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按照凯恩斯的本意,“储蓄=投资”这个恒等式的准确表达应为“社会总储蓄=追加总投资”,这个恒等式是从常识性的经济现象推理出来的。全面理解马克思揭示的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这是我们认识凯恩斯这个公式错误的不可缺少的科学指导。对照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图式,可以清楚地看出,社会总储蓄并不恒等于社会追加总投资,凯恩斯的这个恒等式沿袭了斯密教条,在社会再生产的分析中犯了丢掉不变资本C的错误。搬用“储蓄=投资”公式认识宏观经济运动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势必误导宏观经济调控。
凯恩斯提出的“储蓄=投资”恒等式,是西方宏观经济学进行数理分析的基本工具。目前我国经济学界有一种倾向,认为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只适用于计划经济,而不适用于市场经济,因而主张借鉴来源于凯恩斯经济思想的西方宏观经济学,来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不难看到,报刊上不断有文章照搬凯恩斯的“储蓄=投资”公式,来分析我国宏观经济问题,并由此提出对策主张。其实,马克思是结合货币流回规律[1]来揭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的,因而完全适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照马克思科学的宏观经济理论,应当严肃地指出,凯恩斯的这个恒等式是错误的。谬种流传,误人误国。目前,解决我国宏观经济逐步形成的重大结构性失衡问题,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已成当务之急。[2]为此,深入分析“储蓄=投资”这个公式表面性、片面性和应用于实践的危害性,对于纠正宏观经济研究领域迷信凯恩斯主义的倾向,确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凯恩斯“储蓄=投资”恒等式的理论逻辑
1、“储蓄=投资”恒等式的由来
凯恩斯主义的“储蓄=投资”这个公式,来自凯恩斯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要看清它的弊病,就有必要弄清提出这个恒等式的理论逻辑。
首先,凯恩斯在提出这个恒等式之前,对它的宏观经济基本概念做出了定义。主要是:
——总收入:就是全社会一定时期的收入总和,它等于“企业家的收入”加上“其他人的收入”。“企业家的收入是他的在本期中被卖掉的制成品的卖价超过他的直接成本的部分”;“A代表该时期的全部销售量”,直接成本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生产A而消耗掉“使用者成本”,也就是消耗掉的生产资料、设备等资本价值,用U表示;另一部分是“社会上其他人的收入等于要素成本”,用F表示。所谓要素成本也就是企业家付出的地租、工资、贷款利息等,它们是土地所有者、工人和银行家的收入;显然,总收入=企业家收入+其他人的收入=(A-U-F)+F=(A-U),所以,凯恩斯说“总收入等于A-U”。
——储蓄:“储蓄的意思是收入超过消费支出的部分。”
——消费:“对整个社会而言,一个时期的总消费(C)等于∑(A-A1)”[3]。(式中“∑A是一个时期的总销售量,而∑A1则为企业家之间的购买量。”所谓企业家相互之间的购买量A1,指的是生产者之间相互购买生产资料的量。如果企业家购买的是消费品。他就不是作为企业家,而是作为消费者。而总销售量由消费品和投资品(生产资料)构成,这样,A-A1就是消费品的量或消费量。
——投资:“总投资(I)则为∑(A1-U)”。既然A1是企业家投入资本买回的生产资料,而U是消耗掉的生产资料,那么在A1-U>0的情况下,所谓总投资(I),就只能理解为追加的投资。
接着,凯恩斯就推理出“储蓄=投资”的公式。他认为,这些概念“都符合于常识,也符合于大多数经济学者的传统用法”,所以,“只要我们同意:收入等于现期产量的价值,现期投资等于没有被用之于消费的现期产量,而储蓄又等于收入超过消费的部分,”那么,“储蓄和投资的相等是必然的结果。简言之:收入=产量的价值=消费+投资;储蓄=收入-消费;因此,储蓄=投资 ”。
