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张杰: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砥砺民族风骨
点击:  作者:张杰    来源:“理论周刊”  发布时间:2023-07-26 10:05:50

 

1.jpg 


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广大官兵在战场上表现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钢铁意志。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这种精神,震撼了全世界,被我们的对手称为“谜一样的东方精神”,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战胜强敌的精神宝藏,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志愿军打胜仗靠的是一股气,一种革命的战斗精神


志愿军各部队完成集结后,立即展开了以保卫边疆、巩固国防、准备出国作战为主要内容的战斗动员,从思想上解决“该不该打”“愿不愿打”“能不能打”的问题。

为解决“该不该打”的问题,各部队向官兵讲述中朝两党的传统友谊和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阐明中朝两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的道理,叫响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斗口号。第40军一位战士创作的一首快板诗在部队中广为流传:“美帝好比一把火,烧了朝鲜就要烧中国,中国邻居快救火,救了朝鲜就是救中国。”这首快板诗充分反映了官兵对出国作战的高度认同。

为解决“愿不愿打”的问题,第13兵团政治部专门编写了介绍美国侵华历史的手册,从美国海军1839年入侵中国谈起,历数美国在中国近代史上胁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特别是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支持蒋介石发动全国内战,与中国人民为敌的史实,激发干部战士对美国侵略的仇恨。

为解决“能不能打”的问题,通过比较敌我双方的优劣长短,首先说明美国进行的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美军虽然在武器装备上占据优势,但兵力匮乏,士气不振,而我军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战争的性质决定了人心所向,我军必将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支持。

我们的志愿军靠的是一种革命的战斗精神,官兵战斗作风很顽强,我军历来是打精气神的,过去钢少气多,现在钢多了,气要更多,骨头要更硬。我军在过去打胜仗靠的是一股气,今后打胜仗还得靠这股气。无论未来战争形态如何演变、武器装备如何发展,只要我们军队还保持着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精神,就能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当最可爱的人,做最可爱的事

面对强大的所谓“联合国军”,志愿军无论从武器装备上还是从后勤保障上,都难以与之抗衡。支撑志愿军持续作战并赢得胜利的,是来自内心的强大力量,是那种被祖国人民召唤和期待的精神力量,是当自己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时所产生的那种无与伦比的自豪感觉。在这种力量的支撑下,才有了志愿军官兵在极端艰苦条件下的顽强作战。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了魏巍写作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立刻在全国引起轰动,从此,“最可爱的人”成为全国人民对志愿军最亲切和最尊敬的爱称。

在抗美援朝近三年的艰苦战斗中,人民群众响应毛泽东“增加生产,厉行节约,以支持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号召,保证志愿军“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粮有粮”,给予志愿军巨大的支援。人民群众热烈响应“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的号召,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捐献运动。

仅从1950年10月入朝到1951年底统计,人民群众送给志愿军的“慰问袋”就有77万多个,慰问品120多万件。有的战士接到“慰问袋”后,在快板诗中写道:“慰问袋,六寸长,慰问糖在里面装。昨天我吃一块糖,糖儿对我把话讲,你吃糖,想一想,祖国人民的心意可记上?”有的战士接到人民群众的“慰问烟”后舍不得抽,有人写道:“祖国送来光荣烟,人民情意重如山。等我立功那一天,把它叼在嘴上边。”一块糖,一包烟,这些东西虽然不大,但对远离祖国的志愿军战士来说,它所包含的精神力量却是很大的。

从一个称号到一个纪念章,从一块糖到一支烟,所有这些东西加在一起,共同构筑起志愿军官兵的强大精神支柱,他们一想到有祖国人民的支持,一想到祖国人民授予自己“最可爱的人”的称号,即便是在最艰难、最危急的情况下,都会变得精神振奋、斗志昂扬。

2.jpg

【战士们主动申请前往抗美援朝最前线。】

争当战斗英雄,暗暗下了立功的决心


志愿军广泛开展“杀敌立功”运动,充分释放广大指战员的革命毅力和精神力量,成为发动群众、战胜强敌、完成战斗任务最强有力的精神武器。到停战时为止,志愿军涌现出302742名功臣;荣立集体功的单位有14个团、51个营、648个连、849个排、4391个班;有494人荣获各类英雄、模范称号。朝鲜政府先后5次授予志愿军指战员勋章、奖章共达52.6354万枚,授予12名官兵“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荣誉称号。

