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文化建设 > 阅读信息
疫情“大考”背景下对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思考
点击:  作者:翟双庆 等    来源:《中国高教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8 09:28:01

 

1.webp (16).jpg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使社会对医务工作者、医学、医学教育、中医药空前关注。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是:一是医疗卫生体系存在人员缺口,整体规模不足,公卫、中医药等人才匮乏;二是中医药优势未充分发挥;三是医护人员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医药等知识与能力存在短板。疫情之下也暴露出医学院校线上教学改革有待深化。建议:扩大规模,调整结构,加大公卫、中医等人才比例,补齐医学人才知识能力短板;从国家层面高度重视中医药,加强政策力度,落实“中西医并重”;深化“医教协同”,强化医院育人职能,提升医学生关键核心能力;坚定中医文化自信,考虑中医教育共性与特性,深化中医药院校教育改革;探索高层次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中医药人才培养。


自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快速蔓延,进而发展成为影响全国人民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个月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疫情。数以万计的医务人员奋战于抗疫前线,成为了这场战役的主力军。他们用精湛的技术、丰富的经验与智慧、辛勤的汗水乃至宝贵的生命,诠释了医者的仁心大爱,体现了医学及医务工作者在社会体系中的重要价值。与此同时,中医药勇于担当,与西医协同攻关、优势互补,用显著的抗疫成效,充分阐释了中医药为何能被称为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宝贵财富。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医务工作者、医学、中医药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空前关注。而医学教育作为医学的根本、医务工作者的来源,同样面临着疫情“大考”。我们有必要直面问题与挑战,深入思考如何在下一步的深化教育改革中做好战略部署,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一、问题与挑战

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不再只是民生福祉问题,而是上升到了关乎国家全局与长远发展、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发展问题,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因此,与“健康中国”战略密切相关的医学、医学教育,尤其是中医药与中医药教育倍受关注。而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袭,对此也提出了新的问题与挑战。

(一)医疗卫生体系存在人员缺口问题

首先是规模上的人员缺口问题。本次疫情中,大量医护人员驰援武汉,救助疫区,尽全力共同遏制疫情恶化。一方面凸显了武汉乃至湖北医护人员的短缺,与此同时,驰援人员原所在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也大大削减。加之医学生、规培生按要求均不得返校,使得能够为原地区提供医疗服务的人员队伍规模进一步缩小。根据经合组织(OECD)2017年数据,我国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数(人)为2.0,美国2.6,日本2.4,欧洲国家则多在3以上,最高的国家是奥地利,此数字为5.2。由此可以看出,即使不考虑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短期激增需求,我国的医疗服务供给也是相对不足的。此外,我国自进入“老龄化社会”后,老龄化进程迅猛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从2000年的7.0%,到2018年已达11.9% 。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预计到2050年,我国这一数字将达26%。在不可逆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健康中国战略提出了要“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的高质量要求,对医学与医学教育必将产生大量需求。

其次是人员结构存在问题。在面对突发疫情时,不仅暴露出临床与护理的人才短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以及中医药相关专业人才缺口更加严重。多年来,由于公共卫生处于用时急、不用闲的状态,使得公共卫生相关等专业毕业生就业不甚理想,且薪酬待遇偏低。在招生中也体现出这种不合理现象,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规模大,报考人数多,分数也高。而公共卫生相关专业的社会吸引力弱,造成公共卫生等其他专业人才相对不足,专业设置数也相对少。在我国医学教育体系中,公共卫生相关专业没有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也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国家层面对公共卫生相关专业不够重视。社会现实问题与政策导向不充分,使得公共卫生相关专业培养乏力,人才流失较为严重,公共卫生相关专业人才在数量与质量均不理想。

此外,在我国医疗卫生人才体系有缺口的情况下,中医药人才的体量则更小。根据《2018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全国中医药人员总数为71.5万人,占全国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7.5%。这意味着,中医药人才并未全面铺开,中医医院远远不够。而西医为主的综合医院中,更是只有少量的中医从业人员,且主要工作于中医科,并未真正融入各个专科,实现中医的全面参与。中医药教育的体量也很小。据2017年教育部数据,在医学教育供给体系中,医学类在校生数据124.4万人,其中,中医类专业学生在校生数为17万人,仅占医学类教育规模13.7%。

