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一棵青木:亚运会开幕式很强,但震撼外国人的却是杭州普通市容
点击:  作者:一棵青木    来源:远方青木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3-10-09 09:55:20

 

亚运会于923日在中国杭州举行,这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亚运会,来自亚洲和中东45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2000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相比之下2年前的东京奥运会只有11420名运动员参加。

 

这场亚运会的开幕式非常精彩,在开幕式这件事上能超越中国的只有中国,中国办开幕式的能力全球第一,且远超第二名。

  

因为这场开幕式,很多日本网友的玻璃心都碎了。

 

 

亚运会的开幕式对中国和杭州的形象和能力做了一次巨大的正面国际宣传,这是多少宣传费都做不到的效果,但这种宣传的力度其实有限。

 

因为外网做了不遗余力的诋毁和抹黑,美国之音、今日悉尼以及路透社等媒体对于杭州亚运会的报道,其宣传口径高度的一致,大概意思就是说中国人为了面子工程,投入大量的资金去搞这个亚运会,以至于杭州本地人非常的不满。

 

洋大人定了宣传基调后,公知们立马疯狂的在国内宣传,把开幕式和亚运会黑的一塌糊涂。

 

当中国的开幕式不如外国时,只能说明中国不够先进。

 

当中国的开幕式超过外国时,只能说明中国不够节俭。

 

因为这些可以轻易颠倒黑白的宣传军团存在,亚运会和开幕式对中国虽然有正面宣传效果,但有限,因为开幕式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行为和普通人遥远,是很容易被诋毁和抹黑的。

 

西方媒体会干什么事,我们一开始就知道,但我们不在意,因为无数外国人的目光会随着那1万多人的运动员一起来到中国,他们会在看亚运会的时候顺便逛一下杭州的街头巷尾,看一看杭州的普通市容市貌。

 

这就够了,因为这个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宣传必杀技,是西方媒体无论如何都诋毁和抹杀不了的。

 

在亚运会开幕之前,很多外国人对中国的印象都停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觉得中国人都还在骑自行车上下班,买不起衣服吃不上肉。

 

这一点不夸张,在西方媒体孜孜不倦的宣传下全球绝大多数外国人都是这么认为的,甚至包括亚非拉很多国家的普通人民。

 

真正有能力开眼看世界的人,很少,绝大多数外国普通人都是通过媒体来接触信息,而除中国之外的媒体渠道全都被欧美给霸占了,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

 

推特说中国落后,那中国就是落后,某非洲人民拿着手机看了几年推特后看到的全是欧美的高楼大厦和中国的破烂农村和县城,也会认为中国就是落后的国家。

 

2008年中国举办奥运会是一个极好的自我宣传机会,也确实带来了极大的宣传效果。

 

但在2008年的时候中国的经济刚步入腾飞期几年,还很不富裕,实力远弱于今天,而且奥运会是在北京举办,北京的古迹很多,很多东西是不能动的,太多地方数十年如一日了,很多外国人来北京奥运会看到的东西和数十年前并无太大区别。

 

但杭州亚运会就不一样了,杭州的总体文化底蕴和规模不如北京,但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新,现代化气息特别浓。

 

在大部分城区逛街,你看到的都是这样的豪华高楼。

 

 

在杭州你想看现代化豪华建筑简单,你想看一些破旧房子那可就难了,只有极少数地方才能有幸看到,大部分都被当古迹建成了景点。

 

因此这次大量外国人带着手机来杭州逛街后,破防了。

 

这些人把杭州的普通市容市貌发到外网后,更多的外国人破防了。

 

 

我们不需要这些人吹捧中国,只要他们把自己看到的东西拍成照片或视频发出去,然后简短的说几句真实看法,那我们的宣传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因为西方媒体把我们宣传的太黑了,所以我们只需要简单的陈述事实,就已经是巨大的宣传胜利。

 

 

在大量的人因为西方媒体的抹黑宣传引发了好奇心去搜索杭州亚运会时,顺便就看到了杭州的市容市貌,然后大为震惊。

 

发现了这一副作用后,西方媒体对亚运会的宣传基调就从诋毁抹黑,变成了完全不宣传不报道的静默处理,坚决防止西方民众看到杭州的普通街道,因为他们害怕。

 

 

另外在这波舆论宣传的攻防战中,印度网友的表现最为突出,他们对杭州的市容市貌表现出了比欧美还突出的攻击性。

 

被杭州市容市貌震惊的印度人,有。

 

 

但很多印度人的反应就是这些市容市貌全是假的,因为这不可能,也不现实。

 

 

还有印度人看到网络曝光的杭州街头照片后表示,这一定是用PS软件造出来的假照片,真正中国满大街都是人力三轮车。

 

 

还有些印度人相信了视频和照片的真实性,但第一反应就是中国太发达了,印度应该联合欧美继续制裁中国。

 

 

从这次杭州亚运会在国外的网络评价来看,印度的对华心态是很奇怪,很不平和的,嫉妒和不服之心简直溢出屏幕,网络留言的攻击性比抹黑中国成习惯的欧美都要强得多。

 

印度的民族和文化都非常奇怪。

  

我以前看过一个网络截图,一个印度人留言说中国就是看不起印度,证据是很多国家都曾殖民印度,但中国人就算打赢了都不愿意殖民印度,所以证明中国就是打心底瞧不起印度,这个留言获得了很多印度人的点赞。

 

 

说实话这个印度人说的还真有道理,我自己看完这个留言后假想了一下,如果有朝一日中印大战,中国打赢了整个印度,然后怎么办呢?

