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历史研究》发表了《新中国考古学70年发展与成就》一文,其中提到了“以北京猿人为代表的古人类,确是现代中国人的祖先”,引发了网络的热议。可见,这个话题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其实,现代人的起源也是国际人类学界和考古学界一个长盛不衰的热点课题。世纪之交,国际遗传学界有人提出一个假说,就是全世界各地的现代人都来自东非,大约在距今10万至5万年间,一部分早期现代人走出东非,向世界各地扩散,取代了原来在世界各地生存的古人类,成为全世界现代人共同的祖先,这就是著名的“夏娃理论”。但是这一假说一经提出,便有不同的声音对此进行质疑乃至否定。就这一学术问题,《历史研究》编辑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以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王幼平。今天,将王巍教授的采访分享给大家。
问:您对“夏娃理论”持什么观点?
王巍:我是在本世纪初开始注意现代人起源这个课题的。著名的“夏娃理论”在遗传学界具有很大影响。当然,也不是没有不同的声音。近20年来,随着世界各地的考古发现以及遗传学研究的进展,这个说法不断受到挑战。
比如,按照这一理论,在从东非走出的人类出现在世界各地之前,当地的古人类都已经灭绝了,来自东非的人类取而代之。
但是,近年来,一系列新的发现并不支持这一观点,比如欧洲的土著原始古人类叫“尼安德特人”。新的研究证明,在距今4万年左右,尼安德特人仍然生活在欧洲;在欧洲和亚洲现代人的基因中仍有1%—4%的尼安德特人的基因,说明尼安德特人并非如“夏娃理论”所主张的:在来自东非的人类到达之前已经灭绝,其基因并未被现代人所继承。此外,十年前,在欧亚大陆发现了一种人类,叫“丹尼索瓦人”,他们曾分布于欧亚大陆,并和尼安德特人通婚。丹尼索瓦人在我国境内也有分布。最近,在青藏高原东北部甘肃省夏河县出土了丹尼索瓦人的下颌骨化石,年代为距今16万年。在东亚地区现代人类的基因中,丹尼索瓦人基因占有的比例大于尼安德特人。在澳洲美拉尼西亚人的基因中,丹尼索瓦人基因达3%—5%。
据此可知,“夏娃理论”所谓来自东非的人类到达之前,原来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古人类都灭绝了,并未对现代人的基因构成作出贡献的说法,显然是错误的。
问:请谈谈您对东亚地区现代人起源的认识。
王巍:谈到东亚地区现代人起源,不能不提到中国古人类学界的泰斗级人物——吴新智院士。他从事中国古人类化石研究60多年,根据中国古人类体质特征的连续演化证据,坚持东亚地区现代人本土起源说。
他最有力的论据是:生活在东亚地区的人类,从远古至今,有着极高比例的铲形门齿的特征。这种门齿是东亚地区蒙古人种的突出特点。从一百多万年前的元谋猿人,到五六十万年前的北京猿人,再到距今十几万至几万年的晚期智人、万年以来的新石器时代东亚人,乃至历史时期中国境内的人,都具有极高(80%以上)的铲形门齿比例。而在欧洲和非洲,这种门齿所占百分比仅仅是个位数。
如果东亚地区现代人的祖先来自东非,为什么东亚地区现代人仍然保留了北京猿人所具有的极高的铲形门齿的比例,而不是像现在生活在非洲的人类那样,铲形门齿只占10%以下呢?我认为,这是很有说服力的。
问:吴新智院士对“夏娃理论”持什么观点?
