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后,在中华民国首都的选址问题上,大家议论纷纷,各叙己见。但孙中山先生却说:选择首都看你的目标有多大,如果只想在小范围内发展,守住自己的地盘,那武昌就可以;如果你志在全国,想要统一各方势力,就要选西安;如果要放眼亚洲乃至全世界,那新疆伊犁这个欧亚大陆中心的地方,无疑是最佳选择。为什么孙中山这么说呢?
新疆的面积为166.49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是河南省面积(16.7万平方公里)的10倍,是浙江省面积(10.56万平方公里)的16倍,是英国面积(含内陆水域共24.41万平方公里)的7倍。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是连接中亚、西亚和欧洲的门户和黄金通道。陆地边境线长达5700多公里,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8个国家接壤,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交界邻国最多、陆地边境线最长的省级行政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新疆北部是阿尔泰山,中部有天山,南部有昆仑山。天山把中西部的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是准噶尔盆地,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地形以山脉与盆地相间排列为特征。东部是北山环抱的盆地,称东疆。全疆形成“三山两盆一川原”的地貌格局。这种地貌决定了全疆大量的戈壁、平原及盆地,干旱少雨,但星罗棋布的高山丛岭却雨雪频繁,水资源又十分丰富。
新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冰川、河流、草原、森林和湿地等,冰川河流密布,有高大的山脉,广袤的草原,开阔的沙漠和戈壁。新疆拥有大量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资源、矿产资源、风能和光能资源、水资源、农牧业资源等,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
新疆是全国矿产资源最为丰富的省区之一,拥有138种矿产,主要有煤、石油、天燃气、铁、铜、镍、金、铬、铅锌、玉石等,其中5种储量居全国之首,25种居全国前5位,40种居全国前10位。
新疆自西汉时期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先秦文献记载的昆仑山、和田玉以及西王母传说,商代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和田玉,无不展现出早期新疆与内地千丝万缕的联系。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始了新疆与内地的紧密联系。万山之母的昆仑山,是汉武帝命的名。公元前60年,西汉在新疆乌垒(今轮台县境内)设“西域都护府”统辖西域,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以后,历代中央政权都致力于对西域的统辖和经营,设置行政管理部门、建烽燧、筑戍堡、修水利、开垦屯田、交流文化科技、商贸往来等。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力和发达的文化源源不断地输送至新疆,大大的促进了新疆的和平、进步、发展与繁荣。
新疆适合于产粮地区有伊犁河谷、准噶尔盆地、塔额盆地、焉耆盆地、塔里木盆地等。
其中:伊犁河谷,东西长360公里,南北最宽处275公里,面积5.64万平方公里。这里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降水量超过600mm,森林水草丰茂,被称为塞上江南;
准噶尔盆地夹在阿尔泰山和天山之间,面积约为38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盆地,它除了有大面积的沙漠、戈壁滩、盐碱滩外,四周还有星罗棋布的绿洲围绕,以及无数奇特的地理景观,发源于山地的河流,受冰川和融雪水补给,水量变化稳定,保证了盆地周围绿洲的农业用水,是新疆的主要农业区。
塔额盆地位于西北边境,面积约为10万平方公里。这里虽然总体上是干旱气候,但有一条母亲河叫额敏河,它发源于塔城北部的塔尔巴哈台山,汇聚了周围群山中无数山溪泉流,中国境内220公里,河两岸绿洲成片,还有库鲁斯台草原湿地,进行水资源科学合理利用,有利于农业生产。
焉耆盆地,是天山山脉中的一个山间盆地,面积1.3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100米,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博斯腾湖在其境内。特别是焉耆回族自治县,在焉耆盆地腹心,面积2500多平方公里,资源富集,水土丰沃,宜耕宜居。
塔里木盆地,在新疆南部,处于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之间,面积40多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海拔在800到1300米之间。中心是辽阔的沙漠,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其中。虽然盆地降水少,难以形成河流,但南部的叶尔羌、克孜勒、盖孜、和田、克里雅等河,北部的阿克苏、台兰、渭干、库车及开都(下游称孔雀)等河,都流向盆地,塔里木河在其中。周围山区年降水量达200-400毫米,可汇水成河,流向盆地。边缘和沙漠间是冲积扇和冲积平原,并有绿洲分布。盆地蕴藏着巨大的水资源,其蓄水量是北美洲五大湖总和还多。由于国家对水系进行的投资和治理,使塔里木盆地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内陆水循环和水平衡的相对独立的水文区域,流域总面积达102万平方公里。盆地的地下水储量丰富,为110-148亿立方米。塔里木盆地农业灌溉潜力十分巨大。
