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五千多年没有中断的文明,近代以前的中国曾是世界强国之一。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遇到过无数艰难困苦,近代以后又饱经血与火的考验,但中华民族总能战胜困难、浴火重生,实现复兴。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是伟大的民族精神,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孕育出了奋斗、平等、团结、爱国等民族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1奋斗精神
“奋斗精神”反映的是天人关系。不同于西方的宗教文化相信神创造了人和世间万物,中华文化是唯物主义文化。中国人民从来不相信有所谓超自然的神灵,中国人坚定地相信人自身创造了人类文明、世间万物。中华文化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人定胜天,又强调遵循客观规律,顺应天道。中国哲学认为天道与人道是统一的,这就是天人合一。正如《中庸》所记载:“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意思是说,人性都是相通的,人性与物理也是相通的,圣人能够精通人性、物理,可以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人本身,圣人可以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光。这是对人性,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高度礼赞。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没有超越于人间的神祇。中国的神其实都是人,盘古开天、伏羲画卦、女娲补天、神农尝草、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愚公移山,这些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具有坚毅执着精神的人,他们因为给人类作出巨大贡献而被神化了。上古时期的“三皇五帝”都是人,他们是为中华民族作出巨大贡献的圣王,他们都是民族英雄。中华民族向来是一个崇尚英雄的民族,是一个相信人自身力量的民族。正如《国际歌》中所唱,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指出:“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所以,中国人民的自信是唯物主义者的自信,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革故鼎新、自强不息,开发和建设了祖国辽阔秀丽的大好河山,开拓了波涛万顷的辽阔海疆,开垦了物产丰富的广袤良田,治理了桀骜不驯的千百条大江大河,战胜了数不清的自然灾害,建设了星罗棋布的城镇乡村,发展了门类齐全的产业,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①]古代文明是奋斗出来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也是通过奋斗而取得胜利的。毛泽东同志年轻时就立下了“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的远大志向,周恩来同志少年时期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国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建立,是千千万万革命者艰苦奋斗、流血牺牲换来的,真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今天,我们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依然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发扬伟大斗争精神,要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人人争做英雄的良好风气。
2 平等精神
“平等精神”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中国文化认为人性是平等的,《中庸》指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意思是说,人性是自然所赋予,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顺应人性去生活、学习、工作就是人情世故,根据人之常情制定礼俗、制度就是政治教化。中国文化认为人性生而平等,但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所以中国传统特别强调道德的作用,而道德是通过学习、实践来提高的,所以中国人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学习”是儒家的第一道德,《论语》第一句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对自己最自豪的就是好学,“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孟子认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人生三大快乐之一。《荀子》第一篇就是《劝学》。中国传统中的学习不是单纯的书本知识学习,而是坚持知行合一的原则,主张把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在服务社会的同时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中国文化主张“下学而上达”,学习、实践是没有止境的,要“学达性天”“学至圣人”而后已。孔子自述自己的人生历程是,“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实践到老、修养到老。
中国文化的人性平等论,使社会上的贵族特权缺乏思想理论根据。尽管中国历史上不时会出现贵族制度,但贵族制度总是持续不久便崩溃,被更加平等的制度所取代。夏、商、周三代的世卿世禄制度战国以后被军功爵制度取代,没有军功即使是贵族也不能做官,战场上立了军功,即使是平民也可以升至高位。汉代的察举征辟制,使普通的读书人、道德高尚为乡里舆论所推重的人可以做官。魏晋以来,世世代代读书做官的家族通过九品中正制垄断仕途,形成了新的贵族阶层——门阀士族。士族的出现,削弱了国家认同,导致国家长期分裂。西魏、北周等政权推行奖励军功的府兵制,削弱门阀势力,最终统一了国家。隋唐大一统国家建立后,取消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士人要凭真才实学做官,门第社会又转型为平民社会。
因为持人性平等论,所以中国文化没有种族歧视。中国文化的信条是“四海之内皆兄弟”,“中国一人、天下一家”,主张政府要“亲睦九族”“平章百姓”“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怀柔远人”“兴灭继绝”。中国文化认为华夏民族与周边少数民族在人性上都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是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因而生产、生活方式不同,民族文化不同。中国文化认为所有民族、种族都是平等的,不同民族的文化都应该受到尊重。中国从来都主张民族交流交融,不进行民族压迫、民族征服。中国能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绵延几千年而不中断,与这种民族平等思想是分不开的。
