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仁东 张蜀新/摄
2017年9月15日,一代天文巨匠、“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五年后的今天,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已发现660余颗新脉冲星。“中国天眼”已进入成果爆发期。南仁东先生虽然已看不到这些了,但他的精神长存,值得我们缅怀与致敬。
《你的眼睛能看多远:“天眼”巨匠南仁东的故事》,为青少年展现了“天眼”巨匠南仁东精彩的科学人生。作品由当代文学家王宏甲、青年作家萧雨林共同创作,是一部为孩子打造的报告文学力作,有温度、有思想、有情怀,致力于打开孩子的“视界”,滋养青少年的精神成长。
作品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平凡人形象,一个有着高尚灵魂、崇高理想的天文学家形象。
南仁东是吉林省理科高考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
他是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提出我国自主建造大射电望远镜的构想。
他是“中国天眼”(FAST)的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从论证立项到选址建设,历时二十二年,把毕生奉献给了中国天文事业。
他是科学家,但他和农民兄弟同吃同住同干,穿短裤行走乡下山间考察,是带着泥土气息的科学家。
▲本书插图:十多年选址,这是南仁东、聂跃平和选址队员们再次经历的“社会大学”。不论科学多么尖端,理想多么高远,仍需脚踏大地。
为了给大射电望远镜寻找最合适的“家”,南仁东带领团队,在贵州的大山深处考察了十二年。在人迹罕至的山区,南仁东带领团队,披荆斩棘,亲自去考察一百多个备选洼地。雨衣、解放鞋、柴刀、拐杖,是他们最好的装备。他说:“我们没有退路,一定要在贵州选出一个最好的台址。”
为了解决支撑天眼变化的索网强度问题,南仁东和其团队进行了长时间的实验研发,终于克服技术难关,研发出一种新型结构。
南仁东还格外珍惜时间,身染重疾也不愿去医院治疗,几乎把全部醒着的时间用在科研上。
有人说,在这个满地金钱的年代,南仁东和他的学生在大山里看星星。也有人觉得,南仁东像西班牙小说里的堂吉诃德,为理想而生;还有人觉得,他像中国的谭嗣同,可以为理想而死。
▲本书插图:钱学森、邓稼先、于敏那一代科学家留给后人更宝贵的财富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南仁东说过:“人类之所以脱颖而出,从低等的生命演化成现代这样,出现了文明,就是因为有一种对未知探索的精神。”这里包含着他对人类精神的认识。科学技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始终是人的精神——探索精神、吃苦精神、忘我精神。没有这些精神,什么发明、发现都不会出现。
中国天眼的横空出世,让中国在探索宇宙方面挺进世界前沿。中国天眼,不仅是由前沿科技所铸造“国之重器”,更是一座中国英雄们用理想浇筑的精神丰碑。
▲中国天眼 国家天文台 供图
南仁东去世后,被授予“时代楷模”“人民科学家”荣誉称号。天上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南仁东星”。如今,“南仁东星”依然闪耀星空,伟大崇高的科学家精神也将永远激励世人。
作者:辜曦 ;来源:走向共同富裕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