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4月2日,由国务院国资委干部教育培训中心、中国企业联合会主办,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海尔集团、阿里巴巴集团协办的企业家高端对话网络直播公益活动成功举办。对话活动以“企业的数字化未来”为主题,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朱宏任主持,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委员任洪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高红卫,海尔集团总裁、董事局副主席周云杰,阿里云智能总裁、阿里巴巴达摩院院长张建锋出席对话活动。国资委副主任任洪斌在致辞中强调,在全球经济遭遇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之际,中国企业界要共同推动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的数字化变革,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携手打造中国经济的数字化未来。高红卫董事长、周云杰总裁和张建锋总裁作为对话嘉宾,分别就各自企业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助力企业抗疫和复工复产、在新基建建设方面的经验以及如何参与新基建、企业数字化的未来三个主题进行了精彩分享。编辑部特对本场活动进行了录音整理如下,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企业家高端对话网络直播公益活动视频
对话活动全场文字实录如下:
主持人:
尊敬的任洪斌副主任、高红卫董事长、周云杰总裁、张建锋总裁,各位企业界的朋友们,各位网友、各位观众,大家好!
2020年企业家高端对话网络直播公益活动现在开始!我是主持人,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朱宏任。
主持人: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朱宏任
首先,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这次活动。本次企业家高端对话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与国资委干教培训中心共同主办,与航天科工、海尔集团、阿里集团共同协办,举办这次对话公益直播的对话活动。用今天晚上两个小时的时间,跟大家一起分享在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有关实践案例和有关思考。我希望我也相信大家在这段时间都会有所收获。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企业家高端对话的嘉宾: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委员任洪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高红卫,海尔集团总裁、董事局副主席周云杰,阿里云智能总裁、阿里巴巴达摩院院长张建锋。我们作为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对今天晚上利用休息时间参加这次活动的各位企业界的朋友和各位网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也希望大家能够有所收获。
当前,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领域的基础性技术和前沿热点技术加快迭代演进,深度融入社会各个领域,不断迸发创新活力,信息革命日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力量。数字化已成为全球产业变革和企业结构调整的核心要素,智能化正在成为谋求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今天到会的嘉宾所代表的企业都是这一轮数字化、智能化探索与实践的佼佼者。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突如其来的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云经济、线上经济的走红,激发了数字经济的潜力,提高了全社会对信息网络数据处理能力的需求,加速了数字经济的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这既是疫情倒逼的经济社会特别是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结果,也代表了未来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各项决策部署,积极有序地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我们以网络直播公益的方式组织开展企业家高端对话活动,以动员企业更好地投入复工复产,共同应对疫情的挑战,使企业转危为机,焕发活力。我们将聚焦讨论企业数字化未来的主题,可以说这次正好恰逢其时,很有意义。
对于本次活动,国务院国资委给予了高度重视。郝鹏书记专门做了批示,任洪斌副主任亲自莅临现场。下面我们有请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委员任洪斌致辞。
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委员任洪斌致辞:
尊敬的朱宏任常务副会长,高红卫董事长,周云杰总裁,张建锋总裁,各位企业界的朋友们,收看直播的网友们,大家好!
致辞嘉宾: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委员 任洪斌
很高兴参加这次企业家高端对话网络直播公益活动。在当前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和企业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举行这次活动,我们在这里聚焦企业的数字化未来,为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加油助威,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国资委对这次活动十分重视,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同志专门作出批示。他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场景大量涌现。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大战大考中,数字科技发挥了重要作用,数字产业展现出广阔发展前景。下面围绕企业的数字化未来这个主题,我与大家分享三点思考。
一、数字化技术催生了企业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充分运用大数据方法支撑疫情防控工作。我们看到,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科技发挥了重要作用。专家通过AI算法对疫情事态进行模拟、研判,企业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物资生产、物流供需的高效匹配。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应急状态下开展研发部署、供需对接和物资配置的重要支撑,各种形式的在线服务为疫情期间的居家学习、办公生活提供保障,数字技术还帮助政府开展全社会精准防疫工作。疫情防控健康码和复工平台实现了疫情期间的精准有序复工复产和生活出行。
在这此疫情防控斗争中,国资委党委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指导中央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中央企业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闻令而动,充分发挥主力军、国家队作用,为党和人民交出了出色的答卷。