因为人性是平等的,所以政府施政就应该遵循均平、平等的原则,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均平观念在中国社会中根深蒂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翻开史籍,“平天下”“平治天下”“平均天下”“均田”“均井田”“均贫富”“平均赋役”“均徭役”“均赋税”“平均差役”“力役均平”等概念俯拾即是。均平是治国之道的根本原则,做到均平便是盛世,违背了均平原则,造成贫富严重对立、社会动荡,就意味着改朝换代的时刻到来了。需要指出的是,古代社会是等级社会,所谓“均平”不能突破封建礼制规定。均平是礼制下的均平,同一等级内部要保持均平,不同的等级之间的差别也不可过于悬殊。礼制本身也是对官僚贵族阶层特权的一种限制,使权贵不能僭越礼制去兼并平民,这体现的也是一种均平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与我国传统的均平理念是分不开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对传统均平理念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统的均平思想是建立在统治阶级和劳动人民阶级对立的基础之上的,对农民阶级来说均平是统治阶级的恩赐,均平具有虚伪性和欺骗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党员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共同富裕是发展的目标,几千年的均平梦成为现实。
3 团结精神
“团结精神”反映的是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讲的是社会组织能力。在中国文化中,虽然人性都是平等的,但个人的人生价值不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因此中国没有个人主义,中国文化是集体主义文化。西方文化有个人主义传统,是因为西方相信有超自然的神灵,个人的生命价值可以在另外一个世界实现。中国文化本质上是唯物主义文化,不相信有超自然的神灵存在,所以个人的价值只能在家、国、天下的现实世界中实现。中国文化是入世的文化,中国人最看重集体的价值,最注重维护集体的利益。中国文化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讲的是个人道德修养,个人修养是一个社会实践的过程,是服务社会、改造社会的过程,而不是宗教意义上的脱离现实世界的自我完善。孔子讲“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就是这个道理。修身是在为家族、社会、国家、天下服务的过程中实现的,让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国家富强、天下太平、世界大同、人与自然和谐就是修身的目的。修身就是“与天地参”,做人就要做一个顶天立地、大写的人,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自身。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只有把个体小我融入到集体大我中才能实现个人价值,所以必须弘扬团结精神、集体主义精神。
中华文明之所以绵延数千年而没有中断,与我们有团结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密不可分。中国人自古就有家国情怀,有大局意识,讲民族大义,社会凝聚力强,这都是团结精神的表现。在古代即使国家陷入分裂,社会动荡,社会上依然有家族、宗族保持强大的凝聚力,社会上的先进分子依然在追求国家统一、天下太平,正因为有这种团结精神,所以最终总能化险为夷、实现国家统一。近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团结御侮,唱响了“团结就是力量”“黄河大合唱”,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最终实现了民族独立、国家解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了56个民族多元一体、交织交融的融洽民族关系,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特别是近代以后,在外来侵略寇急祸重的严峻形势下,我国各族人民手挽着手、肩并着肩,英勇奋斗,浴血奋战,打败了一切穷凶极恶的侵略者,捍卫了民族独立和自由,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保卫祖国、抵御外侮的壮丽史诗。今天,中国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更是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努力的结果。中国人民从亲身经历中深刻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前进,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不可能发展进步。”[②]越是接近民族复兴,越会遇到严峻复杂的形势和挑战,越需要中国人民发扬团结精神,形成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
4 爱国精神
“爱国精神”反映的是政治与文明的关系,在中华文明传统中,政治与文明是统一的。中华文明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不中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华文明有一个坚强的政治核心、大一统的中央政权。中央政权发挥了核心作用,全国各民族和地方政权拥护中央,团结在中央政权周围,使中华文明具有了强大的国力,能够抵御外来侵略和内部的离心力。那么为什么中华文明会有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的传统呢?根本原因在于中央政权是文明的载体。而一些人则把中央集权与专制主义等同起来,并以“专制主义”为罪名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政治制度。这其实是历史虚无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必须予以批驳。
中国传统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本质上是一种“公天下”的政治体制。从理想层面看,中央政权代表的是天下的利益、百姓的利益,而不是聚敛天下财富入中央府库,当作皇家私有财产。中央政权必须实行德治,也就是要行王道、行仁政,贯彻天下为公、协和万邦的精神。按照孟子的观点,王权必须贯彻民本思想,“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与民同忧乐,就能实现王道。否则,统治者如果实行暴政、霸道,虐待百姓,就会被推翻,“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荀子·王霸》有云:“天下归之之谓王,天下去之之谓亡”。所以,从理想追求上看,中国传统政治体制是公天下体制,而不是天下为私的专制体制。那么为什么传统政治会表现出专制性呢?理想与现实是有距离的。理论上是天下为公,在现实中却存在公天下与家天下的矛盾。在封建社会中,有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皇权三者的对立。皇权是国家统一的象征,是推行德治、仁政、王道的政治主体,由地主阶级组成的官僚机构是皇权依赖的统治机器,农民是被统治阶级,只能被动地接受仁政。由于皇权与地主阶级脱离农民阶级,不受农民阶级的监督和制约,所以会脱离王道、仁政、公天下的正轨,堕入家天下、暴政、霸道的歧途,这就暴露了中央集权专制的一面。每当专制暴政发展到极端,革命就爆发了,农民阶级会推翻暴政,重建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新的统治者因为在改朝换代的战争中看到了农民阶级力量的强大,所以就会抑制自己家天下的私心,重新推行仁政、均平的政策。