显然,前两个等式左右分别相加,收入+储蓄=(消费+投资)+(收入-消费);消去左右两边的同类项,去除正负抵消的部分,结果必然是:储蓄=投资。我们还可以按凯恩斯的说法,在下面的论述中,“一律省略掉∑”,直接用凯恩斯定义的字母表述总量概念,换一种推理,也一样得出“储蓄=投资”这个恒等式:
因为,收入=A-U; 消费=A-A1;按照定义,储蓄=收入-消费=(A-U)-(A-A1)=A1-U;按照定义:投资=A1-U,所以,储蓄=投资。
以上就是凯恩斯得出宏观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的推理过程。
2、“储蓄=投资”恒等式的本义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投资,并不是指一定时期投入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投资,而是指新追加的投资。对照马克思的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理论,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全部生产资料投资是应当包括凯恩斯所说的“使用者成本”的。凯恩斯在其著作中对此一开始并没有说清楚,后来他明确做了解释,说“社会上所有的人的总储蓄必然要等于社会上现行的新投资。”由此看来,按照凯恩斯的本意,“储蓄=投资”这个恒等式的准确表达应为:“社会总储蓄=追加总投资”。也由此不难理解,他一开始研究的,就是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而不是像马克思那样,遵循社会再生产总是在实现简单再生产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扩大再生产的一般规律,先弄清社会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再研究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可见,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研究方法一开始就存在简单化的毛病。
“储蓄=投资”这个公式,按照凯恩斯对概念的定义,在数学推理上没有错;初看起来,也似乎像凯恩斯说的那样,“符合于常识”。但是,问题在于,一般的常识和数学逻辑绝不能替代科学经济学的逻辑。一般常识往往直接反映事物的现象,不等于揭示了事物的本质,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而数学逻辑如果能替代经济学的逻辑,经济学的数理分析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经济学要进行科学的数理分析,首先要明确分析对象的科学性质,在此前提下,才能应用数学逻辑作为分析工具。这个道理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在数学逻辑上,3+4=7,这是常识;但是在经济学逻辑上,问题就不这么简单,如果问,3幢房子加上4本书等于多少,我们按数学逻辑,只能回答是7个抽象东西,但是在经济学上,这样回答是毫无意义的。在经济学上,你必须把房子和书抽象为性质上同一的“价值”或“凝结的劳动时间”,相加才有意义,而结果就显然不是7这个结果了。
凯恩斯的这个恒等式是从常识性的经济现象推理出来的。如果我们用《资本论》的唯物史观经济方法来分析,就可以看出,社会总储蓄=追加总投资,这是一个缺乏客观经济内在联系的,并不恒等的公式,因而根本没有科学价值;用以指导宏观经济调控实践,只会导致掩盖矛盾、深化矛盾的严重后果。
二、结合储蓄理解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实现条件
1、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储蓄有关的实现条件
