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郭松民 | 看《觉醒年代》手记
点击:  作者:郭松民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22-10-27 10:08:08

 

 

100多年后的今天,世界似乎已经是中老年了,暮气沉沉、看破红尘,除了弱肉强食,什么都不信了!

 

01

 

《觉醒年代》去年热播的时候,我当时忙于别的事情,没顾上看,但一直有朋友希望我能聊聊这部剧,最近有闲,看了一遍,就和大家聊一聊。

 

下面的文字,相当于观剧手记,即把观剧时的感想,随手记下来,然后整理一下,和大家分享,并不是系统、全面评论这部剧的文章。

  

02

 

《觉醒年代》里,有很多不同思想流派当面辩论的场面,令人神旺!

 

陈独秀擎起了新文化运动的大旗,李大钊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的门徒胡适秉持自由主义,辜鸿铭、黄侃信奉文化保守主义,年轻的陈延年、陈乔年则一度沉迷于无政府主义……

 

很少有一部电视剧能够如此具有“思想性”,或者更准确地说,像一个“思想橱窗”,令人眼花缭乱。

 

在剧中,这些辩论当然是浅尝辄止,但仍能给人以启发,观众如果对哪种“主义”感兴趣,可以在观剧之后自己去搜集资料,做深入研究。

 

看《觉醒年代》,深感二十世纪初年,世界还是处于青春期,知识分子什么都信:社会主义、自由主义、实用主义、进化论、无政府主义……,

 

青春期的世界,先知先觉的知识分子也充满激情。且看李大钊1916年在《新青年》上发表《青春》一文中的这段文字——

 

“青年……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今天读来,仍然令人热血沸腾。100多年后,世界似乎已经是中老年了,暮气沉沉、看破红尘,除了弱肉强食,什么都不信了。 究其原因,和20世纪人类追寻理想社会,构建人间天堂的努力,无论在苏联、在北美、抑或东亚,都遭遇了重大失败有关。

 

 

挫折之下,人类变得保守了,文化保守主义开始在世界范围兴起。但是,向后看是没有出路的,尽管历尽艰辛,困难重重,人类仍然不能放弃追寻理想社会的努力。今天,人类更应该去保守而返理想,仔细倾听李大钊穿越时空的声音——

 

“不仅以今日青春之我,追杀今日白首之我,并宜以今日青春之我,豫杀来日白首之我,此固人生唯一之蕲向,青年唯一之责任也矣……”

 

03

 

《觉醒年代》中,有几集是表现陈延年创办“工读互助社”的经过。

 

互助社的宗旨为“本互助的精神,实行半工半读”,特点是在互助的原则下,工学结合,以工养学。社员每天须工作 4 小时,工作所得,归团体公有。社员所有生活费用,由团体供给。

 

在剧中,陈延年试图通过这种组织的扩大和联合,实现“人人作工,人人读书,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理想社会。

 

指导陈延年行动的理论,是克鲁泡特金的“互助主义”。

 

 

“互助主义”无疑带有空想特征,但问题的另一面是,“互助主义”体现的是对资本主义雇佣奴隶制的一种拒绝,至少是逃避。

 

三、四十年代,中国很多左翼进步电影,如《关不住的春光》《丽人行》 《表》等等,往往会把一个类似“工读互助社”这样的机构,作为青年逃避黑暗势力迫害的避难所。

 

《觉醒年代》表现了“工读互助社”的失败,但对失败原因,却开掘的不够深刻。

 

按照剧中的交代,互助社是因为经营不下去——洗衣、食堂、电影都没有生意——才失败的,但这不算失败。

 

和今天南街村奉行的原则相同,“工读互助社”也是外圆内方。

 

对外,互助社是一个市场主体,要和消费者及其他市场主体做生意,如此才能生存。

 

对内,互助社实行“供给制”,做不到按需分配,也不是按劳分配,每个社员凭借身为社员的身份,就可以获得必要的生活资料。此外,互助社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完全平等,虽然设有管理职务,但没有分配上的等级制,也没有特权。

 

为什么说互助社的生意失败,不能算是互助社的失败?

 

这是因为,生意失败,仅仅是“外圆内方”中“外圆”的失败,市场机制下每天都有市场主体失败,失败了还可以再找新的生意,只要内部的分配关系和人际关系没有变,“内方”就没有失败,互助社就不算失败。

 

 

但“外圆”如果成功了,对互助社来说,也很危险。

 

互助社如果长期生存下去,很可能会在外部市场的压力下进行内部“改革”。比如,为了提高效率,和其他市场主体竞争,就取消供给制,实行工资制,并实行不同等级(如八级工资制),此后,为了强化激励效果,还可能会发展为计件工资制,允许管理者解雇员工……等等,直到最后明晰产权。

 

到了这一步,互助社就变成了彻头彻尾、彻里彻外的市场主体——资本主义企业。互助社的平等、互助精神丧失殆尽,也就彻底失败了。

 

有时想,把现代资本主义从外部“炸毁”并不容易,二十世纪的革命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利用互助社这样的形式,搞一些小的社会主义共同体,从内部将资本主义“蚀空”,有没有可能呢?

 

这个问题,请大家一起来思考吧。

 

04

 

《觉醒年代》有些桥段的设计非常用心。

 

比如,教员出场那一段,从表现手法看,真相当厉害了。“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毛润之雨中疾行,像一道光。

 

他巨人一样的脚步,溅起水花,预示着他不久将在中国和世界掀起冲天巨浪。

 

 

再比如,周树人出场的那一组镜头,将他通过自己的小说和杂文所揭露的一切,展现得淋漓尽致。

 

袁世凯和他的手下商议要不要同日本签“二十一条”的场所,算是袁世凯的议事堂吧,整个布置可为不土不洋,不中不西,不新不古,不是封建皇帝,但也不是共和总统,暗示北洋军阀治下的民国,在政治上不伦不类。

 

 

05

 

说了这么多,《觉醒年代》有没有问题呢?

 

也有很多。

 

一个,蔡元培的戏份似乎太多了,搞得好像他取代了仲甫先生,成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总司令”似的。

 

考虑他是蒋介石在1927年“清党”的重要推手之一,这种颇为铺张的表现,就让人觉得尤其古怪。

 

 

与此同时,对南方的孙中山,却没有任何表现。事实上,孙中山在南方连续遭受挫折,包括二次革命失败、护法运动失败等,才刺激了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决心“走俄国人的路”。

 

再一个,《觉醒年代》对十月革命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处理,可谓潦草、敷衍。

 

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对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仲甫先生、守常先生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处理上应该浓墨重彩,可以插入一些历史镜头,也可以用蒙太奇的方式展示对中国社会各界的影响。

 

但剧中处理的太弱了,只是几个人随口说说而已,连列宁的影像都没有出现。这一点没有处理好,几位主角思想的转变,就失去了依据。

 

 

最后,写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电影、电视剧也应该如此。

 

《觉醒年代》的结尾没有搞好,给人草草收场的感觉。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但李与陈都没有参加开天辟地的“一大”,连共产国际代表都感到困惑,这最后一集的后半部分,分量就不够了。

 

 

从建党的角度来看,“一大”仅仅是开始,此后还要经历很多重大事件,直到延安整风,建党才真正大功告成。所以,应该通过闪回的镜头,对这些重大事件一一交代,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新中国成立为全剧的结尾,份量才压得住。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编自独立评论员郭松民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烽火HOME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