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理论研究  > 阅读信息
罗文东: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
点击:  作者:罗文东    来源:“人民论坛”  发布时间:2022-11-07 09:34:40

 

1.jpg

【摘要】在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多年起伏跌宕的历史长河中,新时代的十年不过弹指一挥间,但党领导人民创造的历史伟业、推动的社会变革,却是史无前例、世所罕见的。当我们接续奋斗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成世界上第一个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而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现代化强国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将更加充分地展现出重大世界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牢牢把握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新的优异答卷。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实践是社会进步的源泉。社会主义总是在解决不同时代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在和不同国家具体实践的结合中探索前进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敏锐把握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一系列原创性思想,推动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仅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且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谱写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新篇章。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牢牢把握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新的优异答卷。

 

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阐述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发展,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艰辛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局面和新境界。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论断,并作出了“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安排。十年来,我国经济总量从2012年的53.9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14.4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3%上升到超过1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6300美元上升到超过1.2万美元;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我国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14亿多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这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彪炳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

 

新时代十年,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新的选择,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

 

新时代十年,党中央以巨大的决心和勇气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

 

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艰巨伟大的事业,必须通过改革创新才能得到巩固和发展。恩格斯曾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①中国共产党通过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时代主题的把握,逐步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重要法宝,是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直接动力,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我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我国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强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

 

新时代十年,党中央以巨大的决心和勇气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共推出2000多项改革方案,涉及经济社会各领域,涵盖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养老等各方面;在改革攻坚战中,加强顶层设计,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面对新矛盾新挑战,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

 

新时代十年,我们全面依法治国,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社会主义不但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先进的生产力,还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完备的民主法治。列宁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提出:“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②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样全新的社会,在以往的世界社会主义中没有解决得很好。马克思、恩格斯没有遇到全面治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他们关于未来社会的原理很多是预测性的;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后不久就过世了,没来得及深入探索这个问题;苏联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但也犯下了严重错误,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党在全国执政以后,不断探索这个问题,虽然也发生了严重曲折,但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重大成果,改革开放以来的进展尤为显著。”我们党从国内外政治发展成败得失中深刻认识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首先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④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目标、基本原则,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着眼于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总体谋划,重点部署坚持和完善支撑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这一系列重大决策及其有效实施,确保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得到更好发挥,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得到巩固和发展。

 

新时代十年,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民主和党内民主更加广泛,协商民主全面展开,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呈现新气象。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相互促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

 

新时代十年,我们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锻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事业要从自发走向自觉,克服困难取得胜利,离不开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特别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惨痛教训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坚持和加强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当今世界党员人数最多、规模最大、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政党,而且是在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大国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最高政治原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我们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全面从严治党,党内许多突出问题得以解决,但党面临的考验与挑战将长期存在。经过不懈努力,我们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勇敢面对党面临的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坚决战胜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

 

新时代十年,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全面加强,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持续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切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更加科学,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明显提升,确保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为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总体来看,在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多年起伏跌宕的历史长河中,新时代的十年不过弹指一挥间,但党领导人民创造的历史伟业、推动的社会变革,却是史无前例、世所罕见的。纵观历史线轴,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创立,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理论到制度的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两个确立”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也必定会指引社会主义实现由初级到高级的过渡。当我们接续奋斗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成世界上第一个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而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现代化强国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将更加充分地展现出重大世界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88页。

②《列宁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53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68、146页。

④《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创新工程大型学科奠基性项目“社会主义史:理论与实践新探”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导,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研究员,青岛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来源:昆仑策网,转编自“人民论坛”,原刊于《人民论坛》2022年10月下期)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烽火HOME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