特级英雄黄继光,在听了一等功臣、苗族战斗英雄刘兴文的事迹报告后,就暗暗下了立功的决心,后来在上甘岭战役中,他用胸膛堵住敌地堡疯狂扫射的机枪眼英勇牺牲。战士胡修道在进入阵地前收到家中来信:“家中一切都好,就是缺少一张立功喜报”。这封信成为他杀敌立功的巨大力量,在战斗中表现特别突出,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一等功臣梅怀清,立志“要在战斗中当董存瑞”。后来,他舍身炸开了敌铁丝网,为部队打开了歼灭敌人的道路。一级英雄邱少云为保证潜伏部队不被敌人发觉,任凭烈火烧身,壮烈牺牲。

战斗英雄们立功后,回北京参加志愿军回国英雄报告团等活动,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获得了巨大的精神鼓励。他们再次回到朝鲜战场后,又以更加坚定的意志参加到对“联合国军”的作战任务当中,其中不少战斗英雄牺牲在了朝鲜的土地上。

一切为了整体,一切为了胜利

志愿军官兵牢固树立一切为了胜利的整体观念,各军兵种紧密配合、协同一致,从思想上、组织指挥上和作战行动上形成一个坚强的统一整体。

各军兵种协同作战,以陆军为主体,服从总的作战意图,以陆军的胜利为胜利。陆军各兵种合成部队,又以步兵为主体,但同时步兵也必须有其他各军兵种的支援配合。年轻的志愿军空军,在建立初期就把“为地面部队服务,以地面部队的胜利为胜利”作为重要建设理念,在大机群作战中,把“指到哪里,打到哪里”“长机到哪里,僚机就跟到哪里”“攻击部队到哪里,掩护部队就到哪里”的要求,作为检查每个飞行员战术思想和战术动作的重要依据。

各特种兵部队也反复强调密切协同步兵和其他兵种作战的思想。例如,炮兵部队向全体人员讲清,炮兵是以火力遂行战斗任务的,必须协同兄弟兵种,支援步兵、装甲兵完成作战任务,必须把一切为着战争胜利的整体观念,积极同兄弟部队协同作战的观念,把兄弟兵种的胜利看做自己的胜利的观念,作为作战的行动准则。广大装甲兵指战员懂得在朝鲜战场的条件下,装甲兵与步兵是“任务一致,荣辱相联”的关系,配合步兵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工程兵部队官兵提出“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口号,树立千方百计为兄弟兵种服务的观念,密切协同步兵、炮兵、装甲兵和空军、后勤部队,胜利完成了各种艰巨复杂而又繁重的战场工程保障任务。通信兵干部战士牢固树立一切为了作战胜利的整体观念,提出“全网一盘棋,全线一条心”的战斗口号,千方百计保证通信畅通和“部队打到哪里,就联络到哪里”,保证“人在机器在,人在线路通”。

可以说,“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牺牲局部,保证全局”,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官兵精神先进性的重要体现,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这一精神先进性再一次展现得淋漓尽致。

3.jpg

【中国人民志愿军运用在山脚挖坑道、沿公路和谷川地构筑火器掩体、交通壕,埋设反坦克地雷等多种手段,进行反坦克作战。】


忍受艰苦就是光荣,渡过困难就是胜利


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初期,志愿军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也遇到了严重的困难,困难主要在物资供应方面。由于敌人掌握了制空权,不断破坏志愿军后方运输补给线,加上当时我们经验不足,后勤力量薄弱,就使困难显得更加严重,使志愿军经常面临断粮缺弹的情况。

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志愿军各部队大力鼓舞官兵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以坚韧不拔精神忍受苦难、战胜困难。官兵们喊出了“忍受艰苦就是光荣,渡过困难就是胜利”“一人受苦,万人享福”“今天的艰苦,就是为了明天的幸福”等口号。志愿军各级党组织特别强调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许多干部身先士卒地带头完成艰苦任务。许多党员把饭让给群众吃而自己宁愿饿肚子。在行军中,不少干部帮助战士背东西,有的竟因背负过重、疲劳过度而虚脱倒地。