全面理解马克思揭示的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这是我们认识凯恩斯“储蓄=投资”公式错误的不可缺少的科学指导。学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人都明白,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的基本条件是,社会总产品价值的各组成部分必须形成一定的、平衡的比例关系结构;其基本公式可表示为:Ⅰ(v+m/z+m/x)=Ⅱ(c+m/y)。[4]但是,这对于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扩大再生产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理解马克思深刻揭示的与商品流通和货币储蓄相联系的两种实现条件,而这对认识凯恩斯公式的错误尤其重要。
一是全社会的固定资本实现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的条件。在一定时期,全社会一部分资本家(1)或企业,他(它)们要用往年积累的固定资本折旧基金货币,进行实物更新,即购买新的固定资本实物,替代已经失去价值的固定资本;而另一部分资本家(2)或企业,则在当期无法进行实物更新,只能通过出卖自己的商品,把货币化的固定资本损耗积累起来。前一部分资本家(企业)的折旧基金c(1)G的货币价值总量和后一部分资本家(企业)的体现固定资本损耗价值的商品c(2)d的价值总量之间,应当相等,即:c(1)G=c(2)d,社会再生产才能够实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全社会固定资本实现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的平衡,这是社会再生产实现客观需要的条件,但是在凯恩斯的“储蓄=投资”这个公式中,却表现不出这种重要条件。
二是在社会扩大再生产追加投资过程中实现实物积累和货币积累的条件。马克思揭示出,社会再生产的两大部类有许多产业部门,许多企业,它们的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并不是同步的。总有一类资本家或企业(用B来表示)的货币积累已达到可以进行扩大再生产的数额,当年已需要购买追加生产要素,进行实际积累(用mBG来表示);而其他一类资本家或企业(用A来表示),当年则仍在通过出售体现剩余价值的商品,进行货币积累(用mAW来表示),以做好扩大再生产的准备。[5]这样,两大部类就既有实行单纯用积累起来的货币购买追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商品的B资本家或企业(进行实际积累),又有卖而不买的A资本家或企业(进行货币积累)。马克思揭示出,A能出售商品进行货币积累的可能性,就在于B把以往已经积累的货币投入流通,来购买A的体现剩余价值的商品。于是得出,在一定时期,社会总资本实现扩大再生产在实物积累和货币积累方面的实现条件是,全社会一部分准备未来追加投资的A类资本家或企业,要卖掉体现剩余价值的商品mA(W),进行货币积累(即货币形态的资本储蓄);而另一部分在当期进行实物积累的资本家B或企业,则要用往年的积累货币资本mBG,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商品,来实现扩大再生产,只有当mAW=mBG,社会扩大再生产才有实现的可能。但是,凯恩斯的“储蓄=投资”(社会总储蓄=追加总投资)这个公式却与马克思的mAW=mBG公式有本质的区别。
2、用图式来阐释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中实物积累和货币积累的平衡
对照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图式(图1)[6]可以比较清晰地理解马克思关于实物积累和货币积累的科学含义,弄清凯恩斯“储蓄=投资”公式的错误。
图1:当Ⅰ(v+m/x)=Ⅱc时,结合货币积累和实际积累的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
说明:图中箭头→表示两大部类之间进行交换时的货币流通途径;A表示出售商品进行货币积累,B表示购买商品进行实际积累;工人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出卖的是劳动力商品。本图为简略计,撇开了表现不变资本中的固定资本实现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的途径。
图1显示,在Ⅰ(v+m/z+m/x)=Ⅱ(c+m/y),且Ⅰ(v+m/x)=Ⅱc 的情况下,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的商品流通,以及实物积累和货币积累的情况:
