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治理建言 > 阅读信息
张尔升: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行动方案研究
点击:  作者:张尔升    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1-05-24 09:27:31

 

1.webp (15).jpg 


当今人类社会处于大变革大转型之中,这种巨变正在全面、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走向。近三十年的人类生活表明我们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全球性问题的挑战:“911” 事件、国际金融危机频繁、全球气候问题严峻、特别是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等等。这些跨国界、关系到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问题绝非一国之政策所能应对,需要国际社会的整体智慧和共同努力。因此,全球治理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人类实践的历史性课题,它不仅涉及观念的转变、制度的设计与政策的调整,更涉及到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案。可见,全球治理是当下全人类面临的最紧迫、最严峻的现实问题,是负责任的国家的重大问题。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国已经把全球治理问题作为重要的议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表示,中国与全球治理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更加积极务实,扮演着独特而强有力的角色。习近平主席关于全球治理的主张,在深刻分析、正确把握国际政治的新变化新情况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智慧”,同时积极推进新的治理手段,以促进全球治理变革,形成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可见,只有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中国在全球治理进程中才能获得更大的影响力。

一、 文献综述

(一)基本综述

众所周知,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从陆权走向海权是历史必然性。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陆地压力的不断增加,世界各国纷纷将发展的目光投向海洋。自20世纪90年代起,世界各国逐渐认识到海洋治理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海洋治理具有整体化、专业化、国际化的特征,需要各国共同参与,我国作为海洋大国必须参与全球海洋治理。中国只有积极参与,才能实现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就这个角度而言,我国的海洋强国建设实际上是各方治理主体积极参与各项海洋事务、解决治理难题,从而推进国家海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动态过程。作为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议题和必由之路,全球海洋治理与国内海洋治理共同构成了海洋强国的两翼。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必须制定科学的行动方案,因此,研究全球海洋治理的中国方案,不仅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大实践意义,为海洋强国建设、中国崛起提供智力支持。

全球治理以及中国参与海洋治理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形成许多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已有的研究成果可分几个方面。

1、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研究。治理是一系列活动领域的管理机制,它虽然没有得到正式授权,却能有效发挥作用(Fames N,Rosnau.2001),全球治理是在以国家为中心的世界体系形成后,由于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而各国参与的治理,其一、它能动员多种主体参与。不仅正式的制度与组织(国家等)所制订(或不制订)的维持管理世界秩序的规则和规范,而且也意味着所有的其他组织和压力团体(跨国公司等)对跨国规则和体系产生的影响(David  Held 2001);其二,它可以赋予世界各国与人民代表权,承担责任和提供服务,一个更民主更负责任的全球治理体系将会实现更多的全球正义(Havad Held,2004)。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生态方面存在着越来越多的共同利益,越来越来形成命运共同体,完全靠一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很难独自面对上述挑战,各国应该联合起来,共同治理世界上出现的全球问题(庞中英,2005),加强政府间合作(Rosnau.2001),中国无论从大国责任方面,还是民族复兴方面,都有基金参与全球治理(李秋发,2016;冯书泉,2016;黄高晓,2016;张文显,2017;刘世强,2017)。国外学者研究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侧重于地位和作用,认为中国为全球治理做出很大贡献,提高了全球治理的效率(约翰·伊肯伯里,2013;Gokhan Ozkan,2011;基欧汉,2012)。国内学者侧重于中国崛起,从大国定位到参与对策进行深入研究(庄贵阳,2018;董作壯,2017;刘娟、赵永华,2018;薛晓究,2018;吴志成、吴宇,2018;蔡亮,2018;吴晓明、栗长江,2018;刘雪莲、桑缚,2018;于潇、孙悦,2018;秦亚青、魏玲,2018)。

2、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研究。全球治理在海洋领域则是全球海洋治理,由于海洋具有公共性和流动性,海洋资源的开发,海洋风险的化解单纯依靠一个国家是无能为力的,必须进行全球治理(全永波,2018)。全球海洋治理是一个整体,是经济活动所需的规则、机构、 过程、协议和安排的基础(World Ocean Council,2018;Elisabeth Mann Borgese,2013;郑海琦、胡波,2018)。在全球治理向海洋领域延伸的同时,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全永波,2012)。自20世纪90年代起,世界各国逐渐认识到海洋治理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对此进行了各方面的研究。国外学者对海洋治理的研究侧重于海洋综合管理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分析,通过完善涉海机构及其配套设施建设促进本国海洋事业的发展。美国学者Bailet指出构成海洋治理框架的三个要素分别是法律法规、管理体制以及实施机构。国内有关海洋治理的研究文献偏重于对构建我国海洋管理体制的定性研究与分析上。目前,海洋全球治理主要是国际海洋法公约和美国海洋霸权两轨并行,以航行自由为幌子的海洋霸权往往不受约束,在插手海洋事务方面尤为突出,那么,如何使海洋治理结构合理化,创立更加有效的机制体系,实现合法有效的共治网络是各国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作为全球治理在海洋领域的拓展与应用,全球海洋治理呈现出明显的实践导向,其产生与发展受到现实因素的直接推动。美国学者罗伯特·弗里德海姆在20 世纪末便提出全球海洋治理的概念,其他学者则围绕着全球海洋治理机制、全球海洋治理实现路径、全球海洋治理未来走向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究。我国关于全球海洋治理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直到2014年才首次出现相关学术论文。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和国际形势的驱动下,国内从事全球海洋治理研究的学者逐渐增多,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日益成为我国海洋社会科学中一个有影响力的研究分支。

