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人生观教育和社会实践过程等方面,通过充实和完善价值导向内容、校正和落实价值导向原则与实行统分结合的价值导向方法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提升价值导向效力。除此以外,还要注意做到坚持细火慢功、科学评价和具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良好心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导向效力的提升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对于进一步推动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谓价值导向,是指通过一定的引导,向社会、群体或个人提出某种价值取向并使之确定为坚定价值追求的过程。价值导向效力,就是教育活动中实现价值导向效果的能力和水平。价值导向的实现程度取决于价值导向效力的强弱。提出了正确的价值取向,但如果没有强大的价值导向效力,价值导向也不会顺利实现。价值导向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的核心任务和根本要求,不断提升价值导向效力是实现对青年大学生进行价值导向、进而实现政治引领的关键。新时代价值导向效力的提升,既是高校思政课质量提升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是在青年大学生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价值导向效力的生成逻辑与高校思政课价值导向效力提升的着力点
价值导向效力是实现价值导向的关键,价值导向效力的强弱与价值导向的实现程度呈现强烈的正比相关。那么,价值导向效力是如何生成的呢?价值导向效力生成的第一个逻辑,是将个人的人生与国家命运和社会发展融为一体,为人们找到最大化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向。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个需求就是人们奋斗的动力源泉。当人们将自己有限的生命与国家、民族和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投入到无限的为人类社会事业发展的奋斗中时,就会最大化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充分地体验到自我实现的满足感。回顾近代中国百年屈辱史,千千万万仁人志士不计个人荣辱得失,投身于社会解放的事业,他们没有刻意留下自己的名字,但滚滚向前的历史洪流却无法湮没他们的价值,这种个人社会历史价值的形成就是价值导向效力生成的第一个逻辑。价值导向效力生成的第二个逻辑,是在实践中认识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真理。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不少先进分子一开始并没有完善的理论知识和极高的理论水平,他们是在比较、鉴别各种社会思潮的过程中逐渐确认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然后又在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形成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正如习近平所说:“世界上没有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世界上伟大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都是在回答和解决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创造出来的。”[1]这种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实践中形成的真理观是价值导向效力生成的第二个逻辑。价值导向效力生成的第三个逻辑,是密切联系劳动群众而获得取之不竭的力量。劳动人民是人类社会的主体,也是历史的主要创造者。历史实践反复证明,一切扩大劳动人民利益的行动和人物,都将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而成就自己的事业,反之则必然失败而被历史淘汰。价值导向效力的生成逻辑为高校思政课实现价值导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高校思政课是当代青年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高校思政课要做好对青年大学生的政治引领工作。价值导向是实现政治引领的基础,高校思政课要实现对青年大学生的政治引领,就必须注重提升价值导向效力。具体来说,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价值导向效力的提升主要应当抓住以下三个着力点:一是要引导青年大学生寻找最大化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向。引导青年大学生将有限的人生投入到为无限的社会发展而奋斗的方面去,才能形成最大的价值导向效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青年大学生奋斗的激情和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价值在于其对社会的奉献。人的价值的大小应当这样来计算:当所奉献的社会范围越大、影响的人越多时,人的价值就越大,反之就越小。共产主义事业是解放全人类的事业,这个价值范围是最大的,所以加入了党组织、为党工作,即便是做很小的事,也是在追求人生价值的最大化。事实上,处在我们这个历史时代的人们,不可能有真正生活在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的那一天,那么为什么还要无所畏惧、无所保留地为着这样的理想而奋斗呢?答案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实现人生价值最大化,这是我们每个渺小个人的人生意义同远大共产主义事业相结合的关键点。现实中,如果人们不能把人生价值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效结合起来,那么共产主义理想就会沦为空想。二是要引导青年大学生进入实践领域体验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强大力量。实践反复证明,只有引导青年大学生结合社会实践的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真理,青年大学生教育才能不断提升价值导向效力。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马克思主义以理论的形式来展现自己,但实践性才是它的根本特征。