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昆仑专题 > 乡村振兴 > 阅读信息
​胡懋仁 | 支部建在村组,干部得到锻炼
点击:  作者:​胡懋仁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21-12-30 21:38:08

 

在中国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我们确实需要大力推行毕节市委的这种对青年干部进行使用和培训的方法,在工作中使青年干部得到锻炼,得到成长。那种从家门到校门,再从校门到机关门的“三门”干部,再也不要继续产生了。

 

1.webp.jpg

 

作家王宏甲在他的《走向乡村振兴》一书中,对于在毕节市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党组织的领办作用描写得相当详细,也很生动。比如,他在书里提到,中国绝大多数农村都是一个自然村里建设一个党支部。但在毕节,他们把支部建在村民组上。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举。

 

在毕节,虽然在自然村里,人口多少有很大的不同。人口多的也是一个村,人口少的也可以是一个村。如果是人口多的一个村里,如果只有一个党支部,那在脱贫攻坚过程中,任务是很繁重的。更重要的是,即使有的自然村人口并不太多,但村民居住分散,分布在山里各个地方。那么只有一个党支部,要跑遍全村各家各户,那也是很繁忙和劳累的。

 

把党支部建在村民组上,就可以解决村民居住分散,而支部管不过来的问题。他们根据党章的规定,三个党员就可以成立一个支部。这样一来,在村民组上建立党的支部,就有了明确的组织规定。支部建在村民组上,党的工作精力会更为集中,了解到的情况或者问题也会更为具体、更为详细,那么解决这些问题,克服相关困难,也就更能有的放矢。

 

毕节市委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在市委机关的很多干部,甚至可以说是大部分干部都放到了基层农村里去。作家王宏甲问市委的负责干部,你们为什么把那么多干部都放到下面去,有那么多工作要做吗?负责同志回答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要锻炼干部。

 

听到这个说法,我感觉到这个观点很有辩证法。我们过去只是知道,贫困户要脱贫,确实需要大量干部下到基层,去做很多很复杂很困难的工作。因此,没有干部下到基层,脱贫工作是不可能做好的。但毕节市委还提到了锻炼干部的问题,这是我过去从来没有考虑到的。

 

是啊,我们要实行全面从严治党,各级党员干部的锻炼实在是太重要了。我们的干部,特别是机关里的干部,有些在领导岗位上的干部,还有可能是从基层上一路走过来的。但有更多的机关里的办事人员,他们大多数很可能就是出了校门,就走进了机关门。他们对基层也不是说完全一无所知,但是他们由于过去没有深入到基层一线,很多情况了解得不深不透,对于基层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了解得也是很肤浅的。如果这样的干部以后会被提拔到领导岗位上,那么在他们的履历中,就缺乏在基层的历练。这对他们将来的工作,将来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而且,这样的青年干部,在机关里待的时间长了,又没有下到基层里工作一段时间的经历,很可能会对基层的艰苦环境以及工作中存在的困难有某种畏难情绪,甚至有某种畏惧心理。这样的时间越长,他们就可能越不愿意去基层。时间一长,他们身上的骄妖二气一定会有所增长,而长此以往,这样的干部既不可能对基层群众产生亲近的感情,更有可能与基层群众产生较大的隔阂。这样的干部不可能不犯官僚主义的错误。

 

即使在全国范围内,我们的脱贫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了。但是在进一步推广乡村振兴的工作中,我想,仍然需要大批干部走到农村,走向基层。这种干部下基层的工作将是一个长期的工作。

 

毕节市的实践告诉我们,干部真的走下去了,那种原来存在青年干部身上的某种怕苦畏难的情绪就能够得到改变。但是,他们在通过在基层工作的实践中,也越是能够体会到,这样的实践对于他们的成长将会带来多么大的好处。

 

可能有人会说,毕节市在脱贫攻坚的工作中,能够抽调那么多干部下到基层,这是不是说明我们的党政机关,冗员过多,人浮于事?这种现象难道不会给政府财政带来巨大的负担吗?实事求是地说,这样的问题肯定是存在着的。而且,曾经也有不少青年干部会通过各种关系,都拼命向政府各部门机关时挤,希望在机关里找到轻闲的工作。这种现象的存在也不是一年两年了。虽然我们经常也提出要精兵简政,但在实际做法上,总是不太令人满意。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上说,党政机关的工作有一个特点,就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且不说这样的设计是不是合理,但我们有许多工作又不得不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达到上下的沟通。而且,有些青年干部也不太愿意到基层工作,他们中有的人宁可在机关里混着打发日子。因为在他们看来,在基层工作又苦又累,没有什么个人的好处。

 

毕节市委在脱贫攻坚的工作中,把这么多干部放到基层,要求他们为脱贫工作付出很大的努力。有些青年干部身上的毛病,就有可能在这样的脱贫工作中有所减少。他们在这项很有意义的工作中看到自己工作的价值,他们就可能愿意在这样的工作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愿意发挥自己的力量。这种下基层的情况发生得多了,他们到基层的时间也多了,他们就可能逐渐减少甚至消除原来要下基层的某种畏惧心理。

 

现在真正留在基层工作的青年干部不是多了,而是远远不够。毕节市委在脱贫工作中的这个经验,也有助于动员更多的青年干部到基层去任职,这样就有可能减少机关中人员冗多,人浮于事的现象。如果把更多的青年干部安排到基层任职工作,那么基层的力量得到充实,我们在各方面的工作,特别是在乡村振兴工作上就能产生更大和更多的力量。

 

多年前,我们有不少党政机关,安排中青年干部去国外学习,接受培训。从某种角度上说,这样的培训对于让我们的干部开拓视野,了解世界是有好处的。当然,也需要防范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对受培训干部的侵蚀。

 

同时,我们更要认识到,我们的干部的能力和素质,以及眼界,更需要从他们对我们这个国家自身的观察和实践中增长能力与才干。他们首先要真正地了解我们自己这个国家,了解我们这个国家自己的人民,了解我们的人民之所想所需所愿。这才是年轻干部们最需要的学习和培训。

 

这种培养干部的方式,对于我们全面从严治党也是一种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方式也是教育青年党员和青年干部永远不要脱离群众,永远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的重要途径。

 

在中国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我们确实需要大力推行毕节市委的这种对青年干部进行使用和培训的方法,在工作中使青年干部得到锻炼,得到成长。那种从家门到校门,再从校门到机关门的“三门”干部,再也不要继续产生了。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编自“北航老胡之闲话”微信公众号;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