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在原总参政治部工作时认识了原总参第四部政治部副主任汪承兴同志。他先是在野战部队工作,到越南与美军打过仗,战场上入的党;他书法好,是全国硬笔书法的领军者;他诗词写得好,出版了诗文集。2021年6月18日,汪承兴同志在“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上热情洋溢的讲话引起了我的注意。他退休10多年来,把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姓氏家国文化、徽文化、国学重点是周公思想文化的学习研究上,先后自著、编著或与他人合著并出版发行了《元圣周公全传》《解读周公》《周公与中国国学》《周易与岐山》《周公与中华礼乐文化》《研究周公之道,弘扬礼乐文明》《大唐越国公汪华颂歌》《大唐越国公汪华文献》《大唐越国公汪华研讨会论文集》等近10部著作,撰写了《论周公思想文化及其现代意义》《论周公历史功勋及其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论周公制礼作乐及其现代意义》《论西周文明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传统文化视野下的当代家国文化构建》《研究姓氏家国文化,弘扬中华良好家风》等50多篇论文,应邀参加了全国50多次学术研讨会,受到与会专家、学者、教授充分肯定与赞扬,《中国文化报》《人民政协报》《中华读书报》《湖南师范大学学报》《文澜》《宝鸡日报》《徽州社会科学》等10多家报刊杂志刊登了他的文章。2014年6月,中国著名的历史、考古、甲骨文专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著名教授李学勤在审阅完汪承兴《元圣周公全传》书稿后欣然题词:“宗周礼乐奠基人,孔子儒学先行者——元圣周公全传成书”。并深情地对汪承兴说:“对周公事迹、思想及其影响的研究,历来是学术界关注的重大课题。这本《元圣周公全传》及对周公的评价,我完全赞同、支持。你是一位军人,在周公研究上取得如此重大成果,特别是在推动周公研究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十分难得,你是当今周公研究的领军人物”。中国先秦史学会原副会长、著名历史学家、西北大学校长张广志教授看完《元圣周公全传》后对汪承兴说:“你在周公研究上的著作、文章以及你在诗词、书法上的成就,我们做了一辈子专业研究的人都难以达到”。天津师范大学著名先秦史专家、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杜勇教授说:“汪会长率领一个民间学术组织承担起周公思想文化研究这个国家级的重大课题,并且取得了突出成绩,令人敬佩”。我在退休后选择坐冷板凳、钻故纸堆、爬格子这项十分枯燥而又寂寞的周公研究工作,虽然赚不到钱甚至还倒贴钱,但是我觉得这项工作意义重大,对于突破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世界文明“轴心论”的束缚,胡适、顾颉刚“疑古派“的历史虚无主义,全面探索中华5000年文明史;对于研究《五经》《逸周书》《竹书纪年》《论语》《老子》《孟子》等元典文化,探源中华文化之根、之源、之魂,发掘中国古代思想精华、政治智慧、治国理政方略和管理经验;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等,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十多年来,我深切地感到周公研究虽然是一项艰苦乏味的工作,困难重重,但是我越做越有兴趣,越做越感到学识不足,越做越有价值,我将自觉自愿、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地做下去。”汪承兴如是说。
红色家风薪火相传
汪承兴,1948年5月出生在安徽省金寨县南溪镇一传统耕读之家。在上个世纪20年代末以来,金寨县有10万多名儿女参加红军、加入中国共产党,从这里走出了洪学智、皮定钧等59位开国将军,王明(陈绍禹)、丁国玉、林月琴等110多位部省军和司局厅师旅级干部。解放后,金寨县第一批登记在册的红军革命烈士达1.1万多人。汪承兴自高祖父以下五代以内的亲属中,汪乃准(红军团政委)、汪乃敬(红军营长)、汪乃国(红军连长)3位爷爷,汪光甫(红军团长)、汪光洲(红军营长)、汪光献(红军司号员)3位伯父先后参加红军、加入共产党。他们中有的在作战中牺牲,有的在战斗中负重伤,有的在张国焘肃反扩大化中错杀,解放后被定为红军革命烈士或红军流散人员。父亲汪光道年纪最小,在读书其间参加了当地新四军游击队任小队长,母亲张经文曾是游击队交通员。解放后家中挂着“红军革命烈士”匾,由毛主席签名的革命烈士证书他至今保存完好。汪承兴说:“我小时候是在听着祖母唱《八月桂花遍地开》歌声中长大的。红军的故事、红色的基因和千年家风与我形影不离,并融入我的血脉中。”
