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们不断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并且多次强调,“守人心就是守江山”。同时,不断出台好政策,陆续开始具体现象这些“强调”。
为何如此?让我们回头看看,在几十年国企改革及改制中,有多少“不分青红皂白”的“一刀切”现象发生?
有多少“形式主义”,造成的盲目打破“以人为本”的事情?尤其是地方上的国企改革及“彻底改制”中。
我们还是用事实说话。把一些“最新强调”,同过去“一刀切”现象,一一“对号入座”一下。
拿不少普通老百姓,“热议探讨”不断的几个事情,简单归纳探讨一下:
首先,国企幼儿园等等是所谓“包袱论”的问题,同学习所谓“西方管理”大量投入算算总体效益账。
例子一,某行业头部综合类大型国企。90年代初期开始,“被迫”开始学习各种所谓西方管理,单一推行“5S管理”一项。据不完全统计,资金投入至少500万元以上。(人力物力资金成本无法具体统计)
而真实情况是,这个国企的行业质量标准,当时已经高于“国家标准”,有些技术指标甚至高于西方标准。
而同期,一些“公知”,一边鼓吹“西方至上”,一边又误导所谓国企“包袱论”。受此影响,企业开始“甩包袱”给社会。
就拿该大型综合类国企来讲,实际上几所幼儿园及学校来讲,一年费用成本只有50余万。
请问,学习西方所谓“管理”,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及财力的,500万元以上,能够解决5所各类学校,也会10年左右吧。(稳定人心成本的,社会公信力大账如何计算?)
例子二,某行业龙头科技国企,当时“三甲医院”的儿科、糖尿病、职业病等等专科,都是很有名气的。
医院不但盈利,而且还为企业上缴一些利润。后期也因为所谓“包袱论”的舆论氛围,后期“被迫改制”而彻底“解体”…。
例子三,某“特殊行业”龙头科技型国企,创建自身“技工学校”,就是为培养特殊专业技术人才。(当时全国所有各类院校,只有一个后期开设具体专业)
90年代中后期也因为所谓“包袱论”,该企业“技工学校”及设立的“5个具体专业”,也是因为“改制”要求“被迫解体”…。
需要再探讨的是,这些大型国企,被学习西方“改制”,而推向“社会”的民生事情,都是企业发展很好时期,哪里会成为“包袱论”?
拿当时采访中,一些国企普通技术工人的话说,我一项技术创新,就每年平均为企业节约成本几百万。难道还“养活”不了几个幼儿园…。
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老工业基地及大三线地区,企业“改制”后,不但没有“轻装上阵”,反而给绝大多数普通职工,带来一系列“社会不便”,以及“生活成本压力”…。
关键是社会综合效益受到很大影响。
如,有些部队官兵子女教育,过去都是由附近大型国企承担责任。国企“改制”后,也只能“另谋出路”…。
还有附近乡村农民子女,也部分受到影响。如就近就医等等。当时都受到不同影响…。
例子很多,不一一介绍评说。
问题探讨的关键在于,所谓“一私就灵”,以及“一股就灵”,经过几十年现实经验,对坚持“国有经济主体地位”来讲,不是“水土不服”,就是地方上大量国企“消失”…。
同时,在现实发展中,带来一系列“被动”…。
回头看看,这期间的权威数据统计:
1995年左右,地方规模以上国企,已经发展为11.4万家左右。
截止到2005年,数量下降为2.7万家。(不包括2005年后到2010年期间,被彻底私有化的一些行业龙头企业)
总之,近年来,无论强调国企改革要“一企一策”也好,还是提出“有条件的国企”兴办幼儿园及医疗机构也罢。真正意义,就是对过去几十年来,一些事情的“经验总结”。
经验探讨点之一:地方国企不是不能私有化,但是不能“盲目私有化”。
来源:“观网说事儿”今日头条号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应该对极力鼓吹私有化的所谓中国经济学家 算算账 看看有多害人
2023-12-04国企“私有化”原因探讨二:学西方管理,把“以人为本”变包袱论
2023-12-04应该对极力鼓吹私有化的所谓中国经济学家 好好算算账 看看有多害人
2023-12-03•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