虽然暴政会被推翻,但新政权一定还是大一统中央集权,而不是维持分裂的局面。根本原因在于天下为公的理念本身把天下看作一个整体,四海一家、天下太平、协和万邦的观念深入人心,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是乱世的象征,是一定要避免的情况。在大一统中央集权公天下体制下,皇权、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三者的整体利益存在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在家天下与公天下的矛盾中,公天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周期性的改朝换代正是要维持公天下理念,消除家天下的恶性膨胀。地主阶级的代言人士大夫阶层总是在遏制皇权的恶性膨胀,贯彻民本思想,推行均平政策。传统社会中士大夫是实际的主人,所以爱国主义思想总是由他们表达出来。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辛弃疾的“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这种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感,抒发了人民的心声,具有超越历史的永恒艺术魅力。在传统社会中,爱国主义与天下为公的理念是分不开的。没有天下为公的历史文化传统,就不会有爱国主义的价值追求。
家天下与公天下的矛盾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得到根本解决。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党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实行人民民主、民主集中制,贯彻人人平等、共同富裕的原则,真正实现了天下为公的理想,爱国主义也从士大夫的情感转变为人民的自觉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③],“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人们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起来,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④]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不仅包括传统的爱国思想,也包括天下为公的理念及体制。因为爱国总是具体的,爱的那个国不是别的国,而是以公天下为治国理念的国,没有天下为公的治国理念,就不会有那么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今天,我们要用时代精神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也就是传统文化中爱国主义的生命力。当今时代精神最主要的就是社会主义的精神、人民民主的精神,正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让人民当家作了主人,所以人民才有主人翁的责任感,才会由衷地产生爱国主义的觉悟。所以,当今的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是完全统一的,没有社会主义就不会有真正的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国家的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精神是相通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的命运与世界的命运紧密相关。我们要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扩大对外开放结合起来,尊重各国的历史特点、文化传统,尊重各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善于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增强中华文明生机活力。我们要积极倡导求同存异、交流互鉴,促进不同国度、不同文明相互借鉴、共同进步,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⑤]中国的爱国主义绝对不是狭隘的利己主义,而是各国在地球村里共同发展、共享和平。“中国梦既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想相通”,“世界好,中国才会好”[⑥],另一方面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⑦]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潮流,我们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在世界范围内的延伸和升华。
注释:
[①] 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http://www.xinhuanet.com/2018-03/20/c_1122566452.htm。
[②] 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http://www.xinhuanet.com/2018-03/20/c_1122566452.htm。
[③]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14/c_1116825558.htm。
[④]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https://www.xuexi.cn/lgpage/detail/index.html?id=11392277611767420901&item_id=11392277611767420901。
[⑤]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https://www.xuexi.cn/lgpage/detail/index.html?id=11392277611767420901&item_id=11392277611767420901。
[⑥] 习近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64页。
[⑦] 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75页。
(作者:杨世利,历史学博士,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稿】;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