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讯记者刘民)5月6日,“公益长征行”全体成员一日辗转三省,一路追随红军长征当年的足迹,自福建长汀先后来到江西于都和湖南汝城,缅怀先烈事迹,纪念长征精神。
离开福建长汀后第一站是江西于都,这是红军长征出发的地方。“1934年10月10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从瑞金出发,中央红军则是10月17日从于都集结和出发。” 总参政治部王立华大校,在于都江边的长征渡口为大家授课。他说,“毛主席十分重视调查研究,15日就来到了于都,他住了三天,开了两场座谈会,18日开始渡江。”
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一次举世闻名的伟大壮举,江西于都这块红色的土地,作为红军开始长征的集结地和出发地,受到人们的敬仰。王立华大校介绍,1933年9月起,蒋介石亲任总司令,调集四十万人的国民党军队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拒绝毛泽东的正确意见和主张,推行错误的战略,导致中央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主力已经无法在根据地立足,不得不被迫开始战略转移,艰苦卓绝、震惊世界的伟大长征拉开帷幕。
大家看到的于都河,又名贡水和梅江,是中央红军长征首先要渡过的第一条大河,600多米宽,水深流急。为了保证红军顺利渡河,于都人民在赣南省委、省苏维埃政府领导下,无私奉献,大力支援红军,沿河所有的民船全部停运,共汇集了800多条大小船只用作架设浮桥或者摆渡。为了避免敌机轰炸,隐蔽战略意图,架设浮桥都在夜间进行。仅4天时间就在于都县30公里的河面上架设了5座浮桥⋯⋯
下午,“公益长征行”全体成员乘车奔赴第二站: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沙洲村。这里是习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讲到的“半条被子”的故事发生地。习总书记说,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
沙洲村是瑶族村,“半条被子”故事的主人翁是村民徐解秀和3位女红军。汝城县是红军长征进入湖南省的第一站。1934年10月29日,中央红军长征进入汝城,历时16天,经过了热水、集龙、文明等18个乡(圩),历经大小战斗20余次,摧毁敌碉堡上百座,毙敌千余,胜利突破了国民党军第二道封锁线。1934年11月初,中央红军突破了国民党军第二道封锁线后,大部队在文明圩及周边休整了一周。红军到来时不少村民都躲了起来,当时34岁的徐解秀因为裹了小脚,又背着刚1岁的儿子,没有来得及走远。她发现,这次来的部队和以往抢东西的白军不同。红军打扫卫生、清扫街道,帮助群众劈柴挑水,疲乏了也不进村民家门,就在路边和衣而睡,遇到雨雪天就挤在屋檐下。
时已入冬,寒风凛冽。善良的徐解秀就让3名女红军住到了家里,她为女红军做晚饭,烧水洗脸洗脚,生起炭火取暖。徐解秀家里一贫如洗,一张木架床上只有稻草和破棉絮,连一条完整的被子都没有。女红军们在急行军中丢弃了行装,只带着一条棉被,她们就挤在一起,合盖一条被子。男主人则睡在门口的草堆上,守护着她们。
3位女红军住了几天,一起劳动,还帮着徐解秀带孩子,闲时给徐解秀夫妇讲革命道理。几天后,女红军要出发了,她们决定把唯一的被子留给徐解秀,但夫妇俩说什么也不肯接受。争执不下之际,一位女红军从背包中抽出一把剪刀,把这条被子剪成了两半,她拉着徐解秀的手哽咽着说:“等革命成功了,我们一定回来看你们,一定要送你一条完整的新棉被。”
徐解秀颤抖着双手接过半条被子,泪水夺眶而出,她嘱托丈夫一定要把红军姐妹安全地送出大山。然而,血雨腥风的几十年过去了,革命胜利了,徐解秀仍然没有等到女红军和丈夫的音讯。
徐解秀老人的孙子朱和荣和大家见了面,他说:小时候,每年到了红军当年离开村子的日子,奶奶都要拉着他的手在村口迎接女红军和爷爷。他长大后,奶奶嘱咐他一定要把村口的路修好,好让红军们回来时不那么辛苦。
据了解,挖掘出这个故事的人,就是徒步“重走长征路第一人”、经济日报原常务副总编辑罗开富。1984年10月16日,他从江西瑞金出发,历经368天徒步走完长征全程。他在沙洲村听了徐解秀老人的讲述后,当晚含着热泪写下了《三位红军姑娘在哪里》。文章在《经济日报》刊发后,当时健在的长征女红军邓颖超、蔡畅、康克清、刘英等15位女红军十分感慨:“悠悠五十载,沧海变桑田,我们也想念长征沿途的大娘、大爷、大伯、大嫂们。”后来,邓颖超、杨尚昆、聂荣臻等还委托记者代表所有的红军战士,给徐解秀老人送去一床新棉被。遗憾的是,当记者带着被子再次来到沙洲村的时候,徐解秀老人已经离开了人世。
徐解秀老人的孙女在纪念馆担任讲解员。5月6日下午,她告诉记者:奶奶是1991年春节前去世的,临终前还念念不忘3位女红军和她的丈夫。革命的大道理奶奶懂得不多,但是她记住了一条: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是哪怕只有一条被子也要分给老百姓一半的好人。
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令人动容,催人泪下。5月6日一天,“公益长征行”的领导、嘉宾和全体成员辗转三个省,走过红军走过的地方,身临其境接受伟大的长征精神洗礼,大家感触颇深,激发了立足各自岗位拼搏进取,不负新时代,助力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