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哲学是研究科学问题和科学理论的静态结构、动态发展和评价指标的一门学问。由于科学问题与科学理论密切相关,很多科学家和哲学家都强调科学问题的重要性,一些科学哲学家甚至对“问题”在科学发现、科学发展和科学评价中的作用给出专门的研究。美国科学哲学家尼克尔斯(T.Nickles)在1978年主编的《科学发现:逻辑与理性》一书中呼吁,应当将“理论导向”的科学哲学转向“问题导向”的科学哲学。在此基础上有必要形成“问题学”这样的分支学科。问题学是我们理解的“问题哲学”的一部分。
“问题学”(problemology)的提法是在第八届国际逻辑、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上出现的,但是“问题哲学”(philosophy of problem)的提法目前在国际上还没有。然而,关于问题哲学的某些应用自古有之。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论辩术”就是在辩论中通过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手的矛盾来求得真理。中国战国时期的诗人屈原的长诗《天问》通篇都是对天地、自然和人事的追问,从天地离分、阴阳变化、日月星辰到神话传说、圣贤凶硕和战乱兴衰,屈原通过一系列的追问来表达自己的不解、怀疑和探索。后来,人们学会了追问,学会了通过追问寻求真理。但是,“追问”本身的背后应是一个更深层次的元哲学。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中国学者已经在不同时期的很多场合特别提及或实际研究了作为元哲学的问题哲学。今天,我们尝试通过“问题哲学”的提法,把一切与问题相关的哲学研究纳入一个新的更大的学科之中。实际上,80年代以来,国内存在着一个问题哲学研究共同体,中国学者在问题哲学的探讨方面与国际同行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中国学者的问题哲学研究,主要来自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哲学、科学方法论、科学逻辑和逻辑学等领域,集中针对“问题”和“问题求解”进行艰苦思考并提出独特的理论观点。《科学研究的艺术——科学方法导论》(1988)一书,探讨了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论证了“问题是科学研究的真正起点”、“问题的实质是矛盾”两个问题哲学基本命题,从这两个命题出发探讨了问题的类型和解题模式。这实际上是我国学者早期提出的一个问题哲学研究简纲。
《进步、合理性与真理》(2003)提出“凡协调的就是合理的”基本命题。这是“协调论科学哲学”的雏形,其基本思想是在劳丹问题论的基础上以创新的问题学基础概念“问子”和“解子”来定义和解释科学理论的评价问题。这一思想在《冲突与协调——科学合理性新论》(2006)中得以全面和系统地论证和探讨。“协调论”第一次尝试将问题哲学基础概念置于科学哲学的核心位置,但它只是传统科学哲学向问题哲学的一种过渡形式。《问题的哲学研究》(2005)一书从心理学、逻辑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多学科角度对问题及其特征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梳理,也对问题的定义、结构、功能、发现途径、评价、解决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探讨。此外,《问题与科学研究——问题学之探究》(2006)一书尤其值得注意。这本专著吸收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问题哲学思想的精华,是迄今为止中国学者在问题哲学领域所作出的最全面、最系统、最深刻、最富有创建的研究成果。在该书中,作者对问题的定义、科学问题的划界以及科学问题的结构做了细致的语义和逻辑分析。
就科学哲学而言,问题学就是研究科学问题的结构关系,科学问题之间的关系,科学问题的形成、演变规律,科学问题的评价等的学问。在问题学研究方面,国内学者基于各种视角,分别探讨了科学问题的逻辑结构、问题表征方式、问题求解的思维模式和提出问题的基本方法、科学问题演化的基本方式和科学问题哲学解的新范畴等论题;就逻辑学而言,问题逻辑(又称问句逻辑)试图运用符号化方法,研究在问题和答案范围内所产生的各种逻辑问题,研究问题的抽象结构,问题之间以及问题与答案之间的联结关系和推演关系等。在这方面,国内学者关注的领域包括条件问句的逻辑性质及其认识作用、问题逻辑系统E,以及问题的一般逻辑结构及其演化特征等。
总体上看,国内对问题哲学的研究已形成研究共同体。只是这个共同体还比较松散,并未形成组织体系,也无共同的交流平台,其基础概念和思想体系仍较零散。问题学和问题逻辑分属科学哲学和逻辑学这两个学科,但若纳入问题哲学中,集中考察和研讨与问题相关的一切哲学问题,可以进而从“观著察微,入微探著,揭示裂隙,发现断层”的角度去发现新的问题,探究并构建能把许多领域相贯通的问题哲学理论。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社会调查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