迄今为止,国内学者对全球海洋治理的研究聚焦在三大维度。一是分析全球海洋治理的基本学理问题。此类研究主要关注全球海洋治理的概念阐释、理论基础和体系构成等关键问题。在概念阐释方面,学者们从宏观的治理体系、动态的治理过程和微观的治理手段等不同角度出发,对全球海洋治理的内涵进行了多种界定;在理论基础方面,“公地悲剧”、“公共物品”、“全球治理”等理论成为全球海洋治理的理论来源;在体系构成方面,学者们普遍认为全球海洋治理是由主体、客体、目标、规制等一系列要素构成的复合治理体系(袁莎、郭芳翠,2018;黄任望,2014)。二是对其衍生的具体领域进行研究。由于海洋兼具自然特性和社会属性,使得其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外交、生态环境等传统治理议题产生了交叉,形成了众多独具特色的派生领域。国内学者对这些不同的研究领域都有所涉猎,其中,海洋安全、海洋法律、海洋生态环境和极地治理等领域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吴士存、陈相秒,2018)。三是立足于中国自身,探讨中国在全球海洋治理中的地位与角色,以及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历程和原则等(庞中英,2018;王阳,2018)。总体来看,国内目前关于全球海洋治理的学术成果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研究体系,涵盖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诸多方面,在全球海洋治理理论体系的构建中发出了中国声音,贡献了中国智慧。但全球海洋治理作为一个新生的研究议题,其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分析框架、参与路径等核心内容尚不完善。

3、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行动的研究。由于海洋关系着人类生存与发展,全球海洋治理是时下海洋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的客观要求。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绵长的海岸线、辽阔的管辖海域和与日俱增的海洋开发利用能力,全球海洋治理需要中国全方位的参与。当前全球海洋问题频发,已日益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在风险和重大挑战,而全球海洋治理的机制缺陷日益凸显。海洋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和治理能力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海洋权益碎片化,海事议题分散化,海上安全丛林化。海上争端频发,甚至被扫进历史垃圾堆的海盗也一度卷土重来。在此情况下,中国如何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话题。但这方面研究文献不太丰富,随着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进程不断深入,学术界在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路径以及若干具体的治理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黄任望(2014)探讨了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主体、客体和方法,楼春豪(2018)论述了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中国方位、中国主张、中国政策,傅梦孜、 陈旸(2019)探讨了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路径与政策,崔野、王琪(2019)探讨了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历史契机、关注重点、现实路径。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行动方案也是目前学术界研究和关注的重点方向。其主要内容为,立足于中国,在构建理论体系与分析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国家方案(崔野,2019)

(二)文献评价

21世纪以来,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研究进展加快,已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从总体是看,研究主题明确、内容广泛、深度加强、问题针对性增强。但多数研究基于对现状、问题对策研究,对于参与治理的行动方案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这与当前全球海洋治理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较大的差距,不仅有碍于对全球海洋治理的理解,也制约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深入研究。具体表现如下,1、从研究内容看,现状、问题对策研究较多,行动方案研究较少,现有文献主要从国际政治、制度经济学等方面研究全球海洋治理的现状、问题、对策,较少从地缘政治经济学深入研究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行动方案。随着中国崛起,中国的核心利益在海洋,必须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并迫切需要一个可供操作的行动方案,这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有待于进一步加强。2、从研究方法看,现有文献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的文献很少,而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不仅需要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的运用,还需要探讨具体方法,尤其要建立多种方法综合集成的研究体系。3、从研究视角看,现有文献主要从单学科视角,多学科交叉研究视角比较缺乏,研究关注点虽集中但综合性不强。

(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

在海洋世纪时代,全球海洋治理的研究从中小尺度的国家或地区研究转向大尺度的全球性研究,研究手段从传统方法转向政策模拟和人工智能运用的最新方法,研究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以什么尺度、用什么方法,如何制定行动方案等,为本项目探讨提供了新的研究空间:1、探讨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行动方案,本项目拟从时空视角,采用尺度思维,从国家和领域两个视角系统全面探讨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行动方案。2、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行动方案的实施手段,本项目采用多要素综合和空间关联思维,从参与话语权构建、区域协同治理、环境与危机治理、数据治理、能力提升方面探讨具体的实施路径。3、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效果评估,本项目拟利用政策模拟、人工智能等工具的计算实验精准可控、易操作、可设计、可重复的优点,通过计算实验验证法的不同实验方案,在不同场景下,对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进行测试和效果评估,力争找出最佳方案,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四)学术价值

1.丰富海洋治理理论。随着陆域资源的枯竭,海洋成为经济增长的亮点,各国对海洋的争夺日益激烈,海洋治理成为全球治理的重点,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已成为中国的重大战略,为此,必须探讨符合中国核心利益和现实需求的海洋治理理论,为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而探讨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行动方案,有利于补充和完善海洋治理理论。