退休后,汪承兴立志传承红色基因,为金寨县汪氏家族430多位红军烈士立传,完成了《汪氏义忠堂八修谱》续修工作,并将这套家谱捐献给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汪氏家族是鲁国第21位国君鲁成公次子姬满(三代以后改姓汪氏)后裔,第31世、汉末龙骧将军汪文和率军到江南平寇,任会稽令、淮安侯,36世汪道献任歙州令进入歙州(宋徽宗2年改为徽州),成为徽州乃至江南的名门望族。接着,他又开始研究姓氏家国文化和徽文化,协调黄山市委主要领导批准成立了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被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特聘为研究员,先后撰写了《汪华是古徽州传奇又传神的历史人物》《越国公汪华的历史地位及其在徽州的深远影响》《越国公汪华的历史功绩及其精神遗产》《徽州汪氏家族千年人才群体研究》《关于在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中加快打造“汪王文化”品牌的建议》等10多篇论文,应邀在全国有关研讨会上作主题演讲并在有关报刊杂志上发表。
我对汪华这个历史人物不了解,当我看到汪承兴著《大唐越国公汪华颂歌》《大唐越国公汪华文献》和论文后,才知道汪华是徽州历史上最著名的英雄人物。汪承兴说:汪华原是隋末歙州一员裨将,在杨广被杀、李渊等30多个藩王起义建国称王、全国陷入一片战乱的形势下,汪华率军10万占据了江南歙州、宣州、杭州、睦州、婺州、饶州等江南六州,建吴国、称吴王,“保境安民”,“十多年不见兵革”,平安一方;在治理吴国20多年里“为政宽宏”,促成了古山越人与中原南迁世家大族的融合与和谐,“富庶一方”;在李唐王朝统一了长江以北后,为了人民免遭战争灾难,他于武德4年9月主动上表归唐称臣,以身维护了国家统一。唐高祖李渊封其为方牧、上柱国、越国公、食邑3千户,诏任歙州刺史,持节总管六州诸军事。贞观2年奉诏进京,先后任左卫白渠府统军、忠武大将军、右卫积福府折冲都尉,贞观18年唐太宗征辽诏任九宫留守(九成宫、隋末至唐代陪都)、辅朝政。贞观21年病逝于任上,唐太宗下诏嘉其“忠勤”。1400多年来,先后有9位皇帝15次下诏加封他,朱元璋封其为“汪公大帝”;唐玄宗、宋徽宗等3位皇帝,李刚、赵普、苏辙、文天祥等100多位丞相、大臣、州官、县令写诗赞颂他;唐代以来在歙州乌聊山、绩溪登源里、杭州吴山等江南六州建有170多座汪王庙祭祀他;徽州人民把它视为“保护神”、“徽州太阳”,徽州民俗“抬汪公”、“游太阳”、“赛琼碗”、“花朝会”等和徽菜都是祭祀汪华的活动,历经千年至今不衰。当代徽学泰斗、广东社科院研究员叶显恩撰文指出:“汪华是古徽州第一伟人”;原黄山市委副书记、安徽省旅游局长、徽学专家张麦贤撰文指出:“汪华是古徽州的开拓者、奠基者,人文初祖”。汪承兴作为汪华第48代裔孙、徽学界知名专家,应邀参与并主持了由中国社科院徽学研究中心、安徽省史学会、安徽省徽学会、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杭州徽学会、黄山市政府等主办的“千年徽州——人才与经济发展”、“徽州汪华现象”、“汪华文化与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高端论坛”等研讨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汪承兴与凌宏斌共同撰写的《关于在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中加快打造“汪王文化”品牌的建议》,2013年1月被安徽省政府研究中心《研究与咨询》刊登,安徽省主管副省长花建慧批示:“‘汪王文化’当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符合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的内容。请黄山市政府牵头,省旅游局、文化厅协助,展开进一步的工作”。批准将《建议》列入了经国务院颁发的《安徽省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规划》中,为安徽省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心血之作力超前贤
