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谈治国理政》的用人观中,我们可以发现,“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一个反复出现的词汇。如“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要不拘一格降人才,解放思想,慧眼识才,爱才惜才”;“扎实做好育才、引才、聚才、用才工作,不拘一格降人才”;“把方方面面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需要打开视野、不拘一格,充分盘活干部资源”等。所有这些“不拘一格”,让人如春风拂面,倍感亲切。这既是打造各行各业人才方阵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认真思考和把握的一条重要用人原则。
“不拘一格降人才”,出自清代龚自珍1839年写的《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原文这样写道:“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里,诗人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表达了他期待着杰出人才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尽管,面对腐朽的清政府、风雨飘摇的旧中国,这种对国家未来命途的关切和呼吁当政者能够广纳人才的渴望,只能是令人唏嘘的无奈和叹息。但作者对“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未来憧憬,却呼唤着开阔的用人胸怀,具有远大的目光和战略意义。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不断培养出优秀领导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政党、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成为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团结带领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高度重视培养造就能够担当重任的干部队伍。新时代,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拘一格降人才”,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这正是我们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这一思想的真谛之所在,也是我们深刻理解和把握总书记这一重要思想的一个认知切点。
“不拘一格”,顾名思义,所针对的是“拘于一格”。这是长期存于中国社会的一个用人流弊。论起它的历史,最早可溯于周时。东汉著名学者王充在《论衡·逢遇篇》中讲过这样一个用人典例:“昔周人有仕数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吾更为武。武节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又老,是以未尝一遇。’”王充笔下的这个读书人,“学为文,文德成就”、“发愤学武,武节始就”,称得上是一个能文能武的人才。然而,他一生中几次求仕,直到两鬓斑白终未成功。不成功的直接表征原因,就在于当时用人的以“格”取人:年轻时,遇上了“人君好用老”,他不够“格”;用老主死了,“后主又用武”,他又不够“格”;用武主死了之后,少主“好用少年”,尽管他文武兼备,人却老了,最终“未尝一遇”。这里不难看出,是人为的“格”,埋没和委屈了这位可以干事的有用之才。
北魏在选拔官员时,也有一个类似的史鉴。《魏书》卷六十六《崔亮传》载,崔亮当吏部尚书时,正赶上武官得势,太后下令要选拔武官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中做官。但由于官位少,应选的人太多。于是崔亮上奏,建议不问贤愚,完全根据年头任用官员。年头不到,即使这个职位需要这个人,也不能任命他。庸才下品,年头够长了就会优先得到提拔任用。崔亮搞出的这个规定,很显然是一种“资历格”,虽然在当时属于迫不得已,但却给后世造成了数不胜数的流弊。正基于此,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顾炎武评论说,“北魏失去人才,自崔亮始。”
其实,这里有一层窗户纸,王充和顾炎武那个时代认识不到或者不敢戳破罢了。在旧社会,尽管江山不断易主,时代形态各异,但仕途上的这种“格”,无不是君主个人好恶来取舍的。比如,成汤时的伊尹和商纣时的箕子,皆为当时的贤才,可在仕途上两人的结局却大相径庭,伊尹为相显贵于朝廷,箕子却为奴沦于井市,原因在于两人所遇到的君主用人观不同。再如伍子胥和帛喜,都在吴王手下称臣,忠贞的子胥被诛杀,奸佞的帛喜反而长期居于太宰显位,原因也在于其君主之用人观有毛病。“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句古诗,正是对这种封建取仕制度的一个生动写照:能得到君主的赏识,你就会做官当权臣,“或抱洿行”,却能“尊于桀之朝”;得不到君主赏识的,“或持洁节”,也会终生不仕,“卑于尧之廷”。于是,“怀才不遇”的叹息、“冯唐易老”的用人悲剧,也就在历朝各代出现了。