在此过程中,数字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国投集团、中咨公司实施“国聘”行动,采用云计算技术开展线上就业服务,实现全流程零接触招聘;航天科工集团发挥云端应用优势,实现了产品研制过程的线上管控,形成了现场办公不聚集、居家办公全覆盖的新型工作模式。近期,众多中央企业还基于5G和云计算开发了VR全景虚拟导购云平台、数字基础设施、智能制造,互联网医疗等新业态、新模式,有力推动了现代信息技术与生产经营管理的深度融合,展现了企业数字化未来的勃勃生机。
二、企业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我们看到,这次疫情对传统行业产生较大影响的同时,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也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代表了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必将成为我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企业应当站在顺应新一代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的战略高度,积极投入数字化转型,持续增强企业发展内生动力,迎接数字经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高水平数字经济产业链,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带头做好经营模式、管理模式、商业模式的数字化转型,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数字经济产业链,发挥国资央企的示范引领作用,努力实现数字经济时代的高质量发展。
三、经济的数字化转型需要全社会协同推进
推动我国经济数字化转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强化战略引领,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推动各类所有制企业在数字经济转型升级方面,互学互鉴,协同发展。并共同推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效赋能。
当前,全球经济因疫情流行蔓延正遭遇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世界经济版图有可能由此而发生改变。中国企业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戮力同心,共克时艰,树立企业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同推动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的数字化变革,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携手打造中国经济的数字化未来。我们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国企业界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化危为机。通过数字化转型,释放我国经济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坚决打赢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和中国经济保卫战。
最后,预祝本次对话活动圆满成功,祝愿中国经济的数字化未来更加美好,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任洪斌副主任的致辞!刚才任洪斌副主任在致辞中专门介绍国资委郝鹏书记为这次高端对话作了批示,强调了数字化技术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成效和作用,指出企业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需要央企奋力拼搏,需要全社会协同奋进,并提出了企业数字化的期望,让我们对国资委对这次高端对话的支持表示感谢。
现在我们进入对话环节的第一个议题:拥抱数字化技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数字化技术的优势凸显,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刚才洪斌副主任在致辞中也作了强调,在支持疫情科学防控方面,众多企业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生产防疫设备物资,开展疫情防控监测预警,加快病毒检测的诊断、疫苗新药的研发,显著提高了防控的效率。政府部门也依托互联网平台开展医疗防疫物资供需的精准对接、高效生产、统筹调配。在加快复工复产方面,一些制造业企业扎实用好信息化技术手段和信息化的工具,推广协同研发、无人生产、远程运维,在线服务等新模式和新业态,加快恢复制造业的产能;大型平台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和引领作用,做好生产协同和风险的预警,保障供应链的完整,对可能停产断供的关键环节,提供组织柔性生产和产能共享,以信息化的手段支持支撑供应链的安全。
今天,我们邀请到的三位对话嘉宾,他们所在的企业,大家肯定都不陌生。请三位嘉宾跟我们的网友打个招呼。现在,我们听听他们在疫情防疫期间,他们都是怎么做的。先请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高红卫董事长跟大家打个招呼。
高红卫董事长:
对话嘉宾: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高红卫
尊敬的洪斌副主任、宏任副会长,尊敬的云杰总裁、建锋院长,各位企业家同仁、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红卫。今天我非常荣幸有机会来参加这次论坛直播的公益活动,为我们企业界的朋友们分享我们各自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一些困难、问题、经验和体会,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大家。
主持人:
下面有请海尔集团周云杰总裁跟大家打个招呼。
周云杰总裁:
对话嘉宾:海尔集团总裁 周云杰
大家好,我是海尔集团周云杰,很高兴今天在朱会长组织下与高董事长、建锋院长探讨企业数字化的课题。数字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疫情期间,数字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新基建中,数字化依然是主旋律,在物联网时代,数字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谢谢大家。
主持人:
下面请阿里云智能总裁、阿里巴巴达摩院院长张建锋跟大家打个招呼。
张建锋总裁:
对话嘉宾:阿里云智能总裁、阿里巴巴达摩院院长 张建锋
大家好,我是阿里巴巴的张建锋,我在阿里巴巴负责阿里云智能、达摩院、钉钉,这也是我们数字经济倡导的主要的基础设施。今天非常高兴在朱会长的组织下,跟各位前辈特别是跟高总、周总两位企业界的前辈一起和大家探讨一下数字经济的未来的发展,谢谢。
主持人:
疫情期间,航天科工集团、海尔集团、阿里集团都在动员全部力量在抗疫和复工复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下面我们有请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高红卫董事长谈一下在这方面做的工作和积累的经验。
高红卫董事长:
今天我非常有幸和海尔集团的云杰总裁、阿里巴巴建锋院长一起来跟大家沟通。从年龄来讲,我是老大哥,我是50年代的,云杰总裁是60年代的,剑锋院长是70年代的,五六七三个年代,我作为这个年长一点,我先说呢,可能给大家抛砖引玉吧。
