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3月21日,中共中央成都会议期间,伟大领袖毛主席视察灌县,中共灌县县委书记陈彬等当地党政领导接待了毛主席。
说来话长,陈彬清清楚楚记得,1948年3月23日,毛主席离开战斗了十多年的陕北,东渡黄河,在碛口镇高家塔踏上山西大地,掀开了解放战争大反攻的序幕。碛口是陈彬的老家。给毛主席划船的老船工,也都是在“晋西事变”后,抗日政权在碛口镇组建各种行业协会时,成立船员工会,陈彬就结识下的船工们。3月,又是3月,为什么那么巧?早在1936年毛主席率领红军东征,东渡黄河进入山西。3月20日在石楼县的罗村召开扩大的政治局会议,史称“晋西会议”。会议确定了红军以发展求巩固的战略原则,为后来的抗战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物质基础。毛主席领导红军东征,影响大批青年参加红军。陈彬知道了毛主席、共产党、红军,在他心灵深处播下了抗日革命的火种。还是在3月,1947年3月18日,毛主席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指挥全国解放战争。3月,同样是3月,一年后的1948年3月23日,毛主席是以胜利者的姿态,离开战斗了13年的陕北,东渡黄河到晋察冀边区,就近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主席当晚就夜宿碛口镇寨子山陈懋勇家。这时陈彬和毛主席距离虽然很近,但无缘和毛主席相见。3月,同样是3月,1949年3月23日,毛主席从西北坡起程,3月25日进北平,建立了新中国。陈彬心想:看来3月,是毛主席出行的好日子。十年之后的3月,陈彬终于有机会见到毛主席了。1958年元旦刚过,陈彬就接到四川省委常委赵苍壁的电话通知:毛主席要到灌县视察都江堰,成都到灌县有50多公里,中间要安排一顿饭。省委要求灌县做好接待保卫工作,立即制定出接待保卫方案上报。一向沉稳的陈彬激动得差点跳起来。能见到毛主席当然高兴,但想到接待任务责任重大,既要保证毛主席的绝对安全,又要不防碍领袖与群众的接近,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冷静下来后,陈彬和县长王宝玉商量,决定采用外松内紧的办法,他便决定召开常委会来研究落实接待的问题。在县委会议室,陈彬以县委第一书记身份,召开了一次极不寻常的常委会。“现在我们开始开会,今天内容要保密,不准记录。”说完,陈彬调整了一下坐姿,仍然掩盖不住激动的情绪,他环顾了一下周围坐着的常委们,接着说:“县委先后接到四川省委和温江地委的通知,内容都是一样,毛主席要来我们灌县视察,省委和地委要求县委做好接待保卫工作,拟定出方案,上报省委和地委。”话还未讲完,常委们激动起来了,大家觉得有一股暖流在全身流淌,个个脸上都放着红光。陈彬接着谈了接待保卫工作的设想:“我和王宝玉商量过了,我们既要让主席视察好,能够和广大群众接近,又要保证绝对安全。要从主席视察的点、线、面这三个方面,进行周密设计与部署。首先是主席视察的几个点,即二王庙、鱼嘴、伏龙观,以及吃饭的食堂。陈彬考虑到此事责任重大,作为一把手既要负责整个接待工作,又要做好安全警戒和生活安排等宏观管理,因此决定:整个接待工作由陈彬牵头,王宝玉辅之;都江堰水利工程介绍,由都管处处长张建忠负责;安全由公安局长刘志禄、骆朝品负责;食堂就餐由县委组织部部长王志忠负责。责任落实到人头,各司其职,负责到底。“我们主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群众出于想见毛主席一时拥挤,交通安全就不好做。