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叶征:“智能+”趋势---中国发展踏上“智能+网络”风火轮
点击:  作者:叶征    来源: 秦安战略  发布时间:2019-04-03 09:55:20

 

 智能+”趋势---中国发展踏上智能+网络风火轮

(根据录音整理)

人工智能本质是算法,以数字化为基础,以网络化为纽带,用算法实现智能化,解决现实问题---叶征 

 

刚才参观海淀区军民融合成果展的时候,我一直在努力回想,过去这里是什么样子。依稀记得30年前这里是柳树塘、稻田地,是北京很偏远的地方,可现在已经成了高科技的核心地带,这种沧海桑田的变化令人非常感慨。40年的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变化可以说是在历史上从没有过的。要论旧中国,老一辈一定会说这一百年什么样,上一百年什么样,有时几百年都不会有什么变化。但这几十年就天翻地覆了,这就是改革开放的力量!我们一生中能碰到这么快的社会变化,简直太荣幸了。目前,改革开放到了深水区,又恰逢工业4.0和新的信息革命浪潮袭来,未来变化的速度,可能会比过去更快,快得让人难以想象。快的原因之一,就是科技发展、社会发展踏上了风火轮。这个风火轮,上一轮是互联网,下一轮则可能是人工智能。习主席最近的重要讲话和两会传出的重要信息,都进一步强调了党的十九大明确的战略方向,就是要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向更高的科技社会迈进,这个方向是非常正确的。

    一、人工智能是大势所趋,谁也无法阻挡

先漫谈一下我对人工智能的认识。首先,我认为人工智能是大势所趋,必然扑面迎来,引领社会向更高、更快发展。新科技的出现是谁也挡不住的,科技发展有个特点,就是人可以驾驭科技,可以在科研中发现,在社会上推广,但人不能阻挡科技进步的步伐。记得一位军事战略家在讲到战争的时候说过这么一句话,战争机器一旦发动起来,就很难把它停下来。印象中是朱可夫元帅说的吧,对我影响很大。我觉得科技发展、社会发展等大的人类活动都和战争相似。人类虽然可以创造历史,但是阻挡不了历史的发展进程,历史车轮一旦旋转起来,只能顺着走,顺者昌,逆者亡,谁也挡不住,人工智能的到来也是如此。

    现在有实力的大国,有远见的政治家,都看到了这一点。我国在中国制造2025中已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一项行动纲领,美国则用政府法令的形式大力推动人工智能研发,特朗普还反复强调要领导世界的人工智能发展。美国是号称自由市场经济的,是讲政治不干涉市场的,但现在也已经强力进入了经济环节,不但要干涉,还要阻挡别国发展。美国一方面批判我们,说我们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带有一定的不公平性,有政府介入因素,但在批判我们的同时,他们却在强力介入。这说明什么?说明开发人工智能事关国运,说明这个大势已经滔滔到来。中美都看到了人工智能中蕴含的未来力量,看到不走这条路是绝对不行的。人工智能作为不可阻挡的新的潮流,将给未来带来巨大变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都不能置身其外。

认识人工智能,先要弄清楚人工智能的本质是什么。我不是搞自然科学的,可能说得不很准确,我觉得说到底还是个算法问题。研究数学的先师们早说过,世界是数字的,一切都可以用数字来量化,这点可能秦安老师更有发言权,秦安大学就是学数学的,要不然脑子怎么这么好使,能把很多东西互联交融。数学说到底,就是把万事万物数字化,经过高级的、更高级的、更更高级的算法,解决一个一个的实际问题,合在一起就是一种智能的表达方式。所以,我认为说到底还是算法革命的问题。一个精密的算法,可以把人做不到的东西轻易做到,这个已经被实践反复证明了。当然,算法作为飞翔的翅膀,还是要插在实体上。智能+就是要牵引相关技术共同发展。

上面是我说的第一点,重点强调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抗拒的潮流。党中央、习主席对这个问题是很敏锐的,我们已经把这个问题当做了牛鼻子,拴住了牛鼻子,就能牵引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40年的基础上再上一层楼。

二、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导致智能化的出现

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程度,人类社会必将走向智能化。什么叫智能化?就是完全彻底、彻头彻尾、主导社会的一种状态。按照这个理解,智能化就是人工智能主导人类活动的一种社会状态,是既极大释放人类创造力、又给人类自身带来极大方便的社会发展阶段。智能化相对于信息化,应该是更高的台阶,但不可割裂,相辅相成。

