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思想动物,无论什么议题,即便对1+1等于几之类,也都有自己的看法。舆论场上,熙熙攘攘,吵吵闹闹,是必然、频繁且一贯的。
当互联网成为社会基础设施,交流分享观点变得简单,这种人们认识上本就存在的差异性聚集凸显,难免被放大。在各种社会议题前,人们或讨论或争论,或心平气和或歇斯底里,都只是常态,没有任何稀奇。
然而,舆论场上的“分歧”具公共属性。当它泛滥并出现不可收拾的迹象,甚至助燃社会分化、干扰社会秩序,那它就不再只是普通的分歧,而是一股“力量”了。
当这股“力量”足够大的时候,它就构成了对社会治理的威胁,一定不被忽视,且一定会被矫正。有关“动态清零”政策之争,即是这般。
问题是,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如评价其他政策一样,他们侃侃而谈,幻想政策在讨论中得到修正,而完全看不到“动态清零”的政策不仅没有因为争论而动摇,反而它正得到前所未有的巩固,变得不可撼动起来。
获取这样的判断其实并不难,读懂一次会议就可以。
5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新闻通报中的两句话,明确指出了这一点:
1.实践证明,我们的防控方针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我们的防控政策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我们的防控措施是科学有效的。
2.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坚决同一切歪曲、怀疑、否定我国防疫方针政策的言行作斗争。
这两句话,都说得很重。理解认识到位,就不会再作任何误判,再参与那些无谓的争论。
一则,将“动态清零”与党的性质和宗旨直接挂钩,表明了“动态清零”派生于党的“底层代码”,遵从党治国理政的根本逻辑。
或者可以进一步说,党的性质与宗旨始终如一,“动态清零”总方针就没有放弃的基础、变轨的可能、大幅转换的空间。
二则,既要“毫不动摇坚持”,还要“坚决同一切......作斗争”,表明了捍卫“动态清零”总方针的坚定意志。
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结论:“动态清零”在中国,不会变、不可违,是誓要被贯彻执行到底的。
正因如此,一个事实也得到了确认:继续有关“动态清零”的争论,不仅无谓无益,而且这种“争论”已然被定性,变成了一种很不理智及不识时务的行为。
“动态清零”从政策层面上升到“总方针”层面,内涵在扩充,权威性也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和保证。在一个具有完全确定性的路线面前,人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理解它、接受它,用协同的行动去兑现它的意义。
“动态清零”的任何争论都已不合时宜。国内是这样的,国外的人也应该认识到这一点。
防疫上,中国在走自己的路。这种特色,是基于“党的性质和宗旨”的认识论,也是基于“武汉保卫战”及两年以来中国防疫成果的经验论,还是基于“底线思维”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只要“动态清零”在中国实现了自洽,那它就会在这块土地上扎下根,生长出并构建起适应它的整个防疫体系和防疫生态。
“动态清零”,正如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一样,关联着中国从指导思想、顶层设计和社会运行、基层治理的每一部分、每一环节;它是一种“积极又被动”的选择,特产于中国这种水土,只在这里生根发芽,也只在这里开花结果。
中国为“动态清零”负责,“动态清零”在为中国负责。一样的,它们是“脚和鞋子”的关系,合适与否只有中国自己知道。如今,中国顶住舆论压力强化它,一定不是削足适履。
疫情早晚会过去。实则,再大的疫情也不会有太长的周期。对“动态清零”效果的最终检验,就是今后一两年的事。这种即将“被检验”的压力很大,直接面对它的只有中国。旗帜鲜明地捍卫它并为此展开斗争,说明中国对此有底气,不怕历史的检验。
一两年的时间,对一项重大的社会政策来说并不长。无论各方怎样看待“动态清零”,都可以沉住气,不急于下结论,避免让自己陷入无谓的纷争中。待到一切尘埃落定,“动态清零”自然会呈现它真正的影响,向中国也向世界,证明它的必然性。
来源:靖海侯微信号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