其一,第Ⅰ部类追加的不变资本Ⅰm/y这部分的实际积累和货币积累在本部类进行,并应当相等,即Ⅰ(m/y)BG=Ⅰ(m/y)AW。
其二,第Ⅱ部类追加的可变资本Ⅱm/z这部分的实际积累和货币积累也在本部类进行,经过Ⅱ(m/z)BG→追加工人的劳动力商品→Ⅱ(m/z)A W的途径来实现,并要求Ⅱ(m/z)BG=追加工人的劳动力商品=Ⅱ(m/z)AW。
其三,Ⅰ(v+m/x)和Ⅱc这两部分商品的价值量相等,它们的商品交换途径是:第Ⅰ部类Ⅰv商品的资本家付出作为可变资本的货币→购买工人的劳动力商品→工人得到工资货币,到第Ⅱ部类购买消费资料商品→第Ⅱ部类资本家到第Ⅰ部类购买生产资料商品补偿一部分Ⅱc,使货币流回到第Ⅰ部类;或者,第Ⅱ部类的资本家付出货币,购买第Ⅰ部类资本家的Ⅰv商品→资本家得到货币,购买本部类工人的劳动力商品→工人到第Ⅱ部类购买消费资料商品,使货币流回到第Ⅱ部类。至于Ⅰm/x与Ⅱc之间的商品交换,在两大部类资本家之间进行,任何一方预付货币作为交换的中介,货币都会回到预付的一方。
其四,第Ⅰ部类追加的可变资本Ⅰm/z与第Ⅱ部类追加的不变资本Ⅱm/y这两部分,他们之间的交换只能结合各部类的实际积累和货币积累来进行。途径是:第Ⅰ部类用追加可变资本货币Ⅰ(m/z)BG进行实际积累→它们作为工资货币付给本部类追加的工人→第Ⅰ部类追加的工人用劳动力商品换回的工资货币,到第Ⅱ部类购买进行货币积累的资本家手中的商品Ⅱ(m/y)AW,这部分货币留在第Ⅱ部类;而第Ⅱ部类进行实际积累的资本家,则用货币Ⅱ(m/y)BG到第Ⅰ部类进行货币积累的资本家那里购买等价值量的生产资料商品Ⅰ(m/z)AW,作为追加的不变资本。这样,经过上述途径,两大部类在交换中,既遵守了货币流回规律,又都实现了货币积累和实际积累,实现了社会扩大再生产。
从图式中不难看出,在社会总资本实现扩大再生产的过程中,进行实际积累的B资本家动用积累(储蓄)的货币进行购买;而进行货币积累的资本家A提供实物形态的用于追加资本的商品(追加生产资料和供追加劳动力的消费资料)。这两类资本家处在两大部类不同的部门,受产品价值不同部分的比例关系的制约,相互之间具有以下交换关系:Ⅰ(m/y)BG=Ⅰ(m/y)AW,Ⅱ(m/z)BG=Ⅱ(m/z)AW,Ⅰ(m/z)BG=Ⅱ(m/y)AW,Ⅱ(m/y)BG=Ⅰ(m/z)AW。综合起来:Ⅰ(m/y)BG+Ⅱ(m/z)BG+Ⅰ(m/z)BG+Ⅱ(m/y)BG=Ⅰ(m/y)AW+Ⅱ(m/z)AW+Ⅱ(m/y)AW+Ⅰ(m/z)AW,也就是:等式左边全社会B类资本家手中的剩余价值中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货币资本积累(BG)=等式右边全社会A类资本家购买追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商品进行实际积累的追加资本额(AW)。理解了马克思揭示的这种平衡条件,就容易看清凯恩斯“储蓄=投资”这个恒等式的错误了。
三、“储蓄=投资”恒等式的错误
1、社会总储蓄并不恒等于追加总投资
对照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图式,可以清楚地看出,与追加总投资(即进行实际积累的追加资本AW)相等的,是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货币资本积累(BG)。但是,货币资本积累(BG)并不是社会总储蓄,而只能是社会总储蓄中的一部分。《资本论》和经济现实都表明,社会总储蓄包含丰富的内容,除了用于追加投资的储蓄,它还至少包含:
其一,作为企业固定资本折旧基金积累的储蓄。显然,一定时期一部分资本家卖出体现固定资本损耗的商品,形成的折旧基金是包含在社会总储蓄之中的。虽然这种折旧基金作为储蓄,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暂时通过银行信贷,作为追加投资使用,但是这部分折旧基金储蓄从性质上说,并不是用于追加投资的储蓄。如果这种储蓄被银行贷出而用于追加投资,那么存入折旧基金的资本家到了自己需要进行实物更新之时,银行将不能保证它们取回积累的折旧基金货币,用于固定资本更新。如果把本来用于固定资本更新的折旧基金储蓄大量地用到追加资本即扩大再生产上,那就会连社会简单再生产都难以维持。