纵向说来,人类社会从原始的刀耕火种到农业化,到工业化,到信息化,再到智能化,走过了漫长的历程。横向看,它们有时也会同时交叉出现。在中国,我们这代人确实值了,一辈子经历了农业化、工业化、信息化,现在又在经历智能化,活了多少辈子人没有活过的经历。我刚才看展览时就在想,不是所有朝代中国人的人生都像我们这么精彩,都像我们经历这么多。我们一方面要庆幸活在了一个非常伟大的时代,一方面要多想想为这个时代做点什么。中国曾经是非常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解放后一直是跑步发展,追赶发达国家。在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同时发展工业现代化,两化没有完成,又快步进入信息化。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一直是超常规发展,任何困难都必须克服。现在我们在发展信息化的同时,又聚焦了智能化,虽然仍是困难重重,但中国人与时代俱进的步伐是不可阻挡的。

    以上是我对人工智能和智能化时代即将到来的一些看法,作为一个老兵,一个老作战参谋,又是一个在军事科研领域干了三十年的研究人员,又有了一种张开双臂、热情拥抱的感觉:拥抱新时代,拥抱智能+

三、厘清“智能+”和“互联网+”的关系

现在有种时髦的说法:智能+”互联网+”的升级版,这从某种意义上讲也不为错。从时间意义上,先出现互联网,后出现人工智能,虽然二者有些交集,但还是有先后,说它升级了也没错。但我认为,如果追求科学严谨,就不能笼统这么说了,因为它俩不是一回事。互联网是什么?互联网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平台,是人造的一个新空间,是可认识、可触摸、可追循的东西,它最初就有统一的IP协议,IPV4IPV6到现在还在全球执行,还有大量与因特网相关联的硬件系统。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可以说是有这么一些成形的东西做铺垫,有一个物质基础。而现在说的智能+,却完全不一样了,它没有一个国际上的协议,也没有一个世界级的平台,更没有那么多互联互通的终端。笼统地讲是互联网的升级版,这句话搞政治的可以讲,搞文学的可以讲,搞宣传的可以讲,但搞科学的也这么讲,就把两个不同性质的事物混淆在一起了。认识不到一个事物的本质,指导时就会出现偏差。做一件事情一定要把脚跟站牢,把最基础的问题搞明白,否则就会出问题。

第一,我不认为它俩是一回事,不能简单地认定智能+就是互联网+的升级版。它俩是有联系,人工智能常常要依靠网络,但是互联网不一定非得依靠智能,一开始互联网没有人工智能也能存在,但智能要张开它飞翔的翅膀,却一定需要互联网,仅此而已,不能混为一谈。我看舆论上有很多混为一谈的趋势,搞不清楚这个事情,就会出现很多混乱。

第二,互联网+这个概念容易出偏差,而智能+这个概念是站得住的。为什么这么讲,从历史上看,前些年提出互联网+后,本意虽好,也有很多有利因素,也有大的助推平台,是想利用网络把我们各方面都带上去,但在宏观指导上把互联网放在前头,+放在后头,就造成了虚在前,实在后,引发脱实向虚的风潮,一下子搞乱了我们的实体经济体系。如果这个概念开始说起来叫+互联网可能会更好一点,一个实体能+到互联网上,以网络为助推器,为翅膀,就+上去,否则,就暂时不+,这样就灵活了。而叫互联网+,就会带来一定的导向性,导致都只想挣快钱,只想通过设计一个所谓的商业模式,利用互联网用户众多迅速赚钱,从而冲击实体经济,甚至垮掉,因为干实体太苦,钱来得慢,费效比又低,从而造成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发生。现在上面已经注意这个问题了,开始鼓励发展实体经济了。

其实任何时代社会经济发展都是有结构的,有发展快的,有发展中等的,有发展慢的,讲段位的话,有高端,有中端,有低端,这样的结构才是合理的。如果大家都去互联网+,都搞高中端,低端没有了存在条件,三角形就不成立,底边就没有了,经济就一定会出问题。我们这些年经济发展持续进入L型,到现在不但转不出去还有断崖的风险,似乎也跟这个有关系。把落后产能,落后人群,落后经济都给定了位。实际上,低端在经济结构中也应该是合理存在的,有造原子弹的,也应该有炸鸡蛋的,有互联网经济,也该有传统经济,这个社会才稳定。都造原子弹去了吃啥?

