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时事热点 > 阅读信息
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再发声:电力消费总量必将下降!
点击:  作者:仝晓波    来源:中国能源报网  发布时间:2018-07-05 10:29:11

 

          预测;市场需求 中国能源网丨“我国能源需求总体已达峰,电力进一步过剩已成定局”,你信吗?面对这一问题,不少能源人士,其中不乏权威人士,普遍给出了毋庸置疑的“否定”答复,并认为“无需多加讨论”,有观点甚至认为是“胡扯”。

而这一结论正出自于中国社科院近期发布的“中国能源前景20182050”报告。针对这一报告,以“我国能源需求总体已达峰,电力进一步过剩已成定局”为题报道在中国能源报官方微信一发出,即引起了广泛关注,质疑声一片,用一位业内专家的话描述为“口水与点击率并存”。

近日,带着同样的疑问,本报记者专访了报告编制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能源安全与新能源技术经济研究”创新工程研究项目组的牵头人、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资源技术经济研究室主任刘强博士。

“我们的预测接近实际市场需求”

中国能源报:您的项目组是基于什么样的分析撰写的这份报告?

刘强:我们有一整套模型系统,这套模型系统来自于2011年科技部的一个专项课题,名为《建设中国的系统能源模型系统》,这次的报告是基于这套模型发布的第三个能源展望成果,我认为基本上是越来越接近实际的。

从发达国家经验看,以美国为例,该国在2000年之后能源净需求就已经达峰并基本稳定,而同期年均经济增长率却达到3%以上。以2017年为例,美国GDP增长2.8%,而净发电量却下降1.5%,其中占最大份额的气电下降7.7%,煤电下降2.5%,其增量来自水电、风电与太阳能发电。

当然模型也还是体现了人的思想,我们在报告中也对中国经济当前及未来的发展有一些基本判断,比如我们认为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仍然是增长的态势,但人口走势却是在下降的。报告有些结论在我们内部也产生了一些争议。

比如项目的管理首席、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研究所李平所长就认为,美国的人均电力需求是1.2KWh,日本约为7400KWh,中国现在约为4500KWh,从这个角度讲,未来中国的电力需求还应该会上升,正与报告得出的结论相反,为科学回答这一问题,下一步项目组会专门开 展一个具体的分析论证。

我们在研究中使用的数据全部来自国家统计局,但是我们并不简单相信统计数据,还会对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有时就会发现有些数据的关系出现异常。

 

中国能源报:如何保证这套模型的准确性?

刘强:统计数据并不像自然科学那样百分之百真实。也正因此官方统计层面为了尽可能使其接近真实性,会不时调整抽样的统计口径,比如对小型企业的统计一直主要靠估计,但小型企业又真实存在,随着对中小企业落后产能的削减,统计数据也会越来越接近真实性。

 

所以我们在做研究分析引用历史数据时会注意统一口径。我们是在对每一个行业的分析基础上做出的预测,而不是利用计量经济学的回归方法进行模拟,这样更接近实际的市场需求,能够反映产业的发展规律和不同产业之间相互平衡的关系。

经济预测中最重要和最难的是拐点预测。一般预测都是根据现有的趋势外推,在短期内这没问题。但是一个趋势一直外推,长期就会出现天文数字。而我们生存的环境容量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存量是有极限的。这是能源预测、温室气体排放预测和经济预测的本质区别。

因此,我们的预测不仅是预测,还带有一定的价值导向和规划建议性质,实际上是根据未来要实现的“美丽中国”目标,为经济增长、资源产出率增加以及环境改善等的整体匹配提供一个优化的解决方案,其最终能否实现,还要取决于政府制定政策的价值取向。从这个角度讲,我们的预测也并不完全真实,因为未来40年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太多。
  我们会随时根据一些新情况和新命题来重新做分析,未来会分重点行业开展专题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还要对模型做一些修正。

下一步,也就是明年,我们会联动国际市场开展预测。目前整体而言,不管做怎么样的调整,大趋势不会变。

城市化基本完成,能耗下降是必然

中国能源报:报告是如何得出“我国能源需求总体已达峰,并肯定电力将进一步过剩”这样的结论的?

刘强:《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4》显示,在我国,工业一直是能源消费的主体,占能源消费总量的约70%,和电力消费的72%。过去40年尤其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托于房地产的快速发展,与之关系密切的工业,即钢铁、有色、非金属(玻璃、水泥)能源消费占总能耗的30%,算上间接消费则占到40%
  从数据上看,从20052015年共11年时间里,中国的房地产累计新增住宅面积达到人均30平方米,按城市人口口径核算则会更多,这意味着从现有住宅总面积看满足城市刚需没有问题,所谓“缺口”是分布不均的结构性问题,并不是总量问题。

我们认为中国已经基本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目前全国约70%的人口已经实际进入城市及周边地带,这一周边地带在行政形式上可能仍属于农村,但其生产生活形态已经与城镇周边没有差异。

所以正常讲中国的房地产增速应该是下滑的,这也意味着相关的钢铁、有色、非金属合计40%的能源需求增速也应该是负数。从结构讲中国的能源需求总体肯定是下降的。

以常识来验证,雾霾天气与能源消费是有直接关系的。从2016年之后,雾霾天数的下降就应该知道能源总需求肯定是下降了。在天然气比例提高并不明显的情况下,除了能源消费减少还能有其他解释吗?北京周边关停了多少工厂,难道这不代表能源消费减少吗?虽然统计数据是去年能源消费仍有增加,但是这一点我们不能完全认同。

中国能源报:按照这个报告的判断,如果能源需求下降的话,是不是也意味着碳排放已经达峰了?