然而,人们虽然经常强调在实践中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却很少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也不能脱离实践。纵观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历史,凡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鲜有仅从书本学习中就能参透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的,他们或是在寻找救亡图存的出路中、或是在解决革命斗争遇到的困难中、或是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总之是在各种各样生动鲜活的社会实践中、在社会生活的动态运行中悟透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高校思政课要不断提升价值导向效力,就必须不断引导青年大学生进行真实有效的社会实践,使之在生动鲜活的社会动态实际中体验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强大力量。三是要引导青年大学生参加到最广泛的社会生产生活劳动中去。教育青年大学生必须使之形成群众史观,并能够在行动上与劳动者打成一片、成为劳动者一员、作为劳动者奋斗。只有融入劳动群众的青年,才有机会成长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栋梁,成为党和人民可信赖、可托付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方面,劳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实践,可以使人深切体会到人的本质内涵和人类社会的基本问题,从而促进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规律;另一方面,只有真正投入到劳动实践中去,才能真正成为劳动者中的一员,从而真正站在劳动群众的立场上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高校思政课要不断提升价值导向效力,就必须引导青年大学生参加劳动、热爱劳动,使之在劳动中接受锻炼、不断成长成熟。
二、当前高校思政课价值导向效力弱化的现实问题及成因分析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人生观教育和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政课实现价值导向的主要过程。当前高校思政课价值导向总体上方向正确、导向有效,但实践中仍存在价值导向效力弱化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价值导向的实现程度就会大打折扣,党对青年大学生的政治引领也将难以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是高校思政课价值导向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价值导向效力直接影响着高校思政课价值导向的实现,也影响着党对青年大学生的政治引领的实现。虽然目前高校思政课使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普遍提升,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价值导向效力仍然不够理想。第一,学科分割破坏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内容广博,高校各门思政课只能以概论的形式对其进行一个方面或一个层面的介绍。然而,即便是概论性介绍也应当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马克思主义真理进行整体概括,而不是介绍一块“切下来”的马克思主义。但是,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即先以学科名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条块分割、再以概论名义将各个学科的内容简化,然后以教学要点和教学大纲名义按照规定顺序讲解知识,甚至出现了认为“只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才应当讲马克思主义、其他思政课不用讲马克思主义”这样的糊涂认识。这样的教学必然会让学生感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学习许久不知所学为何”,学习动力自然逐渐降低了。真理并不是真理内涵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马克思主义是其各个组成部分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最能体现其真理性的,是从其完备整体中提炼出来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列宁曾指出:“马克思学说具有无限力量,就是因为它正确。它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3]这个世界观是什么?习近平概括道:“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4]这个“为人类求解放”就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根本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的根本立场,是我们一切思政课要在教学实践各个环节中贯彻下去的总的价值导向。各门思政课实际上就是要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以不同案例和不同方法来讲清楚这样一个总问题。目前,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在学术界已经取得共识,在教育界也得到普遍认同,不过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还没有得到普遍有效的落实,一些高校中各门学科互不联系配合、课程讲授刻板遵照既定教学大纲安排、切割马克思主义内容的教学方式普遍存在,这种情况降低了青年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真理的认知质量,有时还会造成误解和新的教条主义。第二,回避论争弱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革命性。习近平指出:“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批判精神,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可贵的精神品质。”[1]马克思主义是“批判的武器”,在无数次的理论斗争中逐渐发展了自己、赢得了群众。