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者按:母亲大人若干年前迁入现在的这所公寓房,自然结识了一批新邻居,从中又发展了一批好朋友。说来也巧,她最要好的几个朋友恰恰都是从医疗卫生部门退下来的。我每年都要去探望老母一到两次,自然就与这些常来家里聊天的阿姨们结识了。多年的研究工作可能把我的眼睛都搞绿了,贪得无厌都快成了我的第二天性。所以从“自然聊天”的方式开始来“榨取”储存在这些阿姨头脑中的信息,到后来干脆约定时间来正式采访她们。去年三月底,我在探望母亲时,两次采访了苏阿姨, 记了密密麻麻的一大堆笔记。
本想用采访对话的方式发出来。在重温笔记时发现,这样做很困难。苏阿姨头脑非常活跃,不受问题的限制。如果受过一些文学写作的基本训练的话,她会是一位很成功的意识流作家。加上她本人又是一位古道热肠,心直口快的干练妇女,这给我的采访增添了极大的困难。我跟不上她的语速, 更跟不上她跳跃的思维。为了使读者不被她跳跃的思维晕迷糊,我决定将采访她的笔记进行整理, 把它条理化, 按照几个问题来把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把表达不顺畅的地方理顺,把多余的车轱辘话去掉,但前提条件是绝对忠实于被采访者的原意不做任何具体内容上的修正。
(我的采访也是严格地按照人类学的方法, 绝不对被采访者做任何暗示,提示,引导,严格杜绝我本人介入任何与意识形态,方针,政策,路线乃至具体事件等相关的评论,议论等)
尽管这样, 我还是遇到了很大的困难—难以理清她40多年工作的时间链条。采访中我反复追问最多的问题都与时间有关,但是她那跳跃的思维(加上记忆的重叠)基本上是不太配合的。我只能尽力整理。以下内容为整理后的结果, 采用被采访者自述的形式。
1. 建国后的第一批护士学校的学员
1935 年,我出生在山东的一个地主家庭。解放后的第二年,我刚好初中毕业,成为解放后的第一批护校学员(50年到52年)。当时进护校要求年满17岁。我虚报了两岁(15+2=17)。这个护校是为了朝鲜战争紧急筹办的,因为当时需要大批的医疗人员上前线支援抗美援朝。所以我们护校的学生成分很杂,有高中生,大学生, 也有我这样的虚报了两岁的小不点。
1952年毕业后, 有的同学上前线了, 而我被分到一家县医院做护士,成为1952年第一批下乡的护士。
1960年我到一家上级医院学习麻醉,回来后当麻醉士。我先后在两家医院分别工作过两年,五年。1960年调入山东一家市立医院,在那里又工作了三十多年。退休时我是主治麻醉师。
2. 医疗事业为农民服务
我们医院70%的病人是农民。全县70多万人口,多数是农民。
我们除了正常在医院里为这些病人服务外,还要经常到农村去。医院常常组织医疗队,既要支农,又要治病,两大任务要同时做。个人下去叫蹲点,集体下去叫医疗队。
例如每年的麦收季节, 我们医院都要抽人到农村去帮助麦收,到麦田里去割麦子。但是不管以什么名义到农村去,我们都是担负双重任务的, 既工作又治疗, 所以药箱子从来都是要背挎的。巡回医疗队听上去是为了农民治病吧,但是到了大队,小队, 除了治病, 学习呀,管理呀,甚至家庭矛盾调节呀等等,那些大队干部们要管的事我们也都得管。不管不行呀。不光队干部来找,社员有了问题也来找我们这些城里来得干部。我下乡住在那里的时间比较短, 大概就十几天, 因为医院经常有手术,我离不开。我们医院其他的人有住一个月, 两个月,还有三个月的不等。我最经常去农村的方式是因急救任务。
参与急救任务,我们都是有军事化的训练的,从电话打到科室到出发一般不超过10分钟。
我们那时有一套战备的急救设备,那是一个大铁箱子,上下两层。下层是器械,手术用具。上面是急救药物。接到通知后10分钟内就可以出发。
我们常下到公社医院, 甚至到大队,到乡里人家做手术。我们对各公社卫生院的人员设备情况了如指掌,很清楚哪些公社能做手术,哪些不能做。我们也十分清楚到哪个公社应该拿什么, 不用拿什么。
举个例子, 有一次,我们是接到某公社医院的通知。一个农村妇女生孩子时大出血,胎盘前置, 须立即抢救。医院接到通知后,立即通知相关科室调人,组成急救队,不到十分钟,我们出发了。我们是开救护车去的,有医生,化验师, 麻醉师,护士, 救护车司机五个人,大约开了40分钟到位的。我们到时, 病人的血压几乎没有了,脉搏也很弱,心跳几乎停止了。
她是失血性休克,我们就在他们家的土炕上做手术。下乡时我们还要带汽灯, 烧石棉套 (无名无姓按:我没有听懂, 但又不能频频打断她。)我们为她做了剖腹产。化验师是带着血去的,(公社医院求救时已经告之血型)先输血, 然后查家属的血型。
平时在医院时,也是要随时准备抢救那些送进来的农民患者。那时从农村送来的病人最常见的是休克。农村用担架把病人抬来, 又冷又冻, 病号就休克了。我们抢救了许多休克患者。先是抢救休克,然后才能进行手术治病。1960年困难时期, 许多重危病号是肠扭转,肠坏死,胃穿孔。因为条件差,没有救护车,拖拉机, 60,70里路全靠人抬, 有的100里也是人抬。真的是很艰苦,所以那时医院里所有的医护人员不敢怠慢,都是军事化的训练,马上到位。
3. 对医院收费的记忆
费用都是上面拨款。医院不是盈利单位。到1972年前,一个胃切除大手术,从住院到出院28元, 其中麻醉费2 到2. 5元。住院费一天是几毛钱。(无名无姓按:我估计“1972年前”可能是她的口误, 似乎应该是“1982年前”更贴近事实吧。)
我们给病人少打针,少花钱,但要以治好病减少病人痛苦为宗旨。我们让手术后的病人早下床活动。可以不用的药尽量不用, 一是国家不富, 二是减少病人的医药费用。文g中我们又开始使用针刺麻醉与药物麻醉相结合的方式, 更是减少了病人的花销,并且减少了由药物麻醉带来的副作用。
过去的病人来看病 只付挂号费。病人的收费标准都是一样的。
注射费5毛,
硬膜外麻醉费是 2元5毛钱,
腰麻是1元5 毛,
人工流产 2到3 元
诊断刮宫 1元5毛
胃大切除 18 元
阑尾炎切除 8元
这么多年了,我可能记得不能么准,但是这些数字是八九不离十的。
农民来看病,采取记帐方式, 先治病,后付钱。但是大部分农民都不能马上付清。所以医院每年都得派人下去要账。这次要一点,下次再要点,能要多少就要多少,实在 要不上来的就免了。因为农民实在是很穷啊, 再加上毛主席又有指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就是因为他们太需要我们了。
现在有的医院是不能花钱超标的,超了,卫生部就不评你为2 甲医院。所以在医院内部,哪个科室超出, 就扣奖金,扣经费,所以不敢收重病号。
本文发表时略有删改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