2.推动多学科交叉研究。海洋治理研究采用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深入开展本领域研究,一方面,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推动海洋治理理论研究的深化,另一方面,有利于推动交叉学科的研究。

3.拓宽海洋治理的研究视角。本项目从经济学、地理学、政治学、海洋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视角研究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拓宽海洋治理的研究视角。

(五)应用价值

1.为海洋强国提供支撑。海洋强国是十八大提出的战略,是中国崛起的重要议题和必由之路,而全球海洋治理与国内海洋治理共同构成了海洋强国的两翼。探讨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行动方案为海洋强国的战略选择提供参考和智力支持。

2.推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依赖海洋的全球治理,探讨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行动方案,为有效、精准地反击海洋霸权,为争取外交空间及法理、国际舆论支持提供有力的支撑。

3.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本项目提出的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行动方案,对不同情境下具体实施进行竞争评估,选择最佳方案,为政府决策提供分析工具和理论参考,进一步推动中国海洋经济的可出现发展。

(六)研究内容

1、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话语建设行动方案

全球治理在当今国际政治领域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海洋治理作为全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海洋秩序确立非常重要,而海洋国际话语权的掌控对海洋国家在全球海洋治理中发挥影响力起到关键作用。中国必须参与海洋国家话语权建设,探讨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

2、中国参与全球海洋环境与区域治理行动方案

地球海洋空间巨大,任何国家都没有能力承担全球海洋治理的全部责任,必须分区治理,中国必须根据地域优势参与全球海洋的区域治理,并且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协调,探讨参与区域治理的行动方案。

3、中国参与全球海洋环境和危机治理行动方案

由于陆域资源枯竭,人们对海洋资源的开采超过海洋环境的承载力,由此引发海洋环境危机,同时,由于全球治理不力,出现海盗、海上恐怖活动等,引发海洋危机,化解海洋危机成为海洋国家的共同难题,中国必须参与海洋环境和危机治理,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探讨参与环境与危机治理方案。

4、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数据治理行动方案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节奏快速的社会,信息传播,科技发达,大数据也就油然而生,进入网络时代后,现代海洋活动通过数据流表现出来,海洋治理往往是数据治理,对于中国来说,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转变海洋治理理念,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创新治理模式,优化治理流程,在全球海洋治理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制定一个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行动方案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5、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能力提升行动方案

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必须有足够的能力,在大数据的新时代背景下,海洋治理及其复杂,这对海洋治理提出新要求,必须提升海洋治理能力。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必须采取理念、机制、模式、技术等手段应对,以推进全球海洋治理能力提升,制定一个能力提升的行动方案。

(六) 创新之处
 
  1、理论创新。(1)提出全球海洋治理的新理念,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理论为指导,从我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必要性、可能性为依据,对我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行动方案进行探讨,并指出其包含的范围。 (2)提出全球海洋协作治理的新观点,海洋是人类的公共空间,各海洋国家必须协作治理。单边主义、海洋霸权、以邻为壑必然破坏海洋治理。(3)学术理论的创新与实用性。围绕重大问题、以新的理论视角阐释全球海洋治理实现部分理论创新,以此制定的行动方案可以付诸于实践。

2、研究方法创新。(1)引入动态化研究的新方法,本项目引入动态的情景模拟法和建模仿真手段,既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有进行定位分析,提高了研究的技术含量。(2)采用人工智能的新手段,本项目引入计算机实验的新手段,设计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技术实验模式,模拟不同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效果,找出最佳行动方案,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支撑。(3)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运用的创新,本课题参与研究的专家学者,来自研究海洋学、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语言学等专业领域,有利于对海洋治理进行交叉研究,避免单独从一个学科角度研究所导致的局限性,以此保证行动方案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3、分析工具方面的突破与创新。(1)分析工具的先进性,本项目使用最新版本统计软件和计算机软件,保障分析结果准确可靠。同时采用最新编程计算、分析、绘图,使行动方案精细科学。(2)分析工具新颖性,采用全新的视角审视分析工具的结论,力争使用有效的数据资料得出新的结果。

本项目研究内容主要有,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话语建设行动方案、中国参与全球海洋环境与区域治理行动方案、中国参与全球海洋环境和危机治理行动方案、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数据治理行动方案、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能力提升行动方案。

二、 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话语建设的行动方案


全球治理在当今国际政治领域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海洋治理作为全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海洋秩序确立非常重要,而海洋国际话语权的掌控对海洋国家在全球海洋治理中发挥影响力起到关键作用。中国必须参与海洋国家话语权建设,探讨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

