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理论研究  > 阅读信息
陈先达 |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总开关
点击:  作者:陈先达    来源:《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必修课》自序  发布时间:2019-12-19 09:18:42

 

【摘要】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要懂大道理,即比较系统地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它的科学性、实践性,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观察当今复杂的世界局势;观察国内问题和辨别各种思潮,坚持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智慧,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要沉迷于西方普世价值观的狂轰滥炸,做政治上理论上的明白人;还要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生活相结合、与塑造培养自己的人格相结合、与树立正确人生观相结合,能够远离低俗与迷信,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道德素质和生活品位,反对乌七八糟的迷信星座、占卜,以及娱乐至死观念的奶嘴文化,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有益于人民的人。

1.webp (16).jpg

马克思主义是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科学体系。各个组成部分有各自独特的内容,但在理论和实践上又是相互支撑,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一的科学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贯穿全部马克思主义,可以说是掌握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总开关。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这种内在关系。

他说:

【“从《共产党宣言》发表到今天,170年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仍然是完全正确的。

我们要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性、历史性及其相关规律,关于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规律,关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群众观、阶级观、发展观、矛盾观,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

从这个角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确是我们“学精悟透用好”马克思主义的总开关。立场、观点、方法论错了,就不可能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

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样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因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贯穿的战略思维、总体思维、辩证思维、创造思维,从哲学本质上说,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不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就不能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能深刻理解为什么说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于新的历史方位、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不能理解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关于“四个自信”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等等。从这个角度,我们同样可以说,学习哲学是深刻理解和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总开关。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重要讲话中,还对如何学习、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要求:

【“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

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这十六个字是我们在新时代学习马克思主义具有纲领性的指导方针,也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方针。

因为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最重要内容。如果学习哲学无助于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那就白学了。

自古以来,中外哲学思想家不少人的思想中,都包含倡导道德自律、培养思想智慧、升华人生境界的内容。尤其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更具有极其深厚的伦理道德和关于人生意义及如何做人的论述。这些优秀的东西,都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认真吸收的。

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它自身的特点。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时,我们既要重视中外哲学的成就,更应该懂得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哲学史上的根本变革。在本体论、认识论、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有自己的特色。

当然,我们不能把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立起来,“唯我独尊”,更不能不重视它们之间的差别。因为不懂它们之间的差别,往往容易抓不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

与历史上以往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两个根本性改变:一是改变了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从单纯重视解释世界到重视改造世界,使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这就是理论和实践的一致。二是改变了哲学与人民的关系。

历史上哲学都是哲学家的哲学,是思想家的哲学,它们中包含某些人本主义的思想,但不是为了人民的哲学,不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哲学。无论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民本主义”,还是西方启蒙主义者宣扬的“人本主义”,都不能混同于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哲学,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哲学。如果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观点,是学不好的。从哲学内容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统一,自然观与历史观相统一的彻底的辩证的、唯物主义的、实践的哲学。这些内容都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时应该掌握的。

在学习哲学时,我们要特别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方针。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层面来说,哲学与生活、与自己的人格塑造、与道德修养、与人文素质的培养结合密切。

因为哲学就存在于生活中,存在于实践中,存在于我们处理的任何问题、处理的任何关系中。关系的本质就是矛盾。

一个人不懂《矛盾论》、不懂如何正确处理矛盾,是不可能处理好各种关系的;一个不懂《实践论》、不懂正确认识只能来自实践的干部,在工作中就不会重视调查研究,处理问题往往是拍脑袋;一个不懂马克思主义关于生命价值的人,是不会正确对待人生的。

你读读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马克思的评价。他说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是不畏艰难险阻、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是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战斗的一生。马克思是顶天立地的伟人,也是有血有肉的常人。

当年苏格拉底说过,未经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就是强调对人生意义和价值要进行哲学思考。可以说,在如何对待人生方面,马克思短短65年的人生,为我们所有人树立了光辉榜样。

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要懂大道理,即比较系统地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它的科学性、实践性,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观察当今复杂的世界局势;观察国内问题和辨别各种思潮,坚持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智慧,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要沉迷于西方普世价值观的狂轰滥炸,做政治上理论上的明白人;还要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生活相结合、与塑造培养自己的人格相结合、与树立正确人生观相结合,能够远离低俗与迷信,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道德素质和生活品位,反对乌七八糟的迷信星座、占卜,以及娱乐至死观念的“奶嘴文化”,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有益于人民的人。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必修课》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必修课》这两本书,相互联系,各有侧重,但不能分割。

能从整体上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肯定能有助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反过来说,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一定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内容丰富,理论深刻。书中内容多在媒体上发表过,表述和提法保持发表时原貌,以求真实。作者水平有限,不仅挂一漏万,而且错误难免。敬请指正。

我希望这本书,不管对干部、对理论工作者,还是对热爱理论学习的学生都有点帮助。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必修课》图书介绍

1.webp (17).jpg 

基本信息 

书名:《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必修课》

著者:陈先达

上市时间:20198

分类:哲学、党政图书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定价:49.8

书号:978-7-5115-5467-3

开本:16

作者简介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195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1956年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主任、第三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市哲学学会会长、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哲学组组长。

著有《陈先达文集》《文化自信中的传统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伟大的马克思》《马克思与信仰》《哲学与人生》《学点哲学》等。著作及论文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教育部优秀著作奖、吴玉章著作奖等多种奖项。

1.webp (18).jpg 

内容简介

马克思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贯穿全部马克思主义,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样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深刻理解和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总开关。

本书分为二十讲,重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大贡献、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现实的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困境”、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道路等重要课题。

图书目录

第一课 占据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的马克思主义

第二课 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三课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大贡献

第四课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现实的方式

第五课 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与历史深处的哲学心语

第六课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未来走向

第七课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及其当代价值

第八课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与文本解读

第九课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困境”

第十课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之路

第十一课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道路

第十二课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的文化自信

第十三课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的德治与法治

第十四课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群众性与实践性

第十五课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本质与当代价值

第十六课 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唯物史观

第十七课 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

第十八课 哲学与科技

第十九课 哲学与人生

第二十课 哲学与生活

【本文为陈先达著《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必修课》一书的自序】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