再一个是饮食方面的清洁卫生工作。毛主席大家都想见,我们不能为见毛主席,而放松保卫工作,所以会有不少的同志,为保卫毛主席而见不上毛主席。这一点现在就要讲清楚,大家要有个思想准备。”陈彬是这样要求的,也是这样做的,以致后来新华社记者在分发照片时,都十分惋惜地说:陈书记,对不起,你全程陪同毛主席,你看照了这么多照片,只选出一两张有你的,其中一张还是主席招手时把自己的脸挡住了的废片,是发表不了的。接下来,常委们你一言我一语热烈发言,出谋献策,补充陈彬的设想。经大家讨论,逐渐形成了一个周密可行的初步方案。陈彬最后强调说:“毛主席要来灌县视察都江堰,是我们灌县38万人民的幸福,是我们在座同志的幸福。我们肩上的责任重大,县委肩上的责任重大,要搞好接待保卫工作,保证毛主席的绝对安全。这是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最光荣最重大的政治任务。毛主席的安全,就是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安全。我们要坚决完成这个艰巨而光荣的重大政治任务,这是第一点。有关毛主席要来我们灌县视察都江堰的消息不能传出去,回家也不能告诉家人。阶级斗争是复杂的,我们要用共产党员的党性来作保证。”经多次研究并请示省委、地委后,方案制定出来了。在省委、地委直接领导下,县委开始着手工作。县委选定用作接待的临时食堂,接待的第一位中央首长是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刘少奇同志。刘少奇同志来视察,有为毛主席视察探路的目的。刘少奇同志视察时对陈彬说:“你们干得很好,有成绩”。陈彬心想,这也包含肯定了我们接待工作嘛!毛主席要来视察了,说不定就在这一两天。这位平日一身农民味的书记也“讲究”起来,为了不让人们觉察到异常,他换上了唯一的一套呢装,戴上夫人郭玉梅给他缝制的那顶呢帽。3月21日上午,陈彬接到正式通知,毛主席将于午饭后出发到灌县视察。随后,陈彬和县长王宝玉、都管处处长张建忠,提前来到东门外的观凤楼,迎候毛主席的到来。下午2点50分,几辆小轿在从成都方向疾驰而来,在观凤楼,车队减慢了速度,省委第一书记李井泉将手伸出车窗打了个手势,让等候在此的陈彬等人尾随其后,沿成阿公路向二王庙驶去。车队在玉垒山二王庙后门处路边停下。毛主席一行下了车,陈彬、王宝玉、张建忠等赶紧走到毛主席面前,省委书记李井泉向毛主席介绍了陈彬、王宝玉、张建忠的职务姓名,毛主席同大家一一握手。陈彬激动地说:“主席您好!”“欢迎主席!”毛主席面带笑容地点了点头。在二王庙旁的玉垒山腰,毛主席尽揽了都江堰渠首全景雄姿,一边眺望一边听陪同的陈彬介绍:“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都江堰开始走向老化,加之没有很好的治理和改造,灌溉面积由300多万亩逐渐减少到280多万亩。”“1949年解放后,贺龙司令员说:‘进城后要做的工作很多,但是主要的工作就是首先抢修都江堰,这是毛主席、党中央对四川人民的关怀’。指战员们一手持枪一手拿镐,一面剿匪一面修堰,军民合力,同心奋战,按时完成了岁修任务。当年清明,都江堰举行了盛大的开水典礼。”听介绍后,毛泽东说:“解放了,古堰回到人民的怀抱中了嘛。”毛主席仔细地察看了这个有二千二百多年历史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环顾一下四周后,用典型的湖南话赞美地对大家说:“灌县是个好地方嘛,山青水秀哟!”