1、行动方案重点解决的问题

全球海洋治理在当今国际政治领域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针对全球海洋治理的相关举措已逐渐成为海洋国家争夺国际海洋领导权的重要“战场”,而海洋国际话语权的掌控,对海洋国家在全球海洋治理中发挥影响力起到关键作用。近年来,海洋国际话语权不仅成为研究热点,国家和政府也越来越重视海洋国际话语权在政治生活中的运用,特别是在与国际社会交往过程中,掌握海洋国际话语权的国家往往更能掌握主动权,进而在全球海洋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随着国际社会海洋环境的不断变化,原有的权力要素已经不能完全主宰海洋,海洋话语权力的作用与地位日益显现出来,成为构建当今世界海洋权力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可以认为“国际海洋话语权”是海洋国家在国际海洋治理中利用“话语”来实现追求国家海洋利益的能力与权力。因此,我国必须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和海洋话语权建设,制度一套符合时代要求的行动方案。本行动方案解决的重要问题是:(1)明确我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话语权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思想上的认识。(2)寻找我国全球海洋治理话语权缺失的原因。(3)全面分析我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话语权建设的制约因素。(4)分析当前我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话语权建设的有利时机。(5)提出我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话语权建设的路径。

2、行动方案的目标

(1)借鉴分析国内外海洋治理的研究结果,探究构建中国式全球海洋治理的文本话语、网络话语。(2)打破西方海洋话语的垄断,构建中国式全球海洋治理的话语立场、话语哲学、话语逻辑。(3)传播中国的海洋文化。(4)探讨中国式全球海洋治理话语平台载体建设方略。

3、确定行动方案的原则

(1)海洋命运共同体原则。(2)和谐海洋建设的原则。(3)中国特色原则。(4)合作共赢原则。

4、框架与主要内容(具体行动方案)

(1)明确中国参与全球海洋话语权建设行动方案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海洋话语权是海洋治理的关键,我国是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话语权建设,决定我国是否具有海洋话语权,关系到我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深度和效率,因此,探讨这个行动方案必须明确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需要从21世纪-海洋世纪和中国崛起的战略高度考虑。

(2)分析我国海洋话语权的现状和参与全球海洋话语权建设的制约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打开了海洋开放的大门,海洋经济迅速发展,对海洋的依赖不断加大,我国的海洋事业与国际融为一体,然而海洋国际话语权掌握在海洋霸权国家手中,我国海洋话语权的缺失日益成为维护中国国家利益的障碍,特别是近年来全球海洋治理遇到困境,呼唤新的治理模式,而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有责任和能力承担全球海洋治理的重任,构建中国全球海洋治理的话语权,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然而,中国海洋国际话语权的构建还存在着许多制约性因素。除了自身能力不足以外, 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可不足也是制约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的不利条件,国际社会 特别是在西方国家存在着大量的反华势力,他们始终没有停止对中国的敌视与抹 黑,而中国的媒体又没有发挥更好的作用来维护国家形象与利益。同时,中国政 府在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时的政策与所在国国情存在差异也对中国海洋国际话语权的构建和拓展不利。为此,要全面分析这些因素,制定行动方案时要充分考虑。

(3)明确行动方案的战略定位。中国参与全球海洋话语权建设需要明确自身的国际身份与战略定位,针对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恶意捧杀,妄图让中国承担与身份不相称的海洋治理责任,中国在构建全球海洋治理中的国际话语权时,正确合理的国家定位和明确清晰的战略目标可以使得中国在全球治理过程中制定更加符合自身需求的政策,也可以 避免与其他国家产生没有必要的竞争,也可以使中国的国际话语权的构建更加容 易。因此中国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国家实力的变化对自身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所处的国际地位进行准确定位,同时围绕国家定位来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活动,只有在正 确的国家定位的背景下进行的国际参与才能够真正的符合中国国家发展的需要。

(4)中国参与全球海洋话语权建设行动方案的步骤,海洋国际话语权建设作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对一个国家参与国际社会的进程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追求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是长期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中国 应当将追求国际话语权建设作为国家的一项长期的战略来执行,将海洋国际话语权纳入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体系当中。

(5)发展海洋经济,拓展海洋治理话语。海洋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进程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也为中国在全球海洋治理领域的构建起国际话语权提供了物质保障。中国可以以庞大的海洋经济规模为依托,通过协调海洋活动,提升自身国际影响力,进而实现海洋国际话语权的建构与发展。

(6)提高海军实力,强化海洋话语。中国参与构建全球海洋必须提升硬实力,首先要提高自身军事实力-海军实力,方能在全球海洋治理中取得主动权。在全球海洋治理中构建国际海洋话语权,中国 需要注重威慑力量,对中国构建海洋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7)注重海洋文化传播。提升中国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必须靠海洋文化的传播,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海洋文化底蕴的国家,中国海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性是中国得以屹立于世界的重要原因,因此向世界传播中国的海洋文化成为中国构建海洋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手段。而海洋文化国际传播平台的建设是中国构建海洋国际话语权的手段性措施,建设世界一流的 传播平台是中国在全球治理中推动构建国际话语权的直接手段。

(8)强化海洋智库建设。在海洋国际话语权建设过程中,智库可为参与全球治理领域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供应和知识力量,为海洋话语权建设提供智慧支持。中国在全球海洋治理过程中要想提升国际话语权需要强化“智库”的建设。

三、 中国参与全球海洋环境与区域治理行动方案


地球海洋空间巨大,任何国家都没有能力承担全球海洋治理的全部责任,必须分区治理,中国必须根据地域优势参与全球海洋的区域治理,并且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协调,探讨参与区域治理的行动方案。