(二)中医药的防治优势并未充分发挥

中医对瘟疫疾病的研究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经过了长期的实践和总结。特别是在西医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中医抗疫相对于西医具有恒久的优势,应当成为抗击疫情的主力军。在2003年抗击“非典”时,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显著的成效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医药的作用与力量。在此次抗疫行动中,尽管中医药再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疫情发展早期,中医药的参与率低。从媒体报道中我们也看到,湖北省作为主疫区在2月11日前中医药参与率仅为30.2%,其优势没有得到应有的正视,对于疫情治疗应发挥的作用不及时、不充分、不全面。

此外,疫情早期临床医务人员防护意识和能力不足,暴露了医学教育在预防方面的短板,教训沉痛。而以中医“治未病”之“道”作为卫生方针,结合预防医学之“术”,使二者有效结合,则更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但是很显然,目前中医在临床上的全面深入介入还远远不到位。中医药优势仍然有待进一步挖掘,在疫病防治中的作用仍有发挥与提高的空间。

(三)医护人员岗位胜任力存在短板

疫情突发的情况下,不仅显露了公共卫生相关专业人才的严重不足,同时更暴露出部分医护人员在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护等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应急处理等相关能力较弱。此前有研究者对医务人员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处理能力进行研究,发现在总分为(116.13±22.84)分的标准下,所调查医务人员的重大疫情核心应急能力得分率为64.51%,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疫情之前,无论社会民众还是医护专业人员,对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重要性,普遍存在着意识不强,科普宣传不到位的问题。而医护人员绝大部分都来自于医学院校,在现行的医学教育体系中,无论临床医学、护理学还是中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流行病学》《社会医学》等公共卫生、预防医学类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比都很小,导致从人才培养环节,即出现了知识与能力体系的缺失。

在西医院校或综合大学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尽管中医药在防治疫情、慢性病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在课程体系设置中,中医学类、中药学类课程占比极小,通常只有《中医学》一门课程,学时最多为100学时左右,少则30学时左右。中医药智慧没有得到真正的理解,学生也并未真正了解中医,以至于走上临床后,大多不能正视中医药的疗效,中西医结合的应用,更无从谈起。

而在中医人才的能力结构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据我们所知,尽管在得到国家重视后,中医药全面参与了疫情救治工作,但在参与危急重症抢救工作中仍然偏少,显示了一部分中医人才在急救方面的不足。同时,在中医辨证用药方面,也存在着不同人员对于疾病的认识不完全统一的情况。

种种现象都暴露出医学教育领域在人才培养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现在的医疗卫生人员在岗位胜任力上存在短板,与实现健康中国战略中的服务人类生命健康全周期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

(四)院校教育应对线上教学经验不足

按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各院校在疫情防控期间,利用网络开展线上教学工作。推行之初,各院校均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前期,经各院校报送、教育部中医学类教指委汇总统计,中医类在线课程门数不足500门,国家级线上课程37门,虚拟仿真实践项目25个,且资源整合不够,课程重复较多。在全国中医药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疫情期间全国中医药院校在线教学质量调查》中,教师与学生均反映在疫情前缺少混合式教学的经验,对线上教学资源利用度不够。在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反馈中认为直播的效果好于录播或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学生对于传统课堂模式有依赖,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不足。教师在利用线上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主动学习的策略上,也缺乏成熟经验。此外,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医学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在调查对于“各种教学活动以线上教学形式实现的可能性”的问题中,实践类教学活动得分最低,如切诊、推拿、取穴刺灸、临床技能操作等。在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模式下,临床实践能力如何提升也成为尚无良策解决的一大难题。

虽然伴随线上教学工作的持续推进、教学与管理经验的不断累积,线上教学的质量必然会逐步提升,但疫情前后出现的问题,也揭示了“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其实并未真正落地,医学教育深化改革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思考与建议

面对由疫情而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全面思考其中深层次的原因与症结,并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大规模,调整结构,对标岗位胜任力,完善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体系

针对医疗卫生人才缺口问题,应以健康中国战略为指导,通过顶层设计,进一步扩大医学教育规模,并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加大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医学、中药学、养生康复等专业人才的支持力度,合理引导并重视不同人才在社会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以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的目标,培养更多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不同类型人才。

