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司马南:毛主席为彭老总修改的讲稿,把朝鲜干部感动哭了
点击:  作者:司马南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23-09-07 10:01:25

 

1.jpg

【前言】为纪念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诞辰130周年,现将此前曾经发表过的跟着毛主席学习写文章系列,重新予以发表,温故而知新,历久而弥新。公知们诋毁毛主席,造谣毛主席,污蔑毛主席,他们用尽了浑身的气力,非但无损于毛主席的光辉,反而暴露了他们与人民为敌的立场,而毛主席愈发深受人民的爱戴和怀念。
在新的八股文和假大空文风又开始盛行的时候,回忆毛主席教导我们怎样写文章,对我们的工作是有益的,对于我们作风的改进是有益的,对于我们端正对人民的态度是有益的。
一切来自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紧紧地依靠人民,这是毛主席群众路线的根本。说通俗点就是把心交给人民群众,所以毛主席与人民心连心,所以毛主席的那些报告批示,文章,讲话,就像是跟老百姓说的心里话,一点也不装,一点也不紧绷,一点也不炫耀,一点也不掉书袋,一点也不装腔作势。
2.jpg

 

今天我们不聊毛主席那些名篇,跟大家分享几篇由毛主席亲笔写的以及修改的篇幅很短的文章。借以让大家感受一下毛主席修改文章之后,是怎么做到点石成金,做人著文的差距怎么会那么大?其格局远大,细节考究,这个味道是怎么出来的?

 

1933年5月,谢觉哉老先生到苏区。他是老一辈革命家,底子深厚,大家都叫谢老。

 

谢老来了以后主要做文字活。上任第二天,根据安排写了一个关于检查耕田会议的通知。这是一般的政府的公务,当时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共和国地盘已经很大,分田分地,革命活动搞得轰轰烈烈。

 

3.jpg

谢觉哉】

 

1934年被迫长征。那时候政府的事务十分繁忙,上面交给谢觉哉起草这么一个通知,通知内容有时间、地点、参会人员等各种信息。拟定完毕没什么问题了,再送到主席手里签发。


毛主席看了以后,是龙飞凤舞,大笔一改,改了之后,剩下没几个字。

 

这份通知上面,毛主席增删了会议的中心内容,增删了会议要讨论的问题,增删了要代表们来准备的材料。除此之外,会议的时间、地点、会期,以及费用补贴的办法,还有特别强调自带碗筷、带被子等这些小事,也全部都写上了。

 

谢老后来回忆说这么短的一个通知经毛主席一改,这是上了一堂课。可以看出主席不论大事小事,无一例外,都细致到了一丝不苟的程度。

 

毛主席不是说像我们机关管理工作人员为发一个通知,而发一个通知。他更注重工作效果,目标明确,正视相关环境,对实际情况把握得比较多,所以把通知内容完整的、具体的一一列举。为什么要这么做?当时有些干部文化水平比较低,只有一部分干部能够看懂这个内容,要传达给那些没有文字阅读能力的干部,不写明白,光讲一些道理是没有用的。所以毛主席认为信息若不清楚,发出去会自找麻烦。

 

谢老已经回忆不起来具体的内容了,很遗憾。我们党的机密档案里边也没有保存这些内容,也不可能从那时候保存到现在。假如这份东西现在拿到,那是国家一级文物,太重要了。现在只能根据谢老后来的回忆跟各位说,毛主席改文章给谢老留下的深刻印象。

 

4.jpg


再说个例子。1939年初,榆林地区的邓宝珊所部国民党军有一个宋营长,抢占了我军营地,引发两军对峙,局面一度紧张。为了缓和这个紧张局势,这件事怎么办?八路军要维护大局,要交涉。

 

萧劲光大将当时负责此事。留守处主任萧劲光草拟了一份电报。电报通报的事件过程,严明表示了我方立场,准备发给邓宝珊与他交涉。萧劲光电报最后是这么写的:恳请速电制止,将该营即调他处,以平公愤,并将敲诈人民、贪赃枉法、破坏团结、肇事凶犯宋营长撤职严办,以惩刁顽,而为法纪。这写得好不好?文字很干净,很利索,四字成句,义愤填膺,指责、道义感很强,语气显现了我军的正义。

 

但毛主席看了之后,就在那逐字逐句地修改,最后修改的内容如下:事态发生,谅系宋营长受人挑拨所致。现在事态颇为严重,敬恳我公速电制止宋营长,勿再寻衅,查明事实,合理处置,并可否将该营另调他处。

 

意思是一个意思,口气不一样了,对吧?第一句是对事情的判定,“谅系宋营长受人挑拨所致”,这不是解套吗?这不是给台阶下吗?怎么处置?合理处置。最后一句,“并可否将该营另调他处?”是问号,是商量,是祈使语气。

 

5.jpg


修改好电报之后,毛主席专门在稿子上做了这样的批示,批评萧劲光“措辞过于激烈,口气生硬,以后应予注意”。所以,什么叫有理有节?什么叫争取最好的结果?在我们八路军处于弱势的情况之下,这种摩擦,有人吃摩擦饭的,我们的第一敌人是谁?我们跟他要不要打?怎么处理和这些人的关系?毛主席在处理这些事情上真可谓游刃有余。