 1、行动方案重点解决的问题

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世界经济重心日益朝沿海地带转移,海岸带的经济发展与近海海域的开发活动,给海洋生态和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使海洋面临严峻的考验。海水的流动性、海洋的广袤性、海域边界的模糊性等自然特性使得很多海洋环境问题具有了跨区域性,包括国内的跨行政区域和跨国家管辖区域。因此,海洋环境治理既是全球性问题,也是区域性问题,海洋环境问题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中国必须参与全球海洋环境治理。全球海洋环境治理存在一定的规则和特有的运行逻辑体系,对中国而言如何有效参与全球海洋环境治理也应有相应的逻辑支持,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国方案应是建设全球海洋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支持。然而中国在全球海洋环境治理中,参与区域海洋环境治理更为现实,同时,“区域海”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模式在实践中已经取得较好的效果,可以为中国参与全球海洋环境治理提供较好的思路。中国邮储探讨参与全球海洋环境与区域治理的行动方案。本方案重点解决的问题是:(1)明确我国参与全球海洋环境治理的迫切性。(2)确定我国参与全球海洋环境治理的区域。(3)探讨我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区域协调机制。

2、行动方案的目标

(1)构建海洋环境治理的指标体系。(2)制定海洋环境治理的区域协调规划。(3)探讨海洋环境治理区域协调的方法。

3、确定行动方案的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2)广泛参与原则。(3)权责对等原则。
 
4、框架与主要内容(具体行动方案)

(1)系统地全面地收集资料,本子课题重在全面、系统地搜集和整理国内外海洋环境治理的官方文献资料,内容涉及官府文件、外交条约、地图、史志、外交声明、我国政府代表在国际性会议上的正式发言、官方记录性文件及备忘录等有关海洋环境方面的资料。用Excel统计和CiteSpace文献图谱对其相关文献进一步收集整理分析。

(2)开展实地调研,包括国外调研,分别赴沿海地区的涉海机构调研海洋环境的情况,收集国内外海洋环境污染的资料数据,同时,深入渔民(工)了解基层情况,全面掌握全球海洋环境的资料。

(3)现状综合分析,根据文献资料和调查资料,全面分析全球及区域海洋环境治理的现状,采用多学科的方法深入进行分析。

(4)制定参与决策,通过对现状结构的分析,科学和有效地制定行动方案是关键的决策问题。主要确定是否参与、哪些领域参与、哪些地区参与以及参与程度。

(5)确定行动主体,行动方案确定后必须有行动主体执行,而方案执行有涉及到多部门,行动主体是来自不同部门的决策代表。来自不同部门的参与主体具海洋环境环境治理和区域治理的共识,包括挽救生命、控制事态、减少环境污染等。

(6)实行海洋环境治理的区域协调,由于海洋具有贯通性和跨国家性,海洋环境治理需要多个国家(地区)积极参与响应,彼此协调关系,完成应对海洋环境治理的行动。在具体行动中,往往按区域治理。为了提高区域治理效率,可采用分布写作规划的方法。

(7)行动评估与修正,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参与全球海洋治理行动方案进行科学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对方案进行补充与完善。

四、中国参与全球海洋危机治理行动方案


由于陆域资源枯竭,人们对海洋资源的开采超过海洋环境的承载力,由此引发海洋环境危机,同时,由于全球治理不力,出现海盗、海上恐怖活动等,引发海洋危机,化解海洋危机成为海洋国家的共同难题,中国必须参与海洋环境和危机治理,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探讨参与环境与危机治理方案。

1、行动方案重点解决的问题

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庆祝海军节时提出的新理念,它不仅是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延续,也是解决海洋危机问题的纲领性文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由于陆域资源的枯竭,海洋成为经济增长的亮点,人们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不断加大,海洋重大事件不断发生,海洋危机与日俱增。如何解海洋危机成为各海洋国家的共同难题,也成为全球性难题,为此,各国都在寻找解决海洋危机的方法。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海洋危机解决效果不够理想,有时海洋危机相当激烈,有时虽然海洋危机暂时缓和,但根本问题没有解决,其根本原因缺乏解决海洋危机的想念,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是解决海洋危机的根本之策,本项目探讨如何贯彻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有效建立危机管控机制化解海洋危机,探讨中国参与全球海洋危机治理的行动方案。本方案重点解决的问题:(1)明确海洋危机治理的特征。(2)揭示海洋危机治理的规律。(3)做好海洋危机的识别、预警、预防。

2、行动方案的目标

(1)阐明全球海洋危机的管控。(2)探讨全球海洋危机管控的方法。(3)探讨全球海洋危机的沟通机制。

3、确定行动方案的原则

(1)快速反应原则。(2)高效沟通原则。(3)以人为本原则。(4)未雨绸缪原则。

4、框架与主要内容

(1)收集全球海洋活动的资料,利用海南大学图书馆、海南省图书馆、南海研究院图书馆以及相关涉海单位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利用中国期刊论文库、清华硕博论文库、 万方论文库、外国期刊论文库和外国硕博论文库查阅相关资料。广泛收集和整理资料。宏观资料主要利用《中国海洋统计年鉴》、《中国海洋年鉴》、《中国海洋发展报告》、《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以及海洋权益保护和海洋科技发展规划等方面的材料,并通过在海洋维权执法有关单位的调研获取相关资料。