新疆的农业发展潜力巨大,但是,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下,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不一样,其结果是天地之别。据考证,从公元前60年到公元18世纪中期的1800多年间,新疆的人口一直没有突破100万。清初,受外国势力插手不断战乱影响,1762年设伊犁将军时,新疆人口不足30万。1887年人口183.9万(湘军志记载),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时,人口433.34万。新中国以前新疆人口一直发展缓慢,除了战乱、受外国势力侵略、封建剥削、宗教特权压迫和卫生条件差,造成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生命毫无保障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水利工程,或者虽有极少的水利工程,但大多是民间自修的简陋堤坝。建国前全疆仅有大小灌溉渠道1657条和不完整的水库3座。科学的灌溉技术没有,导致可耕地面积很少,养活不了更多的人口。在清朝末年,农地面积为1174.07万亩(1905年新疆新编地方志记载),1949年为1814.55万亩,民国时期新垦农田约为640万亩。
新中国成立后,由进疆的人民解放军14个师改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0万将士脱下军装,放下手中的战斗武器,拿起简陋的生产建设的工具,在生活条件极端艰难困苦下,战酷暑严寒,用青春、汗水、热血和生命,在戈壁荒原,开启了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屯垦戍边的伟大历史进程。屯垦官兵秉持“不与民争利”的宗旨,把屯垦点选择在“水到头,路到头,人烟到头”的未垦荒原,住地窝子,吃苦野菜,用小推车推走座座沙丘,用坎土曼砍断层层草根,用人拉车开辟出块块田地,使戈壁变良田,把荒漠变绿洲。后随着新中国科技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新疆在机械化、智能化、科学化的驱动下,发展一日千里。经过70年的努力,在昆仑山下,天山南北,大规模开荒造田、兴修水利、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排盐治碱,用双手修建了一条条水渠、开垦了一个个人工湖泊、堆筑了一座座人造山,建成了田陌连片、渠系纵横、林带成网、道路畅通的生态绿洲。据统计,每三亩地有一亩是兵团开垦的。全疆包括石河子等12座军垦新城,闪耀在新疆的绿洲上,近200个大小城镇出世蝶变,昔日不毛之地成了林茂粮丰的戈壁绿洲,人进沙退,小麦、棉花、玉米单产稳居全国第一,棉花产量达511.1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九成以上。
国家也对新疆农业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仅水利建设,至2021年,新疆已经建成水库724座,其中1亿立方米的大型水库35座,1000万立方米至1亿立方米中型水库147座,垻高大于70m以上的有上百座,还新建和改建结实宽阔主干渠、支干渠2万余条,极大的扩大了农垦田地面积,调节用水和发电,绿化了城市、乡村和戈壁,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旅游业发展。
由于水利设施的大幅度提高,新疆目前划定耕地保有量10122.6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8226.31万亩,为中国粮食安全做出贡献,也使新疆的人口得到了迅速发展。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新疆总人口2585.23万人,增加6倍。其中,1949年少数民族人口约400万,2000年增加到了1493.22万人,增加3.7倍;维吾尔人口从1949年的约300万人,2000年增加到1162.43万人,增加近4倍。汉族人口的增加,主要是在那里承包生产劳动的移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计划生育政策要求汉族一对夫妻只允许生1个孩子,少数民族可以生2个孩子甚至更多,新疆汉族人的自然增长率远低于少数民族。
建国70多年来,新疆农业发展成就巨大而辉煌,纵观历史是无与伦比。但是,在发展前进中还需要继续加大力度,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新疆的图画可以画得更美更好:
一是新疆农业用水还有巨大的潜力可挖。新疆的发展最关键是一个“水”字,那里地广人稀,阳光充足,环境优质,天气干旱,只要有了水,种什么长什么,还是绿色食品。国家要加大投入,组织专家集团科学研究论证,全面完善新疆整体水系功能,进一步建立健全提高水资源整体功效,细化到所有耕种环节。要持续不断地扩大水源和利用水源。如新疆西北的额尔齐斯河,这里降水量多而且草木荗盛,长年大量的水资源,流失到了国外和北冰洋,利用率不到一半。虽然国家已提出了修库截流计划,即“福河工程”,但至今没有实施。此河在我国境内546公里,覆盖面积5.7万平方公里,形成了广阔的绿色原野。如果把截流的河水引向沿河两岸和准噶尔盆地,预计可以创造出1亿亩耕地,相当于目前新疆耕地面积的总和。中国已经同哈萨克斯坦达成了2040年输送水量为零的约定。实际上哈萨克斯坦国内河流的流量丰富,远超从我国流去的上游来水,截流对哈国没有影响。