其二,企业的非追加投资性质的储蓄。它们包括,企业必要的应付市场风险的准备金、企业在资本周转中一般会产生的游离货币资本(企业资本的周转期间包括生产期间和流通期间,这两种期间的差别,往往会使企业资本在周转中产生暂时不用的货币资本)、企业防灾的保险金等,这些储蓄一般来说,在性质上都不属于用于追加投资的储蓄,而主要是用于维持企业资本的正常循环和周转。当然,在信用制度下,这不排除可以将它们暂时利用来追加投资,但是,这毕竟具有暂时性,并只能在较小的额度之内,如果超过一定期限和一定额度,势必造成社会再生产的失衡。
其三,人们个人收入中结余的消费基金。这种储蓄虽然可以通过银行信贷用于生产投资,但是,在现实中,由消费基金转化的投资,既有用于追加投资的,也有被借用于维持简单再生产的。从这个角度看,也不能说“储蓄=投资”(社会总储蓄=追加总投资)是恒等式。
由此看来,社会总储蓄并不恒等于社会追加总投资。说两者恒等是错误的。
2、“储蓄=投资”这个恒等式沿袭了斯密教条
所谓斯密教条,就是马克思指出的,“一切商品(从而年商品产品)的价格分解为工资加利润加地租这个教条”;斯密“把资本的不变价值部分从商品价值中驱逐出去”(简称“丢掉了不变资本c”)。
凯恩斯是从“收入=产量的价值=消费+投资”、“储蓄=收入-消费”这两个等式,推导出“储蓄=投资”这个恒等式的。我们已经知道,凯恩斯这些公式中的“投资”都是指社会追加的投资或“新投资”。这就意味着,凯恩斯公式中的社会总“收入”是撇开了资本家投入简单再生产的原有旧资本的不变资本C的,由于凯恩斯和斯密一样,没有社会简单再生产的概念,他们都一开始就研究社会扩大再生产,所以,他的“收入+产量的价值=消费+投资”,相当于马克思所说的∑(v+m)=∑[v+(m/x+m/y+m/z)=∑[(v+m/x)+(m/y+m/z)],式中,v+m/x(这里v是工人的工资收入,m/x代表资本家的利润、银行家的利息和土地所有者的地租)是消费,(m/y+m/z)是新投资(用于追加生产资料m/y和劳动力的剩余价值m/z)。显然,凯恩斯是把他对单个资本家的收入的定义,简单地套用到全社会的收入上来了。
凯恩斯认为,“企业家的收入是他的在本期中被卖掉的制成品的卖价超过他的直接成本的部分”,用《资本论》的话语来表述,也就是在卖出的制成品的产品价值中W=c+v+m中,扣除了c+v这部分资本家投入的直接成本,并扣除了m这部分剩余家中要付出的利息、地租等(假定他借款和租地经营),所剩余的部分。对这个剩余的部分,单个资本家一是用于个人消费(x/m),二是用于追加投资(y/m +z/m)。这对于单个资本家而言,是符合常识的。但是,凯恩斯却把“消费+储蓄”视为总供给(售出总产品和劳务的总收入,分为消费和储蓄),把“消费+投资”视为总需求(对购买产品、劳务的总支出,用于消费、投资需求),并由此认为,只要全社会“储蓄=投资”,就可以实现“总供给=总需求” 或“总收入=总支出”!这说明,凯恩斯只是在社会的新创造的价值产品∑(v+m)范围内定义总收入和总支出,这完全沿袭了斯密教条,在社会再生产的分析中犯了丢掉不变资本C的错误。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针对斯密教条,问道:“如果全部产品的价值都可以以收入的形式消费,旧资本又怎么能够得到补偿;每一个资本的产品价值怎么能够等于三种收入加上C(不变资本)的价值总和,而所有资本的产品价值加起来的总和却等于三种收入加上零的价值总和。”这段话完全适用于揭示凯恩斯的错误。我们知道,社会再生产必须从社会总产品出发,其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都只能来自社会总产品价值:∑(c+v+m)=Ⅰ(c+v+m)+Ⅱ(c+v+m)。明白了这个前提,我们就不难领会马克思这段话的两层反问的意思:
第一层:在两大部类的产品价值中,能够供给全社会消费的,只能是生产消费品的第Ⅱ部类的产品Ⅱ(c+v+m),也就是全社会的消费品∑(v+m)。由于实物形态的Ⅱc是消费品,它可以销售出去,提供个人消费,按照社会再生产交换的途径,它应当换回价值量等于Ⅰ(v+m)的生产资料商品,来补偿第Ⅱ部类生产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c;而Ⅱ(v+m)在使用价值上本身是消费品,它销售出去是供给本部类的个人消费需求的。这样一来,因为在全社会以收入的形式来进行个人消费的,只能是消费资料商品Ⅱ(c+v+m),所以,如果全部产品的价值都属于供给用于两大部类消费的∑(v+m)=Ⅱ(c+v+m),也就意味着全社会没有生产生产资料Ⅰ(c+v+m),那么,第Ⅱ部类已经消耗的不变资本(旧资本)Ⅱc又如何能够换回生产资料Ⅰ(v+m),而第Ⅰ部类自己再生产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Ⅰc,又怎么能够得到补偿呢?
