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沛霖院士一生有众多的成就,他还有考察古巴电子工业,制定规划的经历,发展中国计算机仅仅是他的一项成就。他为中国的计算机事业发展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他是一位勇敢探索,真诚正直的科学家。
中国的电子工业和计算机工业有一位传奇人物,,他就是两院院士罗沛霖。因为要了解中国计算机的起源,我联系上了罗老,这样一位来自延安,为八路军制造过电台的革命前辈,声名显赫的留学美国的博士、真诚正直的科学家,没有想到的是他十分坦率热情地多次接待了我。
罗沛霖院士和他的住宅
我撰写的《溯源中国计算机》大量文字和历史照片,在回溯发展历程中,不时出现的人物都有罗沛霖、他不仅在科学上做出了贡献,还身体力行地带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使得中国计算机事业后继有人,蓬蓬勃勃地持续发展。该书中有23个页面,记录了罗老的事迹。
2002年,我第一次访问了参与计算机规划和创建工作的罗沛霖老先生。他回忆说,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干预下,方有“紧急措施”的出现。听到这件少有记录的重大历史事件,我十分震惊,写出“中国信息化是何时起步的”发表在光明日报上;2016年,我花费了7个月完成了“紧急措施:周恩来和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奠基”,发表在《党的文献》上。
1947年中,全国解放在即,新中国建设需要技术人才,党组织决定罗沛霖赴国外实习或留学。1948年9月,罗沛霖只身赴美,他用了23个月完成了课程和论文,直接获得加州理工学院的电工、物理和数学专业的特别荣誉衔哲学博士学位,1950年9月回到北京,随后参加了制定科学发展远景规划及实施。
1951年10月29日,政务院总理周恩来批准军委通信部建设无线电零件厂和电子管厂,电信工业局科技处处长罗沛霖加盟参与无线电器材厂建设。
718联合厂的首任厂长李瑞特聘罗沛霖博士为技术总监,一起到东德访问考察了二十多个大型企业,在德国聘请了近150人的建筑、技术专家和管理人员前来中国。罗沛霖精心设计了这一组工厂,后来他成为718厂首任总工程师。
718厂最具标志性的建筑是有“包豪斯”典型风格的六七处锯齿形屋顶厂房,这种厂房屋顶为弧状,充分利用自然光和反射光,有助于保持室内光线的均匀和稳定,属于上世纪的世界工业遗产。但当时的苏联专家,对德国的设计不屑一顾,由于罗沛霖的坚持,认可德国人的设计,才有了现在大家见到的“798”包豪斯建筑。
几十年后,老领导们曾经向上要求保护酒仙桥的包豪斯建筑,罗沛霖也写了保留工厂的建议,他们出面邀请当年的德国专家拉力希回来,纪念工厂建成50周年,引起了媒体和社会关注。 2005年,北京市政府将718的包豪斯厂房列为“优秀近现代建筑”,它们代表着城市的工业记忆和创业者的精神,也是那个火热年代和建设者豪情的展现。现在,每天驻留和参观798的人群,又有多少人知道罗沛霖在其中的贡献呢?
1957年11月1日,郭沫若率中国科学技术代表团120人访苏,副团长为竺可桢,团员有杜润生、钱三强、于光远等15位成员,访问时间长达78天。代表团顾问组由科学家60人组成,随团赴苏的计算技术专家有罗沛霖,这是中国计算机科学家第三次访问苏联。当时罗沛霖是718厂总工程师,主管元器件生产。
为了使计算机从学科到产业发展,周恩来亲自制定的“紧急措施”起到关键作用。二机部十局总工程师王士光、副总工程师罗沛霖分别担任了科学规划无线电电子学组的正、副组长,四项紧急措施分别由华罗庚(计算机)、罗沛霖(电子学)、王守武(半导体)、钱伟长(自动化)、钱三强(原子能)执笔,紧急措施的文字说明由阎沛霖、罗沛霖、王正完成。
1956年5月20日,“四项紧急措施”由科学规划委员会正式提交国务院审议,很快被批准。7月5日,科学规划委员会正式印出“四项紧急措施”文本。
罗老有大量著作和文章发表,工作研究更有诸多文字。
刘寅副部长是创建我国计算机事业的重要支持者和决策者之一,他在中科院、总参谋部和二机部的合作中运筹帷幄。中科院主管紧急措施的吴有训副院长派钱志道到二机部十局找罗沛霖副总工程师商议,要求十局参加中科院计算所的组建和计算机研制。经刘寅副部长同意,十局派出技术处王正副处长和工程师莫根生,738厂曹启璋、顾存俊副总工程师等23人到计算所参加筹建和计算机研制,并划出738厂(北京有线电厂)的一部分车间用于加工、装配103机、104机两种计算机,774厂(北京电子管厂)和718厂(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提供电子管和电阻、电容、磁芯等元件。
当时,中科院计算所的计算机专家陆续前往酒仙桥,在738厂详细了解生产条件,中关村和酒仙桥联手合作推动中国的计算机生产,罗沛霖在双方的相互往来与合作中做了许多具体工作。
20世纪60年代,国家科委三局成立了一个计算机专业组,牵头的有阎沛霖、罗沛霖、王正,华东计算所所长郭书文、西北计算所的所长都在其中。1963年10月国家科委召开计算机规划会议,规划大中小三类晶体管计算机的研制与分工,称为甘家口会议,就是前述各地研究所要承担的X系列机,都得落实。
1965年,“摩尔定律”被提出,即集成电路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此时,罗沛霖、郭平欣、吴几康、慈云桂等看到了晶体管的优势和发展前景,所面对的是整个电子领域的发展战略。电子工业内部,对电子装备晶体管化的“换代时限”难于确定。但是在计算机领域,对晶体管计算机的研发却没有延迟,罗沛霖坚决主张计算机晶体管化,不顾自己可能被扣上“美国洋奴”的帽子。
