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历史 > 阅读信息
“伤痕文学”在瓦解苏联时立了多大的“功”?
点击:  作者:泥腿看客    来源:红色文化网  发布时间:2023-07-14 10:23:24

 

有朋友问,我们意识形态被渗透,为什么很难发现呢?的确很难发现,但发现时问题就很严重了,不过我们在意识形态斗争方面还没像苏联那样全面失守。敌对势力对我们的渗透与苏联大同小异,有些方式很相似,甚至直接照搬。所以苏联被西方渗透,始终是我们一面镜子,我们需要常照,常反思。

 

(一)

 

苏联意识形态的发生变化,主要还是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通过政治手腕上位,这个在斯大林活着时,说着肉麻忠心话的人,却给苏联解体挖了一个坑。

 

赫鲁晓夫上任后,就否定斯大林,甚至把斯大林时期那些反苏的人释放,这就造成了不可逆转的错误。要知道这些人极端仇恨苏联,而且也仇恨斯大林。

 

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出来后,把斯大林彻底否定,甚至把很多莫须有的罪名全都扣在斯大林身上,直接就把斯大林打入十八层地狱。

 

赫鲁晓夫彻底否定斯大林给,给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带来了思想的混乱,越来越多的人仇恨斯大林,进而仇恨苏东体制。

 

对于赫鲁晓夫否定斯大林,当时教员就认为赫鲁晓夫做法是错误的,认为不利于社会主义阵营的建设。自负的赫鲁晓夫以“老子党”自居,导致中苏关系恶化。

 

 

苏东阵营发生的变化,美国一直密切关注,而且花高价从波兰手中搞到“秘密报告”的手稿,美国认为可以对苏东阵营下手了。

 

美国方面很明白,虽然苏东阵营意识形态发生变化,但苏联及东欧阵营很强大,用武力很难成功,只能先在意识形态上对其破坏。

 

美国向赫鲁晓夫抛去橄榄枝,忽悠赫鲁晓夫,把赫鲁晓夫执政吹成花,赫鲁晓夫认为自己是大国领导,美国尊重他。但他却不知道,美国给他下套了。

 

美国表示可以向苏联投资,并援助苏联,帮助苏联发展经济。赫鲁晓夫以为美国怕他,顺势接受了美国的援助。

 

但美国可没有这样好心,不是白援助和白投资,美国打着所谓的民主自由,要求苏联释放那些被关押的异见分子。于是赫鲁晓夫坚持把斯大林时期的异见分子释放,并平反。这些人堂而皇之地进入苏联政府机关工作。有的人以作家为名,开始写斯大林时期的“伤痕文学”。反正,只要反斯大林的,赫鲁晓夫就支持,此时苏联突然出现一大批“伤痕文学”。

 

赫鲁晓夫却不知道,这些所谓的“伤痕文学”,就是在美国支持下而出现的。苏联“伤痕文学”,实际上就是配合赫鲁晓夫否定斯大林,而且隐含对苏联体制的不满,并不是这些人亲身经历,他们只是把自己的亲身亲历放大了说,而且杜撰出一些莫须有事件,这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是致命的。但赫鲁晓夫却发现不了。

 

苏联“伤痕文学”与我们一段时间流行的“伤痕文学”非常相似,而且背后也有西方的势力操纵,这不得不引起我们警惕。

 

 

(二)

 

赫鲁晓夫时期出现的一些“伤痕文学”很多,不过有几部很有名,而且被西方看中,并以此作为瓦解苏联的突破口。

 

比如《日瓦戈医生》,这本书本来未在苏联出版,先在意大利出版,美国中情局在1957年发现后,如获至宝。

 

这本书实际上就是丑化了苏联十月革命到二战后那段历史,当时苏联不允许出版。

 

美国中情局发现了,立即与英国情报部门,纠集一些西方流亡的反苏的苏联人,对这本书进一步修改,并出了俄文版。

 

第二年,《日瓦戈医生》的作者帕斯捷尔纳克突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美西方国家把这个作家描述的高大上,甚至认为是全球最顶尖的作家。此书迅速在西方火了,成了西方人看苏联的一个“窗口”,在他们眼中,苏联就是一个“万恶”的社会。

 

美国为了防止苏联警惕,也不忘把一些苏联正统文学宣传表彰。1965年,把诺奖给了苏联时任的宣伟部长肖洛霍夫,认为他是《静静地顿河》作者。

 

苏联对此还沾沾自喜,认为苏联文学影响了世界,但对美国阴谋丝毫没有发现。

 

苏联时期还有一本最有名的“伤痕”书叫《古拉格群岛》,这本书就是有名的索尔仁尼琴。这本书把苏联描述成“黑暗”社会,是一本极端反苏反斯大林的书,对苏联的破坏性极大。

 

