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以焦急的心情,于7月19日在《环球时报》发表了《青少年高近视率问题不容忽视》一文,指出中学生高近视率已严重危害国防安全。8月2日,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共同起草《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已成为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同时就防控青少年近视问题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我首先要为这两个国家部门回应社会关切的速度和高度负责精神点赞!
征求意见稿提到要“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严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单纯以学生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将视力健康纳入素质教育,将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课业负担等纳入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地方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
这一严肃认真的态度,让人肃然起敬。为了配合国家部门有效治理青少年高近视率问题,笔者就如何完善这份征求意见稿,呈上几点不成熟的意见。
一是全社会都要确立“养生”从小开始、从眼开始的理念。今天,中国社会到处充斥养生产业,但多以老人为对象。其实,正确的养生是从生下来就应该开始,并一直坚持,把眼睛当做和四肢、内脏一样重要的器官来养护。不能想象从一开始就搞坏了的眼睛和身体到老的时候能“养”过来。
儿童和青少年是人生的幼苗期,身体处于发育生长期,健康是第一重要的事情。学习是为了适应未来更好的生活,但如果在生命开始阶段即已遭受伤害,何来以后的生活和生命质量?
近视看似眼睛受损,其实这是身体全面虚弱在眼部的局部反映。如果对青少年进行全面普查,会发现近视者和视力正常者在全部健康指标方面的明显差异。运动场上的体育健将,几乎见不到戴眼镜现象。
另外,一些恶性疾病和中老年才出现的症状,近年来呈现明显年轻化趋势,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青少年健康问题堪忧。
为了进一步遏制青少年高近视率,建议学校采取负面清单制度,把近视列为“扣分”项目。政府部门严厉的考评问责,与学生自身利益相结合,加上家庭管护措施的跟进,青少年高近视率问题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有一个很大改观的。
二是中小学教育是国家义务不是市场,不能纵容自由竞争,建议适当削减学制和课程内容。当今时代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竞争越来越激烈。由于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配置无法做到完全公平合理,青少年教育存在竞争是客观事实。
但这种竞争应被引导到奋发向上的理想主义,而不是为了争夺名校、重点份额、排位;更不能颠倒了健康和学习、生活的关系。每个生理阶段各有特点,不宜把成年人的生活技能和压力,过早地通过“教育”的方式向青少年传导。
儿童和青少年的主要任务是健康成长,教育和学习是辅助性的。任何对教育的重视都不应该以牺牲健康为代价。
电子产品的普及是造成青少年高近视率的社会性问题,但主要原因仍然是学校课业负担沉重,占去学生过多的课外时间。而课业负担重是因为学校间、班级间竞争,最后落到每一个学生身上。
新中国之初,青少年近视率极低。这与那个时代学制短、课程设置少、作业几近于无,学工、学农、学军等社会实践课众多等直接关联。
固然,从今天的角度看,这会导致基础知识教育层次降低。但后来的学制普遍延长、课程设置增加,的确导致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下降也是不争的事实。那么,有没有可能在增加知识灌输和保持身体健康之间寻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
笔者的具体建议是:
改革现在中小学12年学制教育为10年学制,恢复小学5年和初中2年制,保持高中3年不变。
同时,取消英语作为必学科目地位,以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武术、琴棋书画代之,增加社会实践课比例。
为了保证这些“护眼”科目的实效,应将这些“课外”成绩,列入升学和高考参照。在现实社会里,所有好的倡议都必须和实际利益结合起来,才能得到实际落实。
在中小学期间学制适度缩短,将课程中难度较高的部分放入大学阶段,由于那时青少年身体发育已基本完成,更易于承受课业的压力。这是一个直接、有效、大幅度降低近视率的方法,值得做深化改革的尝试。
三是尝试教育领域军民融合,向军校模式学习,加强学生作息管理和军体训练时间。笔者两次上军校,又在军事院校从事教育工作多年。
我有一个发现:军校生近视率很低。即使经过4年或更长时间学习,近视增加率也低到可以忽略不计。
原因在于,第一,军校作息管理十分严格,晚九点半熄灯,早五点半起床。充足的休息,使眼睛得到足够的保养;
第二,军校经常体育锻炼。除每天早上跑步、早操以外,还有正式时间的专门军体课。另外,军校作业很少,保证了学员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大运动量的体育活动。
笔者对一些中学进行过简单的调研,发现很多中学都有完备的体育设施。但在组织管理上,普遍比较松懈。因为晚上学生多在家住宿,睡眠管理无法实施。而恰恰是睡眠管理,与眼睛和身心健康有着直接的因果联系。
大量的作业,导致不能按时休息,没有充足的睡眠,哪来足够的精力接受新的一天新知识的灌输?恶性循环就此开始。长时间对身体的“疲劳驾驶”,不仅眼睛和身心受损,也直接影响知识的接收。
建议教育部、卫健委和国防教育部门及军校管理部门,进行跨部门研讨。
笔者多年来一直在思考:能否从优秀退役军人中选调一批,充实到全国中小学,把军校的一般性军体项目,如匍匐前进、投弹、军体拳、拼刺等,向中小学普及?既提高身体素质又培育尚武精神,同时也与成年后服兵役进行了提前对接。更重要的是,与军体项目普及同时推行军校的早晚严格作息制度,将使我国青少年的眼睛和身心健康,得到有效的保障。
地方中小学和军队院校性质不同,但因为都是“学校”,其实还是有很多共同点的。军校的超低近视率,对于当下超高近视率的地方中小学而言,其做法具有极大参考价值。
四是希望尽快、更大幅度地降低中小学高近视率。征求意见稿中明确“综合防控目标: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近视高发省份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到2030年,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整体水平显著提升,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达25%以上。”
我从这个“综合防控目标”中看到了政府部门坚决遏制中小学生高近视率进一步上升并实现逐步下降的决心。但在具体指标上,我认为要求有些低,时间也太漫长了。
按照这个指标,我们在两代青少年(12年)的时间里,只在2018年基础上降低了不到10个百分点。特别是在从2018年到2023年的前5年中,本应该是大刀阔斧、立竿见影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但“力争”达到的结果却是每年降低0.5%,5年总共降低2.5%,在40个人的班级中,等于5年才去掉一个戴眼镜的学生,这是不是太慢、太少了?
高近视率不是GDP,不能用逐年增减的方法图文字美观。方法得当,在6年小学和6年中学期间,是完全可以实现大幅度下降的;方法若不得当,如何保证每年那个0.5%?
既然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就必须要有远见,不能“近视”。征求意见稿要求各相关部门都要关心、支持、参与儿童青少年视力保护。期待中国早日摘掉世界第一近视大国的帽子! (作者为军事专家)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