在党员干部这种英雄行动的激励下,志愿军官兵中逐渐形成了互相救助、推衣让食、吃苦在前的风气。在战斗中,许多伤员吃不上饭、转运不下去,他们毫无怨言地忍受着痛苦,安心等待。在战役的间隙,尽管他们已经十分疲劳,但因体谅到后勤力量不足,情愿参与远程背粮的工作。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结束后,许多部队休整4天就背粮4次,行程长达150公里。

严重的后勤补给困难,不仅没有消磨掉志愿军官兵的战斗意志,反而使官兵们更加凝聚、更加坚强,使官兵们迸发出一种不可能被困难吓倒,也不可能被困难拖垮的精神力量。

打一仗进一步,群众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


朝鲜战场上的许多作战方法和经验,是普通战士在斗争实践中首先创造出来,再经过领导总结推广,而逐渐形成和成熟的。为此,志愿军各部队只要有可能,就最大限度地把战斗任务传达给官兵,使官兵们充分了解敌我态势和作战形势,发动他们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在战斗结束之后,还要进行民主评议,总结经验教训,以利再战。

横贯朝鲜半岛250公里长的以坑道为骨干的坚固防御阵地,最初只是简单的防空洞、防炮洞,在1951年夏季防御作战中,有的部队官兵创造性地将2个加深的、拐弯的防炮洞连在一起,成为马蹄形的小坑道。这种坑道工事在志愿军防御阵地上一出现,就引起了彭德怀司令员的密切关注和高度评价。1951年9月志愿军司令部发出指示,要求各部队及时推广,后来逐渐发展为坚不可摧的“地下长城”。此外,在敌前沿潜伏,向敌人“挤阵地”,“冷枪”“冷炮”狙击运动等新的战术技术,也无一不是群众的智慧和创造,无一不是贯彻群众路线、开展广泛军事民主的积极结果。

志愿军这种依靠广大群众打胜仗的理念,与所谓“联合国军”那种寄希望于少数将领和军官而打胜仗的理念,有着巨大的差别。志愿军也在朝鲜战场上再次证明了,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面前,任何指望依靠几个精英而取得作战胜利的军队,都是渺小的、脆弱的。

高度团结友爱,革命部队比家庭还要温暖


在朝鲜战场上,对敌斗争越艰苦,志愿军内部就越团结。在危急时刻,不乏牺牲自己、掩护战友的战例。战士朱有光、王万成,在敌人已冲到兄弟部队附近时,毅然决然地拉响爆破筒冲入敌群,牺牲自己,保卫了兄弟部队的阵地。

对战士们来讲,只要有一口凉水、一把炒面也想着身边的战友。在运动作战中,粮食供应困难,共产党员吴少柱打了一天仗没有吃饭,晚上他在烈士身上摸到一碗炒面,刚想吃,可又想到战友们都没吃饭,于是便爬到各掩体,把炒面一份份分给大家。

上甘岭战役中,运输员刘明生冒着炮火向坑道运送弹药,在途中拾了一个苹果,自己不肯吃,进入坑道后他先给了连长,连长接过来给了步行机员,说他一天到晚联络喊话,嗓子哑了,干得嘴唇出血,应该他吃。步行机员想到最艰苦的是战士,战士想到最光荣的是伤员,伤员想到打胜仗全凭连长指挥。推来推去谁也没有吃,最后连长咬了一小口,才一人一口传下去,8个人轮了2次才吃完了这个苹果。

伤员们在医院疗养中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顾。许多护理员用自己的津贴买水果给伤员吃,把自己的衣服和棉被给伤员盖。

志愿军部队中像这样互相照顾、互相关心的感人场景,在朝鲜战场上处处皆是。战火中形成的革命友谊,成为了将官兵们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情感纽带,也成为了使志愿军各部队攥指成拳的巨大力量。

 

4.jpg

【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总队官兵修建了敌机找不到的水下桥,保证了汽车部队顺利完成运输任务。】