 

索尔仁尼琴也被劳教,但美西方却极力吹捧他,索尔仁尼琴也得到赫鲁晓夫的青睐,并释放了他。1970年,西方把诺奖给了索尔仁尼琴。

 

由于得到西方的支持,苏联对索尔仁尼琴太仁慈,不敢动他,只是把他驱逐出境。

 

正是在美西方的操纵下,在意识形态领域不断对苏联渗透,越是苏联反对的,西方就支持。特别是那些反苏的文学作品,居然成为当时苏联很多年轻人竞相追捧的文章。

 

赫鲁晓夫还引进一些西方书籍,一些宣传美国价值观的书籍进入苏联,成为苏联人喜欢的书。

 

当时苏联年轻人读了反苏的文学和美国的书籍后,对苏联产生怀疑和憎恨,特别对斯大林的仇恨成为当时主流。

 

美国还借助苏联出现的情况,进而不断渗透,一些杜撰斯大林段子出现了,还有丑化苏联及制度的谣言也不断出现,让苏联的社会发生了变化。

 

赫鲁晓夫根本没有意识到意识形态出现的问题,作为交换条件,让苏联教育部门把对斯大林时期揭露西方丑陋的教材去除。

 

赫鲁晓夫的改革在其他方面没有成功,但在意识形态上却失守了。如果后来接任的领导人能及时改正,或许还有救。但上任的勃总、安总和契总都没有意识到,而是任由赫鲁晓夫时期的文化渗透蔓延下去。特别是勃列日涅夫,这是一个没有愚蠢的人,他执政时期,吃了苏联的红利,国家发展到了顶峰,而他只重视个人利益,对意识形态斗争根本不懂。

 

正是苏联意识形态失守,这一时期成长起来的戈尔巴乔夫、叶利钦、雅科夫列夫、谢瓦尔德纳泽等人,不仅在价值观形成上受到美国的渗透,而且形成后就没改变,他们骨子里反苏联,仇恨斯大林更为强烈。

 

 

在他们眼里,苏联是“罪恶的”,只有改变苏联体制,才能过上西方的生活。正是带着这种理想,戈尔巴乔夫等人吃尽苏联红利,逐渐登上历史舞台,开始对苏联进行“改革”。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直接就奔着推翻苏联体制而去,特别是重用了雅科夫列夫,这个疑似被美国中情局早已买通的卧底,被任命为管意识形态的宣传部长。他上任后,直接就把苏联舆论阵地取消,引进西方媒体,甚至全盘否定苏联社会主义制度,进一步把斯大林踩在脚下。苏联解体已经难以避免。

 

(三)

 

苏联的教训是深刻的,我们一直在反思,但我们却在意识形态上屡屡出现问题。我们也曾流行过“伤痕”文学,却不知道这些文学有哪些是真实描写?而且有些作品中或明或暗对国家制度的不满。

 

曾经出现抹黑英雄的事,甚至出现一些段子。大量涌入宣传西方价值观的作品的大量涌入,而且自由化也出现过,直到现在也依然存在。

 

虽然我们进行了纠正,但有些问题却毒化了一些人,而且现在还依然存在抹黑造谣,否认我们自己的历史的问题。

 

 

特别是“毒教材”事件屡次出现,如果不是网友发现,不知道还要在社会上存多久。这些毒教材,毒化着年轻人的,他们价值观必然发生变化,到时我们国家就危险了。

 

虽然我们进行了纠治,但意识形态的斗争很激烈,还处于攻守之势,而且有些渗透很隐蔽,很难被发现。我们一旦放松,就会被敌对势力渗透。

 

常反思,常警醒,还应经常检视我们一些问题,意识形态无孔不入,而且毒害很难被及时发现,有些事件如果不是网友发现,其危害不知道延续多久。

 

敌对势力是不愿看到我们中华民族的崛起,必然会用多种手法进行渗透破坏,我们到了迎接“惊涛骇浪”的关键时期,不能有丝毫放松。要经常把苏联这段镜子拿出来照一照,看看我们哪些方面还存在问题,有问题及时解决。无论现实中,还是网络,我们意识形态斗争都很激烈,看看那些在网上带节奏的虚假IP,如果网友不指出来,还真不知道是西方的水军。

 

 

意识形态出问题需要及时解决,这个问题很致命,苏联是镜子,否则国家被人颠覆,我们每个国人都应该知道,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国家衰弱落后,我们什么也不是。只有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像那些揭露意识形态渗透的网友学习,我们就能守住阵地。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作者:泥腿看客 ;来源:红色文化网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烽火HOME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