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理论研究  > 阅读信息
董小华|驳《张维迎经济学》谬论(二)
点击:  作者:董小华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23-09-10 19:41:38

 

1.jpg

 

一、张维迎经济学谬论之四:
张维迎说:“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前,我们相信了计划经济,结果带来巨大灾难。如果寄希望于用计划经济的办法,用做大国有企业的办法来发展中国的经济,是绝对没有前途的。”(张维迎《市场的逻辑》,第19页。)
✪我的驳斥:
(1)张维迎说这番话,如果不是昧着良心说的,那他应该就是有眼无珠。对于前三十年的建设成就,中国共产党《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有着公允评价。
《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定论:前三十年中后期中国“农业生产条件发生显著改变,生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全国灌溉面积已由1952年的三亿亩扩大到现在的六亿七千多万亩,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辽河、松花江等大江河的一般洪水灾害得到初步控制。解放前我国农村几乎没有农业机械、化肥和电力,现在农用拖拉机、排灌机械和化肥施用量都大大增加,用电量等于解放初全国发电量的七点五倍。1980年同1952年相比,全国粮食增长近一倍,棉花增长一倍多。尽管人口增长过快,现在已近十亿,我们仍然依靠自己的力量基本上保证了人民吃饭穿衣的需要。”发生显著改变,生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全国灌溉面积已由1952年的三亿亩扩大到现在的六亿七千多万亩,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辽河、松花江等大江河的一般洪水灾害得到初步控制。解放前我国农村几乎没有农业机械、化肥和电力,现在农用拖拉机、排灌机械和化肥施用量都大大增加,用电量等于解放初全国发电量的七点五倍。1980年同1952年相比,全国粮食增长近一倍,棉花增长一倍多。尽管人口增长过快,现在已近十亿,我们仍然依靠自己的力量基本上保证了人民吃饭穿衣的需要。”
这些成就就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由此可见,张维迎的所谓“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前,我们相信了计划经济,结果带来巨大灾难。”纯粹是闭眼说瞎话的故意抹黑。
张维迎所谓“用计划经济做大国有经济,没有前途。”之论符合事实吗?
(2)张维迎说:“用计划经济的办法,用做大国有企业的办法来发展中国的经济,是绝对没有前途的。”
张维迎这句论点的证据是“计划经济,结果带来巨大灾难。”然而这个巨大“灾难”是如何造成的呢?当然有其历史原因。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企确实发生了倒闭潮这种巨大的灾难!原因是什么呢?
与现今在市场经济里历炼多年,实行了现代企业制度,已经适应市场经济并站稳脚跟的现代国企所不同的是。八九十年代国企倒闭潮的原因是当时中国经济刚刚进入市场经济时代,计划经济的时代已成昔日黄花。而当时的国企领导者并不具备市场经济中管理企业的经验,迷茫中依然按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企业方式运作企业,同时现代企业制度还没有来得及建立,自主营销渠道还没有打开,突然被推向市场,因此被新的经济制度打了个措手不及,过去的优势反而变成了沉重的负担。
还因为当时的国企缺少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那般船小好调头的灵活性,而且也不像乡镇企业那样,在竞争中敢于采取不光彩的手段,来获取不健康利润,所以国企没有竞争优势。
问题的关键是,市场经济是市场决定企业,不是企业决定市场,所以市场经济条件下,按过去经验套路运行的国有企业不景气是必然的结果。
在这种被动挨打的情况下,从上世纪80年代即开始实行国有企业所有制改革, 城市中90%以上的国营、集体企业被以极低廉的价格卖给私人资本。更有甚者,企业的几任厂长,经理把企业由肥变瘦,由瘦变瘫,几经折腾得没了活路,然后进入破产程序。或者通过"重组合并剥离转让"等等花样翻新的途径,再由原班人马拿企业的钱"买"走企业,由此大批国
有企业被断送掉了。
因此,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用计划经济的办法做大国有企业来发展中国经济,确实没有前途。但是不等于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做大国有企业没有前途。
拿鞍钢为例,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鞍钢,在炼钢业一度处于世界先进的水平,在其最鼎盛时期,就连发达国家都会不断的派专家组团来参观学习。当时的鞍钢有多牛,一串数字可以告诉你:1949~1952年,鞍钢累计生产生铁211万吨、钢191.9万吨、钢材109.9万吨,分别占全国产量的45.9%、63.58%、46.83%。
现今我国强大的军工企业依然接受着国家的计划指令,它们不仅没有因为计划经济而沉沦,反倒是越来越强。
所以说,此一时,彼一时。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现今许多中国的国企已经适应了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的风浪里历炼后都已经发展壮大,凤凰涅槃。
中国的世界500强企业具有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国有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在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发布,中国大陆共有124家企业进入了世界500强榜单,位居第二,仅次于美国。其中,有86家是国有企业,占比达到了69.4%。相比之下,美国的国有企业只有3家,占比仅为2.2%。这表明中国大陆的世界500强企业以国有企业为主导,这也是其鲜明的特点。对于这一点,张维迎却闭口不谈,他是什么心思可想而知。
二、张维迎经济学谬论之五:
张维迎说:“计划经济是无效率的,部分原因是因为中央计划者没有充分的信息去做出正确决策,部分原因是因为企业没有最大化利润……只要国有企业受利润最大化的动机驱动,社会主义即可获得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一样的效率。”(张维迎《市场的逻辑》,第67-68页。)