第二层:每一个单个资本的产品价值都是W=c+v+m,它等于c(不变资本) 加上v(工资)、m(利润和地租)这三种收入的价值总和,按照数学加总的原理,所有单个资本的产品价值加起来的总和,就应当等于∑(c+v+m),却怎么能够等于∑(v+m)即三种收入的价值总和呢?
可见,凯恩斯用三种收入的价值总和来推理全社会的“储蓄=投资”,并论证“总供给=总需求”,这只不过是沿袭了斯密教条而已,是完全错误的。无疑,用这种不科学的、扭曲了社会再生产或宏观经济运动内在联系的理论来指导任何社会的国民经济宏观调控,都只会带来混乱的结果。
四、“储蓄=投资”公式对于宏观调控实践的误导作用
1、搬用“储蓄=投资”认识宏观经济运动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研究马克思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理论,可以知道,不变资本∑c的补偿,这是研究社会再生产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各生产部门的产品价值之间形成价值补偿和实物更新所要求的平衡比例关系,这是实现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基本条件。而凯恩斯“储蓄=投资”这个公式贯彻斯密教条,丢掉了∑c。如果搬用这个公式认识宏观经济运动,就会主要考虑社会总储蓄与总追加投资之间的关系,把储蓄全都理解为货币资本的供给,把投资理解为对追加投资(购买追加生产资料)的需求,就不会考虑生产领域尤其是第部类不变资本Ⅰc的补偿问题,也不会考虑追加投资要以社会再生产相应的部门之间形成一定比例关系为条件,更不会从“全国一盘棋”、社会化大生产要按比例发展的客观要求角度,考虑追加资本的投资方向。这就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2、用“储蓄=投资”公式进行数理分析势必误导宏观经济调控
“储蓄=投资”(社会总储蓄=追加总投资)这个公式的误导作用,在现实中会有三种情况:
(1)某时期出现储蓄=投资(社会总储蓄=追加总投资)。在这种情况下,搬用“储蓄=投资”公式的人,就会认为,当年储蓄应当全部用于追加投资即购买追加生产资料产品),这样就可实现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但是,正如前面所述,在一定时期能够用于追加投资或实际积累的,只能是社会总储蓄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即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货币积累基金,而这部分基金必须与在扩大再生产中能用于货币积累的体现剩余价值的产品价值相等,或者说与社会再生产比例关系所决定的一定量的追加生产资料商品和劳动力商品的价值量相等。这样,如果把全部储蓄的货币都用于购买一定量的追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商品,那么就会导致投入流通的货币过多,超出了要购买的追加生产要素的商品价值量,这就会导致追加生产要素商品的价格上涨,导致社会总产品不同组成部分的价格关系失去原有的平衡,并导致各生产部门的生产要素结构发生变动,从而引起产业结构失衡。
(2)社会总储蓄>追加总投资。在这种情况下,搬用“储蓄=投资”公式来调控宏观经济,就会比第一种情况更多地将储蓄的货币用于追加投资(购买生产要素商品),这会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动和失衡更加严重。当然,可以设想把社会总储蓄超过追加总投资的差额,不用于国内,而投到国外,这样在国内似乎可以实现货币积累基金(用于实物积累)与追加生产要素的商品价值量(用于货币积累)的平衡。但是,如果把这种“差额”用于国际贸易的进口,那等于将国外商品购回国内销售,这与在国内追加投资生产商品并无实质不同,因而不能达到促进国内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的目的。而如果把这种“差额”用于国外直接投资,那么,除非是把资本奉送给外国,从一国民族资本再生产的角度来看,这种到外国的直接投资及其利润,总是要返回国内的,这就仍然不能解决照搬凯恩斯“储蓄=投资”公式带来的产业结构失衡问题。
(3)假定社会总储蓄<追加总投资。在这种情况下,搬用“储蓄=投资”公式来调控宏观经济,就有两种办法,一种办法是,削减过剩的生产资料产品,使货币资本积累(BG)=实际积累的追加资本额(AW)。在公有制是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可以把详见下来的过剩产品暂时储存起来,以后再使用;但是,即使能够如此,仍然要弄清在社会总储蓄中货币资本积累(BG)有多少,并力求在社会生产力的一定水平上社会再生产各部门形成何种平衡的比例关系,不解决这些问题,就仍然不能促使宏观经济实现平衡。如果私有制经济比重很大,储存过剩产品的方法就行不通,因为商品过剩,卖不出去,对私有制企业来说,将意味着企业资本循环中断或破产;而从全社会看,破产企业达到一定程度,导致社会再生产比例关系发生新的不平衡,乃至引起经济危机。另一种办法是,设法增加用于实际积累的货币基金,这只有通过负债的方式或增发货币的方法,而举债等于寅吃卯粮,为以后经济发展留下隐患,增发货币(纸币)则势必引发通货膨胀,这都只会暂时掩盖宏观经济运动的矛盾甚至加深矛盾,都无法解决社会再生产比例关系不平衡问题。