这次新冠疫情,对于全世界的企业和老百姓来讲,都是一次非常重大的、很严重的灾难性的事件。那么,对于航天科工来讲,同样也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航天科工有大约15万职工,其中有10万职工在北京,有5000职工在海外。在境外的企业,基本上都在欧洲,有5000职工。春节期间,航天科工离开驻地,外出过春节的大约50%,也就是75000人。那么接到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指令之后,很多员工是原地待命,无法移动。航天科工经过了缜密的、研究制定了一套的规则、一套的制度来实施,同时,充分运用数字化的手段在云端开展协同设计、协同科研、协同实验、协同生产;在云端开展云端营销和其他业务工作。到三月底,也就是到昨天为止,我们在云端签署的合同320多亿,我们在云端发布的需求是200多亿,签订的采购合同是60多亿,接近70亿。这些数据,虽然不是很亮丽,占到我们正常年份的大约70%左右的序时进度,但是,即使这样的成果,来之也非常不易。
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我们有一位职工在湖北孝感,他所在企业为航天长征装备公司。在封城的那一天,他正好在厂里边完成一项产品设计任务。本以为在晚上就可以完成图纸交付,结果下午就封城了,就出不来了,所以,才有了这个一个人、一个厂、一个月的故事。他一个人在厂里边呆了一个月,有外边的志愿者给他送吃的,原本这个项目,需要很多同志在一起协同完成的。但是没有办法,人进不去,他也出不来,通过云端协同,他的同事们支持他,把所有的设计、研制、试验、检测所有的工作一个人在厂里做完了,最后,湖北的疫情也有所好转,才出来了。我们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我们员工的好的素质,也得益于我们的数字化的转型的成果支撑。这些年来航天科工一直在推动着“四个在线”,即管理在线、业务在线产品在线、员工在线、客户在线。这四个在线允许我们在云端开展相关的工作。在疫情期间,人进不了企业、进不了研究所,就在家里面通过云端进行协同,把能在系统上,云端能完成的任务全部完成。进入现场之后,立即开展工作可以快速的推进,所以我们是尝到了这个数字化转型,在这次疫情控制和复工复产中的的好处。我们很有信心,尽量还是按照原来的发展目标,实现完成我们的重点任务。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应用大体上有这么几个方面。一个是航天云信,我们15万员工基本上都在云信上,在云信上建的工作群有上万个,主要是有一项任务就可以有一个群,还有我们有云雀系统,科研人员在科研过程中交换信息的。同时我们还有一个云的产品数据库管理系统,叫CPDM。而上面可以数据在云上,进行传递,进行评审等等。当然这些还不够,这是我们内部的。还有外部的,有云端营销系统、云端的招投标系统和应标系统,还有我们的供应链支持系统,包括签合同结算物流等等,所有的都可以在云端完成,包括打印、出发票等等,全流程的都在云端可以完成。我们这套云端系统支撑了我们在疫情期间的防控。同时,我们的航天云网公司、还有航天信息股份公司,为社会企业提供了许多的、云端的支持系统。比如说电子发票、比如说电子报税、还有云端的抗疫产品的配套、云端抗疫产品的采购、云端复工复产的健康安全的信息提供等等都是为社会免费提供的,也产生了很好的这样的社会效果。当然我们云端数字化转型还是初步的结构,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今后还是有更长的路要走,相信未来我们会在这方面和我们各界合作取得更好的成绩,谢谢大家!也谢谢主持人。
主持人:
谢谢高红卫董事长。刚才高红卫董事长为我们介绍企业转型用数字化手段支撑转型升级的事例,我觉得非常生动。特别是刚才高红卫董事长讲到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我们航天科工集团的员工一个人、一个厂、一个月的故事,我想还要说的,就是一份责任,一颗红心,在我们航天科工集团的员工的身上,他们不只是完成了我们国家的重要任务,而且体现了我们航天科工人为国家、为了我们民族贡献自己的全部的力量、全部爱心的这样一份责任,我想下面我们有请海尔集团的周总——周云杰总裁为我们介绍有关海尔集团在抗击疫情中如何发挥信息手段的作用,开展工作的有关的经验。
周云杰总裁:
任主任好!朱会长好!高董事长好!张院长好!各位企业家同仁及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我先谈一下疫情给企业带来的困难。第一,如何做到积极的抗疫、又能保证零感染。这个对企业数字化提出很高的要求。我们捐助的防疫公司,在武汉封城之前,1月22号之前抵达了武汉,同时,我们还组成了210名突击队员,支援了火神山、雷神山家电安装。同时还开通了“海尔日日顺”——24小时的一个物流绿色通道,运输抗疫物资。也组建了重症康复科、感染科、海尔的医疗队赴武汉救援等这些工作都是通过信息化来进行管理。这样做,既能及时的全方位参与抗疫,同时通过数字化的管理,我们做到抗疫人员零感染,而且抗疫后,也做到了安全隔离。现在已经做好了复工。
第二个方面的如何抓好防疫和复工、两手抓两手硬。一是做好数字化的防疫。我们因为是在2月10号要全员复工,所以在2月8号之前就完成了全面的部署,通过数字化在三个方面做了一些管控,一个是控制传染源,第二个是阻断传染的途径,第三个是易感人群远程办公。所以这样的话,通过数据化,做到整体管理。2月10号第一个周我们的复工率大概在30%-40%,到了第三周的时候,基本上复工达到90%以上。二是利用数字化我们解决复工过程中遇到了三个大难题。第一个是工人,因为就地封闭了,所以我们通过数字化建立的人才的漏斗池,可以对每一个人进行定性的分析,然后通过专车、专机有序地把健康的员工接到工作岗位上来;第二个,因为供应商不开工,所以我们,通过数字化提前布局了本地化供应商,提高了本地化的配套率,这样使得我们复工以后很快能够达成;第三个是物流限流,我们通过“结合式”的物流解决了物流区域限制的问题,这样,使得能够使得物流比较畅通的到达我们的目的地。三是如何解决生产已经复工但商场不开门的问题。这里边有两个难题,第一个难题是现在商场不开门儿,消费者不进店。刚开始我们复工的时候,我们全国的线下店,开门率大概不到30%,即便是开着门儿,消费者买大件也不到店里来。所以我们通过场景直播,包括和阿里合作,我们让消费者成为“产消者”,实现了线上销售在疫情期间达到了历史增长,比如我们在阿里平台上的增长达到了20%以上。难题之二是我们大件家电不能进小区、也不能进家门,所以我们推出了基于大数据的、无接触的服务,保证用户在疫情期间的服务体验。
那么海尔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来抗疫复工,我想讲两个方面。
一是冬天来了还是要主动去做风雪的生意。所以我们从2月4日开始研发,研发通过在线,在云端个人在家里,通过16天的时间我们升级迭代实现了生物安全转移乡下的实验。并在第一时间支援到湖北定点收治医院和服务中心。我们的海尔医疗也和国家的CDC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共同通过云端进行创新,率先提供了康复者血清,可有效综合新冠肺炎有效数据,后续大规模制备治疗抗体奠定了基础。目前的海外疫情在蔓延,我们的生物医疗陆续获得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订单、印度、巴拿马等国家的订单。
二是海尔利用我们的平台,也就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帮助中小企业复工。疫情期间,“COSMOPlat平台”从正义初二开始,我们有4个员工,1个员工出去买口罩买不着,所以他觉得可能全国都缺防疫物资,所以他们联合4个创客从初二到初六搭建一个在线上的平台,用了四五天的时间把第一代云平台上线,不仅为海尔复工复产提供有力支持,同时还为全国1000多个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保障。海尔的“COSMOPlat平台”为口罩的生产厂、设备厂,还有需求方提供了供需对接,还有工业互联网全流程的支持,在此过程中海尔没有建立1条生产线,但是通过这个平台为社会提供了大概4600多万个口罩、140多万套防护服,还有230万件隔离衣。其中有20多类,7000多万的防疫物资,“COSMOPlat平台”也成为全国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大数据监测平台,覆盖全国的30多个区域、18个行业,所以有几点经验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是在做的过程中,我们的防疫措施做的是加法,侥幸心理做减法,防疫机制做得是乘法,怨天尤人做得是除法,在此过程中企业活下去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提出来“以变治变,胜者为王”的口号。胜是胜算的胜。首先是管好现金流,第二运用大数据精准消减成本,第三个利用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第三个我们的战略目标不会因疫情而改变,只要想办法,办法总比困难多。所以只要利用好数字化可以坚守企业自己的战略。好,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云杰总裁。刚才云杰总裁非常简要又全面地介绍了海尔集团在抗击疫情和复工复产中开展的工作,在这个方面,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海尔运用数字信息化手段,不仅支撑了海尔集团自身的这个效率的提升和这个能力的扩展,而且支持广大中小企业抗疫及复工复产的活动。下面,我们有请阿里智能云总裁、阿里集团阿里巴巴达摩院院长张建锋总裁做介绍。