2009年7月,汪承兴和妻子刘漫丽到山东曲阜参观孔府、孔庙、孔林和周公庙,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写下《谒周公庙》诗一首:“游罢三孔谒周庙,心情激动更沉重。孔庙煌煌客如潮,周庙岌岌无人踪。三千年前制礼乐,世界文明开先风。罢黜百家独尊儒,可知儒学源周公!”周公何许人?汪承兴说:如果在10多年前,可能绝大多数人都不约而同地回答“周公解梦”,而对周公在中国历史上的崇高地位及其创建的礼乐文化知之甚少。中国历史、文化界很少有人研究他,中国的历史教科书也鲜有提到他。因此,在社会上人们只知道孔子及其儒家文化,而不知道周公及其礼乐文化,更不知道孔子、老子等诸子百家文化都是源自于周公礼乐文化。孔子曰:“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孟子曰:“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古圣人也”。汉代思想家贾谊说:“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清朝历史学家夏曾佑指出:“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中国社科院杨向奎研究员指出:“没有周公,不会有武王灭殷后的一统天下,没有周公不会有传统的礼乐文明,没有周公就没有儒家的历史渊源,没有儒家中国传统的文明可能是另一种精神状态”,“没有周公,就没有今天的中国。”历史学家易中天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周公,他奠定了我们3000年政治伦理和文化基因,此后3000多年,全球华人的精神气质由此奠定。”汪承兴用几年时间广泛阅读历代大量文献,拟出撰写周公传的总体思路和提纲,于2012年5月前往湖南师范大学与游喚民教授合作,用两年多的时间撰写出一部34万多字的《元圣周公全传》。汪承兴说:《元圣周公全传》依据古代元典文献,参考历代先哲对周公研究的成果,吸收近百年来出土文物最新成果,对周族的历史渊源,周文王、周武王、周公伐商惊心动魄的战争,建立西周王朝的战略举措,周公摄政、平叛东征,营建洛邑、实行分封制、井田制和制礼作乐等等,以及周公生平事迹、历史功绩、重大贡献,特别是周公思想文化及其对中国3000多年的深远影响,作了全面考证、深刻论述和较为详细的介绍,既是一部严肃的历史学术著作,又是一部难得的国学著作,还是一部通俗的文化著作。汪承兴对周公的评价是:“周公是中国大一统国家的缔造者和总设计师,中国礼乐文明的创建者和中华文明的奠基者,中国西周前礼乐文化的集大成者和孔子、老子等诸子百家的先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战略家、教育家、信史文化的始祖和道德典范”。李学勤教授说:“《元圣周公全传》是我目前所能看到的论述严谨、史料翔实、内容全面的最好的一本书。”同时,还受到中国当代资深哲学家、安徽大学教授钱耕森,著名史学家、西北大学原校长张广志,著名甲骨文专家、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研究员宋镇豪,资深考古学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党委书记雷兴山,资深理学家、经学家、清华大学礼学、经学研究中心主任彭林,著名先秦史学家、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兼秘书长宫长为等专家、权威的充分肯定与赞扬,被全国史学界广泛认可并在撰写论文中广泛引用,至今没有人提出质疑。
“为什么当代人只知孔子、孟子而不知道周公呢?”对我提出的这个疑问,汪承兴同志稍作思索后说: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历史问题。周公是中国历史上继黄帝、尧、舜、禹、汤、文王、武王之后最后一个“圣王”,被封为“元圣、文宪王”。唐代以前,全国文庙中都供奉着周公、孔子像,从皇帝、丞相、大臣到平民百姓都是先拜周公、后拜孔子。据我研究,主要的原因是:从政治上说,武则天废除唐中宗称帝,建国号“周”(她自称是周公后裔),神龙元年唐中宗李显复位后立马下诏将周公像从全国文庙中移除,只供奉孔子,削弱了周公在社会上的广泛影响。从文化上说,中华5000年文明史,上古以来2000多年礼乐为主体的制度文化到周公集大成。孔子在周公礼乐文明的基础上挖掘制度背后的伦理道德与思想观念,是思想文化的集大成者,合称为“周孔之道”。从韩愈起到宋明以降,在“周孔之道”、“周孔之教”的基础上更深入地挖掘其天道与心性修养,到朱熹、王阳明集大成,合称为“孔孟之道”。由“周孔之道”到“孔孟之道”的重大转变,削弱了周公在儒学中的地位。从近代来说,由于受到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世界文明“轴心论”和胡适、顾颉刚等“疑古派”影响,中国学术界至今仍然有人把中华文明的起点定为春秋战国时期,把中国文化的源头定为《论语》《道德经》,忽视甚至丢掉了早在500多年前周公创建的中华礼乐文明和以《尚书》《周易》《诗经》《周礼》《春秋》《乐经》等为代表的礼乐文化。最后,由于周公年代久远,许多方面都被披上了神秘的面纱;周公时代流传下来的《五经》等文献又晦涩难懂,让人望而却步,留下了许多难解之谜,以至于绝大多数人不知道周公的姓名、功德业绩、思想文化和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其实,周公对中国3000多年历史、文化和社会的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人不在。