经济学家应该多研究一下经济结构问题。一个三角形,底边要大,一个经济结构中,先进产能、互联网经济这一块应该不是全部,还应有低端产能一席之地。供给侧改革上,也不该都一刀切。现在一刀切的事比较多,说去杠杆,立马全都给去了,本来一个企业发展挺好,滚动发展,供销两旺,突然把杠杆给去了,一下变成负债经营。据统计,仅去年就有50万企业消失。目前,我们习惯于否定低端的东西,其实低端的东西也是经济结构的一部分,不能说去就给立即去掉。要允许卖糖葫芦的,捏糖人的和炸鸡蛋的存在,让他摆个地摊,占一席之地,这样社会结构才会稳定。过于强调阳春白雪难免产生弊端,宣传互联网+的过程中也有这种问题,各级政府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的例子很多。

    在智能+的问题上应该不会出现这种偏颇,智能+和互联网+不是一回事,智能+有比较高的门槛,并不是所有人、所有企业都能搞人工智能。提倡智能+,就是除了鼓励少数有条件的人、少数有条件的企业大力开发人工智能外,还要把少数人、少数企业开发的人工智能造福于社会,以推动人工智能向智能化时代的发展。因此,智能+概念不会像互联网+概念产生那么大的经济冲击、社会动荡,而只会引领社会经济向更好的方面发展。

四、“智能+”对军事带来颠覆性影响,新的战争形态将横空出世

智能+将给社会带来哪些变化?我认为是方方面面的。由于我是军人,在这里只谈点对军事上的影响。我认为人工智能介入军事也是大势所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对战争形态将带来巨大影响,变化可能非常巨大。

人类战争是怎么发展过来的?如果按年代划分,我个人认为战争经过了三大历史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冷兵器年代的战争,大家靠力气,挥舞刀枪盾棒打仗。这一时期中出现了两种战争形态,一是木石化战争形态,表现在原始战争过程中是大家用不标准的木棍石器兵器对抗;二是金属化战争形态,从青铜器、铁器到更高的合金出现,军队开始用标准的金属兵器对抗。第二个时期是热兵器年代的战争,军队靠火力,科技打仗。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两种战争形态,一是火器化战争形态,表现在军队是用相对落后固定的火器对抗。火器化战争形态,火器的精准度、射程都是有限的,战斗力虽提高了,但有一定局限性。第二种是机械化战争形态,从坦克、军舰、飞机的出现,军队开始用运动的火器对抗。实际上就是把原来固定的火器安上了轮子、履带、翅膀,让它运动了起来,把固定的火器变成能动的火器,这就是机械化时代,这个时代一直到上个世纪末。

这是我个人看法,但很多人不是这么划分,通常是说冷兵器热兵器机械化、信息化。我不这么划是有理由的,我认为热兵器和机械化不在一个辈分上,是包容关系,不是递进关系,难道机械化战争形态用的不是热兵器吗?那么热兵器战争后的第三个战争时期是什么呢?我认为人类战争开始进入了熵兵器年代。熵是度量信息的一种概念,熵兵器战争的特色,是军队的火力要靠信息、人工智能才能发挥作用。这一时期从新世纪开启,也将出现两种战争形态,一是信息化战争形态,二是智能化战争形态,智能化战争可以说是信息化战争的升级版。这三大战争时期、六种战争形态的战争发展脉络,是我在2007年所著的《信息化作战概论》中总结出来的,现在我依然坚持这种观点。

一定的战争形态,势必有一定作战方式。未来的智能化战争中,人机交互要重于人人交互,算法与目标的关系也大大重于人与目标的关系。从前战场上都是强调人和人的交互,连长听营长的,排长听连长的,一级听一级的,否则就乱套。未来智能化战争中,军人已经不是传统意义的战斗员,而是控制员,更多是与各种有无人装备交互,与数据交互,与目标交互,构成独立的作战单元。当然,即使是在智能化战争中,最终还是要靠人来设计,来指挥控制的,但一旦决心下达后,人工智能将使处理各种数据、完成各种任务、摧毁各种目标变得更加简单易行,将使军队对目标的打击能力变得十分可怕。

我去年与人合著了一本书,叫《隐形陆军》,是用文学方式写的,是我2007年理论专著《信息化作战概论》的前瞻操作版。《隐形陆军》主要是写未来陆军的智能化作战构想。在我眼睛里,搞军事科研,要着重研究未来战争是什么样的,而不是仅仅解释眼前战争和过去战争。眼前战争要了解,过去战争要研究,但是研究和了解的目的都是为了知道未来战争。未来战争已经走来,就是我称之的智能化战争。智能化战争的最大特点就是人与机的交互,机与目标的交互,这个交互过程中将提出大量新的武器装备发展需求,军民融合在智能化这块是大有可为的。