今天的中国“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发展环境深刻变化的新形势”,“面对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呈现、各类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多的新形势”,“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面对全面从严治党进入重要阶段、党面临的风险和考验集中显现的新形势”,[1]有着无比广阔的论争空间。实践中的争议问题,例如阶级阶层问题、所有制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社会思潮问题等等迫切需要理论上的回答和提供解决方案。没有尖锐对立的论争,马克思主义不能发展,实践问题不能解决,群众思想也会死水一潭。目前高校思政课普遍缺乏论争。要么是“一言堂”,只讲“对”的,屏蔽“错”的;要么是论争问题不尖锐,挑选些无关痛痒的问题进行讨论,最后得出一致意见;要么是将大问题、复杂问题、尖锐问题做极浅显的解释,敷衍了事。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中思想最活跃的群体,又是一个社会未来的主人,愈是复杂难解的问题、愈是尖锐冲突的问题,愈应当成为青年大学生们关注的问题。如果回避问题,就会对高校思政课产生危害:一方面使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得不到充分展示,另一方面压制了青年大学生对社会问题进行思考和担当的渴求。在课上只讨论已有结论的问题并非有错,但其只是做了解释的工作,而不是批判的工作;只起到了宣传政策的作用,而不能真正使批判的武器掌握群众。如果说人们使用马克思主义真理来分析社会问题是一种思想实践的话,那么,使用马克思主义真理按照既定方向分析社会问题就只能算是一种思想实验或者思想练习;然而实验和练习是代替不了全部实践、甚至也不能说是社会实践的主要部分。思政课要把青年大学生引导到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一边来,必须首先向他们指出一系列需要由他们去解决的复杂社会问题,必须首先唤起他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使他们感觉到需要一种武器、又恰恰缺少这种武器,然后才是向他们介绍马克思主义真理这个武器的由来和使用方法。2019年3月,习近平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5]这是对在思政课中彰显理论的批判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第三,肤浅说教掩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邃性。马克思主义的深刻性是其科学性、完备性的直接体现。实践反复证明,思政课只有讲深才能讲透,只有讲透才能讲清,只有讲清才能讲服。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一种认识:即青年大学生阅历不丰、知识不足,又不是思政专业,理论课不能讲深,越深越说不清。这是一种错误认识。“理论上不彻底,就难以服人。”[6]不彻底的理论必然是残疾的理论。如果把这样的理论灌输下去,那么在学生心目中马克思主义大厦必然是四处漏风,不堪一击。有人提出理论性强的思政课可能会因为比较枯燥而不受青年大学生的欢迎。但是近年来,我们在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上的探索不可谓不多,教学新模式层出不穷,教学新方法多种多样,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课堂枯燥的问题,还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比如有些新模式新方法在整个课程中使一部分学生活跃起来,但在其他部分的学生中难以达到效果;有些新模式的设计使学生在一个问题上投入太多,又影响到另一个教学环节的接续,甚至造成规定教学任务难以按时完成;有些教学方法对教师、学生和设备的要求过高,难以推广;有些教学模式为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上台讲课或发起辩论,能起到一些好的效果,但也经常打乱整个学期的教学节奏;还有一些新模式新方法在投入使用前,并没有得到科学有力的评估和论证,仅凭教师个人兴趣甚至是为了迎合形式主义的需要而进行,造成了一些适得其反的效果;等等。这些事实充分说明,思政课枯燥的情况与方式方法不灵活是有一定关系,但从理论课教学规律来看,根本问题还是在于内容。方法为要,但内容为王,方法总是服务于内容的需要。牺牲理论教学本身的深度要求,不努力循循善诱、引人深思,仅以花样手段去迎合学生的兴趣,这不符合理论教学的基本规律,也不可能达到理论教学的根本目的。高校思政课的本质是理论课,首先要服从理论教学的基本规律,即以理服人。要相信马克思主义真理本身具有足够魅力,而这一魅力又总是通过人们以其为指导、层层深入探寻到事物的深刻本质、从而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过程展示出来的。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当前社会信息化不断向前发展,青年大学生知识丰富、思想前卫、眼界宽广,这给思政教师提出了很高的学习要求。如果没有深厚、扎实的理论基本功,没有广博的知识和宽阔的眼界,思政课教师就很难诠释马克思主义真理本身,很难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很难应对各种时代潮流的变化,自然也很难提高对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导向效力从而实现党对他们的政治引领。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自觉地把人生价值的实现同社会历史发展的进步统一起来,以社会价值的实现作为人生价值实现的前提和基础,这是在帮助青年大学生进行科学的人生价值定位,也是高校思政课的工作中心。习近平指出:“要回答好为什么当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为什么当代青年必须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7]。这段话为高校思政课在人生观教育中提升价值导向效力指出了关键。当前,高校思政课中仍存在两个问题,一定程度弱化着人生观教育的价值导向效力。一是情怀教育与奋斗教育结合不够。深沉的爱国情怀是促使青年大学生行动起来、担当国家民族大任的思想根源,而追求复兴的奋斗实践,又使青年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更加深沉。高校思政课中的情怀教育是要引导学生爱国爱党爱人民,奋斗教育是要引导学生明确劳动和创造的意义。奋斗教育和情怀教育必须要结合在一起,才可能使青年大学生的情怀更深沉、奋斗更有劲。爱国要为国家奉献,爱党要坚持党的领导,爱民要为人民服务,这一切情怀都是在奋斗实践中实现的。然而在一些高校思政课中,情怀教育和奋斗教育并未有效联系起来。脱离奋斗教育的情怀教育必然抽象化,逐渐变成学生不爱听的大话空话;而脱离情怀教育的奋斗教育又往往沦为庸俗的个人奋斗观说教。