还有伊犁河,是新疆最大的河流,全长1500公里,中国境内422公里。年径流量达到228亿立方米,其中一半以上流入哈萨克斯坦。虽然河水资源依赖于天山冰川和山地降水,地形复杂,气候恶劣,流量夏季洪水冬季欠缺,季节性变化显著,需要大量的技术和建设大量的水利工程等,还需要和下游协商。但是,只要国家牵头,积极运筹,无论外交协调和作为基建大国来说,都是可以解决的。如果在夏季把流失的水资源利用一半,那又将可以造几千万亩粮田。
新疆其它众多河流的整治和利用,还能创造出更多的农用田地。
二是科学用水是关键。一体化全滴灌系统的全疆建立,对节约用水至关重要,目前滴灌面积还没有达到理想要求,还存在着很多种植大水满灌的问题。坎儿井的保护、修善和新建,可大大促进和发展吐鲁番等“热洲”地区的农业。其它的地方也可以扩建坎儿井,充分利用水资源于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科学耕地、播种和收割,可以用很少的人力实现大面积耕种。现在新疆在一带一路政策引导下,城市人口发展快,夏季去新疆旅游的人大幅上升,一些星级宾馆在用水上浪费很大。三星级以上宾馆的用水,在洗澡时水流大得惊人,浪费很严重,这些高档次宾馆把浪费的水作为住宿费而抵消。但是,浪费水对干旱缺水的新疆是极大犯罪,宾馆必须在够用的基础上把控好流量,以节约更多的水用于农业。
三是通过科学的育种,培育耐旱耐盐碱的水稻、小麦、棉花、豆类及瓜果植物等,以达到缺水少水和盐碱滩上也能丰收。目前,新疆农业科技有了长足发展。如在新疆生产建没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6团11连,去年耐盐碱水稻首次实现万亩连片高产。盐碱水稻还可以加大投入和扩播面积。一些地方的盐碱麦、盐碱棉、盐碱大豆等高产连产都取得成功,加快扩产是关键。把产粮和瓜果棉花进行轮播种植,实现盐碱地长期开发利用,将进一步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让盐碱地变良田,低产田变高产田。
四是要通过提高一定的收粮价格政策,调动人民种小麦、水稻主粮的积极性。目前,新疆种棉和种玉米、葡萄、番茄、红枣、甜菜、辣椒等,比种小麦和水稻赚钱。所以,很多人为了经济效益,把种主粮小麦和水稻的田地改成种赚钱多的农作物。国家虽然强制要求各地方种主粮的面积,很多人宁愿掏钱买指标也不种主粮。因价格低农民种主粮积极性不高。遇到很多内陆省去新疆承包种植小麦的种田能手,他们都用机械化耕种,一般种地100至200亩,在疫情及之前,因为小麦价格收购相对高些,种100多亩小麦可赚20万元左右。从去年开始,价格下调,种100多亩,只能赚六、七万元。一个来自河南周口的承包户告诉我,他来新疆20多年了,主要是承包当地维族农户的土地,每亩承包费800至1000元不等,本来儿子儿媳一块过来帮忙种地,因为收购小麦价格低,辛苦一年赚不到多少钱,儿子儿媳回深圳打工去了。这些事实证明,中国要想保证“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要想不让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从粮食上卡脖子,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特别是对种主粮的补贴,提高收购粮食价格,调动种主粮的积极性。
五是新疆的大农业发展,必须加快集体农业合作社建设。兵团的各师、团、连,本来是集体经济,承包个人后分散经营,对机械化、智能化大面积科学种田耕种,造成了不必要的阻碍和麻烦。当地各村民农户,也应该组织生产合作社,打破条块分割,因为历史习惯,当地少数民族的很多人不愿种地,喜欢经商和放牧,因此,要不断吸收内陆省市的种地能手,形成强有力的耕种队伍。
六是国家要对全国农业经济进行统一规划,打通国家农业内循环的生产消费通道,形成全国农业良性内循环。今年哈密、吐鲁番等东疆地区,几百公里的哈密瓜、西瓜虽然大丰收,但是,由于销售不畅,一个15斤的大西瓜,3元一个没人要;一个8至10斤的哈密瓜,5元一个没人要。堆积如山,烂在地里,造成了瓜农的巨额损失。本来这里的瓜果是全国最好吃的,北上广深很难吃到正宗的哈密瓜和那里的西瓜。由于全国实行所谓的完全市场经济,从国务院各部委到地方各级政府作为不够,不进行市场经济下的有力政府引导和规划,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完全靠市场经济调节是懒惰政府的最好借口,也不符合特色社会主义要求。东疆地势平坦,修高铁和快速铁路,10个小时内瓜就可运到北京,一昼夜可运全国各地,这需要国家的宏观计划。
基于以上综合分析,新疆的农种土地可以达到3亿亩以上。这样,新疆新增的2亿亩农耕土地面积,达全国18亿亩红线的九分之一。这么大的潜力,对新疆大农业抓紧抓好,中国的粮食完全能够自给有余,何需大量进口外国的转基因粮食?何怕外人从粮食上卡我们的脖子?
1955年在新疆发现了克拉玛依油田。有了这个油田,就有了一个数据:这里已探明石油储量超过30亿吨。总储量是天文数字,据说够国内用上800年,虽然总储量可能是夸张,但显示了被誉为“中国的小迪拜”名至实归。
据目前的探测技术显示,新疆的石油储量209亿吨,占全国陆地石油储量的30%,天然气超11万亿立方米,占全国陆上储量的34%。稠油探明储量已达7亿吨,占全国稠油储量的30%。煤炭储量2.19万亿吨,占全国的40%。
目前,在新疆已经建成和开发了新疆油田(克拉玛依是其主力油田)、塔里木油田、西北油田和吐哈油田等大型油气田,打造全国能源战略保障基地。依托四大油田,新疆建成四大炼化企业,即: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化塔河炼化有限责任公司。