当好国际主义战士,爱护朝鲜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志愿军部队的干部战士以高度的自觉性,坚决执行党中央、中央军委关于“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不拿朝鲜人民的一针一线”的要求。

在朝鲜发生灾荒时,志愿军主动开展救灾工作。朝鲜广大城乡在遭受战争严重破坏之后,1951年夏天又赶上暴雨成灾,农业歉收,各地出现严重饥荒,有的地区50%至60%的人断粮,靠树皮、草根、野菜度日。为帮助朝鲜人民渡过灾荒,志愿军开展了每人每日节约一两米的救灾运动,提出“部队驻地不饿死一个人”的要求,许多部队不但做到每人每日节约一两米,还把节余的伙食捐献出来。有的同志把自己不多的津贴费捐献给当地灾民,有的单位捐献衣服、日用品送给朝鲜的军烈属和老弱、孤儿。据不完全统计,在朝鲜战争期间,志愿军共拿出救济粮1000余万斤,救济了近10万户灾民;捐衣33万余件,鞋11万余双,棉花13万余斤,日用品万余件;人民币(旧币)2.2亿余元。这对帮助朝鲜人民渡过灾荒,恢复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志愿军医疗人员共为朝鲜群众免费治疗64.1万余人。1952年,仅第20兵团直属医院住院治疗的朝鲜病人就有200多人,病人的医药、伙食全部由医院供给,工作人员还把自己伙食中的细粮和较好的副食品让给病人。朝鲜金华郡公安员吴炳洲腿部被敌机炸伤,流血过多,生命危险,志愿军某部司药员张祖成、护士刘志根给他输血250毫升。吴炳洲感激地说:“同志们用鲜血救活了我,我永远不会忘记我血管里流着亲爱的中国同志的鲜血。”

可以说,“爱护朝鲜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既是志愿军最大的政治优势,也是志愿军区别于一切为了攫取私利而出国作战军队的最大差异。正因为每一名志愿军战士都明白这个道理,才使得朝鲜人民像爱护自己的子弟一样爱护他们,像支持自己的军队一样支持他们,形成了中朝人民紧密团结的磅礴力量。

把荒山变成了“乐园”,生动展现官兵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志愿军以专职文艺工作者为骨干,发动广大官兵积极参与,将朝鲜战场上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作为创作素材,掀起了一个广泛的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

文艺工作者与广大官兵一起,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创造了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如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歌曲《志愿军战歌》《来一个歼敌大竞赛》、说唱《侦察英雄韩启发》《阵地之家》、小说《突破临津江》、剧本《创造》等,都给官兵以巨大的鼓舞和力量。

各级文工团(队)深入连队,在火线、坑道、高山、密林中进行演出、鼓动、慰问、祝捷。连队普遍建立起俱乐部、图书馆。战士们克服重重困难,创建了美好的“阵地之家”,在坑道里挂上领袖像,坑道口以不同颜色的石子砌成标语,贴上对联,自制了胡琴、锣鼓、幻灯、皮影戏,建立了“阵地电影院”“阵地娱乐休息棚”等,开展了说唱、歌咏、阅读、朗诵、舞蹈、戏剧和小型体育活动,把荒山变成了“乐园”,展现出一幅革命乐观主义的生动景象。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2个月后,也就是1953年9月,彭德怀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中讲了这样一段话:“在三年激战之后,资本主义世界最大工业强国的第一流军队被限制在他们原来发动侵略的地方,不仅不能越雷池一步,而且陷入日益不利的困境。这是一个具有重大国际意义的教训。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任何帝国主义的侵略都是可以依靠人民的力量击败的。它也雄辩地证明:一个觉醒了的、敢于为祖国光荣、独立和安全而奋起战斗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彭德怀的这段话,展示出新中国的革命军人,对自己国家、民族、人民的强烈使命感责任感自豪感,也展示出一个觉醒了的中国必将并且已经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官兵表现出来的精神力量,早已经超越了那个时代、那个地区、那些人、那些事,已经永驻中国人的心中,并且至今仍然在给当代中国人带来源源不绝的精神动力。新时代的中国人,正在以一种全新的精神面貌,雄赳赳、气昂昂,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

(作者系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专业技术大校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转编自“理论周刊”)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烽火HOME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