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塘沽大爆炸:我们都该为安全“让路”
点击:  作者: 亦多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  发布时间:2015-08-14 09:54:38

  

640.webp (8).jpg

 

  812日的夜晚,被一朵“蘑菇云”惊醒。当晚2330分许,天津滨海新区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这场突如其来的冲击波给人的震撼,远不是“50人死亡、700余人受伤”的初步统计数字能涵盖。那些倒在地上的伤者、碎了一地的楼盘、滚滚浓烟下的汽车……每一个这样的画面,都让人惊悸:那么远、那么近!

 

  当这样的悲伤袭来,恐惧是人的第一反应。第一时间,有人出来清除一些不负责任的谣言,评估环境污染的程度,这些行为不应该被曲解。尽管这个时候,最大的安全利益是救援。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时间的指示,首先也是强调,“全力救治伤员,搜救失踪人员”,这是我们能做也最应该做的。然而,总书记同时也有查明事故责任、安抚遇难者家属等要求,以及“及时公开透明向社会发布信息”,这些社会心理层面的“救援”,同样重要。承担着信息发布责任的媒体,让其他节目为新闻播报让让路,是基本的尊重,也是基本的责任。这一切努力,都是在为安全“让路”,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亡羊补牢或转移视线。

 

  让路,是为了让救援尽快抵达最危险的地方,但不意味着忽视救援队员自身的安全。救人是消防员的天职,但也不能让他们毫无意义地撞向显而易见的危险。在第二次爆炸中,已经有许多消防队员遇难或失联。还有,网上流传的“你爸就是我爸”的微信页面,若是真的,表达尊敬是人之常情。由于现场危险化学品位置不明,可燃物成分复杂,前方救灾指挥部决定暂缓救援,也是负责任的决定。这个时候,要是还对他们无端地说怪话,真的是一种亵渎。

 

  救援紧张的时候,全社会为安全“让路”,为的是最大限度挽回损失,减少次生灾害。在塘沽大爆炸中,网友们自发地传播这样一条帖子:“泰达感觉不到混乱,街道井然有序 ,酒店都免费了,附近的学校开辟临时收容场所,搭建抗灾帐篷,收容暂时回不去家的居民,大家都在救援,半夜有好几百人去献血,这就是我们大塘沽,泰达开发区,心系滨海,我们在一起。”这不是什么肤浅的正能量,而是全社会从汶川地震以来的救援中凝结出的行动共识。当总理都为前方伤员“让路”时,这样的意识才能在全社会生长出来。

 

  当然,这样的场景,要能发生在救援结束后、事故发生前,才是更大的进步。比如,一些高危项目论证、审核、上马时,若懂得为安全“让路”,也许就不会引发那么多抗议和纠结,也许能避免许多不该发生的人为事故。

 

  在这个问题上,某些干部动辄拿“邻避效应”说事,某种意义上是缺乏同理心。有时候,高危项目选址与居民区的距离,技术上讲也许够了,但让人安心,还得额外拉远一点距离才行。因为心理安全和技术安全,可以说是两回事。点燃矛盾甚至引发冲突的,往往不需要有现实的安全威胁,行走在安全边缘的危险举动就够了。卡着安全线走,难免百密一疏,后果难以承受。既然体恤生命,为了更安全,再“多让它一尺又何妨”?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

责任编辑:昆仑侠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