汪承兴同志接着说:习总书记在庆祝建党100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什么叫复兴?复兴到中国什么时代?我认为,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成康之治”、“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之治”等10多个盛世王朝,我在2018年撰写的《由周公奠定的西周文明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文,建议对西周的历史和周公思想文化进行全面挖掘、深入探讨和总结,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理论支持和借鉴。
我好奇地问汪承兴同志是怎么走上周公研究这条道上去的?汪承兴介绍了10多年来周公研究的历程:2010年5月有人邀请他参加“姬姓文化研讨会”,说“汪氏源于姬姓,共同的祖先是周公。”汪承兴表示赞同并当即提出成立“中华周公思想文化研究会”的主张。2010年7月30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华周公思想文化研究会”筹备会,来自姬、周、蒋、邢等10多个周公后裔姓氏代表一致推举汪承兴担任会长。汪承兴在再三推辞无果的情况下表态说,作为周公第107代裔孙我责无旁贷,一定竭尽全力、矢志不渝地赓续周公思想文化。接下这副重担后,他一方面到民政部审请登记,跑北大、清华等单位,希望把周公研究会挂靠到他们的国学院,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办成。另一方面,花3000多元广泛搜集、购买中国历史上有关周公的论著和文献,用两年多时间潜心阅读了中国历史上对周公的论述、记述等大量文史资料,为撰写周公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一方面,与周公研究会一起,组织领导了在陕西米脂县、山东汶上县、河南洛阳市等地召开的周公研讨会,来自全国周公后裔姓氏代表,大学、社科院等专家学者教授和新闻媒体人员共2300多人到会,收到论文600多篇,编辑出版了《研究周公之道,弘扬礼乐文明——周公思想文化研究文集》,拉开了当代周公研究的序幕。
2015年3月,经李学勤教授推荐,根据国家民政部(2014)38号文件精神,在中国先秦史学会宋镇豪会长、宫长为副会长兼秘书长和岐山县文化局杨慧敏局长的支持下,批复成立“中国先秦史学会周公思想文化研究会”,汪承兴继续担任会长。为了把周公研究事业做好、做大,汪承兴专程到陕西省岐山县,与主管文化旅游的巨文利副县长商量召开周公研讨会事宜。汪承兴说:文化旅游经济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项目和重要支柱,岐山县是周王朝肇基之地、周公故里、礼乐文化诞生地,有周公庙、周王城遗址和丰富的青铜器、甲骨文等出土文物,既是巨大的精神财富,又是巨大的文化旅游物质财富。我们在岐山召开周公研讨会,组织全国专家学者教授来发表演说,出谋划策,把岐山打造成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可以拉动岐山县文化旅游投资开发和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寻根问祖、学习体验周礼文化,就如同一架直升机在你们头顶上撒钱。当汪承兴把研讨会的目的、意义、规划、设想介绍后,巨文利副县长和在场的县政协主席傅乃璋、宣传部长王拥军表示完全同意,但因为涉及到经费问题要向书记和县长报告。第二天上午,县委、县政府正式答复:同意在岐山县召开周公研讨会,每年召开一届。会议组织策划、论文编审出版由周公研究会负责,会议经费和接待保障由县政府负责。与岐山县政府达成协议后,汪承兴立即邀请中国先秦史学会、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岐山县人民政府与周公研究会共同主办。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2015年10月11日“全国首届周文化暨周公思想文化研讨会”在岐山县隆重开幕,来自全国各界的专家学者教授150多人出席大会。这是3000多年来第一次在周公故里召开的全国性、高层次、高规格的研讨会,也是中国史学、考古、国学、经学、文献学、军事学、民俗学等著名专家学者教授云集、名人名家荟萃的一次盛会。