(2)海洋危机监测与识别,海洋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海洋危机日益加剧,对海洋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现阶段我国海洋监测工作面临着监测信息化整体水平不高、基层监测能力和专业技术人员较为缺乏、海洋应急能力建设相对薄弱、 海洋监测科技支撑能力不够等多方面的问题。可利用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危机监测工作,可以保证监测数据较高的安全性,有助于提升我国海洋危机监测能力和海洋危机治理水平,然后根据监测结果,对海洋危机准确识别。

(3)海洋危机预防,海洋活动范围涉及领域和区域非常广泛;伴随科技进步,海洋活动呈现海面、海底、海上立体空间、 活动项目多样性趋势。但海洋活动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易引发危机事件,有的危机事件则是全球性的,因此,如何有效预防全球海洋危机事件发生,需要各海洋国家共同参与,预防全球性海洋危机事件的发生,保证海洋可持 续发展。中国作为海洋大国必须预防海洋危机。

(4)海洋危机案例分析与设计行动方案,收集二战以来全球海洋危机的案例,并深入分析,吸取案例的经验教训设计我国参与全球海洋危机治理的行动方案。

(5)选择行动主体和路径,行动方案确定后,执行是关键,必须选择行动主体。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公民社会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的蓬勃兴起等因素也使人们日益认识到非政府组织、营利组织、媒体、公众等其它主体 在海洋危机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因而协同治理机制的建立是大势所趋。因此行动主体是多元的,既包括官方,也包括非官方。在此基础上,探讨治理路径。

(6)落实行动资源和工具,海洋危机治理是社会资源的流动过程,本身也要消耗公共资源,包括物资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制度资源等,同时,海洋危机治理行动也需要行动工具,其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关系行动方案的成效。

(7)进行海洋危机沟通,如何有效进行海洋危机治理,事关一个海洋国家的生存,有效的海洋危机沟通可以削弱海洋危机对一个国家的冲击,并存在化危机为 转机的可能。因此,我国应在全球海洋危机发生时,与各方进行有效沟通,合理调整海洋危机应对策略,以提高危机沟通 管理的效率和效能。

(8)海洋危机的化解与善后处理,海洋危机治理行动方案的目的和作用,不仅在于管控已经发生的危机,实施化解该危机的措施,减少由于此危机而造成的损失,同时还要在日常工作中未雨绸缪,做好防范工作, 把可能的海洋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因此,海洋危机治理行动方案应是从危机前防范预警、危机中的化解处理到危机后恢复海洋秩序,这样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行动方案。

五、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数据治理行动方案


1、行动方案重点解决的问题

海洋本身是一个巨大、复杂、非线性的系统,各种现象及过程极其复杂,时空尺度千差万别,承担着各类 物质与能量的运输,包含的学科、领域众多,必然产生海洋数据,而海洋数据是典型的大数据,涉及海洋水文、生态环境、气候气象、地质地貌、海洋经济等方面,数据类型有矢量、图像、视屏、文本等,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了航天遥感器、自动浮标、多波束回声仪器、水下探测装备等多样化海洋监测技术的广泛应用,导致了海洋大数据的数据量成爆炸式增长。把大数据运用于海洋治理,是数字时代的必然选择。一方面,海洋活动的数字化提出了海洋治理新命题;另一方面,海洋治理本身的高效性和科学性要求也必须依赖数字技术的普遍应用。大多数海洋国家通过海洋数字治理更好地发挥大数据信息化巨大效用和多元协同的机制效应,创造数字治理的范式。可以预测,海洋数据治理将是全球海洋治理的主要方式,中国必须基金参与,并探索行动方案。本方案重点解决的问题是:(1)数据挖掘的范围和方法。(2)大数据的最新处理技术。(3)大数据的创新性应用。

2、行动方案的目标

(1)建立全球海洋数据治理的计量模型。(2)根据学术文献和海洋治理的实际数据确定目标参数。(3)对各种行动方案进行数据模拟。(4)用人工智能技术、支持向量技术对各行动方案进行现场模拟。

3、确定行动方案的原则

(1)一切用数据说话的原则。(2)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3)科学适用的原则。

4、行动方案的选择

(1)通过对比选优。(2)不最求十全十美。(3)综合权衡。

5、框架与主要内容

(1)海洋数据挖掘与数据库建设,随着海洋开发力度不断加大,海洋信息需求不断扩大,海洋信息的采集、存储、检索、分析、交换、集成等简单的信息化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要求,而是通过海洋信息的整合过程,挖掘更大的数据加载。数据挖掘的形式和方法涉及十分广泛,统计图表法、相关分析法、 回归分析、空间分析法、指数建模、主成分分析法等均可归纳为数据挖掘技术的运用手段和工具,数据挖掘的目的就是将其用于海洋治理。数据全局之后要建立数据库。

