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平时比较喜欢读毛主席的著作,其中有一篇文章又再一次让我感觉到了主席的睿智。这是一篇针对西北局调研检查后写的文章,此文后被转发全国各级单位。其大概内容如下:一九五二年十二月西北局检查组关于区、乡工作中“五多”问题的报告,写得很好。这个报告集中地反映了我们党政组织在农村工作中一些严重地脱离农民群众、损害农民及其积极分子的利益的问题,即所谓“五多”问题。“五多”,就是任务多,会议集训多,公文报告表册多,组织多,积极分子兼职多。
——《解决区乡工作中的“五多”问题》(一九五三年三月十九日)
如果我们有的人也同样喜欢拜读毛主席的著作,不难发现,那个年代存在并极力反对的很多问题,与当今时代何其类似,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后的今天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而我们今天采取的很多举措,也是一直在沿用毛主席当前的思想,就比如此文件中强调的“五多”现象,尽管国家多次强调要给基层减负,减轻基层负担,但是效果并不显著。从那个年代的“五多”问题之中,我们对比一下当今的工作,也可以看出,存在的大量“多”的怪象,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不足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一是会议多。举一个例子,某局一个局长,一个副局长,一个办公室主任,某天上午半天6个会议。大家说怎么开?而且每个会议都指明要求主要负责人参加。最后不得不找领导汇报实际情况,找人代会,但尽管如此,有很多与会组织者不高兴了,你参加别人的会不参加我的会就是看不起我,就是对我的份内工作不够重视,今后少不了小鞋给你穿。除此之外,以上几个会议开完之后,精神需要传达吧,于是层层开会,层层动员部署。然后会议过程中必须有照片,有记录,有方案,有总结。除此之外,中间还有动员会,部署会,推进会,总结会。似乎所有的工作都必须以会议的形式来推动,只要没有开过这些会,那在检查中你肯定是材料不全,材料不会就说明工作没干或者是不够重视。
二是文件多。之所以文件多,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是任务过于细化。现在从上至下有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工作不仅要干好,还要求精细化。这本身是一件好事,但过度的要求精细化就让人非常不解了,到底是以干好工作为目标,还是以打造样板为目标?如果是一个任务搞好还可以,但是基层每天面临大量的任务,不可能所有的工作都是样板。在这种不良思想的引导下,各级部门争相发文,你来我往好不热闹。其次是担当精神缺乏。为什么要发文?因为可以证明这件事情我要求了,口说无凭,以文件为证,一旦出了问题就与我无关,都你是的问题。因此,发文过多也是担当精神缺乏的一个显著标志。再次是检查需要,上段已经写了,工作干没干,材料来体现,没有文件如何证明你的工作开展了呢?
三是任务多。下面一根针,上面千条线。这是每一个基层干部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我们也都知道,现在的体制还是有相当不合理的地方。越往上级,工作人员越多,设置的部门越多,分类越精细化;而越是基层的地方,工作人员越少,一个部门至少承担上级三个以上,甚至多达十几个部门的工作。如此一来,就导致基层工作任务极其繁重,任务量过大,而福利待遇低,人员又少,很多基层干部苦不堪言。我举一个例子,比如乡镇一个农办,对应上级农业、林业、水利、水产、畜牧、安全、环保、种子、农药和文明办等等部门安排的工作。可以说,上级每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都不少于3人,甚至有的部门更多,但是乡镇农办也只有3个人,用这3个人来完成几十个人的工作,如何能够完成得了?
四是要求多。我们经常能够听到,每次会议结束之际,这个领导提出要求讲话结束之后,另一个领导又在此基础上,再提几个要求。这似乎是一个套路,但是在基层对每一个要求都不能忽视,否则你就会因此落下个不按要求办事的情况。更让人气愤的是很多单位9点下文要材料,10点就要上报,根本就不符合实际,也不给基层足够的时间,甚至很多的任务根本就不是基层的任务。比如一些上级单位,为了自己省事,不想统计各类数据,每次都要求基层报,每个月都报几次,所有数据都集中了,怎么还要报?你自己汇总一下就不行了?但是他们连这一点事情都不愿意干。举个例子就是要工作开展图片的问题,每个月都报,最后还要报一些专项工作开展的图片,其实以前报的都有,他只要愿意花一点点时间找一下就可以,但他偏不找,就让你重复报。这样一来,任务能不多么?
