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蒋介石呢,他消极抗战,积极反共,是人民抗战的绊脚石。”】
01
这段时间,在由电影《八佰》引发的争论中,力挺《八佰》的一方反复引用1938年毛主席在《论新阶段》报告中对“八百壮士”的肯定,并多次贴出毛主席手书的“八百壮士,民族革命的典型”图片,成为一种耐人寻味的现象。
在我看来,这说明舆论场的话语权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偏移”——就连迷恋民国的果粉们也开始引证毛主席语录来支持自己的论点和立场了,这意味着爱国(当然是爱新中国)阵营已经开始取得一定的话语方面的优势,尽管这种优势还远不是压倒性的。
02
恩格斯说过:
“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胜利,逼得他的敌人不得不装扮成马克思主义者。”
恩格斯用词是非常精确的。他们“装扮成马克思主义者”,但并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之所以要“装扮”,就是为了利用马克思的只言片语来欺骗群众。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一定是实用主义的,于我有利的就直接引用,于我不利就加以歪曲、阉割,或者就直接无视了。
那些迷恋民国和国军,但却在争论中引用毛主席语录的人,其实也是这样的“装扮者”,他们也无非是想用毛主席的只言片语吓唬对手,让自己在争论中处于有利地位。
03
概括来说,我们可以做这样两点分析——
首先,这种非常突兀的引用,很明显是一个话语陷阱。目的就是想把对电影《八佰》的讨论悄然引向对“八百壮士”的讨论,在这样一个新的场域,他们就可以俨然以“英雄烈士保护者”的形象出现了,甚至要随时祭出《英雄烈士保护法》。
但这种努力是徒劳的。因为就连最激烈批评《八佰》的文章,也没有否定“八百壮士”,几位资深的军事影片爱好者召开的座谈会,更是对“八百壮士”做了全面的肯定【点击阅读】,大家充其量是对影片中以及网络上对“八百壮士”事迹的浮夸和美化做一点史实上的甄别,对被蓄意遮蔽的“八百壮士”的结局做一点深度挖掘而已。
我们讨论的是电影《八佰》而不是历史上的“八百壮士”,希望所有的反驳者牢牢记住这一点;
04
其次,毛主席对“八百壮士”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但我们要深刻理解毛主席题词的精神,就必须全面了解题词的时代背景。
毛主席是在1938年为“八百壮士”做出如上题词的。当时,第二次国共合作刚刚开始,国民党还处于抗战比较积极的阶段,毛主席的题词明显具有支持、鼓励国民党坚持抗战的含义。
但最重要的是,毛主席在题词中强调抗战是“民族革命”,这无疑是把抗战视为使中国彻底摆脱半殖民地状态,获得完全独立的一个阶段,这和蒋介石仅仅是为了保住半殖民地地位而不得不进行抗战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
那些对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做了全盘肯定的“装扮者”,由于不明白这样的背景,也就不能明白他们对毛主席题词的引用,已经构成了对他们自己立场的讽刺和批判。
05
无论如何,在讨论与抗战有关的话题时,把毛主席的相关论断作为最权威的结论来引证,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
从根本上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毛主席人民战争思想的指引下取得最后胜利的,毛主席不仅在政治上、战略上领导了抗日战争,并且亲自指导了解放区的抗日游击战争。在抗日战争的问题上,没有什么人比毛主席更权威!
所以,我赞成把毛主席关于抗日战争的一系列论述,作为在文艺作品中表现抗日战争的最重要的指导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帮助社会公众正确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才能正确地总结抗日战争的经验教训。
06
1945年8月13日,即距离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仅剩两天的时候,毛主席在延安干部会议上做了题为《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的报告,这份报告对抗日战争做了全面总结,是理解抗日战争的最权威文献。
毛主席在报告中说——
我们解放区的人民和军队,八年来在毫无外援的情况之下,完全靠着自己的努力,解放了广大的国土,抗击了大部的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的伪军。由于我们的坚决抗战,英勇奋斗,大后方的二万万人民才没有受到日本侵略者摧残,二万万人民所在的地方才没有被日本侵略者占领。蒋介石躲在峨眉山上,前面有给他守卫的,这就是解放区,就是解放区的人民和军队。我们保卫了大后方的二万万人民,同时也就保卫了这位“委员长”,给了他袖手旁观、坐待胜利的时间和地方。时间——八年零一个月,地方——二万万人民所在的地方,这些条件是我们给他的。没有我们,他是旁观不成的。
毛主席打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方——
抗战胜利的果实应该属谁?这是很明白的。比如一棵桃树,树上结了桃子,这桃子就是胜利果实。桃子该由谁摘?这要问桃树是谁栽的,谁挑水浇的。蒋介石蹲在山上一担水也不挑,现在他却把手伸得老长老长地要摘桃子。他说,此桃子的所有权属于我蒋介石,我是地主,你们是农奴,我不准你们摘。我们在报上驳了。我们说,你没有挑过水,所以没有摘桃子的权利。我们解放区的人民天天浇水,最有权利摘的应该是我们。同志们,抗战胜利是人民流血牺牲得来的,抗战的胜利应当是人民的胜利,抗战的果实应当归给人民。至于蒋介石呢,他消极抗战,积极反共,是人民抗战的绊脚石。现在这块绊脚石却要出来垄断胜利果实,要使抗战胜利后的中国仍然回到抗战前的老样子,不许有丝毫的改变。
(见《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23—1134页)
毛主席讲话的全文,大家可以到毛选中去查,但毛主席的这样两段论述,无疑应该成为我们理解抗日战争,理解国民党和国军抗战的总钥匙!
对电影《八佰》的讨论,也只能在这样两段论述的基础上来进行。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自“高度一万五千米”)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