2023年,新疆油气生产当量达6606万吨,连续三年居全国之首;新增原煤产量4600万吨,增量居全国第二。在油气勘探开发、页岩油气勘探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全国能源革命和国家“双碳”背景下,中国石油提出“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战略部署。新疆的土地广阔,戈壁沙漠光照充足,太阳能辐射总量排在全国前列;新疆的风不仅多而且大,风能资源总储量仅次于内蒙古,居全国第二。1989年,中国第一个大型风电场在乌鲁木齐达坂城诞生,是当时中国乃至亚州的最大风电场,被称为“中国的风谷”。新疆的山高地阔,风力发电场地很多,仅达坂城就开工3个50万千瓦风电项目,投产后可新增发电量约36亿千瓦时,达到2023年乌鲁木齐新能源发电量三成以上。全疆风能发电装机规模达到了3567.6万千瓦,占新疆电网总装机容量的近五成。新疆其它地方的风能潜力巨大。除了风能,太阳能(光能)资源蕴藏量排全国第一。全疆光照时间长,年辐射总量大,太阳能资源得天独厚。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达到3170至3380小时以上。太阳能资源可开发量1.6x107亿千瓦时,占全国技术可开发量的40%,居全国第一。最西边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称中国的西极,夏季晚上11点半后太阳才落山,与最东边黑龙江抚远市5个多小时的时差,对储能这个世界上还没有很好解决的难题来说,新疆大规模太阳能发展,对光能发电有重要的持续接力作用。新疆截至2024年6月底,光能累计并网容量4148.7万千瓦(含生产建设兵团)。(见国家能源局网)
新疆能源并网装机总容量已经达到1.5亿千瓦以上。其中新能源装机规模7716.3万千瓦,居全国前列。预计今年底,累计新能源装机将超过8900万千瓦,新能源将首次成为新疆的第一大能源。实际上新疆目前的光能利用,只是很少很少一部分。
2023年,新疆外送电量从2010年的3亿千瓦时扩大到2023年的1262亿千瓦时。外送省份从最初的7个省份扩展到20个省份,累计外送7408亿千瓦时,相当于就地转化标准煤22409万吨。其中,新能源外送超过2100亿千瓦时,占总外送电量的近三成,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7152万吨,二氧化硫54万吨,氮氧化物47万吨。
新疆能源贮藏丰厚,石油、煤炭、天燃气、光能、风能发展潜力巨大,坚持高质量发展,立足国家能源战略所需,持续推进国家主导的勘探勘察煤炭煤气力度,逐步形成集矿产勘查、开采、综合利用、冶炼、深加工为一体的矿业全产业链,大面积投资风能、电能发展基地,持续推进国家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大型煤炭电煤化工基地、大型风电和光电生产基地,从而打造出国家能源战略保障基地。
光能、风能、水能发电,既是绿色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有人估算:假如把新疆的风能光能水能及煤炭发电全部开发利用,可以解决中国一半以上的用电需求。这对于石油能源较欠缺的中国来说,其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新疆的能源潜力巨大,发展前景无量。但是,能源发展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一是地方性能源法律不健全,束缚了发展。国家和内地省份关于能源方面的法律出台10多年后,新疆才实施相应地方法律,作为法律法规要求合格的能源产业来说,非常不利于根据地方实际推进能源产业迅速发展。其实这里还是要在能源发展上,体现特色社会主义性质,新疆是全国人民的,不是某地某些人的,任何地方法律法规必须服从服务国家法律规定和国家战略,国家要主动作为才行。
二是能源产业政策不完善。产业补贴政策多用于新能源的制造阶段,对于开发阶段、应用阶段及后期维护阶段中的政策补贴较少,阻碍了协调发展。
三是补贴政策中限制类比较多而鼓励类政策较少。地方政府各地财政收入不同,地方政府在约束下会提出限制性条款,不利于落地实施。这里最重要的是国家政策要科学合理,有利于国家和地方协调行动,调动一切力量促发展。
四是科技创新投入不够,导致技术落后。风能、光能的转化率及贮存,电能向内地省份的长距离输送,都是存在着效率低下的问题,虽然我们的特高压传输世界领先,但还急需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解决。
五是煤炭能源结构占比仍然较大。污染问题仍存在,急需加强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六是能源是国家命脉观念开始松弛。能源是国家的命脉,是不能轻易私有化的。但是,在2000年及随后的国企改制中,造成了一些本来效益很好的能源国企私有化,使国资流失和人才外流。如果口子开大,国家的能源财富和人才将大量流失,国家能源安全难保。
综上所述,新疆的能源发展需要国家统一安排和投资,加大力度,新疆各地政府要服从配合,上下一盘棋,同心合力,攻艰克难,打造可靠强大的大后方能源基地指日可待。
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从原始族群、部落,氏族联盟到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及社会主义社会,在农耕、游牧、文化交流及不断的战争中,迁徙汇聚、冲突融合、交流互补,推动了新疆作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组成部分,新疆各民族成为统一的中华民族的一分子。
