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有几位学生记者来采访我。在采访的过程中,他们问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他们说,现在年轻人的家国情怀似乎不如五六十年代的那一代青年。今天的青年考虑自己的前途更多一些,他们对家国情怀方面的事想得不太多。然后他们就问我,面对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办?我承认,我还真没有什么能力解答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实在太大了,也太复杂了。不过,我不像同学们那样感到过于悲观。在我看来,中国青年的家国情怀从来都没有缺少过。只是由于大的环境不同,人们生活状态的不同,所以在有的时候,这种家国情怀没有表现得那么格外的突出罢了。现在的大学生们,国家经济相对稳定,人们生活的普遍状态也比较稳定,外部给他们的压力也相对要少一点。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可能会更多地考虑自身个人的需求,要解决个人想要解决的问题。家国情怀,在他们看来,距离他们似乎还是远了一点。有些大一年级的大学生们,他们在高中期间,学校、老师和家长们都对他们寄予很高的期望,这些期望大多是围绕个人未来的前途等方面的。由于眼前的环境,他们不可能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考虑家国情怀方面的问题。当然,年轻人大多是情绪化的,一旦有什么国内外大事的发生,青年们还是比较热衷于更为关注这方面情况。但是,只要不是迫在眉睫方面的问题,这样的关注也不会持续太长的时间。这让我想起三部文学作品。一部是电影《青春之歌》。其实,电影源于小说。但是电影中的画面往往会给人们以更为深刻的印象。在影片中,一群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大学生们,在北平胡同院落内的宿舍里非常苦闷。他们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前途在哪里,他们更不知道东北沦陷后,国家的前途在哪里。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中的有些人可能也有一些家国情怀,但是他们不知道这样的家国情怀应该表现在地方。后来,“一二九运动”爆发了。大学生们走上街头,喊出了“华北之大,已经不能安放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声音。他们的家国情怀被激发了出来。从一二九的街头,他们走上了南下宣传团的道路。其中有很多青年学生,先是走向农村,后来走向延安,走向各抗日根据地。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家国情怀得以释放,他们的爱国之心得以安顿。第二部文学作品是苏联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作者瓦西里耶夫的另一部作品《后来发生了战争》。小说描写了一个苏联中学的班级九年级二班的学生们,苏联的九年级大约相当中中国的初三年级或者高一年级。小说描写了这些中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在日常生活中,在当时苏联的政治氛围中所发生的点点滴滴。看上去,这些琐碎的生活都是非常平凡的,而且似乎也是无关紧要的,但这些描写确实反映了当年这一代苏联青年的基本精神风貌,反映了他们精神中那些崇高与纯朴的一面。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也有矛盾,甚至也会发生冲突。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父亲是高干的女孩子。她平时的生活水平比她的同学们都要高出不少,而且她为人非常高傲,有点目空一切。后来有一天,因为在肃反中,她的父亲被捕了。她的生活一下子就崩塌了。可能有人借机对她欲行不轨,这个女孩子最终选择了自杀。到了1941年,当法西斯德国入侵苏联之后,这个班的大多数同学都走上了战场,其中很多人为祖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不知道是不是在和平时期,青年们的家国情况并不总是以各种突出的方式表达出来。但是一旦祖国需要,人民需要,年轻的人们都能勇敢的站出来,为了祖国、为了人民而甘愿奉献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第三部文学作品也是苏联小说,是《青年近卫军》。这也是一群普通的孩子,在法西斯德国入侵自己国家的时候,他们自发地组织起来,积极参加反抗法西斯侵略的斗争。在战争爆发之前,他们经常表现得非常淘气,没少干调皮捣蛋的事。但是一旦他们看到国家的需要,看到法西斯的暴行,他们全都义无反顾,勇敢地站出来,为了保卫祖国的尊严,为了保卫国家的安全,英勇地参加到战斗之中,直到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像中国这样的民族,像中国这样的文明,从来都不缺少家国情怀。当然,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这种家国情怀可能会被包裹得严严实实,外人一般也看不到。但是只要到了适当的时机,大多数孩子们都会表现出这种英勇的家国情怀,都能够奋不顾身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民族大义,而勇敢地站出来,英勇地参加决死的战斗。当然,如果我们只是消极地等待外部环境的突然爆发,以唤醒人们的家国情怀,这样的做法多少都有点冒险,而且这样的家国情怀即使爆发出来,也有可能并不十分稳定。前面提到了几部文学作品,除了《青春之歌》以外,那两部苏联文学作品都反映出,在苏联时代,苏联共产党对苏联青年一代所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产生了积极效果。应该承认,这些爱国主义教育在当时的苏联,基本算是相当成功的。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与家国情怀的教育是相互连接的。家国情怀本身就包含着爱国主义的教育,而爱国主义的教育也包含着家国情怀的教育。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对当代中国青年来说,除了爱国主义与家国情怀的教育之外,还应该增加居安思危的教育。我们生活的环境现在看起来是和平与安宁的。但在和平与安宁的背后,总是伺机潜伏着危机与不安宁的因素。如果没有居安思危的教育,那么爱国主义与家国情怀的教育也必然会打折扣。中国现在即使再强大,再安全,都不会没有各种可能的隐忧。这些隐忧不除,中国无法获得真正的安宁。有人说,爱国主义不需要教育,这样的说法显然脱离实际。任何民族精神的传承,都不可能离开教育,放弃爱国主义的教育,就是在放弃我们本来应该一直坚守的阵地。这种误国误解民的话,是要受到严厉批判与反对的,不能允许这样的言论有任何生存的空间。爱国主义的教育不一定都是在学校里,也不一定都是在教室里,更不一定都是老师当作一门课程来讲授。爱国主义的教育方式是非常多的,而且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潜移默化的,甚至是了无声息的。所谓“润物细无声”正是这种爱国主义教育的更高境界。在某种情况下进行居安思危的教育,是对生活在安逸生活环境中的青年一代非常有必要的教育。要让年轻的人们时刻警惕和防范任何可能的隐患,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任何时候都不可以放松警惕。我们当中发生的任何一点麻痹和松懈,都有可能给我们民族带来灭顶之灾。这样的灾难我们是很难承受起的。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