尤其对于公共卫生相关专业人才,一方面,要增加医学院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专业的开设数量,定向培养专业人才。在增加专业博士学位点设置的同时,也鼓励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专业博士攻读公共卫生类专业硕士学位,培养高层次公共卫生人才。另一方面,以医学生的岗位胜任力为导向,调整医学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在医学类专业中,增加公共卫生类课程比例,提高医护人员的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处理能力。同时,增加中医疫病学、“治未病”学等相关教学内容,将中医理论融入到各类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领域的优势。

(二)从国家的层面高度重视中医,将“中西医并重”落实到位

尽管“中西医并重”方针已提出多年,但实际仍存在中医药从业人员数量不足、中医药教育规模小、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专业学生学习中医类课程少等问题。从各方面看,中医药并未实现真正的“并重”。究其原因,一是政策决策层力度仍不够。以甘肃省为例,该省能够走出一条中医为特色的医改之路,正是由于甘肃省卫生部门决策层的大力支持。政策决策的支持是最大的支撑与保障。二是我国的医疗模式并未真正改变,中医药并未真正全面参与并深入到医院的各个临床科室之中,因而由医疗卫生激发产生的对中医药及其相关人才的需求则相对较少,也使得中医药的优势并没有完全充分的发挥出来,缺乏发展壮大的驱动力。三是宣传力度不够,中医药的科普工作仍不到位,使得科学界同仁与民众对于中医药文化的了解均不深入。特别是科学界有些同仁对中医抱有偏见,也成为“中西医并重”并未真正落实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医疗卫生系统角度来看,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进一步扩大中医在医疗体系中的占比,加强中医、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真正推动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的有机融合。同时,通过扩大中医临床与科研人才规模、提升中医从业人员的薪酬待遇等途径,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此外,在增加中医医院的同时,应在西医为主导的综合医院中,使中医师进入各临床科室,与西医共同融合发展,逐步发展成为以治病救人为根本宗旨的未来医学。

从教育系统来说,一是要扩大中医药教育规模,切实解决人才后备不足的现实问题。二是在西医院校、综合院校的临床医学等专业中,增加中医学、中药学类课程比例,将中医药类教学内容纳入其课程体系,增加中医药的文化认同。从人才培养阶段即开展中西医交叉融合,使西医也懂中医,能够做到相互取长补短。三是加强中医药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使科学界同仁真正了解中医,理解中医智慧,共同携手服务于健康中国战略。尤其在高层次人才方面,积极探索西医学习中医、中医学习西医的教育模式,培养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复合型人才。四是中医药文化真正进入中小学课堂,进入民众视野,使中医药文化广泛传播传承。

(三)加大“医教协同”政策力度,在实际工作中完全打通落地

一线的医生(教师)是“精英部队”,但人数始终有限,如果出现“持久战”,作为“预备役”的医学生是关键。在疫情期间,原本应在医院完成大量实践学习的医学生,尤其是实习学生、规培生、专业硕士、专业博士,大部分并不能坚守医疗工作岗位。医学教育的定位即职业教育,临床实践能力是医学生的关键核心能力,而医学生关键核心能力的培养并不在学校,而是在医院。此外,医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也应当包括如何处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此时正是学习的机会。现在的医学生将是未来社会医疗工作的主力军,如未来再次面对相同情况,未经历过锻炼的学生,仍然不能很好的应对。

思考疫情期间医学生不能坚守医疗岗位,主要由于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当前体制下,尽管规培生、专硕、专博大多已取得了医师资格,但其角色定位仍是学生;二是医院并未真正重视其培养人才的职能,因此对教学投入相对较少,不能满足学生住宿、防护等条件,往返学校与实习医院的学生,易增加疫情扩大的风险。但究其根本,仍是医教协同相关政策没有完全到位,体制机制不顺畅的问题,教育主管部门与医疗卫生主管部门并未完全打通,医与教并未真正协同起来,使得医院对教学职能不够重视,对规培生的定位不清,也并未将规培生、实习学生真正视为医疗队伍的一份子。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当清楚的认识到,医学人才培养应当要回归医学教育的职业教育本质,明确医学生角色定位,在此基础上,推动“医教协同”相关政策落实到位。理顺体制机制,尤其对于在医院实习的规培生、专业硕士、专业博士生,加强职业训练,完善保障机制。对承担人才培养任务的临床医学院、教学医院,强化其教学职能,加大教学投入,更新理念,使规培生、实习生,真正成为医疗队伍的一份子,真正成为战时医疗队伍的“后备军”。

