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有两大困境。
一个是硬件断供的极端环境下,华为手机业务的缺芯之痛。
另一个困境,是华为自身研发创新正处于无人区的困境。任正非曾在科技大会上说过,“华为正在本行业逐步攻入无人区,处在无人领航,无既定规则,无人跟随的困境。”
那么,无人区的困境下,华为如何突围破局?
一、红旗插上山顶,回头一看:山腰、山脚全被包围了
任正非参加全国科技大会的发言中,对华为的创新水平做了总结,“华为的水平尚停留在工程数学、物理算法等工程科学的创新层面,还没有真正进入基础理论研究。”
任正非对华为所面临的基础研究困境,形象的打过一个比方:
华为把红旗从山脚扛到了山腰,又把红旗插到了山顶,但从山顶看下去的时候,却发现山脚、山腰都被别人包围了,因为专业领域的基础专利几乎全是西方公司的,华为多年的技术积累陷入了山脚、山腰的十面埋伏之中。
没有自己的基础专利,华为就只能留下买路钱,向国外公司支付专利费,或者用自己的专利去交换,换取一条道路。
据华为公开数据,华为每年支付的专利许可费用高达3亿美元,2020年华为仅支付给美国高通公司的专利授权费用,就已达18亿美元。截止2019年公开数据,华为累计对外支付超过60亿美元专利费用于合法使用其他公司的专利,其中近80%支付给美国公司。
任正非也曾在内部有过一次讲话,说华为的前18年里,每年坚持投入销售收入的10%以上在研发上,资金投入都维持在每年70亿~80亿元以上,但却没有一项原创性的产品发明。
有一次,华为研发部门的负责人在向任正非汇报研究成果时,任正非却说:“你什么时候可以不让公司交这几亿美元了,再到我这里来吹牛吧!”
二、华为突进到了创新的无人区
随着华为在3G、4G、5G理论上的突破,华为在通信行业上,进入到了真正的无人区。
任正非说:随着逐步逼近香农定理、摩尔定律的极限,而对大流量、低时延的理论还未创造出来,华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华为已前进在迷航中。
重大创新是无人区的生存法则,没有理论突破,没有技术突破,没有大量的技术积累,是不可能产生爆发性创新的。
华为跟跑的“机会主义”高速度不再,华为创立引导理论的责任已经到来。
但华为凭什么创立引导理论?
任正非在内外部讲话多次提到,华为要加大研发战略投入,坚持向下扎到根、向上捅破天,“短期要解决生产连续性问题,长期要敢于牵引产业发展方向”。
事实上,华为在引导理论的创新早已展开。
为了突破无人区,华为在研发战略上也相应做了调整,将此前长期坚持的以市场应用导向的研发方向调整为面向基础研究、基础技术发明的2.0版创新战略。
任正非提到:“将来我们以技术为中心和以客户为中心两者是拧麻花的,一个以客户为中心做产品;一个以技术为中心做未来架构性的平台,加大前瞻性、战略性投入,构筑华为面向未来的技术优势。”
华为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海思和鸿蒙,近两年最为大众熟知,但海思却不过是华为强大基础研究机构的二级部门。
三、不做小商品的2012实验室,在干什么?
华为有个神秘的2012实验室,外界可能对这个实验室多有不解。
1、为何命名“2012实验室”?
受《2012》这部电影的启发,华为创建了面向基础科学研究为主的“华为2012实验室”,专注于对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前沿技术以及未来不确定性的探索。
具有强烈危机感的华为,需要在信息洪流中构筑一艘面向不确定性的诺亚方舟,构建未来10-20年的生存能力,成为未来少数能活下来的公司之一,于是便有了2012实验室。
2、2012实验室的定位
2012实验室就被定位成华为的“创新特区”,成为华为突围无人区的诺亚方舟。
据统计,2012实验室约有1.5万人,已成为华为创新、研发、平台开发的责任主体,也是华为探索未来方向的主力团队,更是华为整体研发能力提升的责任者,代表着华为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也代表着华为自身的基础研究水平。
在华为2012实验室,聚集了一批世界领先的前沿科学家和研发人员,正在研发一些面向未来的前瞻性的基础科学技术。
2012实验室主要面向未来5-10年的发展方向,在华为有着极高的战略地位。主要研究方向有新一代通信、云计算、音频视频分析、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等。
华为每年10-15%的研发费用中的30%是用在基础研究中的,并且华为对基础研究还允许可以有很高的失败率。
3、2012实验室都在研究什么?