(2)数据处理与共享,海洋活动不能够离开对其进行检测以及各项数据的分析处理。其中地图可视化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可视化技术,将地理环境、事物和现象的空间信息或空间分析的过程和结果,以直观、形象及动态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技术和方法,选择恰当科学的表现方式,设计合理协调的色彩、符号,选取配置各种表达要素等有助于海洋数据的处理与共享。

(3)海洋数据的研发与应用,随着海洋信息化技术及应用的突飞猛进,海洋数据的规模急剧增长,且呈现出了大数据的特性,数据类型正向复杂、多样、海量、时效性的数据类型方式转变。然而,海洋治理存在信息化短板,主要表现在信息化程度较低、软件功能较为单一、专业运维人员缺乏,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研发一套基于云平台的海洋安全监测数据管理及分析系统,实现海洋安全监测数据的智能感知、云端管理、专业分析与监控预警,为海洋安全监测工作提供简单、易用、专业的信息化平台,从而有效提升海洋安全治理水平。

(4)海洋数据使用规范与安全机制,在海洋治理中,海洋大数据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在线客户的增加,会逐渐积累形成海量的多源异构的海洋活动数据及资料,有些数据可能失真,海洋活动的数据资源需要规范化,并需要借助元数据进行描述,才能更好地使用。同时,由于大数据产业发展日趋活跃,日益增多的使用者带来的海量数据在各行各业都创造了巨额的商业价值和应用价值,海洋数据已经逐渐成为新型重要国家战略资源和生产要素,因此,保护海洋数据安全问题也在逐步凸显。

(5)海洋数据治理的国际合作,“海洋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主席提出海洋全球治理的新理念,其强调海洋安全、海洋经济和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在当前,更好将海洋数据治理的国际合作包含其中,立足于完善各国危机沟通机制、平等协商解决分歧,契合了海洋危机管控的主要内容。海洋危机管控的国际合作是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步骤和客观要求。因此,研究“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中,研究海洋数据治理的国际合作,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6)各行动方案的统计数据模拟和人工智能的应用,根据各行动方案的特点和数据获取情况,科学选择指标体系,设计有效的模型,确定各自参数进行统计模拟,然后对模拟结果进行比较,选择最佳行动方案,同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使各行动方案最符合实际情况。

六、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能力提升行动方案


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必须有足够的能力,在大数据的新时代背景下,海洋治理及其复杂,这对海洋治理提出新要求,必须提升海洋治理能力。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必须采取理念、机制、模式、技术等手段应对,以推进全球海洋治理能力提升,制定一个能力提升的行动方案。

1、行动方案重点解决的问题

海洋是许多沿海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陆地资源环境的接替区,成为大陆之后人类探索资源的 “新大陆”所在。海洋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而且承载着全球通道的作用更是不可替代。在政治经 济文化全球化的时代,流动的海洋将世界紧密地串 联起来,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国防安全产生深远影响。当前,海洋的重要性逐渐为国际社会所重视,海洋治理成为各国特别关注的政策议题。海洋治理是全球治理的一个领域,各国必须广泛参与,而我国参与海洋全球治理必须探讨海洋治理能力问题的行动方案。海洋治理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在国际交往中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研究提升我国参与海洋治理能力提升的行动方案,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本方案重点解决的问题是:(1)明确治理能力提升的方向和目标。(2)确定能力提升的重点和幅度。(3)制定能力提升的保障措施。

2、行动方案的目标

(1)探索能力提升的路径和机制。(2)构建能力提升的指标体系。(3)探讨行动方案实施的激励机制。(4)对能力提升方案进行试验模拟。

3、行动方案的原则

(1)忠实性原则。(2)循序渐进原则。(3)全面性运作。(4)显现性原则。

4、框架与主要内容

(1)分析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能力的短板。海洋治理是全球海洋治理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参与海洋治理,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取得很大成绩,为全球海洋治理做出巨大贡献,仍面临着治理领域的一些短板,尤其是治理体制机制、国际合作方面,制约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2)制定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能力提升行动方案的目标,全球海洋治理目标是全球海洋治理努力的方向,具有较强的引导性,为实现全球海洋治理的善治和海洋的可持续利用,有必要设置统一的全球海洋治理目标。统一全球海洋治理的目标有助于构建全球海洋治理共识,统一治理的思想和认识;有助于激浊扬清,减少治理的混乱,同时,也有助于化解治理的分歧和矛盾。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行动方案一定要根据国情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

(3)明确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行动方案设计的原则,为了确保我新参与全球海洋治理能力提升行动方案的实施,还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当前必须确立“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指导原则,并以全球治理作为基础,也要构造其具体的关键要素及评估体系,建立各国“共商共建共享”的平台,实现全球海洋治理的有效性。

(4)加强中国全球海洋治理能力的自身建设,全球海洋治理能力是国家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全球治理能力的提升首先有赖于国家总体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特别是国家良好的内部治理能力。即内部治理水平的高低影响了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力度和成效。如果一个国家能够有效地解决内部治理问题,就更有能力和意愿将自身的成功经验运用到全球治理的实践中,为全球问题的解决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进而提升其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话语权。不管是全球治理规则的变革,还是国际公共产品的筹集,抑或全球治理共识的构建,都需要不断加强主权国家的国家治理能力建设。