一是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新疆最原始的称呼是柱州,古称西域。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西汉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联合月氏、乌孙对付匈奴,建立了汉与乌孙等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开创了中原与西域经济文化的交流。公元前127年至公元前119年,西汉先后三次出兵重创匈奴,保护当地的塞族等原居民,并在内地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先后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公元前101年,在轮台等地屯田,设置地方官吏管理。公元前60年控制东部天山北麓的匈奴日逐王降汉,其他的匈奴残部逃遁,西汉从此统一西域。中央政府在轮台乌垒城设立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自译长、域长、君、监、吏、大禄、百长、千长、都尉、且渠、当户、将、相至侯王,皆佩汉印绶”。对于少数分离者打击收服。管辖包括现在的昆仑山北麓,天山南麓和北麓、东疆地区、帕米尔及以西地区,以确保政令通行和丝绸之路畅通。从此,新疆正式拉入中国的版图。
公元123年,东汉改西域都护府为西域长史府。中央政府在西域行使国家主权,设立行政管理机构、任命官员、驻兵屯田、统计户籍、推行汉令,汉文成为当地官方文字,为此后历代中央政府管理西域奠定了基础。
公元220年曹魏政权取代东汉后,在西域地区设置西域长史和戊己校尉,先后册封西域多个地方政权首领。如:公元222年,曹魏政权册封车师后部王壹多杂为“守魏侍中,号大都魏”,“受魏王印”等,从而对西域地区管理。西域地方政权不断派遣使者到许昌、洛阳朝贡,并学习中原先进文明。史料记载,龟兹、于阗、康居、乌孙、疏勒、月氏、鄯善和车师,都向曹魏朝贡。
西晋统一中原后,在新疆楼兰设立西域长史府,管辖西域;在高昌设立戊己校尉,领导屯田戍守;对鄯善、焉耆等首领进行册封,进一步管理西域。
西晋灭亡后的十六国时期,前凉、前秦、后凉、西凉和北凉先后统治西域。以汉族为主体的高昌王国,同内地一样实行郡县制度管理。
唐朝初期的公元640年,唐太宗在交河故城(今新疆吐鲁番西部)设安西都护府,统辖安西四镇。贞观22年(公元648年),唐第二任都护郭孝恪击败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并将安西都护府治所迁至龟兹国王都。唐高宗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唐击败并俘虏叛唐自立的阿史那贺鲁,将西突厥的故地划入唐朝的版图。显庆三年(公元658年),龟兹都护府升格为大都护府。龟兹一度成为西域的政治中心。唐高宗比他父亲唐太宗更加注重行政上对西域的控制,在突厥故地分别设立濛池、昆陵两个都护府,设置州府统辖附庸小国,最西境直抵波斯(伊朗)。显庆五年(公元660年),西突厥都曼部降唐。次年,龙朔元年,派遣官吏巡视葱岭(帕米尔高原)以西,将这件事勒于石碑,立碑吐火罗(帕米尔高原以西巴克特里亚人住的地方)。至此,安西都护府统辖面积最大,包括传统的安西四镇、西突厥的濛池、昆陵都护府,身份和地位特殊的昭武九姓、吐火罗乃至波斯都督府,面积30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今天新疆与中亚五国及阿富汗、伊朗东南部、俄罗斯西西伯利亚等地的总和。前后共存170年。
五代宋辽金时期,因中原地区各朝争夺统治权而无暇顾及西域,西域出现了几个地方政权并列的局面。其中主要有高昌回鹘王国、喀喇汗王国和于阗王国等政权,但它们同中原王朝都保持着密切关系。都认同北宋中原王朝的正统地位,并向北宋朝廷纳贡称臣,受北宋册封。北宋建立后第三年,高昌回鹘就派遣使者24人前来北宋进贡方物。于阗使臣、僧人向北宋进贡不断。来自喀喇汗王朝统治者自称“桃花石汗”意即“中国之汗”,表示自己是属于中国的。1009年,占领于阗地区的喀喇汗王朝派出使臣向北宋进献方物。1063年,北宋册封喀喇汗王朝可汗为“归忠保顺罺鳞黑韩王”。北宋中期,宋因连续对西域用兵胜利,对新疆塔里木部分地区实施直接管理。
元朝对新疆的管理机构主要有北疆行省和南疆宣政院,对新疆重新进行了直接的管理,除了建立行政管理机构,还屯戍军队,设立屯田。
明朝,中央政权设立哈密卫作为管理西域事务的机构,并在嘉峪关和哈密之间先后建立安定、阿端、曲先、罕东、赤斤蒙古、沙州6个卫,以此管理西域事务。
清朝时期,康熙、乾隆平定准噶尔丹叛乱和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后,在伊犁设“总统伊犁等处将军〞(今霍城县惠远镇,即今“惠远古城”),作为中央政府派驻新疆的最高行政长官。其下设都统、参赞大臣、办事大臣等。伊犁将军的这些下属官员分驻天山南北各地,管理本地的军政事务。如喀什噶尔参赞大巨驻喀什噶尔(今喀什)、乌鲁木齐都统驻守满城(今巩宁),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驻雅尔(今哈萨克斯坦雅尔)等地,管理属地事务。当时哈萨克斯坦各部及中亚各地族群,都纷纷归属伊犁将军领导,伊犁将军府所在地成了管理新疆和中亚地域的政治中心。1757年,清乾隆把这片土地命名为新疆,取“故土新归”之意。这种将军府制是一种军政合一的管理体制,旨在通过设立伊犁将军等高级官员来全面管理新疆事务。后因鸦片战争等西方列强不断侵略中国和太平天国起义,清朝国力衰退,沙俄趁机侵占伊犁,惠远古城“隳为平地”。后在1881年,左宗棠抬棺率领大军收复新疆喀什和伊犁大部分领土,在距惠远老城15里处的伊犁河北岸,重建惠远城。鉴于伊犁将军不再适应对新疆的有效管理,在左宗棠建议下,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置行省,称“新疆省”。辛亥革命后,1912年1月8日,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将伊犁将军府改为新伊都督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新疆地区实行了非常重要的改革和措施,建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行中国共产党对新疆的统一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全面贯彻,实行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民族区域自治,新疆各民族平等、团结,为新疆的发展和繁荣共同奋斗。