中国电子工业主管部门对自己的专家采取了包容的态度,使中国的计算机事业在20世纪60 年代出现了一个极为辉煌的自主发展时期。
在“集成电路时期”,罗沛霖在争论中坚持采用英制尺寸,王诤部长拍板,一锤定音,使集成电路生产和应用,完全与国际主流兼容。
一位科学家最可贵的品质就是对产业方向的准确判断、真诚与坚持,而罗老的一生就是这样一位可敬、可爱的科学家。
康鹏是哈军工的一位助教,1963年开始从事晶体管计算机的研制,发明了隔离阻塞电路,为行业发展做出了示范。罗沛霖对康鹏说:“要是你用国产晶体管做出计算机,我就请你吃奶油蛋糕。”康鹏一直记得罗老的评价:“我认为康鹏是一位极有科技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对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做出重要贡献的、多学科的突出的优秀专家。”
1965年5月,十五所与738厂合作研发121(DJS-21)机,根据《设计任务书》,十五所完成了方案论证和逻辑设计。时任四机部科技司副司长的罗沛霖在十五所主持召开了一次电路选型决策会。罗沛霖认为,隔离阻塞电路有许多优点,在441-B机上显现了优势,但是在晶体管不断进步的情况下,我们这样一个很大的国家,不要一头扎在一种电路上,应当创造更多的基本电路,适应不同计算机的需要,这对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更为有利。十五所的与非电路已比较成熟,要从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选择。
罗老的工作作风就是审时度势,着眼长远,视角高瞻广阔。
1974年,不断创新的康鹏提出了把晶体三极管的发射极(E)、基极(B)、集电极(C)都利用起来完成两到三个逻辑功能的设想,就是“E·B·C”理论,实现了用小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完成中规模集成电路功能的效果,闯出了一条新路。罗沛霖副司长破格向部外单位拨款40万元,委托康鹏与安徽的一个电子工厂研制、生产基于“E·B·C”理论的SS-1系列集成电路,用在他任总设计师的24位字长的“DG-1”多功能计算机,生产多台分装在“向阳红10号”导航船和“远望一号”、“远望二号”测量船上,随船完成试验任务,获得国防科委二等奖。
1973年,研发“系列计算机”的英明决策,刘寅、罗沛霖功不可没。1985年,《中国计算机工业概览》提出,如何评价我国的计算机工业,怎样认识我们自己走过的道路?评价一个艰苦创业、欣欣向荣发展的产业,无论是讲述发展进程还是研讨其覆盖面和影响力都需要时间和巨大的工作量。
罗沛霖在7301会议之前走访了国防科委四局李国枢局长、国家计委卢曙天局长、中科院计算所阎沛霖所长、清华大学张维副校长等重要机构的领导,多次召集十五所徐震所长、陈力为总工一起策划、商议会议内容。
在王诤部长、刘寅副部长、罗沛霖副司长等精心安排下,四机部做出重要决策,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十五所、738厂带动几十家院校、企业参与联合设计,一批年轻的教师和科技人员发挥了重大作用。
系列机由四机部科学技术司主持,后从科技司分出计算机生产技术局,郭平欣任副局长。由100、200两个系列分别安排设计,独立组织生产。
100系列领导小组,由罗沛霖副司长、清华大学电子系工宣队陈□及电子系副主任王继中负责,后期由郭平欣副局长负责。
200系列领导小组的组长由四机部刘寅副部长担任,副组长为国防科工委李国枢局长,小组成员包括罗沛霖副局长,第十研究院申仲义副院长、十五所徐震所长和王守魁书记等。
系列计算机生产了2000台,使用全国的计算机应用面貌,大幅度提升,二三十万科技人员因此参与到计算机应用中,这是一个应当载入史册的重大进步。
罗沛霖院士一生有众多的成就,他还有考察古巴电子工业,制定规划的经历,发展中国计算机仅仅是他的一项成就。他为中国的计算机事业发展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他是一位勇敢探索,真诚正直的科学家。
2011年4月17日罗老不幸去世,当时我正在杭州开会,我在大会发言中,简介了罗老的事迹,表示了衷心的悼念之情。
2004年12月,笔者再次访问罗老,桌面上是光明日报发表的文章。
家人和业界沉痛悼念罗老的离去,高层最高首长给他送了花圈
罗沛霖,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1913年12月30日生于天津,1935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1938年3月到延安,在王诤和李强领导下参与边区第一个通信器材厂创建。1948年9 月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1952年获特别荣誉衔哲学博士学位。1950年6月回国,1951年筹备并任华北无线电器材厂总工程师兼第一副厂长,历任二机部十局及国家计算机总局副总工程师,四机部科技局副局长,2011年4月17日逝世,享年98岁。
【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计算机六十年”】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