待方方日记的网络讨论:集体人权和私人权利
网络上有人买账,有人不买账,甚至坚决反对、无情批判等,在一个意见自由表达的“立场谱系”上,每个人选择的落点不同,屁股决定脑袋,看法各异。为“方方日记”打一场这样的嘴仗,有必要,否则基层大众、那些分不清事实真相和文学创作乃至编故事之间有差别的人,会被带偏。那些想利用这个“日记”里的信息作证起诉咱们的外国(律所)会轻易多了一个浪费咱们时间和精力的武器。
从已有的论战各方表达看,那些支持“方方日记(小说)”人,多是借机抒发自己情怀。方某文字,写出了那些人的悲喜交加。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次武汉抗疫战斗的过程和结果,打碎了太多人心底对“美好西方体制机制的(自我)幻觉”!幻觉破灭,不仅,带来其思想深处的小地震,而且,撼动甚至震翻到不少人多年以来所受教育及研究和成果著作发表等等的“资本迷思”。全球疫情波涛汹涌中的中国思想界、学术界、知识界当下的某些沉默状态,绝非西线无战事那样宁静。武汉抗疫的过程和结果,以及现在西方各国哀鸿遍野的强烈对比,让人们的思想震源深处不断颤动。“方方日记”成为了他们隐晦表达其沮丧、懊恼、不满、震惊乃至恐惧的一个手段。支持方某,就是巩固他们所占有的知识体系、话语权力,经济社会地位乃至各类资源。如果,方某不能“肆意言说”和出版日记,那就意味着方某支持者里那些“西方体制美好情结积重难返的人”要改弦更张了。这几天,不少之前支持方某的人,已经在重新站边和表达新看法了。
这是一场无硝烟的战争,不同意识形态的话语权争夺或暗或明。如果,方某执意要出版她小说性质的私人日记,她需要彻底更正那些明显的历史错误并进行相应解释说明,否则武汉人民可以以污蔑造谣武汉疫情为由起诉方方。因为,方某的书写,根本无法代表武汉人民,更无法成为武汉这次惊天动地的抗疫时代录。武汉人民有权为他们集体认同的抗疫做符合历史事实的书写,这是武汉人民的集体人权。
3、当下中国读书人的家国情怀和个体伦理选择
这段围绕日记的“激战”时光里,我常常回思中国传统文化在对他国传播中的彼此激荡,及他国儒学者对中国儒家文化的各类反应等历史片段。用下面这个例子,说明我为何对“方方日记”出卖国家利益持反感乃至反对的立场。
东亚的日本韩国,在历史上都曾经学习践行过中国儒家思想并形成其各自国家文化特色。一个特别有名的故事,是关于日本儒者假想面对中国儒家领袖率军进犯祖国时的个人选择。
德川日本朱子学派儒者山崎暗宅(繁体山崎闇齊)尝问群弟子曰,“方今彼邦,以孔子为大将,孟子为副将,牵数万骑我攻我邦,则吾党学孔孟之道者为之如何?”
弟子咸不能答,曰:“小子不知所为,愿闻其说。”曰:“不幸关逢此厄,则吾党身披坚,手执锐,与之一战而擒孔孟,以报国恩,此即孔孟之道也。”
作为儒家思想文化的发源国,在面对祖国这次突如其来的时疫时,我们这些自称读书比一般人民群众多一点的,甚至靠读书教书出书过活的人,应如何对待自己的祖国和民众需求呢?
爱国,含义很深很丰富,爱国,有红线。方某在中国文化传统意义上,还能算是个读过书的人吗?那些借方某伤害中国利益和中国人民利益及情感的人呢?
坦白讲,我不认为这本要出的书能搅动什么国际大风浪。如果真能起风浪的话,只能说命西方文明自身已彻底流氓化,反智和堕落了。这,是西方文明的悲哀,也是地球人类文明进化历史的悲哀。
和骗子流氓,咱就无人话可说,该干什么干什么吧,对无理抢劫的,还能文质彬彬讲道理吗?
质疑武汉抗疫成就和抹黑中国抗疫付出的人,已不配做中国人。她们不配在这片战疫初步胜利后的春光中,行走在中国任何一条被保护得好好的康庄大道上。
作者:李敬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医学与健康学院残障研究领域博士研究生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李敬|从“方方的武汉日记”到预售英文和德文版“武汉日记”谈起:一个留学生的反思
2020-04-19陈先义:从80年前汉奸梁实秋“武汉日记”到方方的《武汉日记》
2020-04-12圆圆:造中国人的谣,到美国去卖钱?方方武汉日记上架亚马逊后被骂惨了
2020-04-10造中国人的谣,到美国去卖钱?方方武汉日记上架亚马逊后被骂惨了
2020-04-09•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