【1958年3月21日,四川省委第一书记李井泉、都江堰管理处处长张建忠回答毛主席询问,右一为温江地委第一书记宋文彬】
毛主席说完,举起望远镜观看渠首工程。他一边察看,一边询问了鱼嘴、人字堤、内江、外江和使用木杩搓截江断流等工程情况。听了大家的汇报和介绍后,毛主席对鱼嘴的作用很感兴趣。陈彬说:鱼嘴分水,能够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夏天洪水季节,岷江发洪水,它能把岷江流量的60%排入外江,这就减少了内江的流量,减少了灾情的发生;冬春枯水季节,岷江流量减少,庄稼人需要灌溉,需要播种,它就把岷江流量的60%排入内江,这就满足了庄稼人用水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1958年3月21日,李井泉陪同毛主席视察都江堰(毛主席身后为张建忠)】
李冰兴建都江堰后,为了让都江堰千秋不废,造福于民,他谆谆告诫后人:岁勤修,预防患。遵旧制,毋擅变。后来人们把“岁勤修”叫做“岁修”。岁修是在每年年底进行,它包含的具体工程项目比较多,工程量很大,工期又短。要完成巨大的岁修工程,必须调用灌区民工参加,费时近两个月。”毛主席又关心地问道:“每年岁修给不给民工的钱?”说完,他就用那双深邃的眼睛望着李井泉。李井泉回答说:“要给的。”毛主席高兴地说:“这样就好,共产党是要付给人民工钱的,做了工不给钱,还叫什么共产党!”然后又问:“岁修一次要多少工?”“大概要一百万个工。”陈彬回答说。毛主席又问都江堰管理处处长张建忠:“国民党也要搞岁修吗?他们给不给民工的钱呢?”张建忠回答说:“国民党也要组织灌区民工进行岁修,但是国民党腐败,岁修款子经层层官员中饱私囊,到了民工手中时,几乎没有了。”毛主席说:“国民党搞腐败,共产党可不能搞腐败,腐败腐败,腐了就败,国民党不是败了嘛。”这句话掷地有声,人人都感到震撼,铭心刻骨。毛主席若有所思,这么大的工程,每年挖泥淘沙,全靠人工肩挑背扛,十冬腊月的天气又冷,要搞机械化,减少人力降低劳动强度。他对都江堰管理处张建忠说:“今后要改用机器修,用卷扬机、掘土机,这样就省人力了。”然后毛主席又用手指着鱼嘴说:“今后要想办法,用现代化的工程把泥沙控制起来。”毛主席详细地询问了灌区的灌溉情况后,又询问洪水季节可能发生的灾情。张建忠汇报:“解放后,政府加强了对都江堰的管理,做到按时岁修,疏浚河道,浆砌河堤,增添水利设施,大的灾情没有,有时还是有小灾发生,不严重。”毛主席听了说:“你是都江堰管理处处长,要把都江堰管理好!”说完后,毛主席又朝西北方向的雪山远处望了很久很久。陈彬想:此时的主席,可能是站在发源于雪山的岷江江边,想起当年长征走过的地方,‘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或者是想到长征时的什么事情。接着,陈彬准备引导毛主席按行程安排参观二王庙,但毛主席根本没有进入二王庙的意思,而是直接向停放汽车的地方走去。陈彬赶紧也上车引导车队到了离堆公园。毛主席轻快地拾台阶而上,进入伏龙观。沿回廊行至宝瓶口,停住了脚步。张建忠介绍说:宝瓶口是李冰父子率众人凿开玉垒山而形成的口子,有二十来米宽,它是都江堰水利枢纽系统工程之一,是内江的咽喉,控制着内江水的流量,也是内江的天然闸门。内江经过这里流向川西平原,滋润着天府之国的黑色土地和生灵。四川之所以称“天府之国”,全靠了这股水的灌溉。毛主席手扶木栏杆入神地俯视着。这里水流湍急,涛声震耳,站在岸边,令人惊然。此处两岸高崖耸立,惊涛拍岸。看着逝去的漩涡,毛主席赞扬说:“这个工程了不起,李冰是秦孝文王时代,距今有二千二百多年,不仅是好郡守,相当于现在的省长,还是一位水利专家,他为四川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
