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洋房
现在有句话很热门:“建筑是可以阅读的”。将建筑比喻为一本打开的大书,可以阅读,很新型 ,很时尚,也很形象。因此不少老房子爱好者组团参观城市历史风貌区,他们逛街区,穿小巷,留恋于各式老建筑。然而既是阅读,并非就“开卷有益”,这里就有个如何阅读?阅读什么的问题。因为阅读是讲究兴趣的,其结果也是千差万别的。
什么是阅读?阅读是运用视觉材料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与知识的活动。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视觉材料的思维过程。视觉材料是无差别的,但一进入人的视觉系统,因阅读者的出身、地位、教养、喜好习惯、阅读角度、动机目的、关注重点等,阅读的结果是会有差别的,甚至迥然不同。一部《红楼梦》,万千解读点。因此鲁迅这样说:“同是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
阅读书本是如此,阅读建筑也是如此。建筑是打开的书本,镌刻时代风云的符号。但一进入人的眼睛,其结果也是千差万别的。比如黄永生演唱的《金陵塔》: “不唱前朝评古事,唱只唱,金陵宝塔一层又一层。金陵塔,塔金格陵,金陵宝塔第一层,一层宝塔有四只角,四只角上有金铃,风吹金铃旺旺响,雨打金铃唧呤又唧呤”,好多人游览金陵宝塔会感到:“这座宝塔造的真伟大,全是古代劳动人民汗血结晶品啊。”但不可否认,大多数游客是怀着新奇心理来的,他们欣赏金陵宝塔雄伟和精美,但也有喜欢音乐的专注于金铃的天籁之音,摆弄器物的工匠特别注意宝塔的工艺,看破红尘者看重的是这里利于修行┅┅
同样,我们参观故宫,其在参观者的心里泛起的涟漪,也是不同的。看到故宫的恢宏庄严,好多人会感到:“这座宫殿真伟大,全是古代劳动人民汗血结晶品啊。”然而贵胄子弟会油然想起祖上的伟业,收藏家感兴趣的还是宫中的文物宝贝,农家可能会认为皇家太奢糜,打工的会着迷于精湛的工艺,野心家心头可能性会浮起“我何时能入住此类皇家宫殿?!”
这还是阅读建筑本身,如果加上建筑背后的人文事迹,居住其间的业主和房客的传说故事,那更是鱼龙混杂,精华与糟粕并存,需要我们有所鉴别,有所取舍。而不能放眼阅读,照单全收。我们就听到了这样一些声音,游览上海滩,有些人就大言不愧地说:没有当年洋人造的租界,上海现在还是小渔村,哪有今天大上海!听了当年上海老洋房主人纸醉金迷、花天酒地的生活,有的不禁羡慕地说:“真会享受生活!” “他的福气真好,原来是前世修来的!”参观当年租界中的老房子,有人慨叹地说;看看,洋人造的东西就是好,一百多年了还能用!游览老公园,听说这公园原是洋人建造的,有人说,哇,洋人还是给我们留下不少好东西呀!这种有意无意地赞赏殖民主义,美化腐朽生活的言行,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是时常会听到、碰到吗!
“建筑是可以阅读的”,阅读是需要引导的。这涉及到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我们应当坚持一分为二的批判继承原则,坚持“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反对全盘照搬或全盘否定的错误做法。当年殖民者留下的许多物产,带有西方文化的烙印,但本质上也是西方殖民主义榨取劳动人民血汁的物化,理当批判地吸收,研究、借鉴、改造并无不可,但欣赏、赞美,为其歌功颂德、树碑立传,就过分了。
因此建筑是可以阅读的,也要看你是如何阅读的。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