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90周年”系列网文 ⑨
宋代文天祥曾说:“兵者,战、守、迁,皆施于营垒。”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历史的长河,大大小小的战场,撕杀过后,浓烟散去,留下了一座座凝固的军营,岁月磨去了它的色彩,时间消隐了它的声音。军营,这个特殊的、具有特定含义的建筑群,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别样的历史画卷……
上古时期,炎黄阪泉交战,席地而卧的宿营地虽然简陋,但已有警戒和分区,那是军营的雏形。先秦时代,营房与工事融为一体,万里长城、峰火台,诠释着当时军营的格局。赤壁之战隔江对垒,清军江南江北大营,都体现了当时雄兵对阵的气势与规模。近代军营,典型的如旅顺口,那沉寂的炮台、宁静的军港、高耸的了望塔,无不印证着历史发展的烙印。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瞬之间,人类已进入了21世纪。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与和平始终与人类如影相随,“帐幕帷盖”一如“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始终与军队作战相随相伴,须臾不离。
在风雨如磐的革命战争年代,我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依靠人民群众,开展游击战、运动战,打到哪,住到哪,进村庄、住民房,天当被,地当床,风餐露宿,历尽艰辛。建国以后,自50年代的苏式营房、 60年代的“干打垒”,到80年代的新式营房,再到新世纪以来的绿色营区、生态营区、节能营房,90年来,我军营房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从简单维持到系统配套的历史跨越,创造了辉煌的历史。
然而,这一支中国人民用小米喂养成长起来的强大军队,其营房发展之路,从起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追寻我军营房发展的足迹,不难发现,军队的营房建设与后勤建设如影相随,而后勤的建设与祖国的发展又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天当被、地当床”“老乡房”——
营房与军队一起走过血火岁月
土地战争年代,我军遵循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方针,以游击战、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式,部队转战南北,散居村镇,或借住老乡住房、或露营野地山岗,都是自己想办法,只见南来北往流水的兵,不见铁打的营盘固定的屋。而部队后勤保障也没有专门的营房管理业务和工作机构,具体业务由军需、卫生和运输等后勤业务部门负责。大量的营房勤务工作,包括宿营地的选择、营舍的分配,都由部队自行保障。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游击战、运动战,我军难以有自己固定的营房
抗日战争时期,我军的基建营房除继续依靠群众支持外,广大官兵也依托根据地兴建了大批茅草房、土坯房和各项基础设施,基本解决了部队宿营难题,如延安抗大校舍就是该时期军工自建的代表性建筑。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在接收日伪营房设施的基础上,有计划地修建了后方仓库、军队工厂等后勤设施,以及中央指挥机关、野战部队指挥机关的部分营房;各解放区地方政府与军队联合组成“战委会”“支前委员会”等战勤机构,小批量建造了简易营舍、窑洞及医院,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队工作生活的住用需求。
抗战时期,我军在陕北居住的窑洞
“接收房”“破兵营”——
建国初期无奈的权宜之计
在建国之初,人民军队的制式营盘几乎是一片空自。举目四望,除了散落在一些港口、要塞和租界地的外国兵营作为国耻的历史遗迹以外,守望和平的中国军人却一时没有安身的居所。由于建国初期国家百废待兴,综合国力极其脆弱,经济建设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国家拿不出太多的钱用于军队营房建设上,再加上我军接收了大量国民党军队的营房和旧政府办公用房,利用接收的房屋作为临时营房成为了当时的不二之选。
二战后位于天津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军营
根据1952年统计的数字得知:全军接收敌伪营房和添置营房共计1406万平方米,租借民房64万间。而这些接收敌伪的营房和添置的营房,多数是驻华外军、日伪和国民党军的兵营、仓库或马厩,年久失修,破烂不堪,残烦断壁上留存着战争烙刻的遗迹。在北方某日军建造的兵营,一间约20平方米的通房里,得挤挤挨挨住进去一个排,战士们晚上睡觉头顶着头,像放了一地西瓜,一躺下就出不来了,没有下脚的空。为了晚上尿尿,他们甚至在每人身边准备一个小瓦罐。而在由外国军队盖的马厩里,由于住不下,有人便在马厩里一根根棚柱间,缠上了绳子成渔网状,然后铺上木板,制作成一个个“吊床”,变成了两层铺,为此发明者得到了一次嘉奖......今天我们看来,或许这些手段有些好笑,但这确实是当时真实的记录。
苏式营房——
我军第一代制式营房的里程碑
几百万中国军人的营房难题,摆在了共和国的领袖、元帅和将军们的办公桌上,朱德总司令指示:“军队走向正规化,变成国防军,必须有房子住!我们要动手建设固定的营房!”1950年1月25日,中央军委发布了《关于营房建设问题的指示》:国民党匪帮即将全部被歼,中国人民解放军将进入一个从所未有的新时期,逐渐由作战转入驻戍兵要地带……不能久住民房。因此,在我全国兵要地带房舍、营棚、军用仓库及一切军用建筑物甚属迫切......