【1958年3月21日,毛主席在伏龙观听关于宝瓶口的介绍】
突然毛主席又问:“这里有多深?”张建忠回答:“有8公尺深。”毛主席又问:“这个回水湾能不能游泳?”陈彬说:“我来了几年了,没有见到有人下去过。”听了回答后,毛主席爽然地笑了,他说:“我想下去游。”这时,李井泉赶紧向陈彬示意。陈彬明白,3月份天冷水冰的,怎么能下水游泳嘛!为了毛主席的绝对安全,大家都只好缄口不语。主席看着大家为难的样子,又笑了笑,不再说要游泳了。
【1958年3月21日,毛主席听张建忠介绍都江堰水利工程】
毛主席转过话题,指着离堆问道:“这岩石会不会被水冲毁?”陈彬说:“不会的,这是子母岩,很坚硬。”毛主席又问:“年代久了,不是要被冲毁吗?”陈彬习惯地回答:“两千多年才冲掉一米的样子。”毛主席说:”那一百万年后会不会被冲毁?”这下可把大家问住了,一时没人能回答。陈彬想了想回答说:“那就要维护了。”毛主席指着离堆说:“这个离堆就是离山之堆,灌县是个好地方,国内外都很有名。我们要使古老的水利工程发挥更大的作用啊!”在伏龙观,毛主席观看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沙盘模型和都江堰灌溉区域图。毛主席弯着腰,看得很仔细,边看边听解说,不时还用手指着一个个水利工程提问。当张建忠介绍到都江堰溢洪排沙时,毛主席说:“这里修个闸不更好吗?”大家听了都赞同毛主席的想法,异口同声地说:“主席考虑得很周到。”
【1958年3月21日,毛主席在都江堰水利工程沙盘前】
张建忠接着指着沙盘说:“每年岁修,就在这里挖沙淘石。”“那一百万年以后,成都平原的沙石就没处堆了。”毛主席说得很风趣,说得大家都笑了,也没有紧张的感觉了。笑声中,大家陪同毛主席步出伏龙观大门,沿梯而下。
【1958年3月21日,毛主席走下伏龙观台阶,向欢迎的群众走去,左一为陈彬】
从伏龙观石梯下来后,毛主席准备登车,陈彬赶快过去准备为主席开车门。请主席上车时,离堆公园内有人发现毛主席从伏龙观石梯上下来,大声欢呼“毛主席!”一传十,十传百,群众从各方拥了过来。这时,毛主席转身向着欢呼的群众挥手走过去,陈彬又落在了后面。摄影师抓住这一瞬间,按下了快门。
【1958年3月21日,毛主席在伏龙观前向离堆公园里欢迎的群众鼓掌】
下午5点,毛主席在井福街食堂用餐。这里几天前才接待过少奇同志一行人。摆了三张四方桌,实际上只坐了两桌。同毛主席一起用餐,对县委领导来说还是第一次,大家都难免有些拘谨和不自然。毛主席平易近人,入座后,他先给座在旁边的陈彬散了一支香烟,陈彬一看是红锡包。然后,毛主席又向同桌的每人散了一支烟,自己也点上一支,深深地吸了一口后,气氛一下子自然轻松了许多。毛主席向陪同的同志问道:“你们四川啥子叫龙门阵?”一时,大家都回答不上来。陈彬看了一眼站在旁边的副县长程斗南。程斗南是本地人,程斗南明白陈彬的意思,他引经据典地回答说:“四川大户人家的房子前面,好多人家都有道大门,外面的人有事情来找主人家时,一般不能先进主人屋里,而要在大门口,与看门的人把该说的事、该问的话说完,等看门的人向主人禀报。久而久之,习惯上称为摆龙门阵。”虽然回答得有点拘谨,但毛主席听了程的回答后却很满意,点了点头,“说得好,说得好!”毛主席风趣地对大家说。毛主席很随和看看大家,诙谐地笑着问:“今天谁请客?”李井泉说:“我请客!”温江地委书记宋文彬也不甘落后,接着也说:“我请客!”作为东道主的陈彬和王宝玉也异口同声说:“主席来灌县视察,应当我们请您!”毛主席哈哈一笑:“还是我请客吧!”饭桌上的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了。接着,毛主席转脸向坐在自己旁边的陈彬叮嘱道:“今天来到你们这里,吃当地的饭食就行了,不要特别做准备。”当天,厨师们准备了回锅肉、红烧肉、豆瓣鱼、清汤浮圆子、石磨豆花、油炸花生米等,喝的酒是泸州老窖。