二是在历史长河中,新疆所有的民族都是多个部落、氏族和民族不断融合的产物。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
中国自汉代内陆各地大统一,“汉族”这个主体民族的称谓登上历史舞台,新疆以汉民族为主导的各民族,不断地互相渗透,互相融合,逐渐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几个王朝,夏、商、周先后在中原地区兴起,与周围的大小氏族、部落、部落联盟逐渐融合形成的部群,统称为华夏或神州、赤县。早在夏商周时,就已经与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等周边诸族及部落建立了联系。经春秋战国,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称秦人,推行“车同轨、书同文、度同制、行同伦”的政策,为建立统一民族创造了条件。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再次建立统一的西汉王朝,称汉人,后来世人以此称汉人为汉族。自西汉开始,新疆正式成为中国的国土一部分。从此,新疆以汉族为主导和参与的数十个甚至更多的民族,经过两千多年的战争、迁徙、交流、通婚,血脉融合,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在新疆的古代历史上,曾有许多氏族、部落、民族在新疆聚居。如塞人,原游牧于东起伊犁河、楚河流域,西抵锡尔河地区。还有月氏,乌孙等族,他们互相讨伐、攻战、争夺,又互相融合。
汉代以前及西汉初期,人称在新疆的汉人为秦人。古代中国内陆与南亚、中亚的联系,从秦国时期已经开始,新疆出土的大量文物表明,汉代以前,就有不少内地居民来到新疆。新疆人具有明显的东西混合属性。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后,来新疆的汉人主要是戍边官吏、屯田士卒、商人、部分刑徒等,及以上各类人员的家属。他们肩负着管理和稳定新疆、发展新疆的重任。汉对全疆的行政管理和屯田人员数量,达4万人之多,因路途太遥远,汉族除高官的家眷外,大量的中下层人及士兵的家眷去不了,很多汉族男子与当地人通婚。由于汉朝对新疆的有效管理,内陆与新疆各地交通方便,加之汉朝中央政府对戍边人员有一系列优惠政策,来新疆的汉人日增。至汉朝未年,汉人已经形成遍布新疆各地的大分布和各屯田点小集中及驿站、街市商人广泛分布。汉在西域有效统治170多年,大量的汉人在当地落户,融入当地各族百姓之中,成为当地人。汉武帝击败匈奴后,俘获的匈奴人口有的被安置在边疆牧马,有的放牧和务农,他们与当地人融合,还有一些人被优待、重用,成为汉朝管理西域的官吏,这些官吏很多与汉族人通婚。汉宣帝时,南匈奴投降,举族迁入内地,融于汉族人之中。
汉书有明确记载的有:塞人、月氏、乌孙、羌、匈奴和汉人等民族,而这些民族在经历远古和秦汉的漫长岁月中,已经开始既有区分又相互融合的过程。东汉早期,西羌叛乱,陇西太守马援击败羌人,将羌人迁至关中一带,融入当地人中。东汉未年,羌人复叛,武威将军黄埔嵩征调乌桓、鲜卑人入伍,以胡制胡,平定西羌叛乱,鲜卑、乌桓开始定居内陆,完全融入华夏。
魏晋南北朝时期,曹魏政权继承汉制,派出大量人员行使对天山南北各地的军政管理和屯田戍边,很多汉人在后来的社会大动乱中融入当地居民中。西晋“八王之乱”后,是中国的民族大融合时期。各民族攻战、迁徙、来往频繁,有许多西部民族攻入内陆,他们一方面大肆抢劫财富、屠杀汉人,一方面利用汉人打内战,建立政权,与内陆汉族融合。到北魏后期,匈奴,羯、氐、羌等民族,大多从历史上消失;也有许多内陆民族攻入、迁徙新疆,如柔然、高车(亦称敕勒、铁勒、丁零、狄历)、哒、吐谷(音:玉)浑(源于鲜卑,初住辽东)等,在新疆建立地方政权,与原来的旧政权与人员互相融入。吐谷浑部分部族进军新疆西南前,通过战争融合了四川和青海等地的氐族和羌族,这些部族曾经建立过地方政权,人数可观。
这一时期,汉族人在新疆已经发展成了庞大的群体。如公元460年到640年间,在西域地区180余年中,曾经存在一个以汉人为主体的政权,叫高昌。吐鲁番市高昌区的“高昌古城”,既是这个政权的历史见证。虽然高昌在外力和自身矛盾激化下,三次更改国王姓氏,但始终是汉族人作为国王统治该地区,后高昌国因为倒向西突厥,被唐太宗派大将侯君集率部所灭。
隋唐时期,中央政权对西域的强力管理,大批汉族人员因行政管理、屯田戍边、经商务农等进入新疆。唐朝到新疆的汉族人,比西汉时期更多,这些行政管理、屯田戍边、经商农耕及密布的驿站,有数万汉族人员,在安史之乱爆发前,历经137年。这100多年里,他们一代一代的很多人在当地安家落户或融入当地居民中。安史之乱后,虽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使唐朝对新疆的管理受到了限制,但通过军事行动和外交策略,仍然一定程度上对新疆实行了有效管。突厥、土蕃等古代民族在这一时期对新疆的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在通过战争导致行政区域变化和政权交替中,他们也与当地人互相触合。东、西突厥汗国因内部争权夺利导致内乱,在与唐朝的决战中,先后灭亡,其后裔大部分内迁,融入内陆各道、州、县,一部分融入新疆当地的各民族中。