少数思政课把“创业”“成功”当作引导学生的奋斗目标,不加分析地用“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非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来引导学生找寻人生方向。这些情况不同程度地搞乱了学生选择人生方向的思路,也严重影响了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导向效力。二是缺乏宏大的历史视野。一些高校思政课由于历史观狭隘,把人的奋斗意义局限在当前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上,从而局限了学生的眼界、胸怀和格局。少数高校竟然实用主义地把指导就业作为高校思政课的主要内容之一。没有正确的方向就没有未来,而没有宏大的历史视野就不会有正确方向,任何人的人生,都是与其所处的特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的过程。高校思政课必须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在科学规律的基础上,从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长河的高度着眼引导青年大学生做出积极正确的人生抉择。进行价值引领,一刻也不能脱离科学的历史观,否则就不能明确人们奋斗的历史价值和进步意义。为什么五四运动以后,为民族复兴担当、为社会发展奉献能够成为中国青年运动的主旋律、成为中国青年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选择?就是因为五四运动以后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先进中国青年跳出具体的时代情境的局限、开始着眼于未来,将自己的人生融入到争取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的奋斗中。这也是五四运动使中国青年获得的最具有历史意义的进步。习近平多次强调坚持大历史观的重要性,他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8]“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9]2019年3月,在谈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时又特别强调指出:“要坚持大历史观,把五四运动放到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中来认识和把握。”[7]显然,如果没有大历史观,就不能使青年大学生看到历史进步的洪流,不能帮助其找到自己人生的历史方位,当然也不能对其进行正确的人生价值导向。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独特的理论品质,高校思政课教学离不开社会实践的过程。当前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大体上有三种主要形式:调查研究实践、体验活动实践和参观访问实践。这些实践活动推动了青年大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价值导向效力弱化的问题。首先,不能有意识地引导青年大学生认识社会历史的主体——劳动人民,造成社会实践的盲目化。了解社会问题永远是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中心内容,但社会主要是劳动人民组成的,如果不是站在劳动人民之中,就永远也不能正确地看待和解决社会问题,甚至看不到社会问题。当前中国社会处在利益分化、矛盾叠加的特殊历史时期,高校思政课引导青年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更要注意强调立足点问题。习近平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1]青年人只有深深扎根于劳动人民之中,才能看清楚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实践提出的一系列复杂问题。当前高校思政课在鼓励和引导青年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进行社会实践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明显的成效,但总体来看,社会实践中的劳动人民价值导向仍然不够清晰。其次,不能有效地引导青年大学生联系群众,造成社会实践的形式化。联系群众并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而是有着具体明确的内容。联系群众,主要是联系劳动群众,要以适当方法与劳动群众沟通交流、向其学习并与之建立巩固的情感联系,要走到群众之中,参加到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去。联系群众不是一时兴起,而应常常进行,直到融入其中。引导青年大学生联系群众,要使之逐渐形成强烈的主观意愿,使之乐于和要求参加到群众中去。就目前来看,高校思政课在这个方面普遍是比较欠缺的,很多高校由于未能在社会实践前向学生进行充分的教育,导致学生下到基层进行社会实践时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不但少有学生能与群众建立长期的联系和深厚的感情,甚至有的学生还给基层劳动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一些负担。再次,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引导学生尊重和热爱劳动人民,造成社会实践的冷漠化甚至是虚情化。劳动创造人,人是在劳动中发展自身、产生协作并组成人类社会。对个人来说,只有劳动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也只有劳动才能带来真正的觉悟,使人能够理解为全人类解放事业而奋斗的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讲:“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10] 这里所说的劳动是指社会生产生活所需要的、最广大劳动人民正在从事的社会生产劳动。没有真正地参加到这种劳动实践中去,就不能真正地接触到人民,不可能成为人民中的一员,也就谈不上正确地对待人民。毛泽东曾对党员干部提出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要求,后来又提出知识分子、青年学生等应与工农相结合等问题,表明党中央对于在劳动中教育青年的重视。同样的问题也在习近平的梁家河故事中得到了实践的回答。青年习近平的成长是离不开艰苦劳动的磨炼的。20世60、70年代的陕北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当地人把种地叫做“受苦”,把农民叫做“受苦人”,只有十几岁的习近平作为知青来到黄土高原后,给大家留下的印象是从来“不撒尖”(即不偷懒)。经过了几年的历练,他的身体变结实了,思想也进步了。正是由于深入到劳动群众中去,他才能真正地接了地气,了解了国情,了解了人民群众的冷暖甘苦,也感受到人民群众为追求美好生活而不屈不挠奋斗的伟大精神。2019年3月,习近平在回答意大利众议长菲科突然提出的“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这个问题时,深情而庄重地回答:“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11]习近平成功人生的内涵首先在于其对人民群众真挚而深厚的情感,而这份情感厚植于其在梁家河时期的艰苦劳动经历中。