白手起家与从零开始都是不易的。建房需要经费,但是经费相当紧缺。当时正值朝鲜战争爆发,全国人民都在咬紧牙关过日子。在这种情况下,时任总后勤部部长的杨立三经请示军委批准,决定全军各单位的营房管理维修经费按每人每年52斤小米划拨部队。每人每年52斤小米,这是全军每人每年口粮的十分之一,军委下如此大的决心用于解决营房问题,足以说明中央军委把全军官兵的安危冷暖惦挂心头,也说明军队营房对于提高部队战斗力和凝聚力有着多么深远的意义。就是这52斤小米,使东西南北筑起的共和国营盘,撑起了军营希望的蓝天。
这一时期建设的营房主要以苏式营房为主。主要是因为1955年部队实行军衔制以后,军队提出正规化建设的口号,部队开始探索制式化、标准化营房建设,但由于当时我军极度缺乏营房建设的经验,所以只能借鉴苏军营房图纸建设苏式营房。这也是我军建设的第一代制式型营房,基本解决了部队住房急需,结束了租民房、住庙宇的历史。
苏式营房是我军建设的第一代制式型营房
苏式营房的建房特点是布局规整,中轴对称,前后有序,大操场、阅兵台、排列整齐的连队宿舍,一字排开的连队食堂,车场、炮场、库区,界限很分明。营房一般高3至4米,进深十几米,长30至40米,砖墙、石柱、木屋架,南方地区一般是坡屋顶,北方有些地区是平屋顶。因为房子特别大,所以一个屋子住一个连,靠墙两边是大通铺,中间过道很宽,枪架就支在过道上。当时还有句笑话,叫“一人放屁全连醒”,100多号人睡在一个大房间里,打鼾、磨牙、说梦话,夜里一有动静,大家都睡不安稳。虽然新营房还有种种不足,但起码通了电,有的还配发了制式营具,与马厩相比已经算得上“豪宅”了。
“干打垒”、“地窝子”———
一部凝固在战争阴云上的建筑史诗
然而时光进入60年代,由于中苏关系日趋紧张,人民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由和平时期转入临战状态。1961年至1971年,军队按照“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战略方针,确立了部队“靠山、分散、隐蔽”的“山散洞”部署,一个营一个沟,一个连一个点,团队由宽阔的平川,搬进了隐蔽的山沟,营房保障发生了退变。这一时期,由于部队员额成倍增加,建设的营房普遍都属于应急简易型营房,而且建设数量还相当大。在那个年代,官兵们自己动手,上山采石伐木,下河捞沙,制坯烧砖,手推肩扛,建设了大量‘干打垒’、‘地窝子’营房。
六七十年代的简易营房
“干打垒”营房属于土木结构。我国西北等地的土质属大孔隙土壤,粘性高,在降雨少的干燥地区,这种土适合垒墙,不用花钱,建房速度快。一般的建筑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土坯垒起来的房子;一种是用土直接打成墙盖成的房子。
干打垒
“地窝子”营房也是当时的一大景观。“ 地窝子”大多为半地下式建筑,房子一半建在地下,一半露出地面。建房时,在平地上挖一个长方形的坑,在坑里直接打洞,这种房子的特点是墙体特别厚、保暖性能好,但实用面积比较小。房屋一般可供一个班使用。
地窝子
干打垒和地窝子这类营房只能做到通电照明,什么集中供水和集中供暖根本想也不敢想。很多营房吃水靠肩挑,冬天取暖靠烧炉子,厕所普遍使用的是旱厕,营区路面也大多是土路,根本谈不上硬化。如果说建筑是一种创作,它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烙印;那么它也是历史,是建设者在地球上竖立的一座座丰碑。土石结构的营房,就像土石结构的长城一样,在军队营房建筑史写下了重重的一笔,是人民军队在特定时期,在战争废墟上筑就的艺术品。
“下山、出沟、靠城”——
营房建设迎进入发展快车道
进入80年代,国际形势总体趋于缓和,特别是我国开放以后,军事战略也相应作出了重大调整,走精兵之路和质量建军成为了我军新时期发展的主要方向,部队营房建设也随之作出了重大调整,向着稳定型、永久性现代化营区迈进,“下山、出沟、靠城”成为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在布局上由原来的分散变为相对集中,由过去的以连为点变为以团为点,条件许可的部队则以师、旅为点建大营区。制式办公楼、战士宿舍楼拔地而起,兴建了大型军人礼堂,建设了统一制式的食堂,完成了道路硬化,全面进行了营区绿化,实现了营院的集中供水、供暖。
改革开放后,营房虽有大发展,但仍以实用为主,不够美观