张建锋总裁:
谢谢朱会长!谢谢高总!还有周总刚才非常精彩的发言,也非常感谢今天我代表阿里巴巴的参加这个分享会。阿里巴巴比较特别,我们既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也是一家云计算的公司,所以在这个抗疫里面,其实我们做的工作也是分两部分。一部分我们自身是怎么在一次抗疫时间做好自己的工作,第二帮助我们的政府、我们的企业做好这个数字基础设施的工作。
阿里巴巴我觉得我们有比较好的一个数字化基础,所以我们在开工的前两周到后来延长的第三周,前三周都是在远程办公的。我们的工作,我觉得大部分都没有受到了影响,我们充分利用钉钉直播这样的工具,简单看了一下,我们在前几周在公司内部就4万多场直播,视频会议保证了我们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二个我们的研发我们基本上没受影响。我们在整个疫情期间我们的工作强度,只是比以前更高了、比以前更大了,我们在这个不到一个月的疫情时间里面,我们开发出了100多套的这个系统,有些是内部用的,有些是外部用,所以整个疫情期间,整个阿里的内部的工作我觉得没有太大的这个影响,我们很多工程师说,我在家里办公可能效率还提高了。他在路上可能花的时间可能更少了、工作可能更专注了,这个得益于这个这些技术手段的一些应用;另一方面,我们在大年三十之前这个国家宣布这个疫情要严控、严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之后,我们所有公司的相关人员都投入了这场抗疫的过程中去。我们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做了疫情期间防控系统、重点人员的摸排查系统,还有发热门诊系统,还有疫情数据化分析系统,我们给各地政府、给各地一些专业机构做了大量的这样的一个工作。我们在重点城市,像杭州、郑州做一些深度的开发,到今天为止我们开发的健康码大概在16个省市应用,大概有1.6亿人在用这个码。但这个的背后还是个数据应用,要有个很好的算法,得出来他到底是绿码、黄码还是红码。我们在其他科技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工作,比如说新冠肺炎CT的检测,我们在非常短的时间之内,利用我们的算法跟大数据,做的这个新冠肺炎的CT的检测,我们20秒钟读一张片子,新冠肺炎患者,他会拍几百张片子,医生的话,他一天要看非常多的片子是不是这个新冠肺炎,所以我们上系统。它知道你是不是新冠肺炎,后来我们已经研发了一套通过基因来检测你是不是新冠。这个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但是都知道核酸检测跟基因检测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基因的准确度会更高。到今天为止,我们在一些海外国家,像日本很多医院都在上线了我们这个新冠肺炎的这个CT片的检测。在武汉、在浙江都发挥了一些重要的作用。另外,现在有很多数据收集的,你要去管控世界人群。我们也做了一些数据化智能化的应用,比如说这个电话的自然的外呼系统,我们根据这个数据去打电话,我们原来知道都是人工打电话,人工大概一个人一天最多打二百个电话,我们这个系统它一天可以至少打一百万个电话,都是智能地打,它根据情况,在问很多问题,不是直接简单的不用你回答,或者不是他能问你从哪里来的,家庭住在什么地方?最近什么情况等等,而且支持多种语言,我们在疫情期间累计帮助政府打了1600万通的电话,后来我们上了这个健康码系统之后,很多市民都打电话问一下,我们也上了一个智能的接电话的系统,我们光是帮杭州市政府去接的,大概有50万个电话,这50万个电话如果人工去接的话,都是一个非常非常高的一些代价,所以从这个期间我认为这个抗疫,基本上是完全只是数字化。技术化的手段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浙江我们智能的、精准的防护,我觉得是主流,它并不是一个很宽泛的话,所有人都隔离治疗,或所有人都会检测一下,所以他对这个系统的要求,就非常的严格,我们也知道浙江是最早的上线这个健康码的一个地方。杭州市最先做,花了四天时间就把整个系统给搭建完毕,放线了,所以这里面也都是依赖于一些成熟的,而且模块化技术。浙江全省的健康系统只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因为浙江省原来做的比较好,数据归集很容易,做得比较好,所以这个工作动作也比较快。第二后来健康的延展应用。现在大家知道杭州在发信息在线,给企业的员工作为制定的这个补助,这也是通过这个系统,能够精准的给到这个补助。这两天杭州政府在发消费券。你只要在杭州市消费满40块以上,你就可以用这个消费券,政府又给每个人可以发50元消费券,每个人50元消费券分10块钱1张,市民可以去领这个消费券消费,这后面都要牵涉到一个精准的发放签到、一个发放精准的控制,也要防止一些损失、防止风险。这基本是都是依赖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最后,我们要讲一下,因为随着这段时间这个地区在全球蔓延,我们也是感觉到了,可能全球都有这个需求。所以在马老师的提议下,我们快速的搭建了一个平台,给全球的这个国家的这个医疗系统提供帮助,我们把自家在第一人民医院的一些经验,通过我们编写的一本叫做这个新冠肺炎防护指南,由职业的专家编写,并把这个文档翻译成几国的语言,放在系统上供医疗工作者共享。
我们在一个晚上就在WHO的合作下搭建了一个全球化的平台,全球的医生在上面能够看到中国抗疫具体的做法。这本书在医疗系统里面引起了很好的反响,到目前为止,全球各地的医生下载了67万次。很多小的国家,比如土耳其、葡萄牙,(对应)的语言版本没有提供,全球各地的志愿者快速地帮助了我们把整本的材料翻译成当地的语言。这也是利用数字化平台,提供全球化的协作,我觉得这是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这个事情在全球也引起了非常好的反响。今天,我觉得数字化技术无处不在,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可以用数字化的技术手段。这方面,我觉得疫情过后,我们跟更多的行业,特别是应急管理、国家公共卫生的数字化防控里面,能够发挥更多的作用和价值。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建锋总!刚才建锋总介绍了阿里集团利用数字化技术,利用钉钉平台,做的大量工作。我们大家知道,现在我们大家都关注的“健康码”实际上也是阿里利用信息化技术奉献给大家的一个新手段,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刚才,三位嘉宾都介绍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本企业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以及如何利用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抗疫和复工复产的经验。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两点:一个是优秀企业家精神的彰显。我们都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这次抗疫中,以航天科工、海尔、阿里巴巴等为代表的广大企业,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慷慨捐赠,按照国家抗疫要求组织生产,重义轻利,舍利取义,担当作为,成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力量,充分彰显了新时代的商业伦理和优秀企业家精神。二是积极拥抱数字化技术。面对疫情,三家企业都积极主动地运用数字化技术抗疫和复工复产。像刚才高红卫董事长介绍航天科工发挥工业互联网以及“一云五网”新业态体系的作用;周云杰总裁提到海尔开放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张建锋总裁提到阿里利用钉钉平台的功能帮助中小企业复工复产,保障运转和疫情的防控,协助政府抗击疫情,进而帮助全球抗疫。我想大家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早已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使命题,是一道必答题。