综上所述,凯恩斯的“储蓄=投资”公式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应用于实践是有害的。我们只有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应用和发展马克思的社会总资本和流通的科学理论,才能标本兼治地解决好宏观经济的严重结构性失衡问题,开创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的新局面。
注 释:
[1]马克思揭示出,全社会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这两大部类的各生产部门,在商品价值和实物形态两方面,必须形成平衡的比例关系,并以货币流通为中介,进行相互补偿和更新的交换,才能实现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在这个过程中,“当再生产(无论是简单的、还是规模扩大的)正常进行时,由资本主义生产者预付到流通中去的货币,必须流回到它的起点(无论这些货币是他们自己的,还是借来的)。这是一个规律”[1]511关于货币流回规律,马克思在《资本论》第2卷第3篇“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中多处提到,参见该卷第446、459、507、533页。)
[2]中央领导同志在1999年就提出,“目前经济生活中的问题,根本的是结构不合理,结构调整缓慢” (江泽民.大力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G],人民出版社,2001:1070);2005年又指出,“盲目投资导致产能过剩的不良后果正在显现”,“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相当艰巨”(胡锦涛.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G],人民出版,2008:70);此后,又反复要求调整好宏观经济结构。2016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出现“重大结构性失衡”(新华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报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光明日报2016年12月17日第1版)。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提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N]//人民日报10月28日第1版)。足见结构失衡问题由来已久。
[3]请读者注意,凯恩斯用C表示总消费;马克思用C表示不变资本,不宜混淆。
[4]式中,c、v分别表示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m表示剩余价值,m/x表示剩余价值中用于资本家消费的价值产品,m/y、m/z分别表示剩余价值用于追加不变资本和追加可变资本的部分,m=m/x+m/y+m/z。在一般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这个等式通常表述为:Ⅰ(v + △v + m/x) =Ⅱ(c + △c)。
[5]严格地说,mBG和mAW中的剩余价值m应表示为(m-m/x),因为剩余价值要扣除资本家的个人消费m/x,才能用于追加资本;为了不至于一开始把阐释复杂化,这里用m表示,是属于m的意思。
[6]马克思是通过“积累时Ⅱc的交换”,即两大部类在Ⅰ(v+m/x)和Ⅱc之间等于、大于、小于三种情况,来概述货币流回规律与社会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之间关系的;[1]586~590,[2]图1表现的是Ⅰ(v+m/x)=Ⅱc这一种情况。
参考文献:
[1] 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 何干强.货币流回规律和社会再生产的实现——马克思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理论再研究[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17(11):27—52.
[3] [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著、高鸿业译.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重译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4] 《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常务理事、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本文原载《当代经济研究》2018年第5期【作者授权】)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 社会调查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