苍海桑田。新中国建立后,我们党高度重视培养造就能够担当重任的干部队伍。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大力选拔那些谋事想干事、遇事能办事、干事不出事、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干部,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也日臻形成。但在选人用人题上,“拘格”选人的流弊仍然残存于不少地方不少环节。最突出的表现在,机械地框定一些诸如“年龄”“资历”“经历”“台阶”“学历”等“格”,依“格”卡人,以“格”量人。应当说,设“格”的初衷是好的,这些“格”也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问题是在运行过程中往往被人为地公式化了。我们党历来强调德才兼备,并强调以德为先,但由于这些“格”的限制,有的地方在运行中往往简化成了一个简单化的“唯”标准。即:依照某些“格”机械地裁上一刀,“格”内的入选,“格”外的落选。结果,有些优秀人才被裁掉了,有的“次品”由于“格”的框定,其德才则被降格以求甚至忽略了。从这些年报刊曝光落马的腐败分子来看,若按“格”来卡量,他们的“条件”大都是不错的,而导致“用人失误”的关键,就在于“格”合的圈定下,忽视了对德才这个根本条件的严格把控,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我们党的各级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的勤务员,同历史上的官吏有本质的区别,我们的干部管理同历史上的吏治也有重大区别。我们总结分析我国历史上吏治的得失,是要加强和改进干部管理工作,为跳出历史周期率、实现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借鉴。”这就告诉我们,我们党的干部的为政本色是当“人民公仆”,本质是给人民这个“主人”打工。这一初心和使命所决定,各级领导干部的选择权当然应掌握在人民群众手里。人民群众相中了谁,愿意让谁当来这个“公仆”,谁就合“格”;人民群众看不上的,甭管多么合适的年龄、多么高档的文凭、经过什么台阶、有什么好的出身,统统都不能使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就是看能否敢于为人民担当。特别是关键岗位的领导人,要把敢不敢担事、能不能扛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把干部干了什么事、干了多少事、干的事组织和群众认不认可作为选拔干部的根本依据。而认可的裁量权,就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群众“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投不投他的“喜欢”、“赞成”票,而不是什么年龄、经历、学历之类的非德才条件。所以这当中的关节点,就是要相信“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相信人民的觉悟,依靠群众的智慧,切实让“德才兼备”、“群众公认”进入选人用人机制,而不是形而上学的囿于“资格”圈定人选。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中国大趋势》作者约翰·奈斯比特(John Naisbitt),2018年在接受《环球时报》专访时曾表示,世界的游戏规则正在改变。美国过去是世界的中心,现在这个中心正在向中国转移。并就“中国大趋势”提出了一个很带警示性的观点:论资排辈与家长制思维,是中国从世界工厂转变为一流创新国家的最大障碍。自然,奈斯比特说的未必绝对正确,但这个“外来和尚”所念的“经”也值得我们借鉴。按照我们党一贯强调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惟才是举的原则选拔任用干部,“不拘一格降人才”,正是打破形而上学选人魔咒,去除唯“格”用人惯性歧视,推动干部“能上庸下”大趋势的一个科学要求。
“不拘一格降人才”,目标指向在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公平竞争的机会。这就是打破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开阔选才视野,搭建选才平台,创新选才方式,打通广进贤才的通道。在“不拘一格”的推动下,比的是干事的能力,而不是胡子的长短和阅历;比的是破题的才干,而不是所谓的经历和学历;比的成事的本事,而不是主观的印象和看法。最终目的是推动“能者上、庸者下”,这不仅是一方工作的要求,更是国家发展的要求。
“不拘一格降人才”,并不是不要“格”,而是要去除唯“格”一刀切选人的事实歧视,打破把“资格”同“人才”简单地画等号的选人方法。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让各方面人才各显其能;改变单一的“伯乐相马”模式,加大差额遴选和比较选拔的力度,让群众认可、组织满意、干部服气的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不拘一格,就是要求大胆打破常规,不仅要用好“共识性”人才,还要因事用人、用好个性化人才。为选拔到最合适的干部“甚至不考虑他的资历”,不仅会让一部分因为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而未能到关键岗位任职的领导干部受到鼓舞,更给组织部门的工作拓宽了思路,提供了指导思想。
“不拘一格降人才”,说到底是充分盘活干部资源,把方方面面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把干部队伍和各方面人才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这是一种政策机制,也是一种激励环境。2001年,高考取消对考生婚姻状况和年龄的限制,出现了高考考场上耄耋老人奋笔疾书、父子同场竞技的动人场面,让更多人拥有了人生出彩的机会;科技部实行了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政策,形成了“创新不问出身”的人才领军出征局面;还有不少地方在不改变干部原有隶属关系的情况下,采取机关部门互换、机关与基层交流,既丰富了干部阅历,培养和锻炼了人才,也改进了工作质量,发挥了在不以升职为目的的情形下同样达到选贤任能的作用。实践表明,思想一变天地宽。“不拘一格降人才”真正落地并成为通道,“八仙过海,各显本领”、“群贤毕至”的人才局面就会出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了延绵不绝的强大人才支撑。
(作者系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理事、山东领导科学研究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稿,作者授权首发)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