五是创新多。近年以来,基层号召各种创新举动,甚至搞一些不切实际的创新,让人烦不胜烦。我们再举一个例子,如果在人居环境整治上,正常的情况应该是各地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但是某天这个村搞了一个方案《发挥党员作用,建设美丽家园》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表扬,因此上级就要求其他村也要开展创新。于是《发挥网格员作用,建设美丽家园》《发挥五老人员作用,建设美丽家园》《发挥女妇女作用,建设美丽家园》《发挥在校大学生作用,建设美丽家园》各类方案都出来了。我们说这样的创新有意义么?很多东西都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东西,也可能符合这个村的实际,但不一定符合那个村的情况。如此创新,不仅失去了本来的意义,而且还给基层增加了巨大的负担。至少方案多了,材料多了,内容多了,一点意义都没有。
六是检查多。工作开展的好不好,群众说了是不算的,自己说了更不算,这就需要检查。因此,每年各级各类检查如同走马观花一样,你来我往好不热闹,今天是美丽乡村建设检查,明天是党建材料检查,后天是创建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检查,再后来就是安全大检查,低保民生领域工作开展情况检查,附带其他的各类检查,每年多达几十种。有时候一个月上级就会来检查几次,以至于很多基层干部疲于奔命,全天全时都在就会各种检查团和陪同检查人员。哪还有时间抓经济建设?哪还有精力改善群众生活?更可笑的是,某些检查组似乎不食人间烟火,把一些城市的标准用到了农村,把一些发达地区的标准用到了穷困地区,提出的问题和整改意见根本都不符合实际。
七是评比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经历过各种花样百出的评比竞赛活动,每年此类活动也不少。比如说安全知识竞赛,民政业务大比武,环保工作业务评比以及一些其他形式多样的比武竞赛活动。说得好听一点,是通过比武竞赛活动进一步提高基层的重视程度,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其实说白了不就是为了给自己出成绩么?而且各种比赛过程中也不一定是公平公正的,中间也掺杂了很多人情世故,我相信大家都懂得。每个领导为了让自己的单位不落后,也会找各种机会跟组织比赛的人员或者相关部门人员打招呼,套近乎,失去了比赛的意义。而这种比赛不仅严重占用了大量基层工作时间和精力,还额外增加了基层干部的任务量。
八是问责多。动辄纳入年底考核,动辄就问责已经成为了某些上级部门最喜欢套用的官话和套话。我们千万别以为他们是说着玩的,毕竟这些东西也关乎到他们的利益,再者说了领导嘴大,他说你不行,你就不行,所以还得认真对待。但是这样的情况多了,这样的现象一旦形成一种风气,影响就比较坏了。轻则影响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重则会对整个机制产生反感,进而会把这股怨气发泄到工作中,导致有的干部在开展工作中带着情绪,会造成干群关系变坏,产生一些新的社会矛盾。我们比如在某些项目推进的过程,上级要求限定时间内完成,不然就问责。但是根据实际情况,这些要求是不合理的,按照正常的方法也是完成不了的。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采取一些非常规方法来完成,而这种方法一旦处理不慎就很容易造成社会矛盾,影响政府形象。
针对这种情况,毛主席一针见血的指出相关问题,并提供一个解决的方法,那就:集中。比如说解决会议多的问题,把众多的会议融合到一块来开,把众多的文件集中到一个来发,把众多的任务归结到一起来做,把众多的要求集中到一次来提,杜绝一些不合时宜,不切实际的创新,让工作回归本质,回归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中,回归到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之中,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评比检查,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来落实问责。只有认真做到这些,才可以从深层次上解决这些“多”的问题,真正让广大基层干部腾出时间和精力,多做一些实际的事,多做一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事,多做一些有利于解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事情。
来源:血色文阁微信号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