大会举行了祭祀周公大典,参观了周公庙、周王城遗址,考察了近些年出土的青铜器、龟甲等文物,观看了岐山县精心准备的文艺晚会;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党委书记、著名考古学家雷兴山教授,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副主任、著名历史学家刘国忠教授,陕西师范大学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王晖教授等10人在大会上作学术报告,其余的在分组发言,印发了《全国周文化暨周公思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上、下两册;还讨论了《岐山周文化景区建设规划》,发表了《岐山宣言》,取得了巨大成功。嗣后,在2016年11月召开了“姓氏与家国文化”、2018年7月召开了“周易与岐山”、2019年10月召开了“周公与礼乐文化”为主题的四届周文化暨周公思想文化研讨会。原定于2020年9月召开“周公治道与中国之治”第五届研讨会,由于新冠疫情推迟到今年10月举行。出席会议的人员分别来自中央、国家机关及省市地县宣传、文化部门和政府研究中心,中央党校及部分省市地县党校,中国社科院及省市地县社科机构,军队总部机关及军科、国防大学,北大、清华等全国近百所高校,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及省市区县文博、文保单位,中国先秦史学会、周公研究会、陕西礼乐文化研究会等10多个历史文化社团和《人民日报》《新华出版社》《人民论坛》等100多个单位、1000多位专家、学者、教授,收到论文900多篇,编辑论文集4套7本400多万字,正式出版《周公与中国国学》《周易与岐山》两本。通过四届“全国周文化暨周公思想文化研讨会”,使岐山县名声大振,周公的名字在全国大学、社科机构和新闻媒体叫响,全面带动了岐山县文化旅游投资、文化旅游产业和以“臊子面”为主的餐饮业蓬勃发展,文化旅游收入每年翻番增长,到2019年一跃而成为陕西省第七大经济强县,文化旅游业综合收入成为全县重要的经济支柱。2019年第四届周公研讨会《纪要》宣布:“岐山县为周文化暨周公思想文化研究永久基地”。开创了周公思想文化研究的新局面。
让周公思想文化走进课题,走进课堂,
走进治国理政,进入寻常百姓家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百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汪承兴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政治智慧、治国理政方略和管理经验,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话语体系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是习总书记给全党、全国人民特别是全国思想理论、历史文化界提出的最新要求,我们要勇敢地担当起历史重任,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上做出应有的贡献。
当我问起周公思想文化在当代的价值和作用?汪承兴胸有成竹地说:周公思想文化,是由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等为代表的周人、周族、周原地区乃至整个华夏民族及夏商以前历代先哲、先贤、先民们共同创造的礼乐文化,周公是集大成者、创建者,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信史文化。在周公思想文化中所包含的典章制度、礼乐制度和思想道德规范等等,是儒家文化的源头,道家、法家、兵家、农家、医家、纵横家、杂家、阴阳家等诸子百家的圭臬,也是中国历朝历代统治者的主流思想,奠定并影响了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几千年。周公不仅开创了中国大一统的国家版图和政权体制,还创建了大一统的中华文化,3000多年来,中华民族尽管在版图上的大一统分分合合,但是在文化上的大一统却却始终没有中断,并代代相传、连绵不断。究其原因,就是由周公创建和孔子、老子等历代先哲、先贤继承、发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形成的亲和力、向心力、凝聚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也是中华民族3000多年来历经磨难而经久不衰并不断发展壮大的最大秘诀。汪承兴介绍了自己研究的重要成果,即周公思想文化的核心价值和现代意义:周公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天道”与“人道”的“天人合一”思想;“以民为天”与“敬天保民”的民本主义思想;“敬德保民”与“明德慎罚”的法治思想;“父爱子孝兄友弟恭”的伦理思想;“和万民”与“和万邦”的和谐思想;“文治”与“武备”的治国理政思想;“惟命于不常”的忧患意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创新思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等等。