说起战士宿舍楼,还有个插曲,1986年,驻守在东北的一个团有两个营第一次盖了二层和三层楼房,部队住用后很高兴,但也在军内产生了争议,有人提出连队住楼房影响紧急行动;有人说一连一座楼,集中住用,便于管理。有关部门经过论证,认为符合战备要求、便于官兵生活,解除了大家的忧虑。随后总部组织观摩,向全军推广。以此为开端,楼房如雨后春笋一天天多了起来。住进楼房的战士们欢天喜地,厕所进了楼,再也不用半夜跑到外面旱厕去方便了,水电气暖一应齐全,极大地方便了官兵们生活,北方部队晚上睡觉再也不用戴皮帽子、盖皮大衣了。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新世纪初,随着国家经济持续多年高增长,综合国力的大幅度提升,以及我军几次大的精简整编,营房建设投入不断增多,军队营房建设又逐步开始了从实用型向优化型、美观型方向发展。部队新建的营房都越盖越漂亮,精美的建筑设计、科学的内部结构、美观的内外装修、系统的营院绿化,将部队营院装点得分外美丽,营院园林化在很多部队营区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如今无论江南还是塞北,军营处处达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绿化要求。
焕然一新的新时代营房
这与我军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简易型营房相比,确实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营房的巨大变化不仅为部队战斗力的生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更向世人展示了我军现代化进程的新风貌。如今,无论到哪里,现代化营区都呈现出不拘一格的建筑特色,既体现着军队的整齐划一、庄重威武,又有鲜明的地区特色和时代特征。从正在热播的湖南卫视《真正男子汉》第二季中就可以看到,走进空军航空大学,那里有可以与一流大学媲美的现代化营区;走进华南的防空英雄营,那里有融战备、训练、生活为一体的院落;走进隶属于空降兵的雷神突击队,那里有绿草如茵、鸟语花香的花园式营盘……
“实战化、打仗型”——
改革强军新时期营房建设吹响了新号角
今天,军营的概念已经大大拓展,既有官兵住用的营房,又有军港、机场、阵地、发射场。既为养兵训兵提供条件,又为武器装备发挥作战效能提供平台。新时代的军营,已经与战斗力建设密不可分。随着我军编制体制改革大幕的拉开,未来的营房将如何发展?是生态化?环保化?习主席高屋建瓴,明确提出“营房毕竟是我们一个作战单位的基地,营房就要有营房的样子”。营房要有营房的样子,无论是干打垒、山散洞,还是制式营房、现代营房,说一千道一万,核心就是服务保障打胜仗。
2014年,原总后勤部部长赵克石提出了建设现代营房要有“服务作战、功能完备、坚固耐用、信息智能、绿色环保、标准规范”六个样子,首要的一条,就是“服务作战”。未来的打仗型营房将是什么样子呢?首先就是基地化。坚持走建设基地化大营区的道路,集中部署部队,集约使用营房,为三军一体化联合保障奠定基础。对地理偏远、条件艰苦、环境复杂地区部队,优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战备训练执勤生活条件,始终用能打胜仗的标准统筹任务、建制推进、评估效能。其次是战备化。
新建营区勘察选址尽量靠近港口、铁路、公路、机场,利于战备出动、快速反应;规划设计要紧贴使命任务,统筹考虑各型装备驻屯和多种建制部队集结要求,既突出主体建设,又考虑基础设施配套,既满足当前急需,又适应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发展趋势;各类指挥场所、专业用房、训练场要齐全配套,实现一房多用、一室多用、一库多用、一场多用,能够在较长时间、较大范围满足各类部队、各类人员、不同领域、不同专业对营房的使用需求。第三是智能化,充分考虑部队编成和武器装备发展变化,利用大数据、物联网和自动控制等先进信息技术成果,对传统营区营房设施和保障体系进行系统改造,营区应急指挥调度、物流传输、供应管理均要实现智能化,设施设备能满足信息化装备电磁屏蔽、信息防护、电子伪装等方面要求,具备承载信息化部队的能力。
铁打的营盘,飞扬着时代风采;新世纪的军营,风景这边独秀!回望营房与军队建设同步发展的90年,有太多的感慨思考;展望未来,有更多的期盼希望。在习主席强军目标重要战略思想指引下,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军营房必将实现崭新的跨越,以全新的面貌,为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社会调查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