这时,毛主席又与坐在身边的陈彬、王宝玉亲切地拉家常,问他们是哪里人?来这里习惯吗?有几个小孩?“陈彬说:“我和王县长都是山西离石人,都是李政委的老部下,到四川8年了,这里生活比山西好。孩子们都在上学。”毛主席听了点了点头,看了李井泉一眼,意思是这些干部都是你的兵,从晋绥带到四川来的。菜饭上桌后,陈彬看见主席喜欢油炸花生米,就赶忙将花生米碟子换在主席面前。席间,主席还向陈彬询问了全县人口、土地面积、农业生产等情况,还问到群众吃大米还是吃苞谷?当他听说平坝全部吃大米,山区以苞谷为主,高兴地说:“这个地方条件好!”席间,主席还端起小酒杯,和陈彬等陪同人员干了一杯。陈彬和王县长也代表灌县敬了主席一杯,毛主席愉快地干了一杯。陈彬看这顿饭主席吃得非常满意,便终于放下了久久忐忑不安、生怕主席吃不好的一颗心。服务员前后给毛主席倒了3杯酒,是装6钱酒的杯子,毛主席喝了两杯半。吃完饭后,招待员刘祚昌恭敬地向毛主席递上热毛巾。然后,为每位首长上茶。毛主席端上茶杯,边喝茶边与大家聊了起来。当毛主席知道后边厨房忙活了一天的厨师们也想见他,就让陈彬把厨师们叫出来。王志忠带着大家排成一排站在毛主席身边,毛主席看了看说:“你们是七个人。”然后,毛主席亲切地问:“你们入团没有?”高文寿回答说:“入团了。”毛主席对高文寿说:“你像个大哥哥,要把小弟弟(指其他服务员)带好。”毛主席指着面前的几个年轻招待员又问道:“你们是哪里的人?”站在旁边的刘祚昌连忙答道:“我们都是灌县本地人。”毛主席又问道:“你们相信不相信共产主义?”大家都回答说:“相信!”毛主席还非常关心地问起公私合营企业的经营、职工收入和生活情况。刘祚昌回答:“公私合营以前,好多工人干了活拿不到钱。现在,人人都拿工资,收入有了保障,最满意的就是工人。”“公私合营以后,私营老板都分别做了安排,他们有的当经理,有的作门市部主任。”刘祚昌补充道。毛主席席转过头,看到饭桌上酒瓶中剩余的泸州老窖,用手指着问:“有没开过瓶的酒算不算钱?像这些剩下没喝完的酒怎么算?”刘卓昌回答说:“喝了多少算多少,没有开过瓶的酒不算钱。”“这样就好,没有开过瓶的酒怎么能算钱呢?人家没有吃过嘛。很好!很公平!”毛主席点头称道。毛主席又问:“今天这顿饭该付多少钱?”“我们还没算。”“那我们把饭钱付给你们吧!”“我们不收你们的饭钱,我们向县委收钱。”毛主席和厨师曾建成、张金良等每一个职工握手,表示谢意并亲切地说:“你们辛苦了。”
灌县人民对毛主席依依不舍
毛主席来灌县的消息,因其在离堆公园已与群众见了面,不大的县城,这个消息很快不胫而走。当毛主席吃完饭走出井福食堂时,又被守候在门外的群众发现。人们从四面八方,潮水般地涌向井福街。当时正值灌县中学放学,两千多群众把井福街食堂围得水泄不通,人们欢呼着竞相争睹领袖的风采,人们的眼里闪动着激动的泪花。工作人员赶紧疏通通道,主席走在前面,以习惯的手势挥手,左右各走了十来步“大家好!”招呼了群众。人们沸腾了!整条街道沸腾了!人群中有的雀跃,有的振臂欢呼,更多的人则是激动的泪水尽情地流淌。人群黑压压的一片,但秩序很好。负责现场保卫工作的县公安局副局长骆朝品事后对人说:“当时人多也很挤,但秩序一点不乱,而且听从指挥。主席向左边走时,左边的群众自然地让出通道;主席向右边走过去向群众招手时,右边的群众又让开,生怕挤着主席。”
【1958年3月21日,毛主席在灌县上车前,受到群众热烈欢迎】