(四)坚定中医文化自信,深化中医药院校教育改革

几千年抗击瘟疫的历史,为中医治疗疫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医的实践运用与现代科技不断碰撞融合,发明了消灭天花的人痘接种术、提炼出治疗疟疾的青蒿素等,成就了人类医学史上一次又一次的飞跃。中医药院校应当以疫情防治工作为契机,坚定学生的中医文化自信,使学生深入理解“大医精诚”精神,重视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夯实中医药基础,培养形成以中医思维为核心的中医临床实践能力。

与此同时,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过程,要以此次疫情期间全面开展在线教学工作为契机,深入思考,推动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解决中医药类线上教学资源不足、质量不高、教师混合式教学经验缺失等现实问题,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学习。

在面对医学教育的共性问题之外,我们还应看到中医教育的特殊性。中医是一门经验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理论体系与思维方式相对抽象,在教学效果上以面对面、手把手的师承模式为佳。然而在疫情特殊背景下,如何能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将中医思维的内容具象化,以可视可练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易学易练,这对于中医教育是关键,也是挑战。此外,中医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应避免运用简单仿照西医规培方案而形成的“规定动作”,使得中医特色不突出,不利于中医人才的成长。而是应在突出中医学科特点、遵循中医人才成长自身规律的基础上,从政策入手,进行改革创新,着重发挥中医在预防、治疗、康复上的特色优势,补齐急救方面不足的短板,探索创建具有中医特色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从而促进中医学专业学生的成长成才。

(五)建设中医特色新医科,培养高层次中医交叉复合型人才

在全球化背景下,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卫生健康等各领域都在不断发生变革,中医教育也不能固步自封。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主动拥抱新的机遇与挑战,积极探索医、工、理、文等学科交叉融合的教育模式,培养新时代高层次的“中医+”“+中医”人才。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树立富人文、重经典、强实践、求创新、向国际的“五维一体”中医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围绕培养目标,重视经典传承,强化以中医思维为核心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夯实中医功底。同时,在开放办学理念基础上,立足校内外优质师资和海内外临床专家,为学生提供多校园文化体验的学习平台,通过海内外知名高校的联合培养,完善知识结构,培养科研创新能力,拓宽国际化视野。同时,运用适宜的多样化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共同形成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多途径培养”育人模式。通过该模式,探索建设具有中医特色的新医科,培养具有交叉复合型知识与能力体系,兼具较好的文化包容性的高层次复合型中医人才。一方面,通过此类人才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使不同国家、不同科学领域接纳正视中医药的宝贵价值;另一方面,利用多学科合作,推进中医药与现代文化、科学技术体系的交叉融合,实现中医药在更多维度、更宽广度上的创新发展。

三、结 语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尽管暴露了一些问题,但我们也从中看到了机遇。例如医疗从业人员在抗疫过程中的优异表现,使其社会地位进一步显著提升,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及医学人才培养提供了机遇;中医药进一步彰显宝贵价值,增加了中医药文化自信,有利于吸引更多优质生源与优秀人才,有利于中医药与中医药教育事业更好发展;全面在线教学工作开启了一场课堂教学的革命,推动了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抗击疫情的行动也为中医药能够在遵循自身规律的基础上,医教协同、凸显特色的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创新发展的机遇。

疫情终将过去,由此产生的困难与危机也终将过去,但其带来的影响却是深远而持久的。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深入思考,系统改革,通过主动作为,转“危”为“机”。我们每一个中医药人,都应与时代发展的脉搏同频共振,把握机遇,不负“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时代使命,为培养出更多能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的高层次中医药人才而不懈努力。 

(作者:翟双庆 焦楠 闫永红 谷晓红 北京中医药大学;来源:昆仑策网,转编自““中国中医””,原载《中国高教研究》2020年第4期)

【本公众号所编发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网站和公众号。阅读更多文章,请点击微信号最后左下角“阅读原文”】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