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扫荡导致“鱼大水小”,必须精兵简政,全部脱产人数不超过居民的百分之三
1941-1943年间,是中国抗战最困难的时期,八路军在华北的敌后根据地,也不例外。自1941年4月苏联与日本缔结《苏日中立条约》后,华北日军的动作即大幅升级,先是集中10余万兵力对中条山根据地实施“铁脚合击”,随后又对华北敌后根据地实施“铁壁合围”——据聂荣臻讲,1941年秋季的这次“铁壁合围”,日军“总兵力达七万余人,……号称‘以百万大战来回答百团大战’”。①
1943年初,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于《解放日报》刊文公布抗战五年来日军对华北敌后根据地的“扫荡”情形。据其统计,从1938年1月至1942年11月底,“五年来千人以上的‘扫荡’,共计152次,至于万人以上的在大‘扫荡’共计37次。”②其中,尤其以1941年至1942年间日军的“扫荡”最为猛烈,给根据地造成了巨大损失。据朱德当年的公开说法,“到1942年为止,我解放区人口缩小至5000万以下,八路军减员至30万。”③实际情况可能更严重,譬如,晋察冀边区“巩固区”的人口减少过半,已不足500万人;晋绥抗日根据地面积缩小了三分之一,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二以上;山东抗日根据地面积缩小了三分之一,人口从1200万减至750万。④
面积缩小,人口减少,同时“巩固区”(只向根据地政权缴纳公粮)大量变成“游击区”(还需承受敌伪的公粮剥削),所带来的直接困难,即经济条件的恶化,造成“鱼大水小”的特殊局面。以晋察冀根据地冀中军区为例,据该区报告,日军未“扫荡”前,“1941年全年的负担,每分(地)……折合小米最多不过30斤,这样的负担,人民是感觉胜任而愉快的。”但在日军“扫荡”之后,“负担就无比地加重了,一般的每分(地)……全年可能达到72斤(小米)。较多的每分(地)……全年可能达到108斤至144斤(小米)”。按当时冀中地区,每分地的产出折合小米平均是108斤,所以,冀中行署在文件中感慨:“全年收获一大部分或全部都拿了负担,还是不够……真是负担奇重。”至于增加的这些负担,主要因“我主力部队转移”,“巩固区”变成了“游击区”,民众不得不同时承受沉重的“对敌负担”。⑤
有鉴于此,1941年底,延安经过深思熟虑,出台政策,明确指示各根据地:
“必须普遍的实行‘精兵简政’。敌后抗战能否长期坚持的最重要条件,就是这些根据地居民是否能养活我们,能维持居民的抗日积极性。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民力财富一般的说已经很大减弱,因此,‘精兵简政’,节省民力,是目前迫切的重要任务。关于精兵问题已见军委指示。政权、党、民众团体脱离生产的人数亦应缩减,务求全部脱离生产人数不超过甚至更少于居民的百分之三。”⑥
脱产人数,不超过全部民众的3%,这个比例究竟是个什么概念,可参考陶铸当年的公开说法。陶铸说:“(根据地)生产力都比战前减低了,甚至有个别地区减低到百分之五十……因此,敌后根据地民众的负担能力是不大的。在根据地基本地区内,民众生活较好,最大限度也只能每百人养活4个人。游击区因敌人容易到,破坏多,建设少,其人民负担能力是要少于基本地区的,即这里每百人只能养活2人。至于敌占区和近敌区,民众负担能力更差。⑦
“头重脚轻”不利于军事行动,也需要精兵简政,把应放下去的干部尽量充实下层
除了解决“根据地居民是否能养活我们”这一问题外,“精兵简政”还有另一重极现实的需要,那就是应付日军的“扫荡”。1942年4月22日,中央书记处办公厅在《关于总结精兵简政经验的通知》中,就明确总结了“精兵简政”的两大现实目的:
“精兵简政包含两方面问题:一是要求从长期坚持根据地着想,注意节省与积蓄民力。二是要求从战争与农村环境着想,注意组织精干,分工合理,使政策能贯彻下去,使工作效率能大大提高,使军事行动能灵活便利。”⑧
之所以要用“精兵简政”,来“使军事行动能灵活便利”,是因为当时各根据地的干部配备明显呈现一种“头重脚轻”的状况。以晋察冀太行区为例,刘伯承曾明言:“太行区的负担人口共150万,按照中央规定的脱产人员不超过负担人口的百分之三(其中军二政一)的比例,应负担3万军队、1.5万地方干部,而实际上全区军队现有4万、地方干部2万多。……脱产人员,又以上层机关为多,本师机关和直属队达2600余人,边区政府机关人员达540余人,而下级机关和基层连队则严重缺额。……这种状况,不但是‘鱼大水小’,而且成了‘头重脚轻’。”⑨
这种“头重脚轻”,对八路军的“反扫荡”作战,直接造成了很大损害。据杨秀峰(时任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主席)的内部报告披露,1942年太行军区在“五月反扫荡”中虽获胜利,但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其中,尤其以基层组织涣散、“头重脚轻”最为严重。杨秀峰在报告中说:
县一级,“除少数县份外,一般在反扫荡战争中,政权组织不但未起它的应有作用,甚至上下脱节,看不见组织力量,有的专署或县府只剩一人或数人,单纯随部队走,不能起其应有作用,干部临时分散下去,而又无秘密后方机关联系。”区一级,“区一般的不能发生作用,某专区内有些区都形同瓦解,助理员大部回家,工作停顿,某区区长还要随专署向外线转移,根本未想到战时工作和自己的岗位。”村一级,“情形最严重的是村。彭副总司令在作战中来电说:‘在南艾铺一带,作战一天找不到一个村干部’,各地村庄干部逃跑成为普遍现象,干部先群众而跑,后群众而回。”具体到对“反扫荡”作战的影响,“表现在保证军队战时供给做的非常差,如×部在×县作战无粮食,到邻县去找又没有,后来从很远的另一个存粮地区驮粮回来,已耽误了很有利的作战时机,在作战中有的部队三天吃不到饱饭,有的喝不到水。许多村庄找不到干部和群众,有时找到村干部,口头上答应给找民夫抬伤兵,回头都跑走了。需要村干部找粮食时,有的便回答:‘找到谁的吃谁的,找不到我不管。’”⑩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杨秀峰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基本上没有贯彻简政的精神。就各级政府而言,依然是头重脚轻,没有彻底把应放下去的干部尽量充实下层,故到战时不能不临时分遣干部,因而干部对村的工作不熟悉不了解,起不了帮助的作用,感到苦闷,反而给村干部添累赘,到战时临时下去,因为自己在村内平时没有工作与群众联系,自然不会得到很好的掩护。”(11)