 

殖民这种事我们不做,中国自古以来就没有殖民的习惯和传统,但吞并印度那恐怕是全国反对。

 

地确实不错,但你要地就得一并要人,这就麻烦了。

 

按中国政治习惯那只要吞并了就得扶贫,扶贫印度的活恐怕没几个人愿意去干,除此之外印度恐怕还需要土改和扫盲,重塑文化三观还需要至少三代人的努力。

 

所以打赢了印度之后最佳的选择就是把印度的俘虏和武器装备全部送回去,这个方案最省钱。

 

在我看来,这是文明国家的体现。

 

在印度人看来,这就是哪怕打赢了都不愿意殖民他们。

 

但我很奇怪,被殖民是天大的耻辱啊,怎么世界上还有把不被殖民视作耻辱的民族文化。

 

印度人奇怪的自尊心还有很多地方不能被中国人理解。

 

比如之前中国的凤凰卫视请了军事评论员王从飞和一个印度专家办了场访谈节目,聊中印边界冲突,聊中印怎样才能和平相处。

 

一开始的聊天还很正常,但王从飞聊两国关系时顺口说了句,中国一直希望和印度友好,大家和平共处,中国从未把印度设定为主要战略对手,这一点我向你保证,所以印度不必敌视中国,中国不会对印度构成威胁,大概意思就是这个。

 

 

这话听起来没问题的对吧,很友好的发言。

 

结果对面的印度专家听了这话之后当场就失态了,脸都气黑了,语无伦次的表示你这就是看不起印度,不尊重印度,没有把印度当成什么东西

 

 

这位印度专家的大概意思是说印度是一个大国,是你们中国的邻国,你们不把印度当对手就是看不起印度,没有给印度足够的尊重。每次和印度产生了矛盾都不把印度当回事,这不是不尊重是什么,我来中国很早,您就别让我说中国的老百姓是怎么看印度的了。

 

 

看到场面已经失控了,言论马上就要朝着两国不友好的方向去发展了,王从飞赶快救场灭火,开始给印度专家拍花式彩虹屁,说印度的软件业和生物制药很发达,我们中国人是很钦佩的,我去微软公司参观过,那里很多印度人都是中层干部,中国人都在给印度人打下手。

 

然后场面才缓和过来。

 

 

所以要理解这次外网上印度网友对中国亚运会那远远异常于其他国家的反应,需要先理解其民族的文化和目前的心态。

 

印度不仅自尊心极强,非常敏感,而且一直以来觉得中国是和自己从小一起穷的贫困国家,看到中国富裕起来之后的心态失衡程度甚至要远大于欧美。

 

理解了欧美的习惯,你就能理解欧美媒体对杭州亚运会的集体禁言,连诋毁抹黑都不干了的行为实质上是对中国的认可和赞美。

 

理解了印度的习惯,你就能理解印度网友的种种发言,实质上也是对中国的认可和赞美。

 

看到隔壁和自己小时候一起玩泥巴的王二狗成了亿万富翁确实很难受,但时间长了也是会习惯的。

 

这次的亚运会颠覆了很多外国人对中国的认知,其实很多中国人的认知也应该改变一下了。

 

大家要注意,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极少数的大国和强国,放眼全球能让中国人羡慕的也就欧美那几个发达国家了,但那才几个国家。

 

全球共224个国家和地区,富裕程度能让中国人羡慕的只有那最顶尖的一小撮了,羡慕中国的早已是一大撮。

 

就以润人为例,润到欧美等国的大家最多喷他不爱国,但你要是润到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那大家直接喷他是傻帽。

 

但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才是这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发达国家才几个。

 

很多亚非拉国家的精英份子已经把中国当人类灯塔看了,他们的优秀子弟在中国非常努力的读书学习,那场景像极了一百多年前为中国崛起而求学海外的我国先辈们。

 

地球上没有几个发达国家,这些发达国家也不收几个外人,美国一年就给中国人五六万张绿卡用来恶心人和勾引公知。

 

欧美世界连一千万国籍都不可能给我们,更别谈一亿甚至十亿中国人了,再跪舔他们也不可能享受到他们的生活,中国人想过富裕生活只能靠自己。

 

而中国人凭着自身的努力,甚至在欧美的联合封锁和打压下,一步步的成为了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灯塔和榜样,成为了独立于欧美文明之外的又一大文明中心。

 

这是何等的不容易。

 

作者:一棵青木;来源 远方青木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烽火HOME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