特别是周公制礼作乐,将夏商以来的政教合一改变成为政教分离,将夏商以来的巫史不分改变成为巫史分职,将夏商以来的鬼神文化改变成为礼乐文化,将夏商以来的无序化社会改变成为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将夏商以来的武力征服改变成为合法治理。从此,在中国由人治取代了神治,由伦理型文化取代了宗教文化,由国家政权取代了神的权力,使宗教势力逐渐边缘化并最终淡出了国家权力中心,在历史上避免了宗教战争。可以说,周公思想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根、之源、之魂,其核心价值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下个100年的征程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深远的影响。
汪承兴全面介绍了10多年来周公思想文化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和新局面:一是中央、国家机关和省市有关部门已经将周文化、周公思想文化列入了社科研究重要课题,招标攻关。二是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开始制作、宣传《尚书》《周易》等元典文化。《五经》等元典文化都是在周公时代形成的,据考证其中有一部分文章、诗词都是周公亲自所作。三是进入了中国学术界视野,在全国大学学报、社科杂志、报刊网络上每年都有几十篇专题学术论文发表。四是为青年学子搭建一个学习、交流平台,参加周公研讨会的专业副教授、讲师、助教、博士后、博士、硕士和本科生达到90%以上。五是促进了文化旅游投资,岐山县全力打造以周公庙、周王城遗址、周公湖、周原景观等为主体的文化强县,吸引投资百亿以上。洛阳市着力打造以洛阳周公庙、“天子驾六”博物馆等为中心的周文化带;山东省打造以曲阜周公庙、鲁国故城,孔府、孔庙、孔林,邹城市孟府等为核心的圣人文化圈;无锡市打造太伯庙至德文化、吴文化景区;宁阳县打造周公台(周公东征点将台)嘉禾文化文化景区。六是拉动了文化旅游、寻根问祖、饮食文化的旅游经济发展。岐山县2014年前旅游人数仅10几万人次,收入不到1亿元。据统计,2015年以后,岐山县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每年都以5至10倍的高速增长,到2019年旅游人数达1004万多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6亿元。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收入大幅下滑,但仍达到26亿元。七是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岐山全县开展以“传承周礼优秀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活动进入村村户户、深入人心,处处都能感受到礼乐文化的氛围,形成了“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诚信友善、团结和谐、民主文明、尊老爱幼,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良好社会风气,受到中央文明办表彰,全面提升了岐山县形象。八是促进了岐山周公庙、洛阳周公庙、曲阜周公庙、无锡太伯庙、宁阳周公台等交流互鉴。他们发现,周文化、周公思想文化不仅是文化旅游景点,还是一座“金矿”,互相参观见学、交流经验,把文化旅游产业的“蛋糕”越做越大。九是突破了世界文明“轴心论”的束缚和“疑古派”的影响,扭转了100多年来对世界文明“轴心论”削足适履的追捧和自我矮化,“走出疑古”的声音日益增强。事实求是地说,上述丰硕成果的取得和新局面的出现,不能说是周公研究会的功劳,但是可以说,周公研究会无疑起到了先行、促进和引领的重要作用 。随着今后形势的发展和中华文化的日益强大,周公研究会这一历史性举动,其作用和影响将愈益显现,并载入中国史册。
