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理论研究  > 阅读信息
钱昌明:是“正反合”,还是“否定之否定”?——漫谈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点击:  作者:钱昌明    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发布时间:2019-10-08 11:40:48

 

1.webp (4).jpg
 
大千世界,无时无处不在变化与发展之中。怎样认识事物的“发展”?

唯心主义“正、反、合”哲学认为,事物发展,是“绝对精神”的“流动”:

“正题”(停留)——“反题”(前进)——“合题”(回复),发展的结果是“合二而一”,就是“合”。


按照这一理论,一颗麦粒的发展过程:

开始只是麦粒(正);长成为麦苗,就不再是麦粒,而是成了麦粒的对立面(反);麦苗成熟结为新麦粒,新麦粒不是麦苗,也不是原来的麦粒,而是两者综合的产物(合)。


唯物辩证法则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演变,就是“一分为二”,就是“分”。按此解释,一颗麦粒的发展过程,应该是“否定之否定”:

麦粒长成麦苗,是麦苗对麦粒的否定;麦苗成熟长出新麦粒,是新麦粒对麦苗的否定。从旧的麦粒发展成为新的麦粒,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螺旋式发展、波浪式前进的一个阶段,是事物发展的一个周期。


同一是事物发展,用不同哲学观分析,居然可以得出截然不同的两种结论。那么,“发展”,究竟是“正反合”,还是“否定之否定”?

在笔者看来,这已不单是一个是非论争问题,更是一个立场问题,一个信仰问题。你选择“正、反、合”哲学,就必然相信“合二为一”的诠释;你认同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就相信“一分为二”的“否定之否定”观点。
 
什么是“发展”?
 
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就是关于发展的学说,而且是“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病的关于发展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见《列宁选集》第二卷第442页))。发展,就是事物在规模、结构、程度、性质等方面,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演变。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事物的发展是在互相联系和互相作用中进行的,是在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对立统一中变化着的。一切事物都有其共同的发展规律,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决定主观世界的发展规律。一切事物无不包含内部矛盾,矛盾普遍存在而又各不相同,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统一是相对的,斗争是绝对的,矛盾推动着事物不断发展、变化。

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存在着三个规律,即:“从量转化为质和从质转化为量的规律;对立面的相互渗透的规律;否定的否定的规律”(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530页)。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三个规律并不是并列关系,它们之间是不可分割的: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本质与核心,是发展的根本原因;质、量互变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表现的形态;否定之否定规律,则是事物阶段性发展的实质与结果。准确地说,三大规律是事物发展的“一体三面”,三者是一元的。

事物的发展具有如下特点:“发展”总是按螺旋式上升而不是按直线式进行的;“发展”总是由量的渐变发展到质的突变来完成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统一体内部矛盾双方的斗争,事物的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任何具体事物的发展都是有限的,整个物质世界的发展则是无限的,矛盾与斗争总是绝对的。

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对其自身的辩证否定来实现的。任何事物都是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肯定方面是事物保持其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则是促使事物发展和转化的方面。这两个方面互相斗争着,当肯定方面居于矛盾的主导地位时,事物保持现有的性质、特征和倾向;当事物内部否定方面战胜肯定因素而居于矛盾的主要地位时,事物的性质、特征和趋势就发生变化,旧事物就转化为新事物。
 
“发展”的根本原因?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由事物内部的矛盾规律引起的。

矛盾规律就是“对立统一规律”。它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中的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揭示出事物或现象内部都存在着既互相依赖又互相排斥的对立面,这两个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中国哲学史上常用“阴阳”、“分合”、“相反相成”等概念来表达。《老子》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近代德国思想家黑格尔,曾以唯心主义形式阐述过对立统一规律,他提出:

“一切事物本身都自在地是矛盾的”;“两个对立面每一个都在自身那里包含着另一个,没有这一方也就不可能设想另一方”,“唯有它们的统一才有真理”;“矛盾则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整个自然的、历史的、精神的世界是不断运动转化的。(《逻辑学》)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时吸取了他的辩证法思想,创立了唯物辩证法,也创立了对立统一规律的科学形态,它的最初表述是:

“两极对立的相互渗透和它们达到极端时的互相转化”(《自然辩证法》见《马恩选集》第三卷第565页)

列宁首次提出对立统一是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

毛主席在《矛盾论》中写道: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


事物内部的矛盾是发展的内因,事物与他事物的联系和影响是外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鸡蛋因适当的温度而变化为鸡子,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鸡子,因为二者的根据是不同的。”


近代中国为何会不断地爆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诸如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运动、等等?就是因为中国社会内部存在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没有这一基本矛盾,这些历史事件就不会发生。
 

“发展”就是“否定之否定”

 
发展就是否定之否定。对此,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专门作过论述。

以植物学为例,

“一颗大麦粒得到它所需要的正常的条件,落到适宜的土壤里,那末它在热和水分的影响下就发生特有的变化:发芽;而麦粒本身就消失了,被否定了,代替它的是从它生长起来的植物,即麦粒的否定。而这种植物的压倒的正常进程是怎样的呢?它生长、开花,结实,最后又产生大麦粒、大麦粒一成熟,植株就渐渐死去,它本身就被否定了。作为这一否定的否定的结果,我们又有了原来的大麦粒,但是不是一粒,而是加了十倍、二十倍或三十倍。”


以地质学为例,

“全部地质学是一个被否定了的否定的系列,是旧岩层不断毁坏和新岩层不断形成的系列。起初,由于液态物质的冷却而产生的原始地壳,经过海洋、气象和大气化学的作用而碎裂,这些碎块一层层地沉积在海底。海底的局部隆出海面,又使这种最初的地层的一部分再次经受雨水、四季变化的温度、大气中的氧和碳酸的作用;从地心冲破地层爆发出来的、然后再冷却的熔岩也经受同样的作用。这样在几万万年间,新的地层不断地形成,而大部分又重新毁坏,又变为构成新地层的材料。”

 

还有,

“在历史方面的情形也没有两样。一切文明民族都是从土地公有制开始的。在已经经历了一定的原始阶段的一切民族那里,这种公有制在农业的发展进程中变成生产的桎梏。它被废除、被否定,经过了或短或长的中间阶段之后转变为私有制。但是在土地私有制本身所导致的较高农业发展阶段上,私有制又反过来成为生产的桎梏......因此就必然地产生出把私有制同样加以否定并把它重新变为公有制的要求。但是,这一要求并不是要恢复原始的公有制,而是要建立高级得多、发达得多的公共占有形式,它远不会成为生产的障碍,相反地将第一次使生产摆脱桎梏,并且将使现代化学上的发展和力学上的发明在生产中得到充分的利用。”

“那末,否定的否定究竟是什么呢?它是一个极其普遍的,因而极其广泛起作用的重要的自然历史和思维的发展规律;这一规律,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在动物界和植物界中,在地质学、数学、历史和哲学中起着作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249到250页、第255页)

读了恩格斯关于的上述论述,只能得出一个结论:

事物的发展,就是“否定之否定”,就是不间断地“一分为二”,不间断地新陈代谢,不间断地以新生取代衰亡,是“分”不是“合”,这就是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当然,人们也完全可以去信奉“正反合”哲学,背弃唯物辩证法,并以此去指导自己的行为。此乃“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事。然而,其结果一定是以悲剧告终。

奉劝一些同志们:还是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原著,取真“经”。别背离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基本常识,却总想着去“创新”、去“发展”。

(作者系昆仑策特约评论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2.webp.jpg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