 

萧劲光其实也做得不错,是应该这样的,道理如此。但是我们写东西仅仅是讲道理就够了吗?我们写东西难道不是为了争取最好的结果吗?所以大家会发现,经过毛主席修改之后的这个电文。第一,文词不卑不亢;第二,既有批评又有商议;第三,表达了鲜明的立场,又给对方台阶下;第四,避免对方收到电报之后的尴尬、抵触。

 

本来就别扭,要不是跟他凑合,你想想萧劲光的电报对方收到了之后,肯定是邓宝珊气急败坏,这是要干嘛?那好,咱们现在不是这意思,当初肯定是受别人挑拨所致,是吧?这相当肯定邓宝珊,须团结一心打鬼子。至于如何处置?合理处置即可,可否将该营另调他处。

 

毛主席乃词章大家,文字的功夫在文字之外,结果这件事怎么着?果然,邓宝珊收到了这份电报之后,态度很友好,认真回电,并立刻派代表到驻地去调查处理。而且正因为以礼相待,所以抗战期间,总的来说,邓宝珊一直很支持陕甘宁边区的工作,双方关系良好,既解决了问题,又实现了争取中坚力量,区别不同对象,赢得抗日大目标。

 

6.jpg

萧劲光】


再聊聊抗美援朝。当年其实问题不少,关系微妙,谁说了算?听你的?听我的?这怎么办?

 

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毛主席指示,1951年1月25日召开一次中朝两军高级干部会议。朝鲜方面,金日成来了,主要领导人、军方主要负责人几乎都来参加了会议。中国方面,是我们彭老总高级将领以及中共中央东北人民政府主席高岗。你看看那时候,可见这会议非常重要。会议一开就是四天,闭门会议都摊开了说有什么矛盾,怎么解决矛盾。

 

彭老总做大会总结,为了改善关系,为了加强协作,为了避免失误危险,报告中加入了一段加强中朝团结的内容。彭老总自己准备的讲稿原来是这样的。彭老总说,中国人民志愿军努力向朝鲜劳动党和人民军学习。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作战有成绩,这是光荣的,也是应该的。因为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朝鲜人民和中国人民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过去朝鲜有很多同志参加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为中国人民而流血,我们应当向他们学习。写得不错,很有诚意。对朝鲜人民评价很高,说我现在流血牺牲是应该的,这已经是很高姿态了,写得非常之好了,对不对?

 

7.jpg


毛主席看了以后,怎么改的?毛主席提笔删掉了原文,注意是全删了。

 

毛主席亲笔写了这么一段文字。毛主席写道,以金日成同志为首的朝鲜劳动党和人民军,在朝鲜五年来的斗争当中有伟大的成绩,他们坚决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建立了为人民服务的人民政权,建立了英勇的人民军,和苏联、中国以及其他国家人民建立了友好的关系。因此,一切在朝鲜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同志,必须认真地向朝鲜同志学习,全心全意拥护朝鲜人民,拥护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拥护朝鲜人民军,拥护朝鲜劳动党,拥护朝鲜人民的领袖。金日成同志,中朝两国同志要亲如兄弟般地团结在一起,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为战胜共同敌人而奋斗到底。这是毛主席亲笔改的。

 

毛主席又写了一段,中国同志必须将朝鲜的事情看作是自己的事情一样,教育指挥员、战斗员,爱护朝鲜,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不拿朝鲜人民一针一线。如同我们在国内的看法和做法一样,这就是胜利的政治基础,只要我们能够这样做,最后胜利一定会得到。

 

这一对比,差别可不是一般的大。

 

当时彭老总在会上讲完这段话的时候,掌声轰然而起,热烈而持久。现场的中朝双方人员热情的拥抱握手,朝鲜同志个个感动的热泪盈眶,委屈没了,抵触没了,双方的隔阂荡然无存。这就是毛主席。毛主席出手的小文章,格局远大,毛主席站位之高,对人情世故那种深切的体验。


8.jpg


所以向毛主席学习写文章的功夫,在文章之外。有人说,学了毛主席一些手法,就能写出毛主席那文章来,那我是不信的。问题不在手法,而在站位。

 

毛主席写的文章,彭老总服不服?毛主席曾评价他,“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那是表扬彭大将军,彭大将军虽然是个大老粗,但他在部队也是非常愿意学习的,后来也写了很多文章,那段话也是写的不错。不是彭总写得不好,彭总写得很好,但少了一些直指人心的力量,没有毛主席写得那么到位。金日成同志听了以后,那种感觉舒服的劲头,彭老总写得还不够到位,但就具体事情而言,还没那么写那么具体。

 

毛主席写得那简直就叫一个完满,让人听了以后起来相互拥抱,隔阂、矛盾瞬间消散。

 

9.jpg

 

因此毛主席的文章牛不牛?向毛主席学习写文章,这个例子太生动了,举这个例子给各位,是让大家能够更深刻的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向毛主席学习写文章。

 

【相关阅读】

司马南:毛主席的人民情怀与独特的语体语态

司马南:向毛主席学习写文章——任正非堪可借鉴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烽火HOME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