汪承兴同志在研究周公思想文化中践行周公之德,退休以来他筹集资金15万元、协调资金20多万元为家乡金寨县南溪中学、南湾中学和南溪希望学校、南湾中心小学建教学楼和充实图书馆,捐赠图书300余册;为大中小学、幼儿园题写校名、校训、题词30多幅;向救助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留守儿童、希望工程、抗震抗洪救灾、抗击新冠肺炎等社会公益事业捐赠书法60多幅,拍出近20万元;为粟裕等老一辈革命家和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老战士题赠书法30多幅;为金寨县革命纪念馆、江苏新四军纪念馆、中国徽文化博物馆、婺源历史博物馆、苏东坡纪念馆、周原博物馆、周公庙、诸葛亮庙等题名、题匾、题碑70多幅;为全国百家姓氏宗祠、宗谱题名、题词、题匾100多幅;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广东粤城学院等大中小学和部队基层作中国传统文化、国学和书法报告50多场,听众6000多人次;向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北大、清华、北航、杭州、徽文化等图书馆和部队官兵捐赠《元圣周公全传》等著作1500余册。汪承兴爱人刘漫丽非常理解、支持他的工作,帮助他打字、校对、照相和编辑文稿,汪承兴每到外地开会、做报告她都随行,协助他做好会务和接待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集体学习时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汪承兴说:周公在周文王时代,他跟随父亲讨伐西戎、鬼方等部落,使周人地盘不断扩大,“三分天下有其二”;在周武王时代,他全力协助兄长一举灭商,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国家性质的封建王朝;在周武王病危欲传位予他坚辞不受,他将王位传给武王之子姬颂,从此建立起嫡长子继承制;在姬颂年幼不能执政时,他任摄政王尽心尽力扶持,治理并稳定了天下;在“三监”、武庚和奄徐17国叛乱危机时刻,他亲自挂帅东征平叛,创造了大一统局面,稳固了江山;在巩固和发展西周王朝上,他采取分封制、井田制、赢建洛邑、制礼作乐等一系列文治武功的重大举措,“天下安宁,刑错四十年不用”,奠定了周王朝800年基业;在周成王举办成人礼后,他不恋权位还政成王,俯首称臣;在退休后,他仍然时刻关注着国家局势发展,作《立政》告诫成王用人之道,作《无逸》告诫成王为王之道。周公一生立德、立功、立言,是中华民族人格、道德、精神气质的典范,是忠诚、勤政、廉洁、爱民的榜样,是帝王、丞相、大臣、官吏和百姓的楷模,是中华民族千古元圣。因此建议:全面开展对周公思想文化的研究,确认周公在中国历史上的丰功伟绩和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确立周公在中国历史上应有的崇高地位,确定周公思想文化的重要价值及现代意义,让中国古老的思想智慧发挥出新的作用,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华!也让世界认识到,中华文明、中华文化早于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提出的世界文明“轴心论”500多年,让周公思想文化在当前东西方文化较量中发挥出“杀手锏”的巨大作用。
最后,汪承兴同志强调:研究周公思想文化不是“信而好古”,而是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服务。在结束采访时,我看到汪承兴编辑的“全国第五届周文化暨周公思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目录。在收入《论文集》108篇文章中,《周公德治思想探析》《中国共产党人的内圣外王之道》《从天下为公的大道到共产党人的信仰》《周公治道思想对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启示》《论成康之治与民族复兴》等一大批理论联系实际的论文问世,参与者来自国新办、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天津社科院、内蒙古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河南社科院、湖南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工商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等80多个单位,其中来自部队的就有7位。
我衷心祝愿第五届研讨会圆满成功。
作者:杨永革 原总参谋部电视艺术中心主任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稿】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杨永革|汪承兴:当代周公思想文化研究领军人物 ——原总参谋部某部政委汪承兴研究周公思想文化纪实
2021-07-27•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