希望三家企业的成功经验,可以给我们的企业拥抱数字化技术,进行数字化转型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那么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二个议题:开启新基建。经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磨砺,中国正在迎来有序复工复产的热潮,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呈现出新的蓬勃生机与活力,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社会发展运行重点工作做出了新的部署,提出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像上海、广东、浙江等地已经在今年的重点建设项目中纷纷列入了新基建的题目。一时之间,新基建概念已经开始风靡大江南北,成为当下的一个新热词。大家知道,航天科工和海尔都是产业端数字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阿里巴巴是消费端数字经济发展的典型代表,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领域有许多积累,三家企业都有丰富的经验和积淀。那么下一步,准备如何参与中国的新基建建设,我们请三位嘉宾为我们谈一谈这方面的经验和体会。首先,先请航天科工集团高红卫董事长做介绍。
高红卫董事长:
非常感谢主持人还是让我先说。新基建现在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有各种各样的解读,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我觉得,新基建对于企业来讲既是机遇,对于某些企业可能还是陷阱。新机遇在什么地方呢?就是说(对于)适合于做新基建的企业,它是机遇。陷阱就是对于那些不适合做新基建的企业。我们回顾一下我们国家几次历史性的基建。第一次是“一五”期间的156个重大项目,这些项目主要是能源生产、工业品生产能力提升,或者简单地说就是产能提升基建。第二阶段是流通领域,物资的流通、人员的流动性基建,典型的代表就是铁路、公路、机场、码头,俗称“铁公基”。现在到了第三个阶段,第三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我认为第三个阶段基建的特点,是我们国家综合治理能力的提升基础建设工程。第一阶段是能源工业品产能提升,第二阶段是物资流通、人员流动的能力提升,第三阶段是国家综合治理能力的提升基础建设工程。
这其中包括三个领域,第一个领域是信息治理基础设施;第二个领域是产业治理基础设施;第三个领域是国家治理基础设施。
对于信息治理基础设施而言,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我认为是包括了——移动互联网、5G、AI、大数据、区块链,包括虚拟现实等等,类似这样的技术,我认为它属于信息治理领域的基础设施。
产业治理基础设施,包括了消费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智能物联网,我认为都属于产业治理的基础设施。比如工业互联网,因为我们是做这一行的,我再介绍些情况:这次疫情发生之后,我们本来没有口罩生产企业,从来也没有想到要去生产口罩,但是国家有需求,我们下属的一个三级单位半个月建成一条口罩生产线,日产口罩20万只。没有工业互联网平台,这是不可能的。设备在哪里采购,人员不能动,物资在哪里,材料在哪里,渠道在哪里,都是不知道的。之所以短短的半个月时间能够建成一条日产20万只口罩的生产线,就得益于工业互联网,就是我们的航天云网平台,否则不可能。人都不能动,你上哪去出差啊。第二个例子,我们的呼吸机,过去重症呼吸机一天就是(生产)一到两台,现在可以(生产)到几十台;普通的呼吸机过去一个月就是(生产)几百台,现在甚至可以(生产)到上千台,如果需要还可以再扩展,很快。为什么?就是因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支撑。还比如,大家用来测温的测温枪,所有的测温枪都必须有黑体校准,没有标准黑体校准,测温枪是不准的。现在一般测温枪误差0.3度左右,校准的黑体要远高于这个精度。我们一个生产黑体的单位,过去一年可能就是几十几百件,现在短短的一两个月生产了几千件。几百倍的提升,如果没有网络平台、产业平台的支撑,这都是做不到的。上去是一回事,下来又是另外一回事。如果疫情下来以后,这些企业怎么办?还得靠工业互联网平台来消化这些剩余的产能。所以我觉得,第二方面产业治理的基础设施非常重要,包括消费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智能物联网,都属于产业治理基础设施。
第三个方面,国家治理体系,包括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包括现在的安全、健康等等,这些治理任重道远,才开始。一个国家的治理除了物质的,还要有制度的、精神的,这些更重要。
所以现在我觉得新基建主要体现在信息治理、产业治理、国家治理三个方面。是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来参加新基建?我觉得这个要分情况:如果有能力、有决心、有耐心,还要有良心,才能做新基建。为什么要有能力呢?你没有这个专业,不要去掺和,这碗饭也不好吃。如果没有决心,你就承受不了一个时期的亏损,做基建是要亏损的。如果没有耐心,接受不了回报期很长的事实,你也会后悔。还有,要有良心,要自觉地保证高质量建设基础设施。有这四条,可以参加;如果没有,还是用一用。就好像之前建公路建机场建码头,这样的还是少数企业;多数企业就是用公路用机场用码头而已。大多数企业将来是用而不是建,建还是少数企业。因为新基建也是基建,基建的特点是投资大、回报慢、经济效益差、社会效益大,它就是这个特点。所以我们建议还是要按照中央建议的,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更好发挥作用;就是既要有市场这一头的投资,还要有政府的投资。
作为航天科工,我们的题目就是如何来参加。航天科工作为一个高科技企业,有一定信息技术相关支撑能力的企业,应该要参加。主要是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是产业治理基础设施,我们重点建设的领域是工业互联网和智能物联网,消费互联网我们不会去做,因为有很多优秀的企业在做,没有必要重复。工业互联网和智能物联网也是我们的本行,所以这个我们要花很大力气,发挥主力军的作用,担当重任,同时提升我们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第二个方面是信息治理。我们有一些基础的技术能力和配套能力,我们不会去做这个领域里主要设备供应商这样的角色,主要是提供一些像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的一些新算法、新产品、新器件、新的原材料等配套工作。现在事实上已经承担着(这样的工作),还要加大力度。第三个方面,在国家治理基础设施方面。我们重点在安全治理、社会治理、生态治理和主要是医药方面的健康治理。这方面的工作是我们要花力气去做的,要有所作为。
那么,通过这次新基建,我们参与进去以后,我们希望能够形成新一代产业发展的技术基础、物质基础和一定的人才储备。这是我们的一些考虑,谢谢!
主持人:
谢谢高红卫董事长!刚才高董事长把航天科工集团在新基建中将要发力的各个方面为大家做了一个简明的介绍。前面还专门讲了他对新基建的体会。我觉得这值得这次参加的企业界同志,特别是中小企业思考。在关于新基建的划分,高董事长不是简单地从七个大的方面做划分,而是讲了信息治理、产业治理、国家治理这三个体系,为我们理出了新基建应该着力的地方。并且提出了搞新基建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要做好这方面的准备,在这方面如果没有能力,没有决心,没有耐心,没有良心,你就不要涉足这个领域。我想这也是值得大家好好思考的一个问题。
下面有请海尔集团的周云杰总裁为大家介绍。
周云杰总裁:
谢谢朱会长。首先,我非常赞同高董事长从信息治理、产业治理、国家治理的三个层面给我们解析了新基建。我也赞同我的好朋友阿里董事长张勇先生的观点:新基建一端连着投资,一端连着升级的消费市场。
我认为,在做新基建的过程中,到底是把新基建做成红海,还是做成蓝海,还是做成黑海,这非常关键。如果一哄而上,靠价格战,必定形成恶性竞争,既伤害了企业,又伤害了中国经济。如果企业能够通过差异化,开发出新的需求,抓住新基建的机会,这就体现出企业的创新能力,可能就会开创出一个蓝海市场。新基建不是传统基建的重复,而是通过平台和系统的创新,建成新的生态,使人无法模仿。作为企业,也不可能依赖国家新基建的投资,就好像刚才高董事长说的,你拥有能力(才)去做。应该利用新基建这种时代的机遇,建立企业的黑海战略,而黑海战略一定要有技术和管理上的黑科技。