王巍:针对“夏娃理论”,吴新智院士主要通过东亚地区古人类体质特征的连续性进化,提出了“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的观点,认为东亚地区的现代人是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古人类,即大家熟悉的蓝田猿人、北京猿人延续下来的,确实是连续进化的。“附带杂交”,就是说本地的现代人在继承本地古人类基因传统的基础上,也同外来的古人类发生过交流杂交。他的这种观点代表了中国古人类学界的主流观点。
问:针对中国吴新智教授为代表的东亚地区现代人本地起源说,学术界又有哪些讨论? 王巍:“夏娃理论”的支持者对东亚地区现代人本地起源说提出反驳意见,认为,距今大约十万到四五万年之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段,而中国恰恰欠缺该时段遗址的发现,存在着所谓的“空白期”。既然存在这样一个“空白期”,怎么能说本地传统延续下来了呢?他们认为,这个“空白期”的存在,正好印证了他们所谓生活在世界其他地域的古人类灭绝,来自东非的现代人祖先取而代之的观点。
问:您认为这类反驳有说服力吗? 王巍:近十年来,中国从事古人类化石研究和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学者,通过各自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这些进展可以有力回应这种反驳。
首先,古人类学家在华南地区发现多个与北京猿人等早期古人类具有一脉相承的人骨体质特征的人骨化石,如广西崇左智人洞发现的距今11万年左右的人骨化石,湖南道县福岩洞古人类遗址出土40多枚古人类牙齿,测年结果为距今10万到8万年。这是对“夏娃理论”支持者的有力驳斥。
与此同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研究员和北京大学王幼平教授,他们各自率领团队,对我国各地距今10万到4万年间的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和重点发掘,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比如王幼平教授在郑州地区发现了大量该时段的遗址群。在郑州老奶奶庙遗址发掘出土了距今5万到4万年左右的遗迹和遗物。他们在广东、新疆等地的考古发掘也有重要发现。
高星教授带领的团队也在国内多个地区,开展距今10万到4万年间遗址的考古发掘,包括在青藏高原地区开展工作, “夏娃理论”所谓“空白时段”的考古资料显著增加。
各地发现的遗址表明,这个时期我国境内有很多古人类活动。
问:那么我国境内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是否发现西来的石器制作? 王巍:是的。在新疆通天洞遗址和宁夏水洞沟遗址等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少量遗址,发现有来自西亚乃至西亚以西地区的被称作“勒瓦娄哇技术”的石器制作工艺技术。但从整体看,采用这种技术方法的遗址数量较少,且多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并未形成规模,更没有取代中国境内旧石器时代早期以来形成的以砾石—石片石器为主的石器制作工艺技术传统。
除此之外,上述古人类遗迹和遗物的文化面貌,仍然呈现出与旧石器时代早期相关的延续性特征,看不到原传统断裂、新传统取而代之的迹象。
这说明,吴新智教授一直坚持的东亚地区古人类“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的观点,是可以得到考古材料支持的。
考古学是最重视实物证据的一门科学。上述一系列发现和研究成果向我们展示的是原有传统的延续和外来文化因素的少量进入。据此,我们认为,中国境内的古人类“连续进化,偶有杂交”的观点是有说服力的。这就是我在《新中国考古学70年发展与成就》一文中作出相关表述的依据。
问:请您介绍一下,对于现代人的起源这个热点问题,现在学术界的基本情况。
王巍:我国各地旧石器时代晚期人骨化石测年结果及相关考古新发现,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重视。现代人类的基因中依然保留了一定比例的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基因成分,说明“夏娃理论”仍然只是一种推论,并非不容置疑,也需要接受新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的检验。
我想强调的是,对于现代人起源,遗传学界本身也并不是众口一词。对于“夏娃理论”,一直存在怀疑乃至否定的声音,这种声音非但没有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减弱,反而随着新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的问世而日益增强。
我还想强调,我们是把这个问题作为学术问题来对待,是从学术的角度,从人骨人类学和考古新发现得出的学术认识。从学者的角度来说,东亚地区现代人起源就是一个学术问题。既然是学术问题,就允许不同观点的存在和讨论。每个学者都有选择观点的自由,也有参与讨论的自由。欢迎从事现代人起源相关学术研究的学者们参加这一问题的讨论。
《历史研究》编辑部:“百家争鸣”是《历史研究》从创刊以来一直秉持的办刊方针。我们提倡不同学术观点在平等而又说理充分的基础上交锋交流,切磋砥砺,扶持和保护学派的形成,在探索与争鸣中深化对历史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推动历史学及相关学科不断发展。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