陈彬、王宝玉这时又赶快挤到小车门旁,轻轻地为主席打开车门。主席走到车门旁,微笑着向群众招手致意许久。陈彬、王宝玉小心地关上车门。汽车启动后,人们自动让出一条通道,隔着车窗向主席挥手。不少后来的群众,跟在汽车后面跑了好长一节路。天快黑了,主席的车队开走了,人们久久不愿离去,相互诉说自己的感受。在回成都的路上,车队出了观凤楼,毛主席看见路旁麦田里有社员在劳动。主席示意叫车停下。下车后,毛主席走过路边的小石桥,朝麦田走去。在毛主席视察日程中并没有这项安排,毛主席临时决定下车,他想看看老百姓的真实生活。这是灌县新城乡莲花社(今都江堰市幸福镇)。社员冉贵全第一个看见毛主席,他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毛主席跨进麦田,绿葱葱的麦苗簇拥着毛主席。毛主席用手拨开麦苗,看见麦田里还有杂草,就和蔼地对冉贵全说:“要把草除干净。”冉贵全不好意思地点着头。毛主席又问:“这么好的庄稼,一亩能收多少斤?”由于紧张,冉贵全一时回答不上来,毛主席伸出四个指头,说:“400斤吧?”“差不多,每亩四百二三十斤。”这时,社员们都围拢来,凝望着毛主席。毛主席用浓重的湖南口音和大家摆谈起来。社员们虽然有点听不懂,但感到格外亲切。毛主席问:“割了麦子种什么?”“种水稻。”社员回答说。“水稻一亩能打多少斤?”“600多斤。”毛主席听了很高兴,对大家说:“400多加600多就是1000多,那可了不起哟!”领袖的赞扬说得大家心里热呼呼的,给了大家无限的鼓舞。接着,毛主席又高兴地问大家:“粮食多了,你们打算怎么办?”“卖给国家。”“卖给国家,你们赞成吗?”“当然赞成!”社员们异口同声地说。毛主席哈哈一笑,指着冉贵全,风趣地说:“我看你就有些不大赞成吧!”引得大家全乐了。冉贵全吭哧吭哧不知怎么对答,正想再说些什么,毛泽东已迈上田坎。
【1958年3月21日,毛主席在灌县新城乡莲花社(今都江堰市幸福镇)下田问亩产】
晚风轻拂,田埂上的蚕豆花儿散发出阵阵馨香。毛主席踏着田坎小路,快步地向一块嫩绿绿的的苕菜田走去。苕菜尖肥肥胖胖的,又嫩又绿,十分讨人喜爱。苕菜田里有几个女社员在摘苕菜。毛主席边走边问:“你们在摘什么哟?”“摘苕菜。”几个女社员一边回答,一边奔向毛主席。毛主席说:“我帮你们摘好不好?”说着,就跨下田,弯腰和社员们一起摘苕菜。妇女们看到毛泽东这么慈祥这么亲切,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拘束感顿时没有了,和毛主席摆起了龙门阵。
【1958年3月21日,毛主席在灌县新城乡莲花社(今都江堰市幸福镇)下田摘苕菜】
天快黑了,社员们簇拥着毛主席朝公路走去。几个小学生无拘无束地紧跟在毛主席身边,毛主席看着这些天真烂漫的祖国的未来,微笑着从小溪边摘下一朵打破碗花花交给一位小学生,笑着说:“要打破碗哟。”小学生被逗乐了。毛主席和社员们握手告别。社员们流着热泪,情不自禁地喊着:“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毛主席坐进汽车,一只手从窗口伸出,频频地挥动着。汽车远去了,社员们望着远去的汽车久久地站着,爱戴伟大领袖的肺腑之声久久地在天空回荡。当天晚上,莲花社召开社员群众大会,社员们一致要求将“莲花社”更名为“幸福社”,要永远不忘毛主席带来的幸福。【特别说明:此文在许多老同志帮助下完成初稿并定稿,在此深表谢意,并让我们一起深深缅怀伟大领袖毛主席】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作者:王友官,83岁,退休前任灌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1958年任灌县公安局副局长,参与接待毛主席的安全保卫等具体工作;来源:昆仑策网【授权】,转编自“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方志四川”,修订发布)【本公众号所编发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网站和公众号。阅读更多文章,请点击微信号最后左下角“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