下面谈一下海尔在新基建的实践,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基于“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形成的卡奥斯平台。因为工业互联网是继消费互联网之后最大的经济活动,通过“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的深度融合,就会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驱动中国制造业高速度高质量地发展。卡奥斯通过在IaaS(基础设施服务)层、PaaS(平台服务)层和SaaS(软件服务)层三个层面有机地嫁接人工智能技术,打造了七个模块——交互、设计、采购、制造、物流、营销、服务,同时也打造了五个能力——泛在物联能力、知识沉淀能力、大数据分析能力、安全保障能力、生态聚合能力,也成为了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同时,卡奥斯平台也入选了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十大“双跨”平台。海尔卡奥斯也牵头主导了三大国际标准组织大规模定制的标准制定,说明中国工业互联网也拥有了国际标准的话语权。美国知名的咨询机构Forrrester评选卡奥斯成为工业互联网领导力的第一象限,说明我们的工业互联网也走在了世界前列,这在新基建过程中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海尔通过卡奥斯平台在全球建立了15家互联工厂,以海尔中央空调(互联工厂)为例,实现两个百分之百,即百分之百的产品是网契,百分之百的产品是用户定制的,并搭建了用户下单、智能生产、用户体验接待的大规模定制模式,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世界灯塔工厂。这是中国本土第一家世界灯塔工厂。卡奥斯平台除了在海尔自身应用外,还复制到了15个行业,以威海的康派斯房车为例,我们赋能该企业智能制造升级,在房车内植入了海尔的成套智慧家庭,把房车营地、房车旅行爱好者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智能出行的产业链。该房车企业在产品溢价63%的情况下,订单增加了62%,而营地的入住率也提高了20%,同时吸聚了350多家资源方加入了该平台。
第二个方面,通过“IoT+人工智能+大数据”形成的海尔智家定制平台。智家定制是海尔的看家产业。通过“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其难点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人工智能能够与什么样的场景融合。海尔立足于创建智慧家庭的多种场景,通过“IoT+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场景的融合,实现了从电器到“网器”再到场景的转型升级。在电器时代强调的是产品,突出的是产品本身的质量以及产品背后的服务。互联网时代强调的是平台,突出的是流量以及流量带来的商业价值。物联网时代强调的是场景,突出的是用户体验以及用户体验所形成的终身用户,实现从提供产品到提供解决方案,从产品互联互通到用户全场景的体验。
第三方面是“5G+人工智能+大数据”形成了海纳云平台。数字社区是智慧城市的基本单元,数字园区是智慧工业的基本单元。海尔已建立数字社区的国家标准,并建立了数字园区的样板体系,为提高城市和社区治理水平,打造智慧城市,建立海纳云平台。当然,在数字园区和数字社区方面,我们会与华为、阿里巴巴、海康威视、中国电信、航天云网等相关企业共创平台,共享成果。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云杰总裁。刚才云杰总裁给我们介绍了海尔在“新基建”方面的考虑和实践。我们看到在一些重要的领域里,海尔已经开始起步,海尔搭建的三个平台实际上也是为自己以及其他更多的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服务的平台和服务的手段。下面请阿里云智能总裁、阿里巴巴达摩院院长张建锋发言。
张建锋总裁:
我也分享一下我们对“新基建”的一些认识。阿里云在去年就提出我们的愿景,我们希望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设施,某种程度上与“新基建”有一些共通之处。刚才高总、周总都做了很多的分享,有很多观点我是非常认同的。
第一,我觉得“新基建”要为企业服务,要为政府服务。对企业服务就是企业整个管理能力、生产、经营、营销都要数字化。第一部分高总也提出四个“在线”,这个观点我们也是完全赞同的,也是和我们很多做法是一样的。但是现在我们怎么样实现组织在线、管理在线?它需要一些新的技术、新的平台、新的手段。阿里也一直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实践。刚才我们也讲了钉钉,钉钉就是一个很好的管理在线平台。刚才我听高总讲他们在航天科工集团也做了类似的平台,我觉得这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实践,我相信这些实践会被越来越多的公司所采纳。只有企业数字化了,才能做一些智能化;在线化了才能做一些更多的管理创新,这些都需要一个核心的、基础的平台。
怎么样把先进的技术和理念由平台来做一个综合的承接。现在移动化、数据化、智能化的技术以及云、区块链等技术,这些技术怎么样变成一个产品,变成一个平台,与公司本身的管理结合,这就是公司本身的一个“新基建”。我们讲组织在线、管理在线,今天就非常强调移动化在线化,移动化在线化就需要一个工具,这个工具就类似于钉钉、微信甚至其他的一些新的一些平台工具,当然更多还需要定制化。
刚才高总讲要提高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政府主要的任务就是怎么样更好地服务群众。政府自己要在线化,群众已经在线化了,因为现在每个群众都有一个手机,已经移动化在线化了,政府要怎么样跟上这个节奏。政务服务是不是一天24小时都可以办,这里面有大量的基础设施要重新做。当前,抗疫就是一种典型的怎么样用一种新的技术和手段去治理社会。还要发展经济,政企服务平台等等都是一种新的视角去发展经济,这都需要一些新的基础设施。
回到阿里云来讲,提供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设施是我们的愿景。第一个基础设施是云平台。我们希望能运用云技术把IT设施从原来分散的变成集中的,完成信息化的改造。以前信息化系统都是烟囱式、单独性的,通过云这样的手段来改造,解决成本、效率、安全等一系列的问题。
第二,我们提出中台的概念。我们提出数据中台、业务中台、IOT中台、管理中台。很多人都在疑问到底什么叫中台?具体化而言,钉钉其实就是一个管理中台,有这样的平台,很多管理系统都可以基于新的中台去建造,它天然是移动化在线化的,这就是一个新的管理中台。我们很多合作伙伴在新的平台上建立几千个应用,从考勤开始,到人力资源管理、出差等等一系列的管理全部都在新的中台上建立,大大地节约了重新建造中台的成本。此外,怎么样归集所有的数据?所以我们也提出了数据中台,数据中台不仅体现计算能力,更多的是一个应用能力,怎么样去应用到各行各业去。刚才周总讲了,很多能力只有和行业相结合才能够真正改造行业,产生真正的价值,所以我们提出了数据中台的概念。我认为这个概念到今天为止在各行各业发挥了非常巨大的作用。在政府治理方面,我们在浙江、海南等很多地方都发生了非常多的变化和创新。老百姓现在办事基本上在手机端就能搞定,并不需要提交很多的资料。
归根结底,不管是治理还是做其他的,就是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怎么样做一个高效的结合?这个结合才能对行业产生真正的价值。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我认为就是国家提倡的“新基建”。要用5G解决通信的问题,工业互联网解决与工业行业结合应用的问题,IDC(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解决资源的问题,大数据解决数据归集、数据创新应用的问题,这些基础设施与行业深度结合,这就是行业的“新基建”,这才是真正面向未来的,是可以产生非常大的价值的。
主持人:
