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同比增长5.5%,经济运行整体恢复向好,创新动能持续增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与此同时,7月份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也指出,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经济恢复呈现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我们应如何看待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行表现?是否达到了市场的预期?就相关问题,中国网《中国访谈》栏目特邀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进行分析解读。中国网:陈老师您好!首先很高兴也很荣幸今天能够邀请到您接受我们的专访。中国网:7月中旬,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的一些相关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我国的国民经济在上半年实现了5.5%较快速度的增长,特别是服务业、创新驱动、绿色转型等方面表现非常亮眼,可以说成为了经济增长重要的支撑;但另外一个方面,宏观经济运行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比如说价格指数持续走低,青年群体的失业率依然比较高,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还有出口增速有一定程度的回落等等。那么您如何评价今年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行表现?陈文玲:我觉得今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表现应该说还是不错的。虽然说低于一些人的预期,但是也高于很多人的预期。我们怎么看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速?我觉得5.5%还是积极的、向上的、给人信心的这样一个数字。因为今年一季度是4.5%,但去年一季度是4.8%,等于今年一季度GDP增速比去年同期的4.8%还是减少了0.3个百分点。但是二季度,今年增速是6.3%,所以,这两个季度平均下来是5.5%,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今年的增长目标在5%左右,上半年增速符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5%左右的速度。我觉得关键是下半年,如果我们能保持5%左右的增速,今年全年在5%以上,这还是有希望的。上半年,我觉得总体上是有亮点、有热点、有优点,但是(也有)不尽人意的或者说还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我觉得看经济增长,现在是处于非正常情况下经济增速的评价。为什么说是非正常条件下呢?因为我们近三年出现了国际上大的变化。第一,就是大国博弈加剧,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打压、围堵,方方面面设障,可以说和我们竞争越来越激烈,对我们打压越来越严厉,越来越严苛。所以,中国企业和产业链外移,包括外商投资都受到一定影响。加上美国这种政策的外溢效应,比如现在美联储连续11次加息,它的两年期国债都在5%左右。我们三年期的国债才2.85%,这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向美国回流。所以,对我们的经济或者投资,不能说没有压力,对我们的股市不能说没有压力。所以,外部环境最大的一个变化是,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打压在加剧,而不是在减缓。虽然你看布林肯也来了,耶伦也来了,克里也来了,但是我认为都没有解决根本性的问题。根本性的问题就是美国要转变对中国经济的遏制打压,对中国整体战略定位必须得变。到目前为止,美国对中国长臂管辖涉及到1300多个实体,对我们企业造成很大影响,对中国的投资也造成很大的影响。特别重要的是,美国不断地在我们周边制造这些紧张气氛,它造成的这种“战争威胁论”,战争恐惧、焦虑的这种情绪已经感染到我们经济的运行,感染到投资、购房。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外部环境,我们必须看到。第二个外部环境的变化就是乌克兰危机。乌克兰危机从去年2月24日以来,其实美国对俄罗斯进行了非常严厉的,(甚至是)历史上最严厉的这种制裁,而且威胁要对中国进行连带制裁。那么中国实际上在这个问题上始终坚持的是中立立场,而且一直在劝和促谈。我觉得俄乌冲突,特别是早期,对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我们很多企业不敢跟美国相关企业进行交易,我们在全球布局方面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第三个因素就是世纪疫情。过去三年(我们)经历了百年不遇的疫情,给我们非常大的冲击和影响,特别是2022年,导致了中国经济增速下行。我在年初就谈到,中国经济今年的增长一定是四个阶段,首先是要有一个修复期,然后是恢复,然后是反弹,然后是复归。