到了五代十国,活跃在新疆历史上的塞种人、大月氏人、羌族人、匈奴人等民族,都成为历史书中的名词,已经融入了后来的民族之中。
宋元时期,在两宋300余年时间里,以契丹贵族为主建立的辽,以党项贵族为主建立的西夏,以女真贵族为主建立的金,在与宋对峙、争夺正统的同时,通过政权的建立与消亡,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战、交往和融合。西辽把喀喇汗王朝灭亡,辽去新疆的契丹人及汉人在统治新疆时融入当地。西域地方政权与宋保持着朝贡关系,高昌回鹘尊称中朝(宋)为舅,自称西州外甥。喀喇汗王朝多次派使臣向宋朝贡。宋时不少汉人去西域经商并融入当地。
由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结束了多政权并立的政治局面,实现了空前的统一,蒙古族和其他的边疆民族内迁,在更大范围内各民族杂居,促进了各民族的交融,原金国治下的契丹、女真等民族在元朝逐渐融入汉族群体之中。元朝时的新疆,因成吉思汗的西征,消灭了原来的地方政权,新疆被成吉思汗的儿子察合台和窝阔台管辖。分别建立察合台汗国及窝阔台汗国,归属于成吉思汗为蒙古大汗的中央政府。后窝阔台成为蒙古大汗。窝阔台和察合台去世后,新疆地方政府归他们的后代管辖。
公元1259年,蒙古忽必列与其弟阿里不哥因争夺大汗位分裂,忽必列于1260年3月在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境内)即蒙古大汗位。5月在汉族谋士建议下,采用中原王朝传统,建元“中统”。经过与阿里不哥交战4年,打败阿里不哥,实现了元朝对中国的大统一,并在北京建立都城,即元大都。新疆的元朝地方政权,作为窝阔台与察合台的后代,他们之间进行了长期的互相撕杀,而且两个汗国内部又多次内讧分裂。蒙古人在统治新疆时落户当地,逐渐形成了相对集中和分散融合。
元朝灭亡后,管辖东疆的元朝肃王兀纳失里投降明朝,明封其为忠顺王,并派来汉人充当长使监视、辅佐,这个哈密国的地方政权,成为明朝附庸。汉人来这里商贸频繁,不少人融入当地。
这里特别指出的是,新疆维吾尔民族是几十个民族,包括大量汉族人在内长期的民族融合中产生的,绝对不是单一的民族。维吾尔的称谓是1935年新疆省政府定的。意思是维护你我的团结,这个名称本身就有多民族的含义。
维吾尔族和世人常把回纥作为维吾尔先祖,其实是不准确的,真正的血缘关系极少。回纥,原生活在西伯利亚南部和贝加尔湖西至巴尔喀什湖一带,臣服于匈奴单于,称为丁零。在两汉时期,是铁勒的一部分。铁勒部落有众多的小部落。汉时的回纥称“乌揭”。南北朝时称“袁纥”,隋时称“韦纥”,唐武德后称“回纥”。这种变化称谓,是与众多小民族进行联合、互相战争及融合的结果。如隋朝时,袁纥部因反抗突厥的压迫,与仆固、同罗、拔野古等部落联合起来,形成了回纥联盟,他们融为一体。
唐借回鹘兵力剿灭了“安史之乱”和吐番的进攻,回鹘借唐朝的支持,打败了突厥拔悉密、葛逻禄部,并与之融合。其他留在故地的突厥,也被回纥融合。
唐玄宗之后,散居漠北的铁勒至少13部与回纥融合。还有浑、思结、契苾、阿布思、骨仑屋骨恐等民族,包括有的是因回纥受突厥欺压主动与之联合,也有被回纥吞并融合,这其中历史上该地生活的汉族等也同回纥(鹘)融合。
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回纥请求唐朝将“回纥”册封为“回鹘”。回纥汗国受唐册封,接受唐的管辖,与唐修好、联姻,在唐朝支持下,他们大规模融合西北各民族,使回纥汉国领土急剧扩张,自认为强大,对唐傲慢并经常侵犯和骚扰唐朝边境。
实际上,回纥内部因为众多民族融合,矛盾重重。在唐开宗四年(公元839年),回纥发生内乱,宰相掘罗勿勾结住在山西一带的沙陀部落叛乱,回纥彰信可汗战死。又发生自然灾害,实力大减,被所属辖的黠戛斯部落10万铁骑打败灭国。残余部族,其中绝大部分(10余万人)东迁南下融入内陆西北各地汉族。西迁三支:一支迁往吐鲁番盆地和如今的吉木萨尔地区,并与当地的民族汉族,还有突厥人、西夏人及过去的突骑施人、车师人、栗特人、基人等融合,建立了高昌回鹘王国;一支迁往河西走廊,与当地诸民族,包括很多汉族进行融合,形成裕固族;一支迁往帕米尔以西,分布在中亚和今天喀什一带,与葛逻禄、样磨、汉族等部族一起建立了喀喇汗王朝,后又与周围的小部族作战,同化融合了小部族。同建国千年的于阗国经过30多年作战,双方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最后消灭了于阗国,融合了于阗人和塔里木盆地的地焉耆人、龟兹人、疏勒人及这些地方的汉人。
迁往西域的这三支回鹘人,因原来回鹘大部分人东迁南下融入内陆西北各地了。西去的并不多,但都是在内乱和反复的战争中留下的青壮人员,由于路途遥远且气候恶劣,很多身体弱老病残的进一步夭折,因此,去西域人更少,但战斗力强悍,后很快得到了当地部族承认并融合,建立了新的政权。
元明时期,新疆各民族进一步融合,蒙古人尤其是察合台汗国的蒙古人,又和维吾尔人融为一体。所以,现在维吾尔族是包括大量汉族人在内的数十个民族的大融合,这是维吾尔族人口的历史客观构成。实际上所谓丁零、铁勒,包括回鹘是维吾尔族的祖先是不准确的,维吾人是2000多年众多民族融合的结果。不说南疆、北疆、东疆的维吾尔人长相大相经庭,就是同是南疆维吾尔人,10个有8个长象区别较大。而内陆各省市的汉族,有一些人长的却象新疆人。因此,维吾尔族是中华各民族大家庭长期互相融合的一员。
在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华夷共祖”、“华夷一家”、“华夷一体”等,无论从血脉还是思想观念,历来占主流。司马迁的《史记》较早系统地阐述了各民族互相依存的关系,既从血缘关系层面揭示了黄帝是中原地区的华夏和匈奴、南越、西南夷等四方各民族的“共祖”,又是华夷各族的“人文初祖”,由此奠定了“华夷共祖”的观念。在此后的各个时期,无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匈奴、鲜卑、羯等民族进入中原建立的政权,还是两宋时期的辽、西夏、金、元等少数民族政权,无不把自己的先祖追溯至炎黄。并且对炎黄帝陵进行了很好的保护。