(5)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能力提升的动力机制, 我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主体应该是多元的,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在没有外力的介入下,海洋治理多元主体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发育过程,但就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海洋治理多元主体自发形成的条件还不完全具备,同时海洋污染的危害性和治理的紧迫性也不允许我们长时间地等待它的自发形成。因此,要促进我国参与海洋治理中多元主体的形成需要政府在其中扮演积极的角色,由其通过一定的激励机制,激发起企业和公众的参与积极性,促进我国有效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6)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能力提升行动方案的制度保障,我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能力行动方案的实施成效,从根本是来说,要靠各种保障措施,最根本的是制度保障,基于中国管理制度实践的分析显示,制度“补 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是一项系统工作,既涉及管理制度的结构、运行和赋能,更需要考虑上位制度的结构、运行和赋能。

参考文献
1. Joanna Mossop:The Continental Shelf Beyond 200 Nautical Miles,BRILL,2016.
2. Thomas Cottier:Equitable Principles of Maritime Boundary Delimit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5.
3. Ying-Ting Chen:Fishing Entity Enforcement In High Seas Fisheries,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2014.
4. Ying-Ting Chen:Fishing Entity Enforcement In High Seas Fisheries,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2014.
5. Ying-Ting Chen:Fishing Entity Enforcement In High Seas Fisheries,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2014.
6. Yoshinobu Takei:Filling regulatory gaps in high seas fisheries:discrete high seas fish stocks, deep-sea fisheries, and vulnerable marine ecosystems ,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2013.
7.  Sara R Jordan.Beneficence and the expen bureaucracy.Public Integrity,2015, 16(4):375-394.
8. Kemp R.Legal aspects of managing big data[J].Computer Law & Securit), Review,2014,30(5):482-491.
9. J zhues R.out of the box big data needs the information p1.Of ession the importance of validation[J].Bdsiness In fbrmation R-eviews,2014,31(2):118—121,
10. Felici M,Peal.son S.Accountabili go for data goVemance in the cloud.Springer IntemationaI Publishing,2015,8937:3-42.
11. Fruehauf J,Al—Khalifa F,Conikerthe J.Bolman and deaI’s four f.rames in developing a data govomance strategy.Issues in Internation Systems,20 l 5,l 6(2):161-167.
12. Nasser T,Tariq RS.Big data challenges.Joulnal of Computer Engineering & Infornation Tecllnology,2015,4(3):1-10.
13.  Williamson B.Knowing public services:cross-sector intermediaries and algori govemance in public sector reform.Public Policy&Administration, 2014,29(4):292-312.
14. DAMAintemational.The DAM Aguide t0 the data management body of l(1lowledge. New York:Tecllrucs Publications,2009:37.
15、 崔凤:《海洋发展与沿海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
16、张文木:《论中国海权》,海洋出版社,2014年。
17、李明杰等:《走向海洋——中国的海洋的历史与现状》,五洲传播出版社,2014年。
18、司徒尚纪:《中国南海海洋文化史》,广东经济出版社,2013年。
19、武一等:《中国南海海域经济影响评估》,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年。
20、崔京生:《海洋志》,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
21、郭渊:《地缘政治与南海争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22、张炜:《中国海疆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23、陈诗启:《中国海关史》
24、冯书泉.习近平全球治理思想研究[J].科学社会主义,2016,174(06):105-110.
25、黄高晓.论习近平推动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思想[J].广西社会科学,2016,252(06):6-11.
26、刘世强.习近平的全球治理观:思想来源、理论内核与价值意涵[J].云梦学刊,2017,38(03):69-73
27、庄贵阳,薄凡,张靖,“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角色定位与战略选择”,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8 年第4期。
28、董柞壮,“排名与评级:观照中国的国家治理与国际形象-非国家行为体如何参与全球治理”, 《外交评论》,2017年第6期
29、于潇,孙悦,“全球共同治理理论与中国实践”,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年第6期。
30秦亚青,魏玲,“新型全球治理观与‘一带一路’合作实践”, 《外交评论》,2018年第2期。31、傅梦孜,陈吻,“对新时期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思考”, 《太平洋学报》,2018年第11期。
32、吴磊,詹红兵,“全球海洋治理视阈下的中国海洋能源国际合作探析”, 《太平洋学报》,2018年第 11期。
33、张绍华,潘蓉,宗宇伟.大数据治理与服务[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5.
34、郑大庆,范颖捷,潘蓉等.大数据治理的概念与要素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15):200-205.
35、胡志伟,汪振强.关于大数据治理的研究与分析[J]. 时代报告,2014(7):177-177.
36、潘永花.领导干部应关注大数据治理的哪些理念[J].决策与信息,2015(12):29-30.
37、程广明.大数据治理模型与治理成熟度评估研究[J].科技与创新, 2016(9):6-7.

 

(作者系海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海南大学人文社科类科研创新团队自贸港海洋经济团队负责人,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工程学院教授;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作者授权发布)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