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时事热点 > 阅读信息
李兰娟、张伯礼获得了这个大奖
点击:  作者:代小佩    来源:今日头条  发布时间:2020-05-31 12:36:36

 

“通过这段时间的抗疫实践,我深刻体会到,科技攻关是战胜疫情的最重要的支撑力量。”530日是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中国科技会堂举办了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奖励大会,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作为获奖者代表第一个上台发言。抗疫期间为大家所熟悉的传染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也现身会场领取奖章。

 

 

张伯礼(前排右起第二)、李兰娟(前排右起第五)等人领取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

 

表彰奖励大会上,三代半导体(氮化镓)创新团队等10个团队获得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牌;丁健、张伯礼、李兰娟等28名同志获得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并享受省部级表彰奖励获得者待遇;丁奎岭等258名同志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发言时,获奖的科技工作者代表均表达了坚守科技创新的信念。张伯礼说道:“中药作为中国古代科技的瑰宝,在这次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过去的参与者变为了主力军,从过去的参加会诊变成了成建制地中药医疗队进驻各大医院、承包方舱医院。中西结合救治,也成为了中国方案的亮点,坚定了我们通过科技创新发掘中药的科学内涵,推动中药传承创新,实现中药事业振兴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陈士林也表示,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将继续努力,为发挥科技扶贫精准扶贫贡献力量

 

获奖代表还谈到了对基础研究的思考。

 

近些年,高温超导整体研究水平跻身国际前列。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向涛发表获奖感言时称:“这样的进步是我国几代超导人不断努力的结果,也是我国近20年来,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加强培养引进优秀青年人才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但也要看到,在重大关键技术方面,要彻底解决核心问题,必须从基础研究这个根上入手。”向涛建议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同时也呼吁基础研究必须瞄准引领性原创成果。

 

向涛表示,基础研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而且原创性越强,不确定性越大。“承认这一不确定性的存在,需要减少对科研项目及人员的考评频率,避免把一个需要长期积累摸索的基础研究过程,做工程式的碎片化处理。”

 

为此,要鼓励科学家建立和坚守自己的原创阵地。原创性研究是一个从01的过程,需要个人潜心研究攻坚克难。但同质化研究比较严重,有些学者在学术上没有自己的研究阵地,以高影响因子期刊上发表论文为研究目标,无形中助长了四唯现象,这是科学精神的迷失,也是科研资源的一种浪费,应当建立合适的机制,营造崇尚原创的环境。让我们学校为什么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成为历史。”向涛的发言引来会场一片掌声。

 

 

向涛

水下发射大型固体运载火箭研制团队也是此次获奖团队之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型号第一总指挥李明华的现场发言让不少与会者感受到了“航天精神”。

 

“科学探索之路是一条荆棘满地的未知之路。没有经历过失败的攀登,诠释不了勇攀高峰的含义;没有经历过铩羽而归,就不会知道高峰在哪里。研制团队10余年负重拼搏,砥砺奋进。几度浴火重生,终获最后的成果。只有永不言败永不放弃地不断攀登,才能达到顶峰,才能看到最美风景。正所谓,强者不是没有眼泪,而是含泪奔跑的人。”李明华的声音铿锵有力,响彻会场。

 

发言中,李明华强调,没有比团队更强的队。“必须依靠千人同心,才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才能在科技创新的征程上行稳致远。有了强大的团队支撑,就没有攻克不了的难关。

 

李明华还表示,自主创新是科技发展的最强引擎。“航天科技是塔尖上的实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就是支撑我们永攀高峰的天梯。”李明华说,在日益纷繁复杂的国际情况下,自主创新更显弥足珍贵。

 

“热爱祖国是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李明华诚挚地说,航天事业是党和国家民族的事业,航天事业起步时,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把个人价值融入到了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中,为航天事业奠定了基础,孕育了持久而强大的航天精神。

 

发言结尾,李明华再次表达了团队的信念:“在十多年研制历程中,我们面对了无数的挫折和困难,仍然选择坚韧前行,其首要的支撑力量就是航天报国航天强国的初心和使命。面对研制过程中生与死的考验,决定我们最终选择的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常兆华通过远程的方式发表了获奖感言。他说,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结合22年的自主创新实践,他表示,医疗产品的诞生,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科学的问题,需要科学技术、工匠精神、艺术品味,人文情怀等因素激烈碰撞,才能产生一个优秀的医疗产品。“国家对制造业发展的重视,给了我们创新创业的勇气。我们将继续勇闯科技创新无人区,以谦虚务实的态度开山辟路,造福社会大众。”

 

 

常兆华

此次获奖者代表之一黄才发是一名普通的中学物理教师,他在发言中谈到了“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他表示,将继续坚守在山区,为偏远地区的孩子播种科学的种子,坚定为建设科技强国做出一份贡献的决心。

 

 

全国创新争先奖每3年颁奖一次。与首届不同,本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设立了“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个新的奖项类别,以表彰投身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一线和科研、物资生产战线,以及投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科技工作者优秀代表。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代小佩 文中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李兰娟、张伯礼获得了这个大奖

    2020-05-31
  •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