三、对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价值导向效力的建议
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对广大青年的政治引领,引导广大青年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听党话、跟党走。”[7]提高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质量、解决价值导向效力弱化的问题,主要应从三个方面着手。充实和完善价值导向内容是保证高校思政课统一性、提升价值导向效力必要的条件。概括起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导向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认识上要以追求马克思主义真理为导向。马克思主义真理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党和国家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思想指南,也是共产主义信仰生成的科学基础。只有帮助青年大学生真正学懂弄通了马克思主义真理,才有可能使之建立正确的“三观”,使之真正听党话、跟党走。二是在实践上要以联系群众为导向。青年知识分子只有结合群众,才能获得力量、提高自己、发挥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青年大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断延长,这一方面使他们更加专业化,但另一方面也造成其长期与社会生产生活相脱离,很多青年大学生甚至一直读到博士毕业、至而立之年才开始参加工作和接触社会,因而脱离社会、脱离劳动、脱离群众的问题普遍存在。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在教育青年大学生的过程中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尊重群众、尊重劳动,引导学生形成参加社会生活、参加劳动并和劳动群众打成一片的主观意愿,鼓励其进行此类实践活动,促进其成长。三是在责任上要以争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导向。“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清醒地意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数代人持续奋斗。”[12]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宏大规模和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再次决定了当代青年大学生有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续奋斗的责任,必须努力提高本领,时刻准备投入到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是高校思政课要贯穿马克思主义的原则。马克思主义是高校思政课的科学基础,高校思政课各学科无论是涉及到什么内容比如历史、法律、道德、文化、政治、形势、政策等都不能撇开或淡化马克思主义。高校思政课要始终在教学中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保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不缺位。
二是始终引导学生树立科学人生观的原则。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科学人生观,是把个人奋斗融入社会发展进步中去的人生观。马克思主义指引人们为实现共产主义、为实现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这是为无数个人指出了一个能够最大化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向。高校思政课有责任帮助学生们认识这个道理,把他们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减少他们在人生方向选择上走弯路甚至误入歧途的可能。
三是始终引导学生拥护和坚持党的领导的原则。高校思政课是党与大学生思想沟通的主要桥梁。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始终致力于对青年大学生的政治引领,使之拥护党的领导,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从这个意义上看,高校思政课也是党课,不能认为高校思政课与学生党务无关。
确保价值导向效力提升,要有统分结合的价值导向方法。作为全国范围的必修课,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导向方法在微观层面不可能做到绝对统一,但在宏观层面应当做到统一要求。就目前教学实际来看,可以有针对性地在宏观层面提两个统一性要求:一是要求高校思政课各学科在密切合作与合理分工中形成系统合力。就价值导向来说,高校思政课各学科只有分工不同,没有本质区别,最终目的都是一样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然要密切合作、合理分工,达到系统性的统一。目前一些高校中思政课各学科条块分割,相互孤立,不仅不利于系统合力的形成,而且还经常在实际教学中造成知识重叠、教学资源浪费,甚至还出现了观点相互“打架”的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在备课环节和教学环节进行整合,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组织全院集体备课讨论会,各专业互通有无,合理分工合作,防止各行其是。可以考虑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尝试“轮课制”,即要求每个思政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一定时期内(如3-5年时间)把各门思政课全部轮上一遍,使之了解全部思政课教学实际,形成承担全部思政课教学的基本能力,并在其中1-2门成为专业教学能手。“轮课制”会加强思政课各学科的自然整合,提高价值导向的系统合力,同时也能完善思政课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理论基础。