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称神迹的都江堰建于两千多年前。
最近,在网上听了两个多小时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的有关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讲座视频,深受启发。过去有很多东西我是不太了解的。或者听说过一些,也只是皮毛。王教授把很多东西能够串到一起,且融会贯通,确实讲得很好。而且,他讲的时候也是通俗易懂的。不研究中国哲学的人也应该能听得懂。听到最后,才知道这个视频是多年前王教授讲的。如果放在今天,他可能在讲法上会有所改变。
当然,在听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问题。比如,王教授说,西方柏拉图的理念论是把世界当作一个客体,而西方特别强调所谓主体对客体的作用,包括对客体的改造。而中国文化就不是这样,中国文化是把主客体融为一体,是一体两面,或者一体多面。当然,这是我的理解,也不一定准确。但所谓改造世界这个说法,中国文化是没有的。
中国文化不讲改造世界,但中华文明并不缺少将世界资源拿来为我所用的实例。而且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精卫填海算不算改造世界?愚公移山算不算改造世界。
或许,中国古代文化中没有主客体概念的划分,但人的主观精神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意志并不是不存在。如果不是改造世界,那么这种为我所用又应该算做什么?我就是在这里有点想不通。
我经常会想起秦时李冰父子所修建的都江堰。与西方水利工程相比,都江堰确实非常巧妙。充分体现了因势利导的一种观念。但都江堰毕竟也改变了原始的地形地貌。这如果不是西方式的主体对客体的改造,那么应该算是什么呢?
当然,西方的水利工程多是修建大坝,拦水蓄水。这种做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毕竟有点硬碰硬的感觉。而都江堰就不是那种硬碰硬。
王教授说,中国的智慧或者哲学最终是回归到人心,回归到人的情感,回归到一种生命体验和感受。因为在西方的逻辑体系中,任何一个大前提都是需要追溯的。而追溯到最后,总是逻辑解决不了的,还是要回归到哲学或者人心的层次上。对这一点,我也是赞同的。
或许,所谓都江堰,所谓郑国渠,看上去与西方那种改造世界的观念没有什么大的不同。但从哲学思考上,它们似乎又都是从中国文化出发,而特别是从天人合一的角度上来解决问题。
对于这样的水利工程,不是人要去改造他们,而是要人的需要应该与这些“天”的或者“地”的本性相协同,相合一。我不知道我这样的理解是不是符合王教授的观点。
或者说,虽然我是在修建这样的水利工程,但我不是把它们当作纯粹的客体去实施我的主观上的改造,而是我在考察这天这地的全部属性之后,再做出一个符合我们需求,且又符合天地大道的事情来。
根据李约瑟的看法,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已经发达到这个相当高的水平了。而这些工程技术成果至少在观念上,在出发点上,与西方那种把自然界当作客体来进行改造的做法是有着很大不同的。
中国人砍树,是因为认为树砍掉了,还会再生长出来,树木就如同人的头发一样,是不怕被剪掉的。当然,后来人们发现,如果把树木砍得太狠了,树木再生的能力受到限制,那么就可能对自然环境带来伤害。
而在北宋时,沈括就已经知道地下的石油能够作为燃料,但在古代中国人看来,那更像是人的血脉,不像头发那样,剪掉还能再生。而血脉是人的生命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载体,是不能随意拿出来为人们日常生活生产所用的。
不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观点,对于后来中国没有率先进行工业革命有没有关联。或许有,或许没有。不过,现在人们都已经看到,过度开发自然界,特别是大量失控的碳排放,已经造成地球表面温度的无序增高,而这种状态则正在给人类带来现实的或者潜在的伤害。中国在控制碳排放方面开始主动地做出最大的努力,这与中国文化对世界的观念和认识是有着某种必然联系的。减少碳排放,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应该都与这样的观念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或者,在将来对地球资源的开发上,中华文明或者中国哲学会对如何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有着更为合理的方式。至少不会像在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时期,做出那种肆无忌惮地盲目地拼着命地消耗与索取大量地球资源那样的事情。
比如,我们不会因为具备强大的工程能力,就冒然要开挖打通喜马拉雅山的隧道,把雅鲁藏布江的水大规模地引过来。如果我们有这样的需求,必定要反复测算,反复评估,把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程度。或许我们最终会根本放弃这个念头。因为如果这个工程最终完成了,那么对自然环境、气候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是我们现在根本无法预估的。如果那时出现了我们完全无法控制的恶劣后果,那么我们的这种做法就是对子孙后代的犯罪。所以,对所谓自然界的改造,必定是有条件的,更是有限的。
不过,王教授讲的许多观念,我以为还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中华文明总是在提醒我们,没有有利无弊的事,也没有有弊无利的事。任何事,如果要做,必须要考虑到他们可能存在的负面结果。而对任何看起来是负面的,是弊端较大的事,其实我们在做了认真的分析和判断以后,考虑到各方面主客观因素和条件,就可能发现,这件事如果做了,其结果未必就是我们原来想象的或者以为的那个样子,它完全有可能转弊为利。而如果我们能够下定决心,排除万难,把这件事情做成,那么后面带来的极有可能是利大利好的事。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编自“北航老胡之闲话”微信公众号;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