✪我的驳斥: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国有企业出现普遍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长时间、大面积亏损是我国国有企业的明显特征,这说明国有企业的亏损原因与国有企业的本质特性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我国的国有企业一直都承担着多重的经济功能,具有多重的任务和目标。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是根据国家的宏观调控来进行生产的,这说明计划经济下的国有企业担负有特殊使命,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要求。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定义是根据市场需求来生产的法人组织,所以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并非是企业,而是生产单位。
所以张维迎所谓“部分原因是因为企业没有最大化利润,计划经济是无效率的。”之言在这个层面上还是一语中的的。
但是他的视点却是龌龊的,他的意思可以比喻成两个富人,一个富人挖空心思的赚钱,摄取剩余价值,赚得盆满钵满。另一个富人反其道而行之,因为心眼好,所以在赚钱的同时,散尽家财接济大众,结果另一个富人家境没有起色。张维迎便指手画脚的贬损另一个富人没有最大利润化,没有效率,没有用处。
所以张维迎才给国企指出了一条“活路”,那就是“只要国有企业受利润最大化的动机驱动,社会主义即可获得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一样的效率。”这无疑是让国企走向“拿来鞋拔作如意”唯利是图的道路。
如果国家真听了张维迎的话,新冠疫情期间,国企开动机器生产力抗疫用品,用低附加值医疗卫生用品的供给来缓解抗疫压力的善行就是不可取的。因为当时的国企没有按张维迎所言追求利益最大化,所以国企违反了价值规律,难怪没有效率。国企应该趁机发国难财,应该通过大幅度涨价或囤积居奇来实现利润最大化!那么请问张维迎?如此这般,我们的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吗?
你张维迎想让国企学习美国的国企吗?
美国国家铁路客运站在新冠疫情期间,为了不亏损,裁退了20%的员工。如果美国的国企能有中国国企的献身精神,新冠疫情期间,美国特朗普政府能被逼无奈,不得已采用“空中桥梁”计划,直接从国外买抗疫用品吗?
因此说,张维迎无疑是想通过说风凉话的方式来贬损计划经济和中国的国企,为其在中国推行全盘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开路搭桥。
三、张维迎经济学谬论之六:
张维迎说:“有些强盗行为的出发点可能非常善,当初搞计划经济就是这样……政府可以几十年里持续损害老百姓的幸福,比如剥夺农民的土地,强制农民生产的粮食以低于市场价格的官价交给政府。”(张维迎《市场的逻辑》,第115页。)
✪我的驳斥:
张维迎所言“有些强盗行为的出发点可能非常善,当初搞计划经济就是这样……政府可以几十年里持续损害老百姓的幸福,比如剥夺农民的土地,”这无疑是在说,中国共产党领导贫穷的农民翻身解放,推翻三座大山之一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强盗行为!而张维迎口中的“政府可以几十年里持续损害老百姓的幸福,比如剥夺农民的土地,”无疑是指中国农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获得土地所有权后,通过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到人民公社的土地使用方式的转变,造成了剥夺农民土地,持续几十年损害老百姓幸福。问题是,张维迎的话成立吗?
张维迎恶毒攻击领导农民推翻封建土地所有制,翻身解放是强盗行为。这点我先不予置评,因为大家心里有数。
关键问题在于,共产党领导土地改革,分给农民,在张维迎口中是强盗行为。那么张维迎又说共产党后来又剥夺了农民土地还成立吗?
按理说,强盗盗取的东西本身就是来路不正的,农民就不应该拿,因为不义之财不可留,所以后来改变土地的经营方式性质还是剥夺吗?
更关键的问题是,流弊几千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才是真正统治阶级的强盗行为。因为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造成了社会两级分化,激化社会矛盾,导教农民起义不断,并且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不是吗?那么就请看数据。
解放前中国有5.41亿左右的人口。当时的状况是,1949年中国粮食产量11318万吨,5.41亿人口,人均仅208.9公斤,人均日可供仅1.14斤。如果考虑到贫富差距和粮食分布不均等,大多数普通中国人每天的口粮维持水平,低得令人难以想象,就是说,中国大多数普通老百姓很难吃得饱肚子。
然而到了解放后的1958年,中国人口达到6.6亿,虽然在全国净增1.2亿人口的这种情况下,土地总面积没有增加,但人均占有粮食已经增加到303公斤,人均日可供应粮食增加到1.66斤。随后三年,如果没有旷日持久的天灾,中国老百姓还能吃得饱的。
到实行人民公社最后一年的1982年,尽管中国人口已高达10.16亿,接近解放前人口的两倍,但人均占有粮食却已高达349公斤,人均日可供1.91斤。
就是说,当时的新中国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长期面临西方封锁的情况下,用同样的土地资源多养活了4.75多亿人口,这不算是成就吗?这算是张维迎口中的所谓“政府可以几十年里持续损害老百姓的幸福,”的行为吗?当时不是市场经济时代,哪有什么张维迎口中的所谓中国“强制农民生产的粮食以低于市场价格的官价交给政府”?
解放后,被组织起来的农民统一经营土地,不仅没有达到张维迎口中的悲惨程度,而且大大超越了解放前封建土地所有制下的生产力所予以农民的生活的水平,这说明,没有什么剥夺,只有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张维迎昧着良心所杜撰的《张维迎经济学》谬论不值一文。
(未完待续)

相关阅读:

董小华|驳《张维迎经济学》谬论


(作者系昆仑策特约评论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烽火HOME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