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理论研究  > 阅读信息
张文茂:关于全球社会主义运动的几个问题
点击:  作者:张文茂    来源:乌有之乡网  发布时间:2017-08-24 11:07:57

 

1.jpg

  

1、无产阶级革命在一国或数个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社会主义在一个或数个国家首先基本建成,这是列宁主义的基本结论。这本来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原来设想的改变和发展。列宁已经论述了无产阶级革命为什么会在不发达国家(帝国主义链条的薄弱环节)首先胜利,而斯大林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胜利后的无产阶级可以在一国或数国的首先建成社会主义。只不过这种社会主义还不是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已经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社会而已。整体上讲,这种社会主义仍然属于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阶段。这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但斯大林没有抓住这一历史时期的主要矛盾和发展规律,忽视了资本主义复辟的可能性,恰恰是毛泽东在斯大林以后从理论上提出并试图在实践上解决这个问题。

 

2、所以,社会主义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以后,虽然消灭了原来的地主资产阶级,但是,并不等于阶级斗争的熄灭,更不是国家的消亡。恰恰相反,由于世界范围内帝国主义的存在,而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也存在着复辟的可能性,所以,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的国家机器是完全必要的,他承担着国内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和对外防止帝国主义侵略和颠覆的职能。这一点正是毛泽东对马列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即社会主义条件下阶级斗争和继续革命的理论。

 

3、社会主义在一国或数国取得基本胜利以后,在世界范围内必然形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在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等领域处于激烈的竞争态势和长期的相持阶段。社会主义存在着被颠覆和复辟的现实威胁,如全苏联和东欧国家;资本主义存在着被社会主义赶超的现实威胁,如现实的中美关系。虽然表面上更多地表现为民族矛盾,但本质上就是国际上的阶级斗争。在这样的历史时期,侈谈阶级斗争熄灭伦,侈谈取消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器是荒谬的。

 

4、一般来说,这种相持阶段可能争取的前途之一,是社会主义阵营国家通过自己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在与帝国主义的斗争中最终在经济上超越西方资本主义,同时能够按照国际主义的原则处理好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兄弟国家之间的关系,团结第三世界国家形成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使全球经济中心、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逐渐转移到社会主义阵营,在世界市场和资源占有份额上占据优势,从而使帝国主义自身的经济危机不能转嫁到社会主义阵营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帝国主义剥削世界的经济基础就必然被削弱,进而陷入经济和社会总危机。斯大林曾经分析过这一趋势。他认为,由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使得“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美、英、法)夺取世界资源的范围,将不会扩大而会缩小,世界销售市场的条件对于这些国家将会恶化,而这些国家的企业开工不足的现象将会增大。世界市场的瓦解所造成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总危机的加深就表现在里。”(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那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最终决战才能到来。或者是帝国主义陷入危机而引发内部的社会主义革命,或者是帝国主义铤而走险发动战争,社会主义阵营进行最后的反击,其结果都是社会主义在全球范围的胜利。

 

5、前苏联的失败,不过是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相持阶段的第一次重大曲折,绝不是社会主义历史的终结。目前的世界局势本质上仍然处于两大体系的相持阶段,只不过社会主义的中心已经转移到中国。所以,中国的社会主义前途决定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走向,世界范围上的阶级斗争也就更加激烈地在中国表现出来。这是国内出现大批汉奸势力的根本原因。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最终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使命,在整体策略上采取韬光养晦的守势原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一策略同时为国内复辟势力以及他们与国际资本的勾结提供了更多的活动空间。对此,全党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6、世界范围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最后决战终究会到来,中国的和平崛起只是我们的良好愿望。当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过最后的决战取得了全球的主导地位以后,还会有一个较长的历史发展时期,即全球性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大融合时期。这一时期不再是凭借经济和军事霸权的强权政治,而是以优秀文化为核心凝聚力的民主制度的普遍实行,最终完成社会主义的全球化,那时,马克思所遇见的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才可能实现。那时,商品货币关系才能消亡,计划经济和按需生产、按需分配才能成为常态,阶级已经消亡,阶级斗争已经熄灭,世界范围内民族国家才能被大一统的全球管理中心所取代。

 

所以,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者如果离开了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继续革命的理论,不能对包括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上层建筑和文化革命问题、经济建设中的计划和市场问题、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科学的总结,就没有任何资格侈谈发展马克思主义。

 

                                    2017.8.22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政策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栏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
    栏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
    网名:
    主办:
    宗旨:
    说明:
    昆仑策网
    昆仑策研究院
    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
    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
    主要板块:
    ● 建言献策:

    ● 决策支持:


    ● 民意反馈:
    国策建言、百姓话题、企业参谋、人生益友,从四个方面出谋划策;
    时事聚焦、社会调查、理论研究、国情资料、读史明智、他山之石、资料库等,登载相关参考资料;
    政策点赞、建言点赞、热点排行等,反馈民众评价。
            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