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植物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张大兵2023年6月22日遭遇重大交通事故,经抢救无效,不幸逝世,享年56岁。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军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国防科技卓越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某重大工程专家组组长、某重点项目首席科学家,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专业技术上校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冯旸赫同志,在执行重大任务途中,于2023年7月1日在北京不幸牺牲,终年38岁。
如果以上车祸属于偶然,那么,再让我们看看,以下几位国宝级的专家:
1991年5月30日,被誉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先驱”的生态学家马世骏院士在开会返京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遇难。
1998年5月,中国著名植物生态学家李博院士,在匈牙利出席第十七届欧洲草地管理学术会议期间,在考察欧亚大草原西部时,不幸遭遇车祸身亡,享年69岁!
2007年5月12日,中国红树林之父、著名生态学家、厦门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林鹏院士在厦门遭遇车祸不幸逝世,享年76岁。
2017年9月25日,复旦大学原生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钟扬教授也是遭遇重大车祸而离世。
……
以上罗列,除冯旸赫外,还只是中国的生物专家。
为什么都是遭遇车祸?
正如昆仑策《国宝级生物学家、粮食安全专家为何屡屡遭遇车祸离世?》文章所言:“如果真是巧合,为什么遭遇车祸身故的,都是国宝级的科研领域领军人物?有关部门是不是应该引起警示,确保我们专家的研究成果和生命安全?”
李光满先生最近在《38岁首席科学家牺牲!国家应高度重视战略级专业人才保护》中写道:
“我们一定要明白,一个战略级人才在维护国家安全、赢得大国竞争中的作用怎么说都不过分。现在我们一定要从国家战略安全的高度和当前中美激烈斗争的大环境来看待战略级人才的保护工作,特别是一些前沿科研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学科带头人、重大项目总师等一定要重点保护,绝不可有任何闪失。
当前的国际形势十分复杂和严峻,斗争非常激烈,保护好战略级专业人才理应成为我们国家安全工作特别是国家人才安全工作的重中之中。”
值此互联网时代,国际交流日增,一个人想躲进象牙塔自我封闭搞科研确实困难。然而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些国家亡我之心不死、穷凶极恶不择手段遏制中国的严峻现实,我们必须放弃一切天真与幻想。哪怕一些顶级专家离世确实只是偶发事故,我们也当小心为妙,“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即便不防谋杀,也当尽量防止事故灾害。
对于“非常之人”,必须启用“非常保护”措施。一方面,“不怕鬼子进村,就怕汉奸带路”,必须进一步严厉抓捕间谍,尽可能确保专家行踪保密(对其行踪,严格实行“非必要不公开”);另一方面,中国“两弹一星”时代对一些顶级科学家实施“隐姓埋名”这一最原始的土办法予以物理性保护,今日看来仍不乏其可借鉴处。“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这是淡泊名利的要求,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作者单位:合肥市包河区总工会;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陶余来:对顶级战略专家的保护必须部分重拾“两弹一星”时代“隐姓埋名”的做法
2023-07-17•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