这个方法类似于医疗行业中住院医师上岗前必须经历的规范化培训过程(俗称“轮转”, 核心是要求医生在成为正式的住院医师之前,有一个长达3年的、在各主要科室的临床医疗工作中轮转的过程,以进行全面系统的临床工作基本训练)。规范化培训过程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医疗质量的提高和医生的成长成材打下坚实基础,轮课制对于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质量提升和思政课教师成长也将起到类似的作用。二是要求因时、因地、因课、因生制宜进行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高校思政课改革与否、如何改革、改革到何种程度都要以是否有利于政治引领为判定标准。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出现了一些形式主义的情况,值得引起重视。鉴于此,不应硬性要求高校思政课改革或者不改革,更不应提倡将一种教学模式普遍推广,而应当考虑时间、地域、课程需要和学生具体情况,以政治引领的需要来决定改与不改、如何改、改多少的问题。除上述外,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政课价值导向效力还应在以下三个方面多加注意:一是要注意细火慢功,不能急于求成。价值导向的核心在于引导学生完成人生方向的选择,而这并非是随便就能决定的人生大事。青年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特殊时期,强烈渴望有可供选择的人生方向,但限于阅历和知识的局限,又必须在一个较长时期里通过思考和实践反复比对才能逐渐确定。在这个过程中,高校思政课教师要进行极为细致的思想疏导和非常耐心的理论帮助。只有使青年大学生提高思想水平、解开思想迷惑,价值导向才更有效力,政治引领才能更好实现。二是要注意使用科学的评价体系。有些高校单纯使用量化手段来评价思政课,这是不正确的。科学评价思政课,必须要把评价的重点放在质的提高上面,而质的提高又主要在于理论水平和价值导向上。高校思政课的质量,就理论水平来说,主要表现在理论传授的深刻性、严整性等方面;就价值导向来说,主要表现在学生觉悟进步方面,这两者中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核心,辩证相关,缺一不可。三是要注意养成功成不必在我的觉悟和心态。由于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和学生在阅历、知识、能力方面的局限性,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必然是一个全方位、立体化、渐进性的教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高校思政课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关键一环,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这个环节上付出了巨大努力,但就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来看,价值导向的效果往往不会在教学过程中立刻体现出来,甚至也不会在大学期间完全体现出来,而是经常在青年大学生走向社会、有了充足的人生阅历和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以后,才逐渐体现出来。一些教师苦于高校思政课教学不能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感到没有成就感,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和对工作的投入,甚至否定了自己工作的意义,这种现象并不少见。因此,要引导广大高校思政课教师,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确立正确的教学业绩观,全心全意投入教学工作,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做好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导向工作,实现对青年大学生的政治引领。总之,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各学科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其根本任务在于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导向,应当在分层次、有侧重的教学过程中以共同的价值导向为原则进行系统整合,不断提高价值导向效力,做到“关心厚爱和严格要求相统一、尊重规律和积极引领相统一,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全面了解国情,把握时代大势。”[13][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6-05-19.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9.[3]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09.[4]习近平.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18-05-05.2.[5]习近平.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4. [7]习近平. 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激励广大青年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 [N].人民日报,2019-04-21.1.[8]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6.[9]习近平.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N]. 人民日报,2014-10-14.1.[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7.[11]杜尚泽.“欢迎你到中国去”(习近平访问欧洲微镜头)[N].人民日报,2019-03-24.1.[12]李玉琦. 共青团在历史发展中的探索和变革[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9(1).[13]习近平.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19-05-01.2.
(作者系盐城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博士后;来源:昆仑策网【原创】,原文刊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9年第3期,作者授权网上首发)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