此外,“头重脚轻”还会导致部队在应对日军“扫荡”时移动速度受影响。如1941年11月,山东抗日根据地鲁中区,就因“工作机关庞大笨重,遭受打击,损失颇多”。(12) 有鉴于此,1942年4月22日,中央书记处办公厅曾明确要求各根据地向中央报告“是否有后方庞大、行动笨滞,敌人‘扫荡’易受损失现象。”
综上,正是依赖着“精兵简政”政策,使民力与抗战相协调,敌后根据地才能在日军的疯狂“扫荡”之下坚持下来,并不断发展壮大。
注释
① 聂荣臻,《粉碎日军秋季“扫荡”的经过及基本经验教训》,1941年11月21日。所谓“铁脚合击”、“铁壁合围”,乃是华北日军的一种战术名称,据刘伯承讲:“我们在抗日时曾在缴获文件中见到日酋冈村宁次在华北作战的训令,他认为:围攻那战斗力强的敌人必须实行铁脚合击,对战斗力弱的敌人,只须铁壁合围就够了。其见解是如此。”见:刘伯承,《〈论苏军合围钳形攻势〉编译后言》,收录于《刘伯承军事译文序跋集》,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P36-37。彭德怀亦报告说:“敌称晋南战役为‘铁脚合击’战,称此次对边区‘扫荡’战役为‘铁壁合围’战”。” 见:《彭德怀等为转报晋察冀军区秋季反“扫荡”初步总结给中央军委的电报》,1941年10月,收录于《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18册),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2011,P673。②《敌寇五年来“扫荡”华北的总结》,《解放日报》,1943年2月28日,收录于《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4抗日战争时期》,P278。③朱德,《论解放区战》,1945年4月23日。收录于《八路军回忆史料 1》,解放军出版社,1990,P07。④参见:李茂盛、马生怀/著,《华北抗战史》(下),山西人民出版社,2013,P104、P224;《解放军史鉴 八路军史 1937-1945》(下),青岛出版社,2013,P747。⑤冀中行署关于减轻人民负担的指示,1943年2月5日。收录于《冀中历史文献选编(中册)》,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1994,P34-35。另一个极有价值的参考文献是1943年8月5日中央书记处对冀察晋分局的函电指示《精兵简政迟疑不决就将遇到不可克服的困难》,该指示说道:“关于精兵简政的电报已悉。毫无疑义,你们应实行精简,在这个政策上迟疑不决,就将遇到不可克服的困难。你们现在只有九十万人口的比较巩固的根据地,其他能收公粮的九十万人口是处在游击区中,而你们连马匹折合计算尚有八万多人脱离生产,这是决不能持久的。目前你们应即下决心减去三万,只留五万,其中文武比例,应是文一武四。减去三万人中,除吕(正操)部六千西移外,另调聂(荣臻)部四千西移,共计一万人西移,其余两万在本地安插。如果明年更困难,再准备从五万中减一万。”见《中共党史参考资料 第17册》,P410。⑥中央关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敌后抗日根据地工作的指示,1941年12月17日,收录于《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第十三册(一九四一-一九四二年)》,中央档案馆/编,1991,P264-265。⑦陶铸,《再谈精兵简政》,《解放日报》,1942年6月25日,第2版。⑧中共中央书记处办公厅关于总结精兵简政经验的通知,1942年4月22日,收录于《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19册),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2011,P244。⑨《刘伯承传》编写组/编,《刘伯承传》,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P181。⑩(11)杨秀峰,《五月反扫荡中(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工作的几点重要小结》,1942年7月23日在边区干会的报告记录。收录于《晋冀鲁豫边区史料选编 第二辑》,P134-143。(12)把增强,《抗战时期中共精兵简政中的编余人员安置》,《抗日战争研究》2013年第4期。(腾讯历史)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内容 相关信息
任志刚:“只要能杀死日本人,什么办法都是好的!”——抗日战争中,八路军是怎么打游击战的?
2017-06-27任志刚:“只要能杀死日本人,什么办法都是好的!”——抗日战争中,八路军是怎么打游击战的?
2016-12-20•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