我们所熟知的海思,就是2012实验室的二级部门。除了名震天下的海思,2012实验室的二级部门还包括中央硬件工程学院、研发能力中心、中央软件工程学院等。
2012实验室旗下知名度最高的是设在香港的诺亚方舟实验室,来自全球的科研人员在这里围绕人工智能开展基础研究工作。
2012实验室旗下除了知名的诺亚方舟实验室,还有很多以世界著名科学家命名的神秘实验室,包括香农实验室、谢尔德实验室、高斯实验室、图灵实验室、欧拉实验室等。
华为在研发战略上,考虑到国内基础理论研究的薄弱,人才的匮乏,便将很多尖端的研究所建在了顶尖科学家所在的国家和地区。比如隆巴迪先生是全球著名的微波研究专家,华为便将微波研究所建在了他的家乡意大利米兰;克里纳先生是全球知名的商业架构师,华为为他在爱尔兰科克市设立了研究所。
2012实验室在欧洲、印度、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地区还设立了海外研究所,以当地的世界领先技术作为研究基础。这些研究所少则300人,多则上万人。
时至今日,华为2012实验室成了国内顶级研究水平的代表,在全球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任正非要求,2012实验室在瞄准未来构筑一些高端技术的过程中,要敢在主航道向前冲。不要去做一些小商品,挣些小钱。
虽然华为在前18年没有一项原创发明,但经过这些年在基础研究上的不断前进,任正非已经可以自豪说:华为如今已成为拥有8万多项授权专利,许多还是基本专利、核心专利,这对人类是一个贡献,对美国的信息社会也是一个贡献。
四、标杆的力量
面对西方科技霸权的打压和无人区没有领航、没有方向的两大困境,华为如何破局?
关键时刻见格局,任正非和华为洞察战略,能力聚焦,敢打敢拼,团结一切优秀人员,不断争取最大的胜利。
华为已成为国内科技企业的领头羊、标杆和榜样,很多企业和企业家以及追求成长的赶路人,都在学习华为和任正非。
任正非创立华为,并带领华为一路征战30多年的经验总结,和任正非管理华为的一次次危机处理、关键讲话和关键决策,被集中整理写成了一套华为管理的经典丛书。
华为首席管理科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黄卫伟先生,从1996年起即担任华为高级管理顾问,《华为基本法》起草执笔人,跟踪研究华为20多年,用5年时间,带领华为高管、高级顾问、管理科学家共同编著整理完成一套华为管理三部曲——《以奋斗者为本》、《价值为纲》、《以客户为中心》。
这是一套由任正非批阅、轮值CEO审读的华为公司正式授权著作,全面剖析华为人力资源、业务、财经财务管理之精髓,解读华为管理层近30多年的管理实践,是个人和企业了解和学习华为的不可忽略之作。
这套华为管理三部曲,细说了华为如何形成“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的核心价值观,又怎样打造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被经济学家周其仁教授称为“一本企业真经”,值得每一个学习和成长中的个人和企业去读一读。
参考资料:
田涛著《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华为访谈录》,吴春波著《华为没有秘密》,林超华著《任正非传》,王育琨《苦难英雄任正非》。
来源:风起堂观察微信号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华为研发负责人汇报成果,任正非:等你让公司不用交这几亿美元了,再来吹牛!
2023-09-18最新发现!尘封41年军队报纸以《任正非》为标题新闻专访现华为老总任正非
2023-09-13德纳:购买华为mate60系列手机者,也是在亲自参与中美科技战
2023-09-13•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