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三年过去了,在大的外部环境恶化的背景下,我们的经济肯定不是说疫情政策放开以后马上就应声而上的,它一定是有修复期的。这三年给我们带来的,就是预期减弱——供给冲击——需求收缩。实际上最大的问题是预期,因为这三年企业的活跃度不超过70%。这种不活跃状态可以说有很多是停业的,有一些是歇业的,有一些就是“死亡”、“休克”的。现在从休克转向复苏,但是已经死亡的很难再重生。还有很多企业是因为(疫情)三年(遇到)很大的困难,流动资金不足,员工的就业来源不足,或者它的技术储备不足等等各种问题。所以,我们看到中国18-24岁这个群体失业率是21.3%。现在看起来好像是年轻人的问题,实际上是企业的问题。因为我们企业吸纳就业人数最多的是服务业,是中小企业,是民营企业。恰恰是这些行业、企业在三年疫情中是受影响最大的。所以,企业是要有修复期的。
另外,在美国强力遏制下,一方面对我们高技术的企业的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禁供,另一方面推动头部企业向外转移,那么这些头部企业其实是在带动我们中国的一些跟它配套的这些关联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产业链上的企业在向外转移。所以,我觉得中国现在5.5%的经济增速,在大型经济体里还算比较好的。总的来说,尽管这三年是非正常的,但是我们经济向好的这个基本要素是没有变的,而且我们有一些基本要素具有长周期的优势,可以塑造中国长周期发展的优势,可以塑造我们未来持续保持在中速增长或者中高速增长这样的基础条件。比如说,刚刚你提到的绿色发展的优势,因为我们现在绿色发展,除了新能源汽车在全球一枝独秀(以外),我们将节能减排降耗这些方面,实际上都纳入到“十四五”规划的强制性的约束性指标(当中),那么这些指标还是照常地在该下降的下降,该调整的调整。那么比如说我们现在碳足迹、碳排放、碳捕捉,在这些方面,在全球新增的绿化面积当中,中国占到全球的25%,我们光伏的生产能力,光伏装机规模也是全球排在第一的,我们的风能在全世界也是排在前列的。所以说新能源是我们的亮点,绿色发展是我们的亮点,确实是亮点。现在也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底色。所以,我觉得经济学家分析问题,也包括政治家分析问题,一定是要看全局,看整个世界,横向比较,看周期,进行长周期的比较,而不是说(只看)这一个点,这一个数字。我觉得分析问题,实际要有宏阔的视野。比如说我们新基建的创新发展,我觉得这是我们非常大的亮点,我们已经向建立创新型国家迈出了非常重大的步伐,取得了非常重大的成效。就以新基建为例,到6月底为止,我们已经完成5G基站超293万个,我们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已经覆盖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觉得中国从长周期看,我们的基本面以及我们发展的底层逻辑还是不变的。我刚才讲到,绿色发展是社会中的底色、亮色,我们的长周期塑造的比较优势,比如说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5G,北斗卫星系统,我们现在还在打造算力底座和超算系统,比如东数西算,还有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这样形成我们基于强大算力和5G全覆盖的基础设施上的优势。有了这样的优势,我觉得未来会形成很多新的消费场景,新的消费供给能力、商业模式、智能制造以及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到华为调研,看到华为新建设的展厅,已经展出了基于5G条件下设计的各种各样产业数字化的场景,人工智能在5G这一基础设施上的新应用,包括采掘业也可以做到矿下无人采掘,这都是颠覆性的行业变化,业态变化。我也曾到中兴通讯调研,中兴通讯基于5G的几十种产业数字化的样板间也在形成。所以,我就觉得我们应该走下去看看我们企业的这些创造,(可以)看到中国创新能力在提高,并没有因为美国的遏制打压,我们的高科技(发展)就看不到未来,我们看到的是更好的未来。这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底层逻辑。中国网:基于您刚才的介绍,我了解到,我们应该用更加全面,更加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上半年的经济增速,而不是单单看数据。而且根据您的介绍,我们也了解到,当前基于国内外的一些情况以及我们所处的特定的时期,5.5%的增速已经算不错的表现了。中国网:可以说为下半年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一个比较良好的基础,而且对世界来说也有一定贡献。陈文玲:那当然,像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都调高了对中国的经济预期,2021年之前,中国连续十年对世界经济的年均贡献达到38.63%。2022年,这一比重虽然降低了,但也在30%以上。所以,中国还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这个地位是没有变的。
(受访者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来源:“中国网”,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