谢谢建锋总裁!刚才建锋总裁在讲到“新基建”的时候,他又给我们强调了一个新概念:要进行“新基建”,有没有做好自身的“新基建”,自身的管理有没有上线,自身的组织机构符不符合数字化时代的要求,也就是说,“新基建”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新基建”我们既要看到一个技术的基建,还要看到一个管理的基建,或者说,我们把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牢牢地结合在一起,投入到我们“新基建”之中。通过刚才三位嘉宾的精彩发言,我们了解到:他们进军“新基建”、参与“新基建”的战略部署。高红卫董事长专门谈到航天科工在产业治理基础设施、信息治理基础设施、国家治理基础设施三个领域参与“新基建”的建设。周云杰总裁谈到,海尔打造形成三大平台:“5G+工业互联网”平台、以体验云为基础的智慧家庭平台、以海纳云为基础的数字社区和数字园区平台。张总提到,阿里巴巴打造“新基建”的阿里云战略平台以及数字浙江政务一朵云的案例等等,这些都给我们以启迪和思考。在疫情发展的当下,特别是海外疫情扩散、全球产业链各环节不确定性增强,“新基建”更显出其必要性和紧迫性,希望广大企业凝聚共识、早日谋划、积极参与、扎实推进,切实加入“新基建”的队伍中来,抓住“新基建”的企业,才能够抓住发展的未来。
现在我们进入第三个议题:展望企业的数字化未来。大家知道,从工业经济到数字经济升级换代的大背景下,企业的增长方式、经营模式、管理模式也将发生系统性的变革,诞生适应数字经济的全新企业范式,三为嘉宾能否结合本企业的前瞻性创新实践探索,为我们描绘一下下一步企业数字化未来是什么样的场景,给其他企业拥抱数字化技术提一些建议,供大家借鉴参考。首先,请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高红卫董事长介绍。
高红卫董事长:
谈到数字化转型的愿景,航天科工早在几年前就确定了一个三结合的新业态体系建设的愿景。什么是三结合呢?就是制造和服务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创新和创业相结合这样的一个新业态体系,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一些进展。
当前,航天科工正在做的是什么?我们正在做的是:一云五网N平台M应用。一云就是航天智云,这个云还在建设中,预计在1-2年内作为一个全新的平台来为社会服务。五网,工业互联网是第一个,后续还有四个正在建设。N平台就是若干个单位建立自己的产业发展平台。M应用就是每个企业都必须有自己云上的应用系统,应该说进展还是不错的,前不久我们刚刚开了一个会,进行了总结,也进行了部署,这项工作要进行若干年。
有什么效果,举个例子,我们在贵州有个企业叫航天电器,这个企业是生产高端电气连接件的一个企业,这个企业的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非常畅销,但是这个企业有一个长期面临的问题,就是它的单子都很小,单件生产小批量生产很多,长期以来产品质量和数量都受到约束。经过这几年的云化改造,他们现在已经打通了从产品设计、制造、试验、测试、物流供应、营销到所有的排产等所有环节全部打通,打通所有环节之后,现在效果很好。最小的批量是一个单子做几个器件,最大的一个单子做数十万件,每年的单子数数以十万计,平均每天有两千个单子要处理。注意这是制造企业,不是商场。制造企业要处理一个订单有相当多的流程,不是商场说来一个单子发货就可以了这么简单。所以,上了云之后,目前打通了所有环节之后,现在可以从容地应对,它的效果是产能提升了4倍以上,PBM指标(每百万件的缺陷产品数)优化了一个数量级,新产品的研发周期缩短了30%以上,单件产品的成本降低了20%以上,而且,最可贵的就是现在该企业可以接过去想接不敢接的单子(单件新品研制),这样就提升了它在国内和国际的市场竞争力。我举这个例子就是说,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是一个口号,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好用。
我们为什么要提三结合的新业态体系建设呢?主要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在信息化时代,所有的企业都可以分为三类:一类企业是平台企业,第二类企业是平台上的企业,第三类企业是平台+平台上的企业。航天电器属于平台上的企业。
对数字化转型很多企业家可能有一些迷茫,我们的体会有这么几点。要解决谁来主导转型的问题、如何转型、往哪里转型、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来提升竞争力的问题。我想谈一些简单的看法。
第一,谁来主导。很简单,谁当家谁主导,不是当家的主导转型很可能失败。
第二,往哪里转。个人建议就是四个在线(管理在线、业务在线产品在线、员工在线、客户在线)。
第三,如何实现四个在线。两句话:有能力建平台的就自己建平台实现四个在线;没有能力建平台的就找平台进行合作,实现四个在线。
第四,如何通过数字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把我们的体会介绍给大家:一是要找出自己问题的关键所在,一般不超过三个,根据“二八法则”,前两个问题一般是最根本的,后边的八个问题要么是次要的,要么是次生的,所以抓住两三个关键问题就可以了。二是要么自己组织力量研发平台,要么找合作伙伴来上平台解决问题。三是通过平台上加载一些有针对性的应用系统,并推动这些问题落地实施。四是实施过程中要进行阶段性检查,发现问题,总结效果,进行方案的迭代和优化。五是有了迭代优化之后的方案,就要坚定地推动再实施,在实践上技术迭代,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以上的“五步法”也是我们这些年在企业内部推动新业态体系建设,推动“一云五网N平台M应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些认识和体会,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高董事长!刚才高董事长讲到企业探索未来数字化之路,他没有讲很多的道理,而是讲他们自己的实践。他特别讲到“一云五网N平台M应用”,并且把企业推进数字化进程用“五步法”进行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描述,我觉得这对于广大的企业、广大的中小企业不只具有打开思路的作用,而且可逐步入手,一步一步推进我们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下面请海尔集团周云杰总裁介绍。
周云杰总裁:
先谈一下海尔在数字化时代的实践。我从四个方面来看。第一是战略思维;第二是增长模式;第三是组织转型;第四是激励机制。
从战略思维看,我们在做数字化的时候,不仅仅考虑把企业做数字化转型,而是更多地考虑把企业进行数字化重生。海尔在数字化过程中,比如在生产线上并不是简单地实现机器换人,而是追求用户驱动下的高效率,因为单纯地用机器换人可以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但是如果生产出的产品没有市场,那就是库存。所以海尔的互联工厂已经实现了产品在生产线上就有订单,产品下线以后可以直发用户。目前,产品研发周期缩短了50%,生产效率提高了60%。
从增长模式来看,过去都是从规模和范围来看。数字时代,企业的增长模式不可能有规模和范围的扩大来产生,而已经演变成平台的增长和生态的发展。以海尔的衣联网为例,我们把一个洗衣机变成了网器,既连接了用户,又连接了服装厂家、面料厂家、洗涤剂厂家,为用户构建了一个“洗、护、存、搭、购”的生活场景。目前,平台上有服装厂家约2300多家,智慧门店有5000多家,生态资源有3600多家。 第三个方面是组织转型,要做好数字化,企业一定把组织从科层制转变成网状的组织,海尔实践的是“平台+小微组织”,既可以利用企业平台聚集战略做成大事业,又可以利用小微这种组织,抓住市场机会,孵化出新物种,这也得益于海尔强大数字化的架构,也就是灵活的前台、强大的中台,稳定的后台。刚在第二个版块,建锋院长也讲到了,要抓住国家新一代机遇,首先要做好企业的数字化。
第四个方面是激励机制,从企业定薪到用户付薪,企业里人是最重要的资产,所以海尔的用户付薪,实现了员工价值最大化,员工的收益与创造用户的价值是直接挂沟的,第一位员工拥有公平的机会。以海尔的一个创业小微为例,他们这个团队是自主创业,以个人的房产来抵押贷款创业,海尔是以风投的方式来投资该企业,四年的时间,他们已经发展成年产70亿,拥有500亩家居产业园的家居生产体系,今年也会申请IPO。