我举个例子,说明《隐形陆军》是怎么想起来写的。到现在为止,我们在训练基地进行红蓝对抗,红军旅和蓝军旅对抗永远是蓝军旅胜。蓝军旅是陪练,红军旅是主练,主练总输,当然不光彩。为什么蓝军比红军打得好,除了蓝军对地形更熟悉、装备设计更精良、红军从全国各地拉过去对情况不够熟悉外,双方都是一种对抗思维可能是最主要原因。红军旅进入战区后,尤其进入演习战场后,人和车不可能总在一起待着,是打仗,又不是坐车游玩,一下车转几圈就找不着自己的作战单位了,我是哪个车的,你是哪个车的,他是哪个车的都找不着,找不到怎么办?大家就敲装甲,用预先的暗号找自己的车,战场上互相敲,哪还顾得上打仗?这就是信息不通,就是传统对抗的模式。在很多人甚至军事专家眼里,还是过去的机械化作战思维,认为士兵作战能量和战斗能力很小,用不着给予太多的信息支持,跟着打就行了。事实上即使想给,也没有。我们的信息资源,都是自上而下分配的,分着分着就没了,越往下越紧张,这就是传统机械化战争的状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写了《隐形陆军》,从中提出了未来智能化战争陆战的新思维。首先,在新的背景下,我们的士兵不再仅仅是一个手拿着枪和对方搏斗的战士,而更多是一个操控员,操控无人机、无人作战平台。其次,在这个背景下,战士们就不再主要是集中起来面对面和对方拼杀,而是分散配置,重在操控,找个好地方藏起来就行了。再次,要把无人作战平台控制好,就要配足信息资源,使人机交互无障碍。具体办法是变过去自上而下建信息系统为自下而上建信息系统,利用软件化的无中心自组网技术,让每个士兵都成为一个宽带的使用终端。我们管这样的兵叫隐形士兵,由势隐而导致形隐。试想,倘若一平方公里只有三五个兵,你去哪儿找?但这几个兵却能操控三五十个智能化的作战平台,一个兵就是一个作战单元,有超过对手数十倍的作战能力,战斗力怎么能不大幅度提高?

可以说这样的隐形陆军将改变过去的陆战意义,梯队式、道带式、集群式、非线式的陆战将被分散式、棋盘式陆战所替代。分散配置,聚焦目标,地空一体,集中作战。就相当于写散文一样,形散神不散,你打我找不着,我打你跑不了。这样发展起来,也就不需要那么多士兵了。现在一个旅几千人,一个师上万多人,一个军数万人,大规模作战单位都是过去战争形态的陈迹,目标大,战场机动速度慢,已经不适应未来陆战场。如果改用掌握地空一体火力能力的智能化士兵组建新型陆战力量,能够自动选择打击对象,自动反馈打击效果,它的攻击速度和威力甚至就跟空军一样。美军陆军最近也提出了多域作战的概念,似乎也有这个味道。

   未来战争形态要发展,技术是关键。据我调查了解,现在民间出现的许多新技术,都能支持新的军事需求,网络技术,控制技术,平台技术,甚至是智能机器人技术,我们都有很多好的成果,只是在军民融合上还有差距。为什么技术发展到这个程度,陆军还没有出现理想的隐形士兵?是我们的指挥员们,我们的战争设计者们出了问题,有很多人都是醒得早,起得晚,动得慢,身子进到了信息化、智能化,脑袋还搁在机械化。我看,脑袋实在换不了,就得换人,大量换血,部队才能适应新的战争变化。为什么美军这方面做得好一些,美军就是不断的换人,不断换脑,我们不行,政治正确了就不用换了,这是个问题。

综上所述,大的趋势已经显现。在我看来,智能+和智能化战争,将会带给军事上的巨大变化,也会带来经济上的巨大发展。还是毛主席说过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谢谢大家。

【秦安点评】理解老师的观点,首先做了非常明确的战略判断,新时代中国发展踏上了网络+智能的风火轮,这个判断特别准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进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新阶段,因此这个判断很重要。叶老师有一个金句,人工智能本质是算法,以数字化为基础,以网络化为纽带,用算法实现智能化,解决现实问题。在这个基础上,叶老师阐释了两大关系:互联网+”智能+”的关系,智能+”和军事的关系。尤其是对冷兵器、热兵器、熵兵器的划分,真正和时代结合起来了,也跟现在智能+军事紧密结合起来。叶老师的著作《隐形陆军》是最生动的前瞻性智能+军事模板,未出版就震撼了我,也得到陆军原司令员李作成上将的肯定和支持,这本书成稿以后我认真读了好多遍,每次都是心潮澎湃,感觉真的智能化来了,再次感谢叶征老师。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