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医疗反腐逐渐形成高压态势。国家发改委、药监局等部门,多个地方的医院院长,一些知名药品企业,都密集接受调查,涉及医药产品采购、医院基建、骗取医保基金、医院人事关系等多个方面,这是一件大好事。反腐败和深化医改是“组合拳”。当前,医疗领域最大的问题是,公立医院逐利性强,药品器械流通使用环节形成灰色利益链,两者互相加强,公立医院愿意用贵药,药厂愿意卖贵药,两厢情愿,百姓买单。药品审批、药品采购回扣、药房托管中的利益输送、药品纳入医保目录、医院骗取医保基金等环节的腐败都根源于此。福建三明等地的经验表明,虚高的医药费用主要进入了腐败和商业贿赂环节,只要把这些水分挤出来,按照现在的投入水平,完全可以让老百姓享受更高水平的报销比例,更低廉的医疗价格,医务人员也能获得更高的收入。为此,反腐败是医改的必然前提,是医改的攻坚之战,是医改的坚强后盾。医疗反腐和强化政府责任、坚持公益性是一致的,不能借腐败来说事,否定政府主导和公益性方向。有人说,既然政府招标采购药品有腐败,那就别招标了,既然管药价的部门腐败了,那就别管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有权力的地方就可能有腐败,不断和腐败作斗争,最终消除腐败,正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如果一个领域腐败了,政府就撒手不管,那就会得到荒谬的结论——无政府的原始社会最好,因为没有政府,就不会腐败。照这神逻辑,军队腐败了,国家就不需要军队了?那么纳税人还交税干什么呢?这是无政府主义的民粹主义。今天医疗腐败的起源,正是由于当年政府放弃了办医、管医和投入的责任,放弃了医疗卫生公益性,把医疗机构推向市场,让他们自负盈亏。可见,腐败是和违反公益性联系起来的,反腐败是和公益性联系起来的。借反腐败否定公益性方向,客观上是为药品流通环节既得利益者代言,抵制反腐败。实际上,权钱交易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官员、院长腐败和企业商业贿赂,是同一根线上的蚂蚱,有人受贿必有人行贿,都要打,不能把腐败的原因归结到政府主导上。腐败不腐败和政府主导没有关系。只要想腐败,政府不主导同样可以腐败。八项规定之前,大量公款吃喝不也是在市场化的餐馆里吃掉的吗?当前,药品集中采购固然存在腐败现象,一些人正是以此为理由,反对政府集中采购。但是,如果不集中采购,个别医院有什么动力和能力把药价谈下来呢?世界上没有一个像样的国家是这样做的,我国上世纪90年代全盘放开药价,是医药费用上涨最快的时期。而安徽、福建等地的经验表明,只要真正按照量价挂钩、招采合一等办法,药价完全能降下来。所以,反腐败是为了更好地履行政府责任,而不是相反。十八大以来,反腐大势浩浩荡荡。靠“潜规则”吃饭的人,要看到反腐败是大势所趋。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速下降,医疗费用却以20%左右的速度上涨,国家和群众都不可承受,医疗卫生仍是群众最不满意的领域。党中央已经下决心,抓铁有痕、除恶务尽,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这是大道理、硬道理。哪些企业能够早些适应,就能早日迎来新发展机遇。不必怨天尤人、顾影自怜,营造一种秋风萧瑟、日薄西山、“百分之八十的药企要死掉”的悲情气氛。首先,这不是事实,反腐败仅仅是把不合理的超额利润打下来,反腐从长期来看有利于医药产业,特别是有利于创新型的好企业的。其次,这样制造悲情,也不可能撼动反腐败的大形势。当然,反腐败不是不给出路,不给出路的政策不是好政策。医药领域的既得利益者,也是制度扭曲的受害者。企业的不正当营销行为,从局部看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小道理服从大道理,这种扭曲毕竟不能一直存在下去。政府要帮助医药企业找出路,支持增加研发投入、推进产业整合、保护知识产权,引导他们转入药物器械国产化、医疗信息化、现代物流等新领域,实现双赢多赢。在医疗反腐败中,还要注意把少数既得利益者和广大医务人员区分开来。腐败主体是药品和器械流通利益链上掌握权力的少数人,尽管不少医务人员也间接获益,但这主要是扭曲的薪酬制度造成的,对绝大多数医生来说,是一种合理补偿,和腐败不是一回事。通过反腐败挤出药价的水分,让医生堂堂正正拿到高收入,是医改顺利进行的前提。反腐败永远在路上,医疗是一个复杂系统,为了防止“按下葫芦浮起瓢”,医疗反腐的力度还要加大,范围还要扩展。当前,需要重视在社会办医和公立医院改制中的腐败现象。这种腐败比较隐蔽,是通过表面合法的方式把利益交换制度化。比如,云南、河北等省在社会办医的意见中规定:允许“社会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扣除成本等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医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这就是从制度上允许投资者“戴着非营利性的帽子,做着追逐利润的事情”,这就把在公立医院尚需遮遮掩掩的逐利行为合法化了,比起红包回扣,是危害更大、隐蔽性更强的腐败。如果这样鼓励民营医院逐利,公立医院恢复公益性的改革效果就会被抵消。近日,笔者收到一位老卫生工作者来信,反映当地民营医院成为一些领导干部的自留地,通过暗箱操作把公立医院优质资源转移到民营医院,给予各种优惠政策,安排自己的亲朋好友去经营。据了解,这在全国并非个别。在医保资格认证、民营医院设置等方面,也常有暗箱操作。主要领导写个条子,就突破区域卫生规划新办医院。这就是为什么社会办医开展多年,民营医院的社会声誉还是很差。只有治理腐败,才能让社会办医健康发展。公立医院改制和国企改制、土地出让、矿产资源出让等腐败高发区一样,也是腐败高发领域。公立医院改制处在无法可依、执法不严的状态,低估国有资产、绕过职工代表大会暗箱操作的现象十分普遍。据我了解,一些企业托管知名医院,托管完成后职工还不完全知情,更不用说履行监督权了。更重要的是,和当年的国有企业大量亏损不同,当前大量改制的公立医院是优质资产,甚至是区域内最好的大医院,一点都不缺资金,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还要把医院卖掉、为什么还要托管?这里有没有利益输送?纪委应该问一问,查一查,堵住公立医院违法改制的漏洞。反腐败,归根到底是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医疗反腐将以更大力度,坚定不移地进行下去,让沉疴多年的医疗卫生体制凤凰涅槃,在反腐中走向新生。(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知识中心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原载2015年5月13日 《东方早报》,修订发布)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