三是新疆的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并不是天生就有的信仰,是从宋朝才开始的,是通过阴谋篡位、残酷的战争、宗教的强制等手段,实现由佛教向伊斯兰教转变的。
在公元1世纪和10世纪初,这1000多年里,新疆虽然多教并存,如原始宗教、祆教、摩尼教、景教、道教、藏传佛教等,在新疆不同时期有一定范围内的传播,但佛教自从公元前1世纪传入新疆后,处于绝对优势,几乎人人都信仰佛教。现在新疆大量佛教洞窟及出土文物,都是证据。
伊斯兰教起缘于新疆的时间大约于北宋始,完成于明朝中叶。主要过程是喀喇汗王朝与萨曼王朝的战争和接触起到了关键作用。喀喇汗王朝原来信奉佛教,波斯萨曼王朝信奉伊斯兰教。这两个宗教信仰不同、又相邻的政权经常发生战争。九世纪中叶,波斯萨曼王朝内讧,争夺王位失利的王子纳斯尔潜逃到喀什噶尔(今喀什),恰恰这时喀喇汗王朝对萨曼王朝作战中失利,喀喇汗王朝的奥古尔恰克汗便收留了他,希望通过收留逃难的王子,将来利用他打败萨曼王朝。纳斯尔来后,便开始在喀喇汗王朝传伊斯兰教。
奥古尔恰克汗的哥哥巴兹去世早,侄子萨图克归他抚养。奥古尔恰克曾答应萨图克,等他成人后将汗位交还,可后来奥古尔恰克违背当年的承诺,萨图克怀恨在心,便想寻机夺回汗位。这期间,萨图克私下接触纳赛尔,并在他劝说下皈依伊斯兰教,还暗自发展自己的力量。最后,萨图克在纳赛尔和其他的势力支持下,杀死叔父奥古尔恰克登上汗位,称萨图克.布格拉汗。他登上汗位后,宣布伊斯兰教为唯一合法宗教,严格禁止佛教等其它宗教在喀喇汗王朝地域传播和发展。在转教中很多佛教僧侣及信众遭到逼迫和屠杀,凡信佛不改的人被杀头,对犹豫的甚至以杀全家人相威胁,整个改教过程充满血衅。佛教文化遭到颠覆性破坏。很快,喀喇汗王朝辖域内的人全部改成了信奉伊斯兰教。喀喇汗王朝内部宗教统一并稳定后,多次向宿敌萨曼王朝发动战争并最终把它灭亡。
于阗(今和田,1959年改)国建立政权千年,一直是中原王朝的附属国并信奉佛教,与喀喇汗王朝相邻。两国因宗教信仰不同,双方持续发生战争30多年,喀喇汗王朝在公元1006年征服于阗国。喀喇汗国对被亡国的于阗人,以更血衅和残酷的手段强制他们信奉伊斯兰教。宗教信仰和语言被喀喇汗王朝强制改变,千年佛国的于阗人,当时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抵抗,很多佛门僧侣和信众被屠杀,众多的佛教寺庙被毁,并且不允许有任何抵抗,凡不信伊斯兰教者被杀头或杀全家。在前一个时段,和田的极少数人受伊斯兰极端宗教主义的影响,参与恐怖活动,这里成为生长恐怖分子的重灾区,实际上和田人在喀喇汗王朝统治时受伊斯兰极端宗教迫害最深。
2000多年以来,西域作为中国的神圣领土,历代内陆中央政府对西域的统治都是和谐、和平、平等互利为原则,在宗教信仰和文化文字上没有更多的强制,新疆在宋朝前一直是佛教为主、多宗教并存。新疆古人信佛完全是自愿自觉行为,佛教本身是仁慈为怀的。文字上中央政府也没有对其他民族强制改变。伊斯兰教传入新疆后,凡是他们攻占的地盘,都是具有明显和有时残暴的强制性。汉文化和国语(汉语),是世界上最悠久和灿烂的宝库,是先进生力和先进科技的集成,中央政府对西域不强制,由于西域的地方文化分散和不连续,科技十分落后,让他们各民族文化文字一直占主导地位,严重地影响、制约了西域的发展。虽然西域地方的人有少数精英学习汉语(国语),也接受了一些汉文化和科技,但是属于杯水车薪,不全面不彻底,整个少数民族群体智识文化和科技素质上不去,这是新疆在民国之前一直落后的深层原因。这点俄罗斯人统治中亚一些国家时做的较好,他们强行推行俄文为占领区的国文。至今中国新疆境内向吉尔吉斯坦进行经贸时,路上还有俄文指示牌。如果没有,吉国卡车司机不懂汉语,他们行车就看不懂路标。目前南疆境内,特别是喀什、和田、库车等多数地方,30岁以上的人,多数人听不懂国语(汉语),就连滴滴司机作为公众交流人群,对国语也是半生不熟。这样连国语都不懂的人,他们怎么能适应现代高科技迅猛发展的需要?又怎么能自己去大幅改善生活水平?也说明当时的双语教育,国文的学习根本没有学进去。现在的小学生、中学生对国语十分熟悉,吐字标准清晰,和广大内陆各族人交流交往没有困难。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抓这个国语普及抓得非常好。现在的高科技、智能化及计算机和网络高度发达,新质生产力飞跃发展,如果不懂国文,将会永远知识贫乏,科技贫乏,贫穷落后。从娃娃抓起,加强国语教育,是对新疆和全国少数民族生活、科技、文化等各方面提高发展最核心的要义。过去几十年的双语教育教训是深刻的。
新疆对中国的发展和建设的重要性体现在地理位置、历史背景、资源价值、经济贡献、对外开放和战略定位等多个方面的。新疆的稳定和发展对中国西北边疆安全、国家的能源安全、国家的粮食安全、国家的矿产安全、经济的持续发展、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战略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支撑中国崛起的重要力量。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党史军史专业工作者;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开放的新疆:印象与期待”座谈会举行 新疆的前景一定更加光明
2024-06-17陈曾明:禁止进口与新疆相关的任何产品, 看来美国的通胀还没有“高到让人不可接受的程度”
2022-06-23•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