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毛泽东参观日本商品展
有一次,毛主席的侄子毛远新动员伯父去看科学成就展览。主席说,现在忙,不能去看,看详细了没有时间,走马观花又没意思。
显然,毛主席重视效果,不喜欢走形式。
但是,他确实也有几场“走马观花”,到展览馆看展览。
首先,1954年10月2日至12月26日,在新落成的苏联展览馆(现北京展览馆),举办了“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
这次展览规模盛大,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林伯渠、董必武、彭德怀、彭真、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无一缺席,前去参观。毛泽东题词:“我们要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习苏联的高潮,来建设我们的国家”。
显然,虽然是走马观花,毛泽东用自己的行动号召和督促大家学习先进的科技与文化,更好地建设新中国。
不久的1955年4月,“捷克斯洛伐克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展览会”举办,毛泽东也根据安排带着伙伴们前往参观。
后来还有一次参观展览,更是与众不同。
那是1956年10月6日下午,日本商品展览会在北京举行。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西方阵营国家来华举办的大型综合性展览会,是对中国1955年底在日本举办的商品展览会的回应,是周恩来总理“民间先行,以民促官”方针的成就。为了这次展览成功,日方做了精心准备,大到自动机床,小到儿童玩具,当时最时尚的半导体收音机、录音机,还有中国人未曾见识的电视机,都亮相了。
然而,由于当时的日本政府跟着美国敌视中国,中日并未建交,加上日本侵略中国留下的深重伤痛,使得这个展览会显得很特殊。
因此,在北京举办这个展览会,毛泽东知道,但是,与前面的东方阵营国家的展览不同,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没有去参观的计划。
就在开幕前夕,他到西郊机场为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送行之时,路过展览馆并看到“日本商品展览会”的大横幅,毛泽东想了想,临时决定去参观一下。
就这样,在开幕式之前,毛泽东突然光临北京展览馆的日本展览会,给参展的日本客商带来意外的惊喜。
但是,这么一次临时起意的“走马观花”,毛泽东却很认真。
首先,参观过程中,毛泽东几乎走遍了日本商展的各个展台,楼上楼下,并对各种展品都颇有兴趣,对日方人士很尊重、很友善,询问和倾听都很认真。
尤其是工业设备及农业机械设备,毛泽东仔细地看,认真地了解,有的设备还亲自上去操作一番。
1956-参观日本商品展-机器
不仅认真地参观,毛泽东还在休息室里坐下来,与日本展览团总裁村田省藏、展览团团长宿谷荣一等日方人士亲切交谈了一番。
在交谈中,毛泽东称赞这个展览办得很好,对日本朋友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并公开赞扬,“日本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日本人民是勇敢的、勤奋的、智慧的人民。”
在交谈中。毛泽东还表达了与日本建立正常友好关系的愿望。
当听到村田省藏转达日本首相的问候后,毛泽东也请他转达对日本首相的问候。而且,随后还请他转达自己对日本天皇的问候。
不仅如此,当村田省藏代表展团将两台新型袖珍半导体收音机送给毛泽东时,毛泽东没有拒绝,而是高高兴兴地收下了。
离开之前,毛泽东还在贵宾题词簿上题词,“看了日本展览会,觉得很好,祝日本人民成功。”
当毛泽东的坐车缓缓离开时,日本工作人员个个泪流满面,情不自禁地随着中国观众一起高呼:“毛主席万岁!万万岁!!”
第二天,随着海内外媒体的广泛报道,毛泽东的此次临时活动,在国内外引起很大的轰动。
1956-参观日本商品展-电视
那么,西方阵营,计划之外,临时起意,走马观花,毛泽东为何如此高姿态呢?
当然不是随性而发。
因为,在大力倡导“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同时,毛泽东一直倡导向国外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开展互利互惠的外贸交易。
为鼓励大家虚心学习,毛泽东明确提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
而且,不久之前东方阵营国家苏联、捷克斯洛伐克在北京举办的展览,毛泽东和伙伴们都去现场参观了。这是以实际行动告诉大家,要重视和珍惜对外学习与交易的机会。这些,媒体都有热情的报道,全国人民都知道。
这次西方阵营国家在北京的展览,媒体自然也会宣传,大家也都知道,并且会注意。如果毛泽东不去参观,其他中央领导自然不好去参观。如此,人们心中就会有对比、有猜疑,会产生错觉,觉得毛泽东和中央领导们只鼓励向社会主义国家学习和开展交易,不鼓励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和开展交易。
后果很严重!
显然,毛泽东在路上看到“日本商品展览会”的横幅后,想到不久前参观展览的经历。想了想,看到了不去参观的后果。因此,来了个临时安排,不走流程,直接到现场。
而且,不是简单的走马观花,看得很完整,问得很认真,态度很热情,赞扬的话很多,对礼物很喜欢……
这一切,都是积极的信号。
对国内,那是明确号召,正常的学习和交易不要受意识形态影响,东方的西方的,一视同仁,大家积极行动吧。
对西方国家,那是明确说明,“主义”不是友好往来的障碍,欢迎你们的先进科技和产品,愿意学习和交易,咱们常来常往吧。
毛泽东的临时起意,确实用心良苦。为的是打破重重围堵封锁,促进开放、学习与合作,价值丰厚。
还能说毛泽东“闭关锁国”吗?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作者/朱江 来源:红歌会网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