刘强:可以这么说。碳排放与能源需求应该同时到达顶峰,因为碳排放一取决于能源消费总量,二取决于能源消费结构。从总量看,碳排放是基本达峰的。当然,达峰不是说不再增长,而是可能增长得慢,变化比较平稳。我们并没有就碳排放做专门预测,中国目前还没有公布碳排放数据。

从碳的来源看,一是化石能源的燃烧,二是水泥、钢铁等行业,其中水泥、钢铁本身在其消耗燃料之外,其生产过程也排出二氧化碳,这两个行业都是碳排放大户,房地产需求下降的话,与之相关的碳排放一定是下降的。

中国能源报:中国近两年在大力削减煤炭产能、同时在推进散煤锅炉的清洁替代,但从统计数据上看,有些地方的煤炭消费,仍然不降反增,或者降幅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您认为这是什么原因?

刘强:经验来讲,在煤炭产能不变的情况下,煤价下降肯定是需求下降。近期煤价虽然在上升,但这种涨价是供给减少导致的,而不是需求增加。

煤炭去产能之前煤炭价格是下降的,价格下降其中重要的原因必然是需求下降。从统计数据看,产能和进口却在增加,并没有显示出需求是下降的。那为什么出现煤炭消费不降反增的情况。

事实上,原来煤炭统计数据是偏低的,特别是那些中小企业肯定存在少报煤产量的情况。这些中小企业的落后产能被削减后,实际产煤肯定是下降的,但相比于本来就偏低的统计数据仍存在上升情况是难免的。

实际上我们没有办法确切统计真实的煤炭产量,现在看到是煤炭增长率上升,应该是原来煤炭产量统计偏低而压产能后,煤炭产量统计更接近实际数据所致。这不是批评统计局,而是实际困难造成的。

从我们模型预测的情况看,增长率是要比绝对数据可靠。因为统计数据本身其实是一个抽样数据,总会产生一定误差,但增长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削减这种误差,因为是一个比值关系。

发展气电还是核电是未来争议焦点

中国能源报:目前看来,大家对报告关于电力的分析预测质疑比较大,对此您如何看?

刘强:从中国与美国、日本的人均电力消费差异对比角度分析中国的未来电力需求增长,其中还要涉及煤炭的统计数据。中国以城市聚集的人口分布与能源消费状况与日本、欧洲相似,实际上仅从发达地区看,中国的人均电力消费与欧洲、日本相差并不大。

此外,我认为目前大家对我国的能源消费情况的判断是偏低的。这与前文提到的煤炭统计偏低有关。

要知道在美国、日本,总能源消费中电的消费占比很高,但中国的能源消费中煤炭的直接消费比例很高。从总能源消费力判断,中国的现在人均电力消费是美国的三分之一,而人均能源消费对美国的差距更小。

实际上如果能将中国的散煤消费统计进来,中国的能源消费应该更高,总的能源消费与发达国家相比差别应该不大。从统计数据看,2017年,中国发电量位居全球第一,是美国的1.6倍还多,是日本的近6.3倍。对中国而言,电力消费未来就是一个结构变化,各种类型的能源此消彼长。

随着电气化的普及,毫无疑问,中国居民,包括商业、交通用电仍然还将上升,但真正耗电大头在工业。前三者的增长远不能抵消工业用电的下降。

中国能源报:您能不能就未来中国的发电结构做一下预测?

刘强:这取决于政策。2017年,中国的煤电占比约占72%,水电约占18%,核电只占3.8%,风电4.5%,光伏1.5%。未来煤电比占肯定还要下降,目前对于发展哪种类型的替代电源,实际上争议的焦点在气电还是核电。

出于各地改善空气质量的迫切需求,以及电厂运营安全性的考虑,我们更支持气电,毕竟当前社会公众对核电还是有很大疑虑。我们报告规划的目标其实相当于美国的电源结构,我们认为未来,到2050年,中国的发电结构里,煤电应该占到40%,气电大于20%、水电小于20%,风光核电相加约占20%,光伏应该主要是离网应用。

可再生能源发电还有技术难关需要攻克,虽然目前成本已经大幅下降,但无疑也为继续下降增加了技术难度。在欧洲一些国家风电、光伏发电比较高是因为工业需求很小,对稳定电源的需求没有中国这么大。而且风电、光伏本身也并非零污染,如果煤电发电占比降到40%也可以是清洁的。

煤炭主要的环境影响来自开采过程,而不是发电过程。我们可以多进口优质的煤炭,这一点报告也有涉及。

气电有很大的灵活性优势,要想吸纳可再生能源入网,就必须有气电配套,核电就没有这个优势,这也是我们支持气电的原因。美国气电装机占比已达到30%以上,气电已连续3年成为美国的最大电力来源。

气电未来在中国能否发展以及天然气能否稳定供应,还要取决于中国的体制改革。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