再来谈一下企业未来数字化的愿景,首先我认为用户将成消费者变成产销者,在数字化时代,人人都有一个麦克风,消费者本身也可以成为生产者,比如一台洗衣机本身就是消费者提出了设计的思路,我们在平台上整合资源,通过信息化技术设计,上线以后当天就销售了20多万台。其次,我觉得数据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数据包括大数据和小数据两部分,大数据指企业经营的大数据、用户的大数据、物联网的海量数据,任何企业离开大数据都无法决策,而大数据又可服务于智能化、人性化、个性化用户体验。用户个性化的小数据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产品的迭代速度将成为新的竞争力,另一方面,私域流量会成为黏住用户的富矿。最后,我认为数字化时代产品会被场景替代,行业在数字化时代会被生态覆盖。因为产品是有型的,服务是无型的,而体验才是令人难忘的,打动用户的是场景,产品只是场景的载体,或者说布景,好的场景应该由不同的产品所组成,因此,协同创新和生态体系是企业数字化的方向。
最后,结合海尔的自身实践,我给想做数字的企业三条建议,第一,企业要有清晰的商业逻辑,这是数字化成功的关键,如果商业逻辑不清晰,企业的数字化会失去方向,因为输入是垃圾的话输出的一定是垃圾,数字化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第二,企业一定要做好数字化的顶层设计,因为数字化不是对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而是对原有模式的颠覆和重构,重构好比是建一栋房子,没有合理的顶层架构设计,即便是花钱再多也盖不出一栋好房子。第三,从一个切入点切入去打开企业数字化的突破口,如果企业能够从用户端出发,以用户体验为中心,这样就可以把钱花在刀刃上,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周云杰总裁。刚才周总既讲了海尔现在已受益于数字人转型取得了各方面的跃升,同时也讲到了海尔在推进数字化转型中需要切身体会形成需要注意的四个方面,包括战略思维、增长模式、组织转型、激励机制,特别强调数字化转型并不是简单的机器换人,而是带来的是一种原有模式的颠覆式创新,值得大家认真思考。下面请阿里云智能总裁、阿里巴巴达摩院院长张建锋作发言。
张建锋总裁:
大家好,我先分享一下阿里巴巴自己的数字化之网,阿里巴巴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但互联网公司并不天然就是一家数字化公司,这两年阿里巴巴一直自己也在做数字化,几年前,马老师第一次提出要建中台,这也是企业界第一次建设中台,建设过程中有三个核心的指导思想,第一,要技术统一,第二,要数据统一,第三,要文化统一。阿里巴巴集团其实也由非常多的公司组成,既有自己的不同业务的公司,也有后来不断并购进来的公司,所以我们有一个非常强的原则,不管是从哪里来的,变成阿里巴巴集团的公司以后,首先技术系统要完全统一,第二数据要完全统一,所有的数据都要归集,进行统一的处理,当然,要用到其它部门的数据需通过严格的审批,权限的管理,也可以使用别人的数据。第三是阿里巴巴比较有特色的,我们叫文化统一,所以我们一直强调阿里不是一家控股公司,是一家统一运作的公司,我们叫“one company”。要做到三个统一非常重要,建立这三个统一的过程中,也是我们逐渐走向数字化的过程,阿里自己是云用得最好的一家公司,钉钉这些数字化的工具都是内部使用逐渐成长起来的,后来才是推广到外面,更多的人来使用,一步步走到今天。所以,我觉得从阿里的经验来看,从服务更多的企业实践,我们也总结出来几条路径,第一,企业要走数字化,刚才周总也讲了,信息化和数字化不是一回事,信息化更多的是以流程为驱动的,以前做得最多的就是流程重构、流程再造,这是驱动我们前一代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手段,数字化是在信息化基于流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移动化、智能化,进一步用数据的力量使流程更优化。我举个例子,很多企业包括我们内部,出差要去订机票和酒店,传统的企业流程有层层的控制,出差有标准有审批,但是数字化的企业,首先会引入一些标准的供应商,每一位员工可以直接去订机票和订酒店,当前的价格可能有500块的也有1000块的,订1000块的我们也不会反对,但是后台的数据都会统计,明明有500块却订1000块的,主管会收到一条提醒,我们是勤管控重分析的,这就是基于数据智能的应用。事情非常紧急,员工会非常自主,他会觉得这是一件很大沟通成本的事情。
所以,我觉得智能化、数字化可以在非常多的领域去应用,也包括一些生产制造的流程,刚才我们反复讲工业互联网,我觉得跟工业自动化是有本质区别的,工业自动化是局限于工厂内部的,是工厂内部的点状的突破,工业互联网更强调端到端的,工厂外部要走到供应链,工厂外部要走到消费端,范围更广,面也更广,更多地需要用到数据和智能化的手段。我觉得做得好的一些企业,它们内部的流程也在逐渐数字化,我们有一家客户是做发动机缸体的,它用简单的手段把整个流程自动化了,缸体一出来就带一个二维码,所有的工序会扫这个二维码,在缸体浇筑的那一刻,所有的参数都已经在云端记录下来了,包括温度、批次、压力。以后工人的每一道工序都在云端,既解决了工件的持续跟踪问题,也解决了员工质量追溯的问题,也解决了员工的数量记件的问题。原来的工作流程有专门的统计分析,加工了多少件,多少件有什么问题,都是比较传统的办法,我觉得用数字化的手段,用简单的IOT的方法就把生产制造流程给数字化了。
企业怎么走向数字化,我们提出的上云的数字化的三步曲,第一,基础设施必须云化,所有的工作才会沉淀在上面。第二,在完成技术改造的同时要完成流程的改造,流程要有更多的数字化、智能化的思考,要同步进行,这两步做完才能进行第三步。有更多的数据了,有更多的积累了,才能用数据做更多的创新。数字政府特别典型,这次杭州市政府要给企业员工一些定向的补贴,如何知道这个员工是属于这个企业的呢,所以我们这个程序非常简单,去调了一下医保局、社保局的数据,我们只要发现这个人确实是通过这个企业主体在交医保社保数据,就能确定这个员工属于这个企业。要慢慢地从基础设施一直到数据的应用、集成,走向一体化,数字化的事情是一个顶层设计,很难各个部门各自去发挥,首先要从顶层设计,要有统一的规划,没有规划各部门分头去实施,我认为要见到效果还是非常困难的,我非常赞同高总的观点,数字化一定是企业“一把手”工程,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推进才能获得成功。我简单分享这些,谢谢。
主持人:
谢谢张建锋总裁为我们提供了阿里数字化转型之路的一些思考,刚才张总不断讲到我们做好数字化转型的一些理念,他还讲到了在推动转型过程中要做的一些事,特别是讲到通过建立三个统一的过程,阿里就是通过三个统一走上了数字化转型之路,三个统一也可以为我们提供进一步的思考和借鉴。
刚才三位嘉宾对企业数字化未来场景畅谈了自己的想法,像高董事长提到航天科工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五步法,周总提到海尔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把握的四个重要方面,张总提到阿里巴巴上云的三步曲,同时,还为其它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这些都让我们脑洞大开,激发了大家对数字化未来的深思和无限遐想。科技点亮未来,创新改变生活,数字技术作为科技创新的前沿技术,所承载的不仅是国富民强的家国情怀,同时放飞的还有我们对美好生活希寄的风帆,对更宜居的生活环境、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更放心的食品药品的合理欲求,数字技术正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丰富着、装扮着我们的生活,立体影音、远程教育、环保汽车、网上购物、智能家居等新产品、新体验、新享受提升家庭的生活品质,拉伸着人们的幸福指数,希望广大企业结合自身实际着力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步伐,实现数字化生存和继续发展,要积极运用云、大、物、移、智、链等先进信息通信技术,增强数据采集,数据管理,去挖掘能力,打破内部的信息壁垒,全面提升数据资源应用广度深度和共享服务水平,要积极优化传统业务流程,提高业务运作的效率,实现云办公等数字化管理相适应的体制机制转型,推动企业内部管理决策链、生产制造链、客户服务链反应更加敏捷,更加精准,加快数字企业、智慧企业建设,不断创新突破,掌握核心技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在我们结束这次对话之前,我们想请我们的嘉宾为我们正在投入或准备投入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家朋友送上一句箴言。
高红卫董事长:
企业数字化转型很难,不搞数字化转型更难,会越来越难。
周云杰总裁:
愿每一个企业插上数字化的翅膀,融入物联网时代